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偽裝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偽裝者》是由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懸疑諜戰劇,由李雪執導,胡歌、靳東、劉敏濤、王凱領銜主演。下面是一篇觀後感,可以告訴你什麼是《偽裝者》,哈哈哈!

  

  《偽裝者》能夠獲得收視第一的成績與不俗的口碑,僅僅是因為靠著“賣腐”嗎?顯然不是。演員表演的自然銳利、人物設定的飽滿豐潤、人物關係的紮實鋪陳、情節的高潮起伏,才是讓這部劇真正走進人們視野、獲得讚譽的基石。

  劇情緊張情節緊湊 人物關係複雜精彩

  不管是明樓與明誠之間腹黑大少與忠犬管家的默契,還是軍統特工王天風與明臺之間霸道總裁對小少爺的養成調教,亦或是明樓與明臺兄弟之間相愛相殺的糾結情感,都讓“腐女”們看得激動不已,催生出無數的CP黨。

  然而,《偽裝者》能夠獲得收視第一的成績與不俗的口碑,僅僅是因為靠著“賣腐”嗎?顯然不是。如果真的這麼認為,顯然是有些看輕它了。演員表演的自然銳利、人物設定的飽滿豐潤、人物關係的紮實鋪陳、情節的高潮起伏,才是讓這部劇真正走進人們視野、獲得讚譽的基石。

  明家四姐弟神祕身份成全劇關鍵 “偽裝者”個個是高手

  劇中的明家四姐弟,都當得起“偽裝者”的名頭,每個人都具備兩種及以上的身份與面孔。

  明鏡表面上是富商,明氏家族大小姐,其實還是紅色資本家;明樓則有三重身份,在汪偽政府要員、國民黨軍統特工與地下黨之間自由切換;明誠表面上是明家養子,實際上他還幫助多重身份的明樓收集情報以及掃清障礙。

  明臺則身兼軍統特工與中共地下黨雙重身份。整部劇最有趣的,就是四人之間親情與身份的博弈——有的身份是明面上的,有的身份是暗地裡的;有的身份明誠知道明臺卻不知道,有的身份明樓知道明鏡卻不知道。

  有的身份讓他們關係更近一步,有的身份卻讓他們拔槍相向。他們無法斷定對方撕去的這一層面具是不是最後一層,他們也無法斷定在撕去面具後他們還能夠站在同一個立場,可是偏偏,他們是最親的親人,他們相依為命,深愛著彼此,體現了人性在家國與親情之間抉擇的兩難,充滿了悲劇性,充滿了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

  在這種以人物關係為主導、以人物關係推進情節而人物設定又是如此複雜的劇中,演員的表演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旦底氣不足露了怯,代價將是整條故事線的潰敗。好在山影的這些演員,功底紮實,臺詞過關,方能讓這一齣戲高潮迭起。明樓、明誠、明臺這三兄弟,長得好就不說了,個個大長腿高顏值,難得的是顏值之外,演技也值得細細品味。

  靳東演技大挑戰 眼神動作都是戲

  靳東飾演的明樓是難度最大的,但也是完成度最高的。儒雅、從容、高智商,明樓似乎不止有三張面孔,而是有無數張,並且每一張都讓人覺得,他是真摯的、生來如此的。或許只有自己也相信了自己的偽裝,才能去瞞騙過其他人。

  說來簡單,能夠演出這樣的狀態卻太難,而靳東,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能契合當時那刻的場景,讓劇中的人信了,讓電視機前的觀眾也信了。他霸道起來可以秒殺一百個黃曉明,姐姐被捕後他衝進76號訓斥樑處長等人,眼皮都沒抬地崩了行動組組長,舉手投足,一個大寫的帥;炸燬火車前,他向姐姐交代底牌,眼神柔軟得能掐出水來;火車被炸,他所表現出來的大發雷霆、驚慌失措,甚至為自己找的那些退路,都讓人拍案叫絕。最最難得的是,靳東遊刃有餘地在這些角色中切換著、遊走著之外,還能不動聲色地傳遞著他所肩負的孤獨,世界上沒有人能懂明樓,可明樓還是這麼做了。這才是境界。

  明誠作為強大的明樓的助手,很讓人擔心他的戲會被明樓吃掉。然而王凱的詮釋不僅沒有讓明誠埋沒在明樓之下,反而有獨特的火花閃現。明誠獨立對外時,精幹、強大,帥氣優雅,連殺人都是自帶氣場的;在有外人在的場合,他對明樓恭敬而剋制,卻偏偏有一股禁慾的氣息撩撥著觀眾;與明樓獨處時,他是放鬆自如的,偶爾還會來個小幽默,因為難得而更讓人忍俊不禁。王凱的嗓音醇正濃郁,更為角色加分不少。

  胡歌演技飆升獲肯定 有顏值更有實力

  至於在《偽裝者》中胡歌飾演的明臺,有劇評人表示得區分看待。前期他是不諳世事的公子少年,編劇在鋪排的時候也是不走心,一到明臺的戲份就畫風突變開始民國偶像劇,譬如在槍口下救下於曼麗、帶於曼麗去維也納等等橋段,不但人物故事線太單薄,動輒開外掛也不太符合邏輯,在這種情況下,胡歌以陽光的笑容彌補了人物設定的不討喜,實屬不易。

  軍統訓練畢業之後,隨著故事的推進,明臺也終於進入到任務主線上來,整個人物才煥發出勃勃生機起來。明臺從來就不是蠢、而是單純,是見過最殘酷的黑暗而仍舊保留最純淨的初心。胡歌把明臺的成長,由淺入深,由外及內,一層層剝離出來。

  女性主角的戲份太弱 大姐明鏡成亮點

  很多關於《偽裝者》的劇評也表示,劇中女性主角的戲份太弱,唯有大姐明鏡一人亮點十足。明臺的生死搭檔於曼麗身世足夠複雜,但個性卻沒到位,戲份很多可面目始終模糊,讓人記得的只是“明臺的搭子”,演員也演得太過直白,把細小的情緒都誇張放大成痛不欲生來演;明臺的愛人就更別提了,非常傳統常見毫無特色有點假大空的女共黨形象,十分無聊。

  至於汪曼春,本來設定應該是一個能夠與明樓相抗衡的女子,要不然明樓也不會三番幾次地設計她,但是這個角色卻在演員的表演下變得臉譜化,真像是人們印象中的軍統女特務。觀眾忽略劇中的女性形象,轉而尋求腐向CP,也是情理之中。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正是因為演員們的演技,將人物撐了起來,將互動做足,才能讓人感受到腐氣十足。

  幾年前,一直說著偶像融合抗戰,拍來拍去也無非是放個偶像演員來演共產黨,整個氣場都和劇集格格不入,換幾套衣服就叫時尚,弄個前衛點的髮型就叫 fashion,但究其根本,偶像還是偶像,抗戰還是抗戰,觀眾既不會因為偶像去熱血抗戰,也不會因為抗戰而痴迷偶像。但是,《偽裝者》卻做到了,什麼是偶像抗戰劇,這就是,最終,都是靠演技說話,或者說最終都是靠誠意說話。

一對的情侶個性簽名
情侶個性幸福簽名檔
相關知識
觀後感偽裝者
偽裝者觀後感
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觀看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看央視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三篇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觀看央視節目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