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有什麼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9日

  令西方為之推廣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閱讀。

  萬聖節習俗由來

  萬聖節前一天夜裡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蕩的妖魔鬼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儘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麵具參加萬聖夜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

  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trick or treat."意思是給不給,不給就搗蛋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裡等等的方法去懲罰你,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

  自17世紀起,慶祝萬聖節的傳統在南部英格蘭逐漸消失,代之以在11月5日舉行的火藥陰謀Gunpowder Plot紀念會。但在蘇格蘭,愛爾蘭和北部英格蘭萬聖節依然盛行。直到21世紀初,南部英格蘭人才重新開始慶祝萬聖節,只是方式完全美國化了。

  傳統的慶祝儀式在愛爾蘭幾乎被完全保留。在那裡10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公眾假日,所有學校停課,準備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舉行期中考試。這個假日通常叫做萬聖節假期。因此愛爾蘭是在萬聖節給學生們放假的唯一一個國家,所以可以自由地慶祝,保留了古老相傳的傳統。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裡,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萬聖節習俗一: 南瓜燈傑克燈

  南瓜燈籠是萬聖節前夜的最重要標誌,它起源於愛爾蘭。傳說是這樣的:有個叫傑克的人很是吝嗇,被上帝趕出了天堂,但他又由於捉弄撤旦而被驅逐出地獄,罰他手提燈籠照路,永遠行走在人間。在愛爾蘭,燈籠是挖空了的大土豆和蘿蔔製成的,中間點燃極細的蠟燭。同樣,“不給糖,要倒黴”的用語也出身愛爾蘭。那時,孩子們以Muck Olla的名義挨家挨戶乞討食品,以供萬聖節前夜的慶祝活動中食用。英格蘭兒童則在萬聖節前夜穿著別人的衣服,頭戴面具,乞討“鬼魂糕”。

  戴上自制的或者買的面具,扮成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巫婆、superman等。各種各樣的打扮,隨心所欲。你可以在精品店買個很酷的面具,然後自己配上古怪的服飾,比方說帶毛邊的長裙,或掛上金屬骷髏的吊墜。當然,要出位,最好是自己動手做張不同凡響的“臉皮”啦!女孩子的面膜這時就可以派上用場。熒光粉和熒光筆也是不可少的法寶。可以在臉上塗多亮亮的顏色,感覺絲絲涼氣都上來了~!然後,套上白色長袍,拎一個鬼火閃耀的南瓜燈籠,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殭屍出土。

  南瓜燈又稱傑克燈 Jack-O-Lantern,傳說有個叫Jack的小氣酒鬼,他懶惰而且願意耍小聰明,某天與魔鬼做交易,願以靈魂交換最後一飲,魔鬼變成六便士替他付賬,他一把抓起便士放進裝有銀十字架的口袋——如此魔鬼就變不回去了。魔鬼苦求下,Jack讓他保證十年之內不來取自己性命才放了他自由。十年之後,Jack在路上遇到魔鬼,求魔鬼在收魂之前替他摘一隻蘋果,然後在魔鬼爬上樹時把銀十字架釘在樹上——如此魔鬼又被困住了。這一回Jack要魔鬼保證永遠都不會取走他的靈魂,無奈之下,魔鬼答應了。過了幾年,Jack的壽命終於到了盡頭。由於他生前酗酒而且吝嗇並喜歡捉弄人,死後被拒絕進入天堂。可是因為魔鬼給了保證,地獄也不收他。於是Jack從此成了孤魂野鬼。魔鬼給了他一小塊火炭,Jack放在空心的蘿蔔裡照亮黑暗的歸路,這種火炭燈就是後來南瓜燈的原型。後來歐洲移民到了美國後找到了比蘿蔔更好的燈籠材料——南瓜。

  萬聖節習俗二:不給糖就搗亂

  現在的萬聖節前夜習俗雖然歡快熱鬧而不枯燥無味,但卻與古代的祭鬼習俗有著緊密的聯絡。孩子們穿鬼怪的服裝,戴假而具,戴巫婆帽,咬懸掛的蘋果,吃玉米糖,手提南瓜燈籠,邊走邊說:“不給糖,要倒黴”等,這些習俗都是早已消失的古代習俗的繼續。

  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駕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trick or treat。大人事先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佈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另外討糖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給大人檢查後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 萬聖節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最經典的專案就是“TrickorTreat”不給吃的就搗蛋,美國和加拿大的孩子們在萬聖節這天穿戴上古怪的服飾去按鄰居家的門鈴,並按傳統發出“TrickorTreat”的威脅。鄰居們總是準備了一些糖果、蘋果等點心,孩子們則一一收人自己的囊中。所以這一天被孩子們奉為自己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之一。據說這一習俗起源於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與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襬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萬聖節習俗三:臉譜化妝,奇異服裝的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萬聖節的服裝,萬人萬相,不只是單調的大鬼小鬼。製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摳兩個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並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隻絨毛小兔備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褲,再在背後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長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

  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蕩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

  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街上四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臺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遊屍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

  萬聖節習俗四:咬蘋果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裡,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萬聖節活動主題名稱是什麼
萬聖節活動相關宣傳語
相關知識
萬聖節有什麼習俗
世界各國的萬聖節有什麼習俗
北京春節有什麼習俗
各國情人節有什麼習俗
愚人節有什麼習俗
萬聖節有什麼美食
萬聖節有什麼節日傳說
勞動節有什麼習俗
各國兒童節有什麼習俗
白露時節有什麼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