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在大學裡,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如果想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係,要做到與人寬、對己嚴,以禮待人,多幹少說,切忌以自我為中心。下面是大學生嚴以律己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一:

  古時候,有一個智者把同樣的湯勺和美味的肉湯分別送給兩個村子後去探訪。看到其中一個村的房子中間熊熊燃燒著火堆,上面吊著煮肉湯的大鍋,鍋裡的湯沸騰著,散發著令人垂涎的香味。湯鍋的周圍卻擠著一個個面黃肌瘦的人,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個好幾尺長的大湯勺,湯勺是鐵的,湯勺的柄也是鐵的,只有手握的一段是木製的。每個人都貪婪又拼命地舀著鍋裡的湯,可是誰也喝不到嘴裡。有的人不得要領,不是湯傷了自己的手和臉,就是傷了身邊人的手和臉,他們互相指責並相互謾罵。在另一個村裡,智者看到房子的中間也吊著一個熱湯鍋,也有許多人圍著湯鍋。每個人手中也拿著同樣長柄的湯勺,但是這裡沒有叫嚷和吵罵的聲音,只有滿意的喝湯聲。他們每個人都紅光滿面,他們靜靜地坐在鍋邊喝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把盛上來的肉湯餵給對面的人喝,於是每個人都喝到了肉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在集體裡,離不開團結協作與互相幫助。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和宿舍的幾個同學能從五湖四海集中到一個屋簷下生活,一起度過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大學生活,是難得的緣分,彼此需要好好珍惜。

  人是社會中的個體,交往是個體的心理需求和社會需要。寢室是鍛鍊同學處理人際關係和培養交往能力的重要場所,也是同學之間接觸最緊密,瞭解最深入,矛盾最集中的重要場所。構建優良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我們產生安全感、歸屬感並分享彼此的喜悅。優良的人際交往還能及時讓我們傾吐心中的煩惱,保持心情舒暢。正像培根所講:“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當然,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優良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我們增長才幹,開啟心智,獲得成功。因為一個人知識的獲得不外乎通過間接學習和直接學習這兩條途徑,而善於通過直接學習的途徑獲得知識的人首先必須是一個善於交往的人。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優良的人際關係更有利於事業的成功。

  另外,優良的人際關係也是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的重要路徑。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用身邊的同學作為衡量自己的尺度,用身邊的同學作為鏡子來折射自己的形象,這也是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的重要方法,而這個評價過程需要在交往中完成。

  一般來說,大學宿舍同學間發生衝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不洗澡,亂扔東西,干擾他人作息,常借用別人的物品損壞不修或不歸還,未經同意翻動室友私人物品;佔小便宜;喜歡講別人的閒話;性格不合或觀念差異等。據調查研究發現,生活習慣和成長背景的不同是造成宿舍矛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於無法融入室友的圈子,一些同學只能選擇獨來獨往,跟同宿舍室友的關係越來越冷淡。有的大學生反映,他們反感的原因其實根源於一些生活細節,比如:吸菸汙染寢室空氣;在寢室裡上網聽音樂影響他人休息;髒衣服、襪子長時間不洗等等,總的說來,就是不尊重他人,不善於與別人相處。

  其實與人相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應該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理解是人際關係和諧的基礎。有了理解,人與人之間才能少去許多的磨擦和對立;有了理解,人們才有望相互接納融洽相處。基於對理解的這種認識,人們曾經喊出口號:理解萬歲。確實,人與人之間,因為有了理解,才會有心靈的溝通,才會有深厚的友誼,才會有家庭的溫馨,才會有生活的美好和社會的和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以他人為鏡,經常“自省”,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對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是至關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際關係交往中頗受好評,很得“人緣”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樂觀、聰明、有個性、獨立性強、坦誠、有幽默感、能為他人著想、充滿活力等等,而那些在人際交往中不太受人歡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自私、心眼小、斤斤計較、孤傲、依賴性、以自我為中心、虛偽自卑等等。有了以上的參照標準,我們就可以對照自己,揚長避短。

  學會尊重、團結、包容他人的個性特點,一旦同學受人尊重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掃除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在人際交往中,最主要的是坦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喪失自我。阿諛奉承、隨聲附和並不能換來優良的人際關係。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化解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現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關係也日益複雜,如果說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麼,建立和發展深入持久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在交往中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並不喜歡那些假扮的聖人。當然,如果自己身上存在著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並改正。

  主動交往,助人為樂,自己也能分享快樂。在平時生活中,主動與同學打招呼,主動與同學交流,主動幫助別人,多做些公共事務。在一個大集體裡生活,個人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多一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能讓大家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一個和諧的團隊,要求每個人都多獻出一份愛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當然總要有人主動幫助別人,多吃點虧,別人就多得點好處,久而久之也能影響到大多數人。大多數人都願意吃點虧,把好處讓給別人,這個集體就沉浸在愛心裡。如果大家都不願意吃虧,都只想得好處,這個集體就變成了利益爭鬥場。因此,我說“吃虧是福”。在集體中做人,首先就要願意吃虧,發吃虧為樂。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如果想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係,要做到與人寬、對己嚴,以禮待人,多幹少說,切忌以自我為中心。要學會正確對待與同學間的矛盾。如果與同學在利益上出現矛盾,甘願“糊塗”;在觀點上或學術上與同學出現矛盾,要“求同存異”,得理讓人。

  與同學相處,應坦誠相待,但在給同學提意見時,則需要講究方法。不能當著眾人的面,以免使對方難堪、丟面子。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體會。維護和諧的生活環境,也會給自己創造一個優良的心境。當與別人發生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處理,如暫時避開對方一段時間,或者找親朋好友傾訴。以後找合適的機會跟對方和解。這些都是化解矛盾不可缺少的技巧,並不是軟弱無能的表現。

  另外,農村同學來到城市,除了適應大學生活外,還有一個如何適應城市生活的問題,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樹立信心,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能因為自己的某些不足而盲目自卑。要注意確立目標,制定計劃,慢慢去克服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也不要過分苛求自己,應該容許自己犯錯誤、鬧笑話。越是苛求完美,不容許自己犯錯誤,可能越容易出差錯。要注意放鬆心態,避免急於求成。同時,也不要用逃避和故作清高來掩飾自己的弱點和內心的自卑。要注意多交朋友,主動求助,使自己儘快融入新的群體,適應新的生活。

  雷鋒同志說過“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會乾涸”,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我們如果在教室中主動參加各種活動,為同學服務將能更好地體現我們的價值。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現代化時代,也需要大學生在校期間培養優良的團隊合作精神。對環境適應快的大學新生,藉助團隊力量,很快就能成為教室中的核心人物,希望你嘗試擔任一定的教室工作。這樣與老師、同學接觸越多,掌握的資訊越廣,鍛鍊的機會也越多,能力的提高也越快。

  與人和睦相處還有一些技巧供你參考。如以真誠的方法讓別人感到他很重要,學會微笑,多提別人的名字,做一個耐心的聽眾,和別人說話要注意場合和心境,鼓勵別人談他自己,談符合別人興趣的話題,學會讚美別人。為了深入瞭解同學的思想狀況和感情需要,還必須加強交流。同宿舍同學的交往具有“近鄰性”的先決條件,如果能夠敞開心扉,以誠相待,同學關係就會在不斷的交流中調整、加深、鞏固和昇華。同宿舍同學溝通方式很多,或採用個別談心的方法,談家庭,談學習,談見聞;或一起參加集體活動,進行郊遊、聯歡、打掃衛生等。在特定情況下,例如同宿舍同學產生思想波動、患病或遇到其他困難時,要真誠關心,熱度相助。與人為善是人際關係的致勝法寶,“善大莫過於誠”,真誠是人們心目中最可貴的也是最有分量的人際交往品質;在人際交往中還要學會理智地說“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常事務和安排,當別人有求於己,而自己確實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以誠懇地表示如果對方不著急的話,可以在完成手頭的事情以後協助對方,以求得他人的信任和理解。

  嚴以律己心得體會二:

  嚴以律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官箴》曰:“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明,廉則威。”

  嚴以律己出自宋朝陳亮《謝曾察院啟》:“嚴以律己,出而見之事攻;心乎愛民,動必關夫治道”,其意為嚴格約束自己,放手一搏時就要有所作為;心懷子民,作為都是關於治國之道的。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古語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嚴以律己,是領導幹部的安身立命之本,為政之基。在新形勢下,領導幹部所面臨的考驗與誘惑複雜多樣,唯有常懷律己之心,方能保持清正廉潔。

  嚴以律己當敬畏群眾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唯有對群眾心懷敬畏,才能獲得群眾支援,站得牢,立得住。要做到敬畏群眾其實不需要太多紛繁複雜的東西,只需要領導幹部牢記權為民所賦,堅持權為民所用,而不是將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父母官”。

  然而,近年來,極少數領導幹部卻將群眾拋到了一邊,他們只敬畏官職比自己高的人,敬畏風水,敬畏鬼神,卻唯獨不敬畏群眾。他們不去傾聽群眾的聲音,對群眾的監督置若罔聞,面對群眾的告狀更是疾言厲色,毫無懼色。他們視群眾為烏合之眾,認為其目光短淺,自私市儈,人微言輕,掀不起什麼大浪。他們認為,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群眾就應該服從安排,聽從指揮,有權在手,群眾其奈我何?這類少數人執政方式、執政行為,深深傷害了幹群關係,導致民怨沸騰,積重難返,將黨和政府置於了“火山口”、“炸藥桶”之上。近幾年,我國發生的群體性事件迅速增多,仔細去剖析這些群體性事件,無不發現根源問題在於領導幹部丟失了密切聯絡群眾這個“傳家寶”,導致幹群關係緊張,民生欠賬較多,信訪案件增多,群眾利益受損,以致積怨過深、矛盾一觸即發。

  敬畏群眾當與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絡。敬畏群眾不是對群眾避而不見,敬而遠之,反而更需要到群眾中去,離群眾更近些。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領導幹部才能真正瞭解到群眾需要什麼,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希望,不需要什麼,排斥什麼,痛恨什麼,在作決策時才不會想當然,“拍腦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多關懷群眾的冷暖,少一些“個人政績”。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把群眾利益看得重一些,把個人利益看得輕一些,敬畏群眾,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多辦事,方能贏得群眾擁護和愛戴,方能永固執政之基。

  沈浩作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他官不大,責任卻很大,小崗村幾千號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力。他把這種責任化成一種動力,解放思想、堅持原則、解決矛盾、幹事創業,帶領小崗村民進行二次改革,改變了“一夜越過溫飽線、20年過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給小崗村民帶來了希望和盼頭。他是在對人民負責的信念支撐下,為群眾幹事,為群眾造福,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他是一個真正向人民負責的基層幹部。他撲下身子和小崗村民一道吃苦,“為小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換來小崗村民的一片真情。

  嚴以律己當慎獨慎微

  慎獨,即獨處時要謹慎,指的是個人獨處時仍能夠嚴格遵守道德和行為準則,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獨處無人時,脫離了群眾和組織的監督視線,各種誘惑撲面而來,這其中最大的誘惑當數權、錢、色。許多幹部經不起誘惑,眼見無人,便腐敗墮落,導致違法亂紀蔓延滋長。

  慎微,即注意小處、小事,是慎獨的應有之義。慎微,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重視細節。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小節並不小,大節、小節,大事、小事,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領導幹部要嚴於自律,加強修養,小處不可隨便,堅持從小事做起,要管得住“小”,勤為善“小”,並在持之以恆的積累中日臻完善。

  慎獨慎微,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後一個樣,有監督和無監督一個樣,八小時工作時間內和八小時以外一個樣,臺上臺下一個樣。慎獨慎微,當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北宋名臣王安石不愛官、不貪錢、不愛色,是個地地道道的“三不愛”官員。他不戀官位,進士及第後,其他人都汲汲奔走要謀求一個館閣之職或京官留在汴梁,這樣提升的機會多。而王安石主動請求到偏遠地方任職,來到鄞縣今寧波市出任縣令,其後幾次辭京官,並在事業最鼎盛之時,堅決辭去相位,回家隱居。他不貪錢財,辭相搬出相府時,所有的官府之物寸草不帶。其夫人特別喜歡那裡的一張床,想按照價格付錢買下來,王安石也沒有同意,因為他認為,這樣將來會說不清楚。王安石不愛女色,終生一妻,更無任何桃色事件,絕無緋聞。僅此三項,便可令王安石名垂青史。

  新時期,有的領導幹部卻耐不住寂寞生活,經不起錢色誘惑,親手導演了自己的雙面生活,走上了不歸之路。以來,那些在黨的反腐倡廉風暴中被拍死的蒼蠅,被打倒的老虎,無一不涉及權錢、權色交易,從一點一滴開始蛻化變質,最終積重難返。

  慎獨慎微,領導幹部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這樣,在紛繁複雜的誘惑面前,方能多一絲沉穩,少一些浮躁;多一些高雅情趣,少一些市井庸俗;多一些高風亮節,少一些功名利祿。這樣,才能經得住名、利、色等各種誘惑。

  嚴以律己當勤於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省”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指引新時期黨的幹部勤於自省,勇於修正自身不足的重要指引。自省是不斷完善自我、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昇華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嚴以律己,就必須培養自省能力,注重自省,善於自省。正如胡錦濤所言:“各級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作為領導幹部,掌權時,要切忌放縱不羈,得意忘形;失落時,要避免沉溺於紙醉金迷,燈紅酒綠;要慎獨慎行,警鐘長鳴。

  作為領導幹部,要勤於自我評價。對自己的思想、動機、行為和個性的評價,直接影響參與工作的積極性,也影響著與群眾的關係。領導幹部要正確、如實地認識自我,發覺自我的優點,捕捉自己的不足,從而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作為領導幹部,要勤於自我調節。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總會經歷一些波浪挫折,容易讓人產生消極情緒。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手中掌握著民眾所賦予的權力,需勤於自我調節,不能將工作、生活中產生的不良情緒帶到為人民服務中去。對待群眾,不能冷眼冷言,更不能疾言厲色,要以最好的面貌去面對群眾,對群眾和藹一些、親善一些、工作認真一些,讓群眾感受到溫暖。

  作為領導幹部,要勤於自我教育。自己的缺點,懶惰、忌妒、迷妄、矛盾,有一些別人不知,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只有自己可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學習。領導幹部要強化自我教育的意識,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去對待,從而提高自身修養,提高拒腐防變的免疫力。

  勤於自省,是領導幹部遵紀守法的自我保障。沈浩等黨的優秀幹部之所以能把個人的一切都奉獻給黨的事業,甘做人民的公僕,是與他們長年勤於自省,堅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宗旨意識,加強正確的權力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分不開的。而近年來,在黨的反腐倡廉風暴中倒下的幹部之所以逐步走上違法違紀的犯罪道路,往往都是缺乏自省吾身的勇氣,致使在作風上出現了缺口,在行動上放鬆了自我要求和黨性原則,最後發展到理想信念動搖,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嚴以律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官箴》曰:“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明,廉則威。”領導幹部唯有從嚴要求自身,保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才能以優秀的黨風促進政風,帶動民風,傳遞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良好的環境。

  嚴以律己心得體會三:

  水思源,憶古思今,我們更應倍加珍惜現在,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嚴以律己,踐以廉政,確保“生命之樹常青”。

  一是重修學,增強免疫力。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識,非學無以立德”。只有加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思想境界,關鍵時刻不被名利所惑;只有加強學習,才能經常保持清醒頭腦,關鍵時刻不被金錢所誘;只有加強學習,才能真正做到與時懼進,關鍵時刻不被教條所錮;只有加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關鍵時刻不被困難所阻。總之,我們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孜孜以求,學而不息,努力做到入腦入心,真學真用。

  二是重修身,增強約束力。“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客”、“名節源於修身”。我們要自覺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率先堅持“八榮八恥”,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講操守、重品行,堅決抵制腐朽沒落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不斷淨化自己的“生活圈”。要注意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提高文化素養,擺脫低階趣味,堅決抵制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的誘惑,不斷淨化自己的“娛樂圈”。要慎重對待朋友交往,堅持擇善而交,堅決抵制為謀私利、奉迎討好的人的拉攏,不斷淨化自己的“社交圈”。

  三是重修心,增強自制力。古人云:“心,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修心就是要始終保持健康的、向上的從政心態。應該看到,一些落馬的腐敗官員多是心理扭曲造成的,他們大致有 “有權不用,過期無效”的急利心理,“貴妻富子,殷實家庭”的自富心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後顧心理,“貪圖享受,娛樂人生”的享樂心理等不同的不良心理狀態。深入分析起來,這些腐敗分子大都是從有所作為到漸進蛻變,最後墮落犯罪,貫穿著失衡補償、雙重人格、僥倖支撐的心理過程。因此,只有具備良好心理適應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做到理性的看待現實,才能正確地運用好手中的權力,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四是重修德,增強感召力。修德,對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要做到秉公用權、廉潔從政。權力既可以造福人民,也會禍害人民;既可以給自己帶來榮耀,也會給自己帶來毀滅。因此,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絕不能手中有了權就忘乎所以。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各種科學知識之“道”,才有認識、駕御、改造主觀世界之“德”。理論是道德之魂。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作風上正派,為官才有堅實的基礎。以人民利益為核心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宗旨的生動體現,也是廣大黨員幹部的官德所在。為民做官就必須強化宗旨意識。以德用權,方能取信於民。

  當前,正值全縣上下全力建設群島新區的開局之年,作為舟山核心區塊之一的岱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期。廣大客商紛至沓來,人流、物流、資金流加快匯聚,一些大產業正在加緊規劃和佈局,一些大專案正在穩步謀劃和推進,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參與謀劃和建設新區的領導幹部來說,在積極做好對接和服務工作的同時,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注意加強黨性修養和鍛鍊,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警惕性,經得起誘惑和考驗,從細微做起,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

職場禮儀的故事
先進員工獲獎感言兩句話
相關知識
大學生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黨員學習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大學生村官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3篇
領導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範文3篇
縣委書記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6篇
幹部淺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3篇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範文3篇
領導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3篇
黨員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黨員領導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3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