古代圍棋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2日

  下圍棋只是用來陶冶人的情操,是我們變得更有內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王積薪是唐代棋壇上的第一國手,生於武則天時期,家庭出生貧寒,父母早亡,從小以砍柴謀生。他十分勤勞,砍下的柴草,堆積如山,故以“積薪”為名。

  那時佛教盛行,山林中寺廟頗多;廟中僧人也常下圍棋。王積薪上山砍柴,每遇僧人下棋,在一旁觀摩,興趣盎然。很快學會了下棋,並和僧人對弈起來。僧人見他聰明好學,進步很快,便贈予棋圖和《弈棋經》,鼓勵他繼續努力,一定大有希望。從此王積薪棋藝更進一步,鄉里全無敵手。僧人大喜,又贈予他馬匹和路費,叫他到城裡去找高手較量。

  王積薪聽說太原尉李九言府上正在舉行圍棋擂臺賽,國手馮汪所向無敵。他決心要去同馮汪較量一番,他騎著僧人送給他的馬,帶了棋盤棋子,沿途休息時遇到會下圍棋的人,就要手談數局。一路上未有敵手。因此,《雲仙雜記》中說:“王積薪每出遊,必攜圍棋短具,畫代為局,與棋子並盛竹筒中,繫於車轅馬鬣之間,道上雖遇匹夫,亦與對手。勝則徵餅餌牛酒,取飽而去。”

  到了李九言府上,王積薪便與馮汪在府中金谷園對陣,連下九局,王積薪先以二比四負於對方,但接著又連勝三局,以五比四取得最後勝利。後來王積薪將這九局棋加以評註,成棋史上有名的《金谷園九局圖》,流傳與世。這九局棋下得非常激烈,驚險迭起,幫唐代詩人韓屋以“眼病休看九局棋”的詩句加以形容。可想而知,雙方扭殺的古棋風,在王積薪對局中體現得非常突出。 王積薪戰勝國手馮汪後,名聲大震。中書令燕國公張說便召他到家裡當了一們棋客;後來又推薦他進入翰林院,做皇帝唐玄宗的棋待詔,封為九品官,在宮中陪皇帝和親王們下棋;並得用空餘時間研究棋藝理論,總結了前人和他自己的對局經驗,撰寫了不少棋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圍棋《十訣》。這《十訣》詞精意深而又通俗易懂,慨括了圍棋的基本原理。以後歷代棋手,都奉為金科玉律。 除《十訣》和《金谷九局圖》外,王積薪還著有《棋訣》三卷、《鳳池圖》一卷。

  天寶十五年,唐玄宗因安祿山造反,逃往四川。王積薪也跟了去。在途中,一天夜晚,王積薪借宿在一位老婦人家的屋簷下,聽得屋內老婦人和她的媳婦躺在床上對話: “夜很長,一時也睡不著,咱們來下盤圍棋吧!”老婦人說。 “好的。”媳婦回答。 王積薪好不奇怪,心相:“屋裡沒有燈,躺在床上怎樣下圍棋呢?”便側耳諦聽著。 “起東南九放一子。”媳婦說。 “東五南十二放一十”老婦人回答。 “起西八南十放一子。” “西九南十放一子。” …… 兩人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總共下了三十六著棋。忽聽老婦人說:“你輸了。我勝了九路。” 王積薪驚異不止,在鄉村裡竟有這樣天才的女棋手,不用棋盤、棋子,只是憑空想象,能下出這樣的妙棋。他自嘆不如。

  天亮後,他走進屋裡,向老婦人請教說:“夜裡聽得你們口說下棋,十分欽佩,可否給我指教一番?” 老婦人便叫王積薪擺出棋盤棋子來,由媳婦給他一一講解昨夜下的那局棋。王積新覺得這盤棋下得十分奇妙,便把它叫做“鄧艾開蜀勢”帶回手認真研究,大受教益,棋藝更時。

  後來他創造了一子解雙徵的奇妙著法。經過多次戰亂,王積薪定的棋譜都已失傳了,只有這一子解雙徵的著法還儲存在寧代李逸民所著的《忘憂清樂集》中。從這一譜中可以看出王積薪不同凡響的棋藝。

  二

  在明末凌濛初的《二刻拍案驚奇》裡,有一回,叫做《小道人一著饒天下,女棋童兩局注終身》。說北宋時有個天才少年周國能,圍棋無敵,不願在家鄉娶一個村婦終老,就扮作道童模樣,自稱小道人,想憑一手棋藝,尋一個滿意的妻子。當時遼國第一國手是一個年輕女子,名叫妙觀,被朝廷冊封為女棋童,開了一個棋肆,教授門徒。周國能慕名尋來,第一眼看見妙觀,就被她的美貌奪走了三魂七魄。

  過了幾天,有王爺派人來請他去下棋,他以高超棋藝征服了眾王爺,諸王又派人召妙觀前來對局。周國能拿出五兩黃金做賭注,妙觀說自己沒有帶錢,周國能就說,何不即以身軀出注?“若小子勝了,贏小娘子做個妻房。”諸王俱大笑,都說願做保親,“正是風流佳話!”妙觀無所推脫,只得硬著頭皮應戰,心慌意亂之下,棋力還不如平常,結果連輸兩局。

  周國能終於娶到了心上人,也就落戶在遼國,託人把父母接了過來。“周國能又指點妙觀神妙之著,兩個都造到絕頂,竟成對手。”

  這個頗有些喜劇色彩的故事告訴我們幾個道理:第一,願賭服輸,該來的總是要來。第二,輸了未必不是好事,可以提高棋藝,或許還有別的什麼意外收穫。第三,圍棋也可以很有愛。

  三

  弈秋是第一個史上有記載的的圍棋專業棋手,也是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從事教育的圍棋名人。關於弈秋的姓名,清代學者焦循《孟子正義》裡作有說明:古之以技傳者,每稱之為名,如醫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為其名,因通國皆謂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稱之。圍棋見於我國史籍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了。弈秋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國之善弈者”。關於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孟子》。由此推測,弈秋可能是與孟子同時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由此也可以推測他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

  孟子稱弈秋為“通國之善弈者”。所贊通國善弈,雖未明定專稱,已類似後代所稱國手,併成為象徵性名詞。後世稱某高手為“當代弈秋”者,即意味著其水平與國手相當。弈秋是當時諸侯列國都知曉的國手,棋藝高超,《弈旦評》推崇他為國棋“鼻祖”。

  由於弈秋棋術高明,當時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師。弈秋收下了兩個學生。一個學生誠心學藝,聽先生講課從不敢怠慢,十分專心。另一個學生大概只圖弈秋的名氣,雖拜在門下,並不下功夫。弈秋講棋時,他心不在焉,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著鴻鵠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後者未能領悟棋藝。學棋要專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這樣的大師,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從旁邊路過。悠悠的笙樂,飄飄忽忽的,如從雲中撒下。弈秋一時走了神,側著身子傾心聆聽。此時,正是棋下到決定勝負的時候,笙突然不響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請教圍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對答。不是弈秋不明圍棋奧祕,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古代養生故事
古代詩人的愛情故事
相關知識
古代圍棋故事
經典的古代傳說故事大全
古代口才故事
中小學必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古代成語故事精選
古代成語故事最少
中國古代生活故事大全
關於成語的古代傳說故事
古代歷史故事讀後感
勵志成長的古代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