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幹部掛職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選派幹部掛職鍛鍊是新形勢下培養鍛鍊幹部的一種新的形式和重要途徑,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幹部培養的方式。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吧!

  篇1

  按照錦江區組織部的安排,赴江蘇江陰市掛職期間,我被安排到江陰市澄江辦事處虹橋管理區北大街社群掛職。通過近一個月的培訓和與當地社群“零距離”的交流,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提高了素質,受益匪淺。

  北 大街社群成立於20xx年3月,屬典型的老城區居民社群。轄區面積0.6平方公里,居民1536戶,常住人口4380人,流動人口約1600多人,黨員 90名。社群黨總支、居委會成員共6人,實行交叉任職。社群現有面積10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設立“愛心超市”、“黨員談心室”、“居民書房”、“議事 苑”、“銀齡之家”、“廉潔文化”等社群服務陣地。

  近年來,社群黨總支以服務社群群眾為重點,以打造“服務型”黨組織為平臺,以硬體建設 為突破口,不斷整合轄區資源,完善社群功能,深化服務內容,全力打造群眾滿意放心的和諧家園,並取得了明顯成效,2010年,北大街社群被江陰市委評為 “四星級紅旗社群”、“無錫市社群建設示範社群”。

  通過在社群掛職學習,與社群同志交流,我深刻的認識到,北大街社群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 的成績,除了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援以外,與社群黨總支班子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民思我想、民求我應、民需我做、民困我幫”的服務理念,全心 全意為民服務,從而得到社群居民的廣泛參與、支援、幫助不無關係。

  一、 北大街社群主要工作經驗:

  一以“四大平臺”構建社群工作組織體系:

  一是議事平臺。建立居民議事苑。由社群黨總支牽頭,由社群居委會、有一定威信的居民代表、黨員骨幹、轄區單位負責人組成議事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議事會,廣泛聽取和徵求居民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實實在在為民排憂解難。

  二 是關愛平臺。建立和完善黨內關懷機制,一是實行“政治生日”制度。每年“七一”期間,社群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走紅色之旅”、黨員集體生日會,為黨員 製作了精美的“黨員政治生日賀卡”、並通過黨員談心活動,進行思想交流,及時瞭解黨員的思想動態,傾聽黨員的呼聲;二是開展“三必訪四關愛”活動,即黨員 生病住院、黨員家庭困難或發生意外事件、黨員亡故必訪,黨員政治上關愛、思想上關愛、工作上關愛、生活上關愛,以表社群黨組織的關懷。

  三 是服務平臺。大膽探索社群扁平化管理,實行分片包乾,建立起以社群黨總支、社群事務工作站、片區、樓組的四級組織架構;按照“支部相鄰、地域相近、資源相 通”的原則,將支部黨員納入分片管理,實行片區片長負責、支部委員協助,與片區黨支部、居民代表聯手開展片區居民自治活動,參與和諧樓道、精神文明建設; 推行社群黨員幹部民情責任區、“黨員值班主任”,制定了“首問責任制”、“崗位相容制”、“預約服務制”等十項便民措施,進一步體現零距離服務為民。

  四 是共建平臺。充分挖掘共建資源,發揮機關黨組織、轄區單位和在職黨員在社群黨建中的積極作用,以“共建和諧、服務社群”為主題,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共 過一次組織生活、共築一個文化陣地、共結一批幫扶對子、共開展一次文體活動。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定期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強聯絡,保證“結 對共建”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通過以上平臺的建立,北大街社群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二以“六民工程”實施為亮點,提高社群黨組織的凝聚力。

  1、 富民工程。依託社群就業服務平臺,積極為社群內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再就業服務,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通過與駐區單位共建聯建,發展多個就業基地,採集有效崗 位110個,先後將35名下崗失業人員安置到社群駐片單位的保安、保潔、綠等公益性崗位,在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

  2、 利民工程。實施“清潔家園工程”,充分利用轄區資源,開展社群“亮化”、“美化”、“綠化”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活動,建立社群環境衛生監督員、護綠義工 隊伍、社群文明小使者等,積極開展“黨員領養綠地”、“護綠責任區”、“衛生樓院”、“綠色家庭”建立等活動;緊緊抓住老小區改造的契機,對部分小區 進行封閉式改造,對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如下水道堵塞、停車位、樓道公共設施等作為重點整治專案,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3、樂民工程。創新 文化活動形式,挖掘轄區文化歷史底蘊,結合地域特色,打造文化陣地新品牌,如民間文化陳列室、百姓書房、寶墨聖地等;培育文化新亮點,利用社群濃厚的戲曲 文化積澱,建立“歡樂夕陽”戲曲大舞臺,舉辦社群首屆戲曲票友會,提升社群品牌;加強社群文體指導員隊伍建設,先後開展“老少同樂”新春聯歡會、“鄰里 樂”納涼晚會、“溫情鄰里交流會”、“相約星期五”好歌大家唱等品牌活動,營造“歡樂、和諧”的社群人文氛圍。

  4、親民工程。加強計劃生 育優質服務,設定小區“婚育知心信箱”,方便育齡群眾投遞有關計劃生育的疑惑、意見和建議;開設生殖健康講座、“婚育知心講壇”等活動,開展生育政策宣 傳、避孕藥具發放、生殖健康諮詢等服務,為社群育齡群眾提供人口文化的大餐;建立社群救助弱勢群體的長效機制,設立“社群愛心超市”,對轄區的低保戶、優 撫物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開展幫扶活動。

  5、育民工程。充分發揮社群市民學校和家長學校的作用,在社群開設法制教育、科普知識教育、消 防安全教育、中老年健康保健教育。開展建立“六型家庭” 學習型家庭、綠色型家庭”、平安型家庭、誠信型家庭、美德型家庭、廉潔型家庭建立活動,開展“黨員星級義工”、“綠色陽臺”、“環保小天使”等評選活 動,以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社群居民增長知識、提高素質、休閒健身、豐富生活。

  6、安民工程。大力開展“平安社 區”建立活動,完善片長、樓長、治安中心戶及樓戶聯防的治安防範網路,選聘治安資訊員,組建“紅袖章”巡邏隊,大力開展“平安E家”宣傳活動,通過人防、 物防、技防,加強社群治安;全面合理地落實流動人口管理,對出租屋和流動人口進行清理、登記、辦證、建立臺帳、掌握其基本情況;發揮社群“和事佬協會”的 作用,認真調處各類民事糾紛,無非法上訪、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維護一方穩定。

  二、掛職啟示:

  通過掛職培訓和零距離地學習交流,結合我社群的實際情況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是社群黨組織服務理念的創新。北大街社群建立“四大平臺”和“六民工程”,落腳點是帶領黨員隊伍更好的服務於居民群眾。我們應以此為開展工作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昇華、創新。

  二是社群黨組織應注重服務方式的創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該從被動的“民思我想、民求我應、民需我做、民困我幫”的服務理念,轉變到增強居民群眾自身克服困難的能力上。

  三 是社群黨組織要把實現群眾利益、增進百姓福祉當作根本出發點。不論是社群管理還是社會管理,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 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基層工作就是要以民生為先,帶領黨員隊伍把“實現群眾利益、增進百姓福祉”當作根本出發 點。加快經濟發展,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好,讓群眾的生活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四是積極做好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以黨員“一人一崗”活動為載體,開展黨員承諾活動。開展黨員責任區“認崗定職”、“黨員談心日”、“共產黨員戶”亮牌、“黨員承諾一句話”等活動,樹立黨員形象,為貧困家庭獻愛心。

  五是搭建平臺,充分挖掘共建資源。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轄區黨員和在職黨員的積極性,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共同過一次組織生活、共築一個文化陣地、共結一批幫扶物件、共同開展一次文體活動,保證“結對共建”活動的持久開展。

  六 是抓機構、健全社群黨風廉政工作網路。完善黨風廉政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討論工作,制訂方案、組織實施。並制定社群幹部廉政談話、述職、述廉和群眾評議等一 系列制度,促進社群幹部自學勤政、廉政。實行“三公開”“三心”“四會”制度。黨務公開、居務公開、財務公開,熱心接待、耐心傾聽、細心記錄,民情懇談 會、民意聽證會、民事協調會、民主評議會,做到“社群的事情居民議,社群的事情居民管”。

  七是切實加強對社群“兩委”班子工作人員的培訓。社群幹部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掌握社群所有工作的業務知識,一專多能,具備快速解決居民實際問題的能力。

  八 是注重學習,建設學習型社群。要增強社群幹部的綜合素質,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學習氛圍,以建設學習型班子致力塑造勤學敏思、務實為民的新形象。 引導家庭樹立“人人學習、終身學習、快樂學習”的全新理念,表彰不同型別的學習家庭示範戶,真正在社群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篇2

  我於20xx年5月至8月,在上海市閘北區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掛職鍛鍊,掛任天目西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

  天目西路街道位於上海市浦西中心城區,閘北區西南部,面積1.94平方公里,轄有17個居委會, 612個居民小組,19137戶居民,常住人口56905人,還有加入管理的外來人口8000多人。轄區以鐵路為界,劃成南北兩塊。鐵路上海站、長途汽車總站、不夜城商業區坐落其中,閘北區區政府機關也在轄區內,是閘北區的政治、商業、文化、交通、金融中心。該街道有以下特點:一是交通便捷。高架線、內環線、公交線、地鐵線、輕軌線五線合一。二是商務活躍。街道內有不夜城商業圈、上海現代交通商務區等。三是外向度高。轄區內有市屬、區屬、外資、民營、外省市駐滬辦事機構等約2400家之多,是企業向全國騰飛的視窗。

  三個月的掛職鍛鍊,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嚴格自律,全心投入,是做好掛職工作的思想基礎。掛職鍛鍊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更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歷。掛職不是鍍金,不是享受,而是學習,更是鍛鍊。“掛職”是一種特殊身份,他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組織的形象。掛職三個月,我嚴格按照作息時間上下班。上班時,認真閱讀有關資料;下班後,廣泛進行考察調研。堅持多聽、多看、多學、多記、多想,做到邊學習、邊交流、邊思考。尊重當地領導,團結周圍同志,一切服從組織安排,嚴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內容開展工作,自覺參加掛職街道的各種集體活動,主動彙報工作學習情況,從未提出不合理要求。

  第二,勤於學習,深入思考,是做好掛職工作的基本要求。掛職鍛鍊是一種新的工作體驗,需要學習、思考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初到閘北,工作環境、工作物件都發生了極大變化,為儘快實現角色轉換,除自覺參加有關會議,查閱區情資料、檔案和當地報刊外,我堅持深入部門、深入社群、深入企業、深入市場,瞭解、熟悉街道基本情況和成功經驗。一方面,同街道經濟管理科、組織人事科、穩控科、城管科等部門負責同志一道就街道建設網格化管理、招商引資、“兩新”組織黨建、文明社群建立等工作,赴盧灣區8號橋創業園區、同樂坊、市北經濟開發區、打浦橋文化活動中心、高榕集團等進行參觀考察;另一方面,利用節假日先後參觀了上海科技館、浦東新區和一大會議舊址等地。同時,通過其他各種途徑與機關幹部、普通市民、外來務工人員等進行廣泛的接觸和交流。在閱讀當地的黨政機關檔案,瀏覽媒體網站資訊時,隨時注意用上海的思維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堅持取人所長,補己之短;在考察調研時,始終不忘對照宿州與閘北的實際,做深度思考,從中探求別人的經驗,尋求加快宿州發展的妙計良策。

  第三,鍛鍊自我,推介宿州,是做好掛職工作的最終目的。掛職期間,我加強與當地黨政幹部的交流,虛心做他們的小學生,誠心和他們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加強與上海企業界人士溝通滲透,堅持互換名片,宣傳宿州的自然資源、人文環境、風土人情和招商引資專案及優惠政策,使上海黨政界和企業界增進了對宿州對靈璧的瞭解。

  三個月的掛職工作,通過學習瞭解和親身體會,我感到收穫很大,既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也認識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壓力和動力。感受之餘,更多地是思考。本人認為:宿州的經濟社會發展雖然相對滯後,但我們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資源條件,只要我們緊抓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就一定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兩個躍升、一個崛起”目標,就一定能不斷縮小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

  一要學習上海精神,大力營造服務發展的濃厚氛圍。上海有的不僅僅是天時地利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它有敢為人先、自我加壓、保持先進、領跑全國的銳氣。面對落後現實,我們應該保持奮發有為、知難而進的精神,學習上海人“想發展,議發展,一門心思求發展,集中精力抓發展”的觀念,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觀念樹實、樹牢,讓一心一意謀發展、促發展、求發展、比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

  二要借鑑上海理念,積極創新三次產業的增長模式。學習借鑑天目西路街道,廣泛設立駐點辦事機構,打造“外向騰飛視窗”,“跳出天目西街,發展天目西街” 的發展理念,圍繞我市資源開發、結構調整、產業整合和百姓就業,捨得出讓資產,借殼上市,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積極運用工業理念經營農業,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躍;堅持民本民生民營民利原則,放手搞好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第三產業,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實力。

  三要搶抓上海機遇,不斷拓展優勢專案的招商平臺。當前,滬企滬資外流已成新的經濟現象。包括上海在內的東部發達地區受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影響,生產要素更加緊張,民間資本和部分產業過剩,正加速向中西部轉移。這無疑是我們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我們必須圍繞本區優勢產業,認真篩選專案,推出一批可行性較強的專案,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深入挖掘各類投資資訊、加強與上海各界人士的聯絡,把面向上海以及廣大沿海地區招商引資列為工作重點,早部署,早準備,力爭20xx年上海世博會能有宿州的展區和宿州的品牌,主動參與承接輻射。

  四要發揚上海作風,努力提高各級政府的工作效能。學習借鑑上海經驗,最當緊的就是像上海各級黨政機關那樣,把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作為對外開放的基礎性、關鍵性工作來抓,著力營造公平、寬鬆、安定的社會環境。對於我市來說,在交通、資訊、人才優勢不及大中城市的情形下,最主要的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行政許可審批,改進機關作風,本著專案至上,客商至尊的原則,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有利於發展的政策、人文和社會環境,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總之,三個月的掛職學習,自己既感受到了差距與不足,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必將加倍努力,務實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篇3

  根據區委組織部安排,我於10月23日至11月22日在鎮社群掛職鍛鍊,任副主任。一個月時間裡,我努力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在實踐中學習了知識,得到了鍛鍊,增長了才幹,提高了能力,得到了掛職單位的好評。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注重學習,努力適應新環境。

  一個合格的掛職鍛鍊幹部,必須注重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我認為每一次會議、每一次交流、每一項工作都是學習的好機會。因此,我在較短的時間裡適應了新的環境、新的崗位,很快實現了角色轉換。對於城市社群工作的我來說,農村社群的工作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社群的檔案工作相差不多;陌生的是農村社群的基礎設施建設大量而繁瑣。我通過多聽、多看來分析社群幹部與群眾交往的藝術,學到了他們那種吃苦耐勞、穩紮穩打的工作作風。我認為在社群基層工作,就要堅持多辦實事、少講空話,不講條件、多做貢獻,少說廢話,多做實事。

  二、牢記使命,完成各項任務。

  鑑於這次掛職時間較短,社群沒有給我安排具體工作,根據區委組織部的要求和我的意願,採取“全面瞭解、有所側重”的辦法開展工作、宣傳和交流。我還牢記此次掛職鍛鍊的工作任務是幫助農村社群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內部制度,規範內部資料管理,做好城市社群管理服務理念等任務。

  一個月來,我自覺服從安排,積極爭取主動,和社群幹部一起探討、協助他們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我既提供自己做臺帳的經驗,又吸收他們好的經驗和做法,較好完成了此次掛職鍛鍊任務。我還利用自己的工作專長,組織曉峰社群文體骨幹到社群“送戲下鄉”,為農村群眾送去了一場視覺盛宴。

  三、加強實踐鍛鍊,提高自身素質。

  到農村社群掛職鍛鍊,是一次機會,一次鍛鍊,一種收穫。這使我豐富了工作經歷、人生閱歷。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理論聯絡實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掛職鍛鍊雖然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收穫不少。我不但分享了社群路燈安裝、休閒健身公園建成、改廁改汙工程完工的喜悅,還學會了著眼全域性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對農村社群工作和社群幹部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社群幹部那種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深深影響著我,他們對我的關心、支援、幫助也時時感動著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這次掛職鍛鍊的經歷作為我人生寶貴的財富加以珍藏,不斷地完善和超越自我,盡心盡力幹好本職工作,爭取為居民多辦好事、實事。

  掛職時間短,深入調查研究不夠,對社群的很多狀況還不是很瞭解,工作成效不明顯,學習任務任重道遠。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要想把各自社群裡的服務理念融會貫通,時間顯然是不夠的。今後我要不斷鞭策自己,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工作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並從整體利益看待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我社群的發展盡心盡力,決不辜負各級組織和領導的關懷與厚望。

物業參觀心得體會
社群工作者工作心得
相關知識
社群幹部掛職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2016領導幹部掛職工作心得體會3篇
社群人民調解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有關社群愛國衛生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基層掛職工作心得體會範文3篇
社群愛國衛生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社群愛國衛生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社群安全生產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社群安全生產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入職工作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