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臺風的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颱風災害是我國沿海及部分內陸地區經常發生的一種氣象災害,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有哪些

  1、躲避大風應選擇在地下室、防空洞、涵洞等場所。

  2、風災中身處擁擠、混亂的人群中,要做深呼吸,將胳膊放在胸前,用兩隻胳膊和肩膀、背部頂住外部壓力。

  3、在家中也要學會躲避大風。

  a、迅速撤退到地下室或地窖中,或到最接近地面的房間內,並面向牆壁抱頭蹲下。

  b、遠離門窗和房屋外圍牆壁等可能坍塌的物體。

  c、儘可能用厚外衣或毛毯等將自己裹起,用以防禦可能四散飛來碎片。

  d、貴重物品要向樓下轉移,也可放在洗衣機、洗碗機等電器裡。

  e、接收到颱風預警資訊之後,應儘可能地不要外出,要待在家中安全的地方。

  f、轉移時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颱風來時,住在低窪地段部分居民一般會被組織轉移。轉移時除了要保管好家裡的貴重物品外,還要帶上隨身的日用品,多準備點衣物和乾糧是很有必要,免得到時要重新返回家中去取,發生危險。如果家裡地勢較低,轉移之前還要墊高櫃子、床等傢俱,把大米、蔬菜等放在高處,如果米被髒水浸過,或者已經發黴,千萬不能吃。

  颱風帶來的災害

  颱風引起的災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風災。颱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在陸上臺風可拔樹倒屋,引起巨災。

  二是比風災還要嚴重的颱風暴雨之災。短時間高強度的降水可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江湖氾濫、水庫崩潰,沖毀道路建築,造成交通的中斷、水電供應中斷,工廠、民居損毀和人員傷亡等。颱風暴雨及其造成的滑坡、泥石流是颱風造成較多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是比雨災更嚴重的暴潮之災。它可淹沒島嶼、沖毀堤防、湧入內陸,可使數十萬人瞬息之間慘遭滅頂之災。

  注意判斷颱風來襲

  在臺風將到的前2、3天,可以由若干現象來研判颱風正逐漸接近中,茲說明如下:

  1高雲出現:在臺風最外緣是捲雲,白色羽毛狀或馬尾狀甚高之雲,當此種雲在某方向出現,並漸漸增厚而成為較密之卷層雲,此時即顯示可能有一臺風正漸漸接近。

  2雷雨停止:臺灣夏季,山地及盆地區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發生,如雷雨突然停止,即表示可能有颱風接近中。

  3能見度良好:颱風來臨前2、3天,能見度轉好,遠處山樹皆能清晰可見。

  4海、陸風不明顯:平時日間風自海上吹向陸地,夜間自陸地吹向海上,稱為海風與陸風,但在臺風將來臨前數日,此現象便不明顯。

  5長浪:臺灣近海,因夏季風力溫和,海浪亦較平穩,但遠處有颱風時,波浪將趨洶湧,漸次傳至臺灣沿海,而有長浪現象。東部沿海一帶居民,都有此種經驗。

  6海鳴:颱風漸接近,長浪亦漸大漸高且撞擊海岸山崖發出吼聲,東部沿岸亦常可聞,之後約3小時後颱風就會來臨。

  7驟雨忽停忽落:當高雲出現後,雲層漸密漸低,常有驟雨忽落忽停,這也是颱風接近的預兆。

  8風向轉變:臺灣夏季常吹西南風,也較和緩,但如轉變為西南風時,即表示颱風已漸接近,並已開始受到颱風邊緣的影響,此後風速並將逐漸增強。

  9特殊晚霞:颱風來襲前1、2日,當日落時,常在西方地平線下發出數條放射狀紅藍相間的美麗光芒,發射至天頂再收歛於東方與太陽對稱之處,此種現象稱為反暮光。

  10氣壓降低:根據以上諸現象,如果再發現氣壓逐漸降低,顯示將進入颱風邊緣了。

公司預防颱風通知
颱風自救知識
相關知識
應對臺風的措施地理
應對臺風的措施
針對孩子逆反不學習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對於裝置驅動程式通知應用程式的措施
針對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關於六年級孩子學習不好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預防颱風的措施地理
預防颱風的措施
小學生如何應對臺風
抗颱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