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唸誦記數的隨身法具,由於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瞭解佛珠的起源和意義,會對佛珠生起尊重心,故撰此文以饗讀者。那麼,?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

  一、起源:

  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稱名唸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是佛弟子修行必備的一種信物,是佛子必備法器之一。

  在佛教經典中,有關佛珠最初的起源,以《木患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啟示作為通說。經文載: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大善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患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唸。雖親軍旅。亦不廢置。

  由此可知,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便開始用木患子來製造佛珠,持念“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背景下,有關記載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佛珠亦開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傳開來

  二、佩戴含義:

  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銀首飾、鑽石珠寶一樣,不過是一種裝飾罷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並沒太大的意義。

  殊不知,佛珠是有和項鍊、手鐲等首飾的共性,卻更有其不同。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

  佛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共同的法性。所以,佛珠與項鍊、手鐲也有共同的法性。

  但是,金銀首飾滿足的是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很容易使人沉迷在物慾的享受當中。看到珠寶首飾,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擁有它,佩帶上它有多好看,會受到人們的讚美、羨慕、甚至嫉妒。從而為了擁有它,造作出許多罪業,在“苦海”裡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

  所以說,金銀珠寶不僅不能讓人覺悟,不能斷惡修善,不能捨棄對物慾的追求,反而增加了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貪愛和執著。這,就可能把人引到惡道的歧途上去了。

  而佛珠等法物,卻能使我們覺悟,提醒我們斷惡修善。這,就是法物和世俗物品的區別。

傳統七夕送什麼
情侶分手後說的話
相關知識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是什麼
債券的具體內容和含義是什麼
珍珠粉的用法與使用技巧是什麼
情人節起源和相關傳說是什麼
曼珠沙華花語的含義是什麼
彈力素的用法與使用順序是什麼
淡奶油的用法與製作方法是什麼
打蛋器的用法與選購技巧是什麼
銼刀的用法與使用原則是什麼有哪些選用方法技巧
紅莧菜的養殖與栽培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