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業搞養殖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很多年輕人對自主創業很神往,那意味著挑戰、智慧、財富、價值。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1:80後開網店賣土雞蛋月銷12萬生意火好賺錢

  人物名片

  劉溈,1984年生,寧鄉縣溈山鄉人,溈山溈印養雞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2年前,寧鄉小夥劉溈關掉了自己在廣東的工廠和外貿公司,回家做起了網上賣雞的生意。如今,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每月可銷2000只土雞、12萬個雞蛋。昨日,展望自己“溈印養雞專業合作社”的前程,劉溈充滿信心:“明年我們將擴建新的基地,爭取做到銷售土雞40000只、雞蛋200萬個!”

  賣掉外貿公司,聯合村民養土雞?

  “咯——咯——咯”,一隻只1公斤大小的五黑土雞在竹林草地裡自在地唱著歌、覓食昆蟲。劉溈興辦的“溈印生態養殖場”就坐落在群山環抱、綠樹掩映的八角溪村。

  1984年出生的劉溈是土生土長的溈山人,最初他在廣東做工廠管理,幾年時間下來他擁有了自己的燈具工廠和外貿公司。“在公司業績蒸蒸日上的時候,我的右腿膝關節被確診為骨鉅細胞瘤,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只能忍痛賣掉自己的心血。”劉溈回家休養,愛動腦筋的他決定不再南下,而是在自己家鄉賣雞。

  劉溈聯合村民們一起建立“溈印養雞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溈印”商標。“也就是‘溈山印象’的意思。”劉溈介紹,到今年八月,養雞專業合作社已經進入正軌,合作社全部採取小戶散養的模式,現有存欄土雞16000只,每天可出3000-5000個綠殼土雞蛋,“到了下個月,新的一批土雞開始產蛋,每天又可多出產初生綠殼土雞蛋2000-3000個。”

  “這些土雞除自己覓食昆蟲、飲用山泉外,我喂的全部是自產的碎米、稻穀、菜葉。”劉溈告訴記者。

  消除顧客疑惑,籌建網上可追溯平臺

  2012年2月,劉溈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名叫“溈印生態養殖”的店鋪,他將自己養雞生產的全過程拍片並製成網頁,放在網店、QQ空間和微博上,供顧客和網友參觀、瀏覽,以消除疑慮。“目前我正在籌備建立自己的網上可追溯平臺,今後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查詢到整個養殖生產流程和基地視訊直播。”?

  “網店起初每天只有幾個顧客,現在已經有上千個固定客戶,寧鄉縣城還有幾十個實體店銷售代理點。”劉溈介紹,現在每個月可銷土雞2000只左右、銷蛋12萬多個,深受顧客歡迎。

  “中秋節前幾天,在我這裡的綠殼土雞蛋訂單就有3000多份……現在主要是保證質量,擴大影響,爭取明年銷售土雞40000只,雞蛋200萬個。”劉溈表示,2015年,合作社將在溈山擴建新的基地,包括藏香豬、黃牛、生態魚的養殖以及煙燻臘肉、火焙魚、罈子菜、乾菜的加工等。

  2:村姑不服輸,網上賣雞蛋

  孫玫今年35歲。她介紹說,她每年春節看到眾多在外鄉賢返鄉過年,走的時候都會帶走許多家鄉的草雞和草雞蛋,送給外地的朋友。看到這些,她眼前一亮,隨後就做了一個市場調研,她發現蘇北草雞純香美味,很受周邊特別是江浙滬大城市的歡迎。於是,2012年,她承包了村裡20多畝林地,率先辦起散養草雞養殖場,所有草雞全部散放於樹林中,以覓食青草、蔬菜、蟲子等食物為主,輔助玉米、豆粕、小麥飼餵。

  隨著一聲聲“咯咯嗒”開叫,孫玫養的第一批草雞開始下蛋了。怎麼把雞蛋銷出去,成了時常困擾她的難題。那時正值夏季,雞蛋放不了幾天就壞了。

  一次偶然的淘寶購物,讓她有了開淘寶店的念頭。她白天工作,晚上就在淘寶網上搜尋各個農產品店學習,從最基本的網店註冊,到新店的店鋪裝修,再到每個寶貝的詳細描述,她都仔細琢磨。就這樣,她的土特產淘寶店開業了,銷售草雞、草雞蛋、寶應大米、菜籽油及寶應地區各類特色農產品。

  開店後9天才做成第一單

  店是開業了,但一個新店沒有銷量,沒有信譽,自然沒人問津。孫玫給自己所售的寶貝拍照、美圖、描述。為了能拍到一張草雞自由嬉戲的照片,她需要在草地裡蹲上半天,晚上還要對圖片進行整理、美化。

  在店鋪正式開業的第9天,有個上海客戶來詢問草雞蛋,客人上門的“叮咚”聲使得她熱血沸騰。她仔細講解了草雞是如何飼養、怎麼防疫,雞蛋怎麼包裝、怎麼運輸,那位客戶非常滿意,立即下單購買30只雞蛋,價值48元。第一筆生意就這樣成交了,她高興得一夜沒睡。

  將來打算在全國開連鎖

  因為白天需要工作,包裝雞蛋都只有在晚上完成。客戶需要草雞,她都是晚上殺好,燈光下一根根拔除雞毛。慢慢地,小店生意好了起來,目前就快升鑽了。

  “雞蛋用四五層泡沫套包裹好,防震抗摔,運輸非常安全。”見到記者,孫玫非常興奮。她告訴記者,網上銷售雞蛋以來,好評不斷,沒有接到一個投訴,每年有好幾萬元的雞蛋銷量。接下來,她的夢想就是把自己的淘寶店做成全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讓生態農產品走向全國。

  3:瓦缸養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萬 辭職養青蟹年入500多萬

  核心提示

  齊肩的頭髮,合身的連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儼然一名大美女。看著這麼一個大美女,很難把她和比手掌還大的青蟹聯絡到一起。實際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紅樹林空隙放置瓦缸養殖青蟹的首創人。一個女子成為當地養殖的標杆,這背後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樣的創業心得。

  無意

  聚會上聽到青蟹養殖

  曾上玲的老家坐落於廣西防城北部灣茅尾海域邊上的一個小山村。早年間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國有企業的職工,單位經濟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辭職下海了。“就是不甘心唄。”曾上玲說。 辭職後的最初幾年,曾上玲嘗試做過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時賺時蝕,生活仍入不敷出。

  辭職後的最初幾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時賺時賠,生活入不敷出。海邊人常說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別人幹起了養殖。鰮魚、鱷魚、龜、鱉,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養過了。可作坊式的養殖,規模小,成本大,利潤低,曾上玲的生意總是難以為繼。

  為什麼養了這麼多卻養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正當她發愁的時候,她發現提倡吃生態食品、綠色食物的聲音越來越多了,一時間她恍然大悟,“也許是海水養殖過分依賴飼料和藥物了。”過後,曾上玲看準了一條路——生態養殖。

  俗話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中,無意中聽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帶有原生態養殖青蟹的養殖場。朋友們隨口說說就過了,可曾上玲卻放在了心上。沒多久,曾上玲便約朋友專程前往浙江、福建參觀,他們看到了一家養殖場利用紅樹林空隙用水泥鑄缸養殖青蟹。

  曾上玲意識到這種方法很適合地處沿海、紅樹林面積分布廣的防城港市,而且發展青蟹養殖非常有養殖前景。紅樹林為沿海海域多種魚類和附生物提供了豐富餌料和棲息地,在紅樹林裡養殖青蟹,可以充分利用紅樹林生態系統內的小型魚、蝦、蟹、貝等低值海洋生態資源作為餌料,加快青蟹的生長;同時,養殖環境也非常清潔,是一種純天然的養殖方法,能滿足人們對優質、安全食品的需求;最後是成活率較高,一缸一蟹的方法養殖,避免了青蟹自相殘殺,有利於病害的防治。這不正是她多年苦苦尋求的生態海水養殖方法嗎?曾上玲為此欣喜若狂,如獲至寶。

  有心

  摸索出養青蟹的門道

  這一次養殖,曾上玲不是匆忙開始,而是做足了功課。

  參觀回來後,曾上玲先是沿著北部灣海岸線所有的紅樹林灘塗進行詳細考察,整整走了3個月。此外,曾上玲請了好幾個專家,對利用紅樹林空隙用水泥鑄缸養殖青蟹的方法進行反覆論證。用水泥鑄缸被推翻了,因為成本大。用塑料桶養殖呢?也被專家否定,因為會汙染環境,與創業的初衷背道而馳。那段時間曾上玲可謂心力交瘁。

  細心的曾上玲還請有關專家對利用紅樹林空隙用水泥鑄缸養殖青蟹的方法進行反覆論證,發現此法有兩個弊病:一是用水泥鑄缸,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和人工投入,加大了成本;二是水泥缸經海水侵蝕後容易損壞,損壞後淤塞海域,將來清理需要花費相當一筆資金。於是,她改用塑料桶養殖,但經海水浸泡後的塑料桶硬化、發臭,汙染環境,與自己發展綠色生態養殖的初衷背道而馳。

  用瓦缸養殖行不行?抱著再試一試的想法,曾上玲再次諮詢了專家,在得到專家的肯定和認可後,曾上玲立刻著手,親自設計瓦缸並送到陶瓷廠定做。

  3000只瓦缸,每個瓦缸放1只蟹苗。在最初的3個月裡,曾上玲幾乎每天都和青蟹呆在一起,一遇到問題就請教專家。“漲潮的時候才能餵食,提前餵了青蟹不吃,食物留在缸裡就容易滋生細菌。”現在曾上玲說起養蟹頭頭是道,但這些經驗都是一次次摸索和總結出來的。

  當第一批青蟹80%成活上市的時候,曾上玲知道,自己終於成功了。

  心得

  抓住機會並堅持到底

  按規劃,每畝紅樹林放置瓦缸600個,3萬多個瓦缸僅佔紅樹林面積50多畝,仍有250畝紅樹林閒置。為擴大規模,2009年夏,曾上玲想出一個大膽的辦法———成立合作社,成員側重傾向當地村民尤其是婦女。經過將近一年的挨家逐戶上門、反覆向村民宣傳紅樹林瓦缸養殖青蟹的發展前景,終於打消了村民的顧慮。2010年初,江山鄉潭西村共有29名村民其中婦女14人加入合作社,正式取名為“防城區江山鄉潤豐綠色生態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到2010年6月,合作社已發展社員36名,共籌集資金628.8萬元。目前,合作社青蟹養殖已發展到5萬多個瓦缸,養殖面積擴至90畝。

  如今的曾上玲,已經成為防城港市當地養蟹的女強人,年總收入500多萬元;她還通過“合作社+基地+養殖戶”的經營模式,帶動了當地一大批農戶從事青蟹養殖,戶均年收入七八萬元。

  回想起自己的創業故事,曾上玲還是挺感慨。“其實身邊有很多商機,有些資訊別人隨口說說,過了就過了,我就沒把它放過。”曾上玲說,女性想創業,不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意場上的有心人。“發現機會很容易的,抓住並堅持做就很難。認準目標、克服困難,成功其實沒有那麼難”。

  
看過的人還:

繡球花怎麼養
八角金盤的花語是什麼
相關知識
自主創業搞養殖故事
大學生回鄉創業搞養殖故事
大學生創業搞養殖故事
自主創業的艱辛故事
大學生自主創業典範的故事
自主創業的人物故事
成功自主創業的名人故事
自主創業典範的故事
創業搞養殖成功的故事
回鄉創業搞養殖致富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