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常識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31日

  火災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高校師生對於消防安全知識的欠缺以及防火防災意識的淡薄都對高校消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共75分

  1.高層建築、公共娛樂場所、百貨商場等在進行室內裝修時應採用的裝修材料是: B

  A.可燃材料 B.難燃材料和不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鋼筋混凝土

  2.下列 A 物質是點火源?

  A.電火花 B.紙 C.空氣

  3.大型油罐應設定 A 自動滅火系統。

  A.泡沫滅火系統 B.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C.囪代烷滅火系統 D.噴淋滅火系統

  4.以下對報警電話描述不正確的是 C 。

  A.119報警電話是免費的 B.發生火災時任何人都可以無償撥打119

  C.為了演練,平時可以撥打119

  5.下列 A 滅火劑是撲救精密儀器火災的最佳選擇。

  A.二氧化碳滅火劑 B.乾粉滅火劑 C.泡沫滅火劑

  6.公安消防隊撲救火災, A 向發生火災的單位、個人收取費用。

  A.不得 B.可以 C.按照一定標準

  7.使用然氣灶具時, B 。

  A.應先開氣閥後點火,即"氣等火" B.應先點火後再開氣,即"火等氣"

  C先點火還是先開氣閥都無所謂,二者都是正確的

  8.在公共娛樂場所,手提式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是 A 。

  A.20米 B.25米 C.30米 D.35米

  9.用滅火器滅火時,滅火器的噴射口應該對準火焰的 C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10.解決火險隱患要堅持"三定",請問"三定"是指 A 。

  A.定專人、定時間、定整改措施 B.定時間、定地點、定專人

  C.定人、定崗、定編制

  11.依據公安部第61號令,企業應當至少 A 進行一次防火檢查。

  A.每月 B.每星期 C.每季度

  12.發生火災時,不得組織 B 撲救火災。

  A.女青年 B.未成年人 C.軍人

  13.下面 A 火災用水撲救會使火勢擴大。

  A.油類 B.森林 C.傢俱;

  14.身上著火後,下列哪種滅火方法是錯誤的 C 。

  A.就地打滾 B.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C.迎風快跑

  15.發現燃氣洩漏,要速關閥門,開啟門窗,不能 C 。

  A.觸動電器開關或撥打電話 B.使用明火 C.A和B都正確

  16.液體表面的蒸汽與空氣形成可燃氣體,遇到點火源時,發生一閃即滅的現象稱為 C 。

  A.爆炸 B.蒸發 C.閃燃

  17.依據《高層居民住宅樓防火管理規則》,下列 A 單位負責高層居民住宅樓的日常防火工作。

  A.居民委員會 B.派出所. C.街道辦事處

  18.室內不得存放超過 C 公斤的汽油。

  A.1.5 B.1 C.0.5

  19.液化石油氣的殘液應該由 A 負責傾倒。

  A.燃氣供應企業 B.使用者個人 C.燃氣供應企業或個人

  20.單位在營業期間,下列 A 做法是錯誤的。

  A.遮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誌 B.在安全出口處設定疏散標誌

  C.當營業場所人數過多時,限制進入人數

  21.《消防法》規定,舉辦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主辦單位應當制定 C ,落實消防安全措施,並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公安消防機構對活動現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舉辦。

  A應急疏散計劃 B.安全保衛計劃 C.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22.發現液化石油氣灶上的導氣管有裂紋,應 C 。

  A.用燃著的打火機查詢漏氣地方 B.用著的火柴查詢漏氣地方

  C.把肥皂水塗在裂紋處,起泡處就是漏氣的

  23.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多長時間一次: C

  A. 每4小時 B. 每5小時 C. 每2小時 D. 每3小時

  24.下列 B 火災不能用水撲滅?

  A.棉布、傢俱 B.金屬鉀、鈉 C.木材、紙張

  25.依據《消防法》,公安消防機構的火場總指揮員有權根據撲救火災的需要,決定 C 。

  A.使用各種水源 B.劃定警戒區,實行區域性交通管制 C.A和B都對

  26.依據《城市燃氣安全管理規定》,不能在 C 安裝和使用燃氣。

  A.廚房 B.客廳 C.臥室

  27.電腦著火了,應 B 。

  A.迅速往電腦上潑水滅火 B.拔掉電源後用溼棉被蓋住電腦

  C.馬上撥打火警電話,請消防隊來滅火

  28.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職責,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 B 。

  A.處500元罰款 B.處15日以下拘留 C.不對其做任何處理地方

  29.燃燒是一種放熱發光的 B 反應。

  A.物理 B.化學 C.生物

  30.火災初起階段是撲救火災 B 的階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 較不利

  31.採取適當的措施,使燃燒因缺乏或隔絕氧氣而熄滅,這種方法稱作 A 。

  A. 窒息滅火法 B.隔離滅火法 C.冷卻滅火法

  32.凡是在特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必須辦理 C 。

  A.相關手續 B.許可證 C.特級動火證 D.動火證

  33.由於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構成 B 。

  A.縱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職守罪   D.重大責任事故罪

  34.單位的消防檔案,一般由 B 部門管理。

  A.行政 B.保衛 C.工會 D.辦公室

  35. 菸頭中心溫度可達 C ,它超過了棉、麻、毛織物、紙張、傢俱等可燃物的燃點,若亂 扔菸頭接觸到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燒,甚至釀成火災。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36.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工作,實行 A 監督管理。

  A.分級 B.分類 C.統一

  37.公安消防人員在滅火過程中,應當 A 。

  A.優先救人 B.優先搶救財物 C.優先滅火

  38.新聞媒體應當 B 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定期釋出消防公益廣告。

  A.有償 B.免費 C.有條件

  39.單位或家庭維修中使用溶劑和油漆時除了杜絕一切火種,還應該注意 C 。

  A.溼度 B.溫度 C.通風

  40.公共娛樂場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門應 B 。

  A.自由開啟 B.向外開啟 C.向內開啟

  41.燃放禮花時以下 B 行為是正確的。

  A.捂耳靠近點火 B.在空曠處支撐牢固再點燃 C.點著後注意觀察

  42.據統計,火災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屬於 B

  A.被火直接燒死 B.煙氣窒息致死 C.跳樓或驚嚇致死

  43.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應 C 。

  A.迅速撤離 B.搶救貴重物品 C.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

  44.乾粉滅火器多長時間檢查一次 A 。

  A. 半年 B.一年 C.三個月 D.兩年

  45.《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規定消防車道的寬度不應小於 B 米。

  A.3 B.4 C.5

  46.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訊線路時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 A 事先通知當地公安消防機構。

  A.必須 B.可以 C.不必

  47.當開啟房門聞到燃氣氣味時,要迅速 B ,以防止引起火災。

  A.開啟燃氣灶具查詢漏氣部位 B. 開啟門窗通風

  48.建築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由 B 負責。

  A.建築單位 B.施工單位 C.設計單位

  49.當液化氣罐內的氣量不足時,應 B 。

  A.放在熱水中加熱 B.換氣 C.把氣罐橫放

  50.家庭裝修未經 C 的同意,不能隨意挪動燃氣管線,以免引起燃氣洩漏,發生火災或爆炸。

  A.消防部門 B.物業部門 C.燃氣部門

  二.問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撥打“119”報火警時,應講清哪些事項?

  答:

  1要講清楚起火單位、村鎮名稱和所處區縣、街巷、門牌號碼;

  2要講清什麼物品著火、火勢大小如何、有無爆炸物品、危險化學品、是否有人員被圍困;

  3要講清報警人的姓名、單位及使用的電話號碼;4清楚、簡潔地回答消防隊的詢問。

  2.就寢前和外出前、下班前應做那些檢查?

  答:檢查電氣、煤氣是否關閉、煙火是否熄滅。

  3. 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答:將乾粉滅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風向或側風面,上下顛倒搖晃幾次,拔掉保險銷或鉛封,一手握住噴嘴,對準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壓把,乾粉即可噴出。滅火時,要迅速搖擺噴嘴,使粉霧橫掃整個火區,由近及遠,向前推進,將火撲滅掉。同時注意,不能留有遺火,油品著火,不能直接噴射,以防液體飛濺,造成撲救困難。

  4.當衣物著火時如何處置?火災發生後如何防止煙流從門縫進來?

  答:最好脫下或就地臥倒,用手覆蓋住臉部並翻滾壓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將火熄滅。

  利用膠布或沾溼毛巾、床單、衣服等塞住門縫。

  5.火災時如果你被困在室內如何待救?

  答:1至易獲救處待救如靠近大馬路之視窗附近,或與較近之房間等。

  2設法告知外面的人用電話、手機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燈光於 視窗呼叫。

  3防阻煙流串進來。

消防常識四懂四會
消防常識試卷
相關知識
消防常識試題
消防知識試題答案
小學生消防知識試題
安全消防知識試題
消防常識試卷
企業消防知識試題
小學生消防知識試卷試題及答案
酒店消防常識
辦公室用電安全須知_辦公場所安全用電消防常識
安全消防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