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手抄報簡單的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很多家長為了加深孩子對春節的知識,傳承我們的文化,往往就會佈置孩子製作春節手抄報,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1


  2


  3


  4


  5

  春節手抄報簡單的內容一

  春節詩詞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人日思歸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人日寄杜二拾遺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春節手抄報簡單的內容二

  春節拜年習俗的發展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簡單一點的春節手抄報
過春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相關知識
春節手抄報簡單的圖片
八一建軍節手抄報簡單的圖片
春節手抄報簡單的
食品安全手抄報簡單的圖片五年級
道德與法律手抄報簡單的圖片
小學生手抄報簡單的圖片
五年級語文讀書手抄報簡單的圖片
關於讀書的手抄報簡單的圖片豎版
交通安全手抄報簡單的圖片內容
文明禮儀手抄報簡單的圖片內容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