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雪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雪災是指冬季、春季出現的強降溫和大風伴隨降雪或大風捲起地面積雪的天氣,對道路交通、城市居民生活和牧業生產危害極大。那麼,你知道嗎?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防範雪災的措施,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防範雪災的措施

  下大雪以前:

  1.注意收聽天氣預報。

  2.做好防寒準備,包括室內取暖裝置及衣物。

  3.食品準備充足。

  下大雪時:

  1.汽車減速慢行,路人當心滑倒;必要時封閉道路交通。

  2.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3.關好門窗,緊固室外搭建物。

  4.船舶進港避風。

  5.高空、水上等戶外人員停止作業。

  雪停後:

  1.道路溼滑,車輛慢行。

  2.有關部門做好融雪、道路積雪清掃工作

  雪災預警時的防範措施

  黃色預警時的防範措施

  1.特別注意收聽天氣預報;

  2.居民和相關部門做好防寒準備;

  3.交通部門做好道路融雪準備;

  4.農牧區備好糧草。

  橙色預警時的防範措施

  1.司機要小心駕駛,行人騎車要當心路滑跌倒;

  2.要注意防寒保暖,老、弱、病、幼人群不要外出;

  3.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4.船舶進港避風,高空、水上等戶外人員停止作業;

  5.相關部門做好道路積雪清掃和融化工作;

  6.其他同雪災黃色預警訊號防範措施。

  紅色預警時的防範措施

  1.要特別注意價情老、弱、病、幼人群的防寒保暖工作;

  2.必要時封閉道路交通;

  3.做好牧區的救災工作;

  4.其他同雪災橙色預警訊號防範措施。

  各個國家的“雪災”急救措施

  1.加拿大舉國協作

  加拿大冬天漫長多雪,各地政府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一套較為高效和系統的應急對策。

  在加拿大,及時清理積雪,保障道路暢通,責任主要在各省市政府。其中省政府負責轄區內高速路,市政府負責市內道路,但位於國家公園內的高速路路段則由聯邦政府負責。據統計,加拿大全國每年清雪費用高達10億加元約合人民幣71.7億元,各級政府也都有專門的年度清雪預算。各省市都常設清雪機構,與私人清雪公司協作防災。

  加拿大清雪基本靠機械化作業,每個城市都配有系統的清雪裝置,如鏟雪車、撒鹽車、融雪車、揚雪機、運雪車和除冰車等。鏟雪車又分為主路鏟雪車和人行道鏟雪車。而如視不同情況,撒鹽車的鹽有乾溼之分,成分不同等。

  加拿大清雪不僅有輕重緩急之分,還有時間要求。最優先清理的道路是高速路和城市主幹道,其次是高速路輔路、公交路線和有坡路段,最後是其他街道。高速路和主幹道的積雪,一般要求在雪停後2小時至4小時完成,高速路輔路和公交路線則在雪停後4小時至6小時,其他道路最遲不能超過雪停後24小時。專門人員從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都會緊密跟蹤天氣預報,並在所轄範圍內24小時巡邏,實時監控路況,一遇緊急情況,啟動相應方案。

  為把暴風雪的影響降到最低,加拿大各省市特別注重調動全社會的配合和參與。加環境部網站不僅每天分時段公佈各地市詳細的天氣預報,還提供未來一週的每日天氣預報,並及時釋出暴風雪等極端天氣警報。同時,各省市都設有免費的實時路況資訊熱線。電臺和電視臺一般是每隔半小時播報一次當地天氣和路況情況。各省市也都把清雪的預算、作業程式和標準以及投訴電話等公佈在其官方網站上,供公眾監督。

  加拿大各省市還常常通過多種方式向公眾介紹防範冰雪天氣的知識和技巧,如:

  ■進入冬天前給汽車更換雪胎;

  ■跑長途時,及時檢視天氣預報和路況、合理安排旅程;

  ■汽車內要常備水、急救藥物、手電筒和打火機等,後備廂要常備防凍液、小桶汽油、雪鏟和小包裝的鹽或沙子;

  ■若有暴風雪預報,儘量少開私家車,多坐公交車,並儲備48小時用的食物、藥品和水等。

  2.日本鼓勵“自救”

  日本是海洋性氣候,降水豐沛,在北海道和北陸等東北部地區雪災比較常見。但是相比颱風、海嘯、地震,雪災在日本人眼裡只是小災。日本北方人的汽車後備廂裡,少不了的就是輪胎防滑鏈,而當地政府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定時出動推土機式的掃雪車,保證交通幹道的暢通。在日本北方,房頂造得非常瘦削,以避免積雪壓塌天花板。

  而在日本南部,降雪也會造成問題。因為下雪即化,於是路面積水,繼而就可能結冰,這是日本冬季交通的大敵。不幸的是日本地勢崎嶇,頗多坡路橋樑,使這種危害越發嚴重。日本人為此研製出了不少的除冰車。但更實用的方法卻在路邊。在日本公路多坡、橋的地方,路邊常可以看到一個個黃色的塑料箱,造型彷彿救生艇,標明是日本政府的財產,有“自由取用”的字樣。下雪天,經常會有日本人帶著塑料桶,從這種箱子裡面用鐵鍬取些白色的晶體裝走。這些塑料箱裡裝的,都是化冰劑,主要成分就是鹽。但它為什麼可以自由取用呢?這是因為日本住宅擁擠,有許多小路極為狹窄,很少會有外人走動,政府除冰雪的車輛去這種地方又困難又不經濟。而免費提供化冰劑交給居民自己去撒,居住區的路面通常都保持得很安全。表面上看白給化冰劑是吃虧,實際上算一算掃雪的人工,日本政府才是賺了。

  3.瑞士技術至上

  瑞士是世界著名滑雪勝地,也是雪崩頻發的地方。為此瑞士境內不少滑雪場都設立防護、監控及警報系統。位於達沃斯的瑞士聯邦冰雪和雪崩研究所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家專門研究所之一。這個研究所在阿爾卑斯山地區設立多個遠端自動觀測站,站內配備測量風速、積雪厚度和溫度的儀器。觀測站收集到的數字傳送到達沃斯之後,研究所進行分析,每天兩次向公眾釋出雪崩預警報告。

  瑞士一家體育公司向滑雪愛好者推出名為“生命包”的氣囊滑雪服,類似救生衣。遇到雪崩時,使用者拉下自動充氣裝置拉繩,氣囊開始充氣,為使用者提供頭部保護,保證使用者在隨崩塌的積雪下落時不發生翻滾,頭部始終向上。這樣可以避免使用者頭部受猛烈撞擊而昏迷。據統計,雪崩遇難者中約20%死於昏迷。這整套氣囊重3公斤,顏色鮮豔,便於救援搜尋。一旦被埋在雪下,氣囊中儲存的約150升空氣可作氧氣補給,延長使用者存活時間。

  4.美國提前準備

  美國各地政府應對暴風雪的最普通“技術”就是提前準備。

  暴風雪來臨前,紐約市政府會建議當地居民在週末將車輛停放在遠離主幹道的場所,以方便掃雪人員迅速清理主要路面。紐約政府還會讓環衛工人堅守崗位。在肯尼迪國際機場,每小時清除500噸積雪不成問題。

  華盛頓市政府也警告說,如果把車輛停靠在主要街道阻礙政府、衛生和商業部門交通,司機可面臨250美元罰款,同時還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車費用。波士頓等東部主要城市著手為需要者提供棲身之地。費城市政府敦促當地居民幫忙檢視近鄰親朋中的老年人,確保其溫飽不受暴風雪影響。


防範颱風的措施
突如其來成語接龍大全
相關知識
如何防範雪災
青少年如何防範火災
洪澇災害如何防範
如何防範自然災害
如何防範颱風災害
洪災頻繁季節如何防範
地震後如何防範次生災害
震後次生災害如何防範震後次生災害
如何防範電腦病毒呢
大學生如何防範非法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