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應用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建立完善的計算機網路教學相關的網路實驗環境,開設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的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塑造他們的創新精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畢業論文範文一:計算機病毒防護思考

  摘要:資訊是人類現代文明的載體,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中人類的活動越來越離不開資訊,而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更是開創了資訊時代的新紀元。但是隨之而來的諸多安全隱患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計算機病毒,極大的威脅了資訊保安,在計算機系統以及網路通訊中產生了巨大的破壞。文章主要針對目前計算機系統以及網路應用中常見的病毒特點進行了分析,並從分類、危害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從而提出了幾點有效的病毒防護措施,以促進電腦保安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安全;防護

  1計算機病毒

  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資料,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程式碼”。計算機病毒往往會對計算機系統以及計算機網路造成破壞,使之無法使用,甚至會對硬體系統造成損害。計算機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著複製性和巨大的破壞性,一旦感染往往無法徹底根除。

  1.1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通常附著於各類檔案中,能夠在計算機系統以及計算機網路中迅速傳播,且又難以根除。當感染了病毒的檔案被複制或者傳輸時,病毒就隨之傳播開來。病毒佈局與獨立性,其往往隱藏於執行程式中,具有潛伏性、傳染性以及破壞性。一旦被感染輕則計算機裝置執行速度降低,重則會使得硬體裝置癱瘓,資料被破壞、丟失,給使用者造成巨大損失。

  1.2病毒破壞過程

  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系統的破壞過程主要有四個階段:首先是潛伏。在這一階段中病毒始終為休眠狀態,需要通過某一條件進行啟用。這種條件一般為時間、程式、檔案或者磁碟容量超出某一範圍等,並非所有的病毒都具有潛伏期。其次是繁殖。這一階段中,病毒會將自身在特定的系統區域或者程式中防治同自身的副本,受到感染的程式都會含有病毒副本。繼而是觸發。這一階段中,病毒會通過某一系統事件被啟用,從而實現其功能,而觸發事件往往依照病毒的不同而不同,激發功能也可能包含病毒的複製次數。最後則是執行。在這一階段中,病毒最終實現自身功能,這一功能可能無害也可能具有巨大的破壞性。

  1.3計算機病毒的種類

  計算機病毒種類多種多樣,目前常見的種類主要有寄生病毒、以及隱形病毒和多型病毒等。寄生病毒是最為常見的傳統病毒形式。其主要在可執行檔案中附著,當執行該程式時,該類病毒就會急需感染其他檔案,以此重複執行。而儲存器病毒則主要駐留於主存中,從而感染所有的執行程式。引導區病毒主要對引導記錄進行感染,從而在系統中傳播。隱形病毒是一種針對反病毒軟體設計的病毒種類,在反病毒軟體進行病毒檢測時能夠隱藏自己。多型病毒則是一種在感染時會發生改變的病毒,若通過檢測病毒“簽名”的方式檢測該種病毒,則無法檢測出。

  1.4傳播途徑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多種多樣,以下便簡要分析幾種常見的傳播途徑。首先為移動儲存裝置。移動儲存裝置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與此同時也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方便。常見的移動儲存裝置包括行動硬碟、U盤以及光碟等。這些介質使用頻繁,移動性高使用廣泛,一旦移動儲存裝置中感染了病毒,不但會破壞裝置中原有的檔案,還會對裝置硬體完成損壞,一旦移動儲存裝置又連線了其他計算機,則會將病毒傳播出去,加速了病毒的擴散。其次為網路傳播。現在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終端接入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以其便捷的資訊傳輸優勢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但是網際網路中所傳播的資訊、資源等並非是完全安全的。其中夾雜的病毒產生了極大的危害。常見的網路傳播方式包括即時通訊軟體、網頁以及郵件等,計算機病毒會附著於正常檔案通過上述方式在網路中傳播,其傳播速度是目前幾種傳播方式中最快且影響最廣的。系統漏洞以及軟體漏洞是病毒傳播的又一途徑,近幾年,不法分子通過系統漏洞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攻擊也成為了病毒傳播的又一途徑。另外,計算機中不可移動的硬體裝置也能夠傳播病毒,雖然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傳播的病毒種類極少,但其破壞力無與倫比,且目前沒有檢測手段能夠對付該種病毒。無線通道以及點對點通訊系統也是病毒傳播的方式。由於無線網路傳輸中,資料資訊的加密很弱或者有些根本沒有加密,因此該類資訊極易容易被竊取、修改,因此存在較大的安全漏洞。而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無線網路應用的普及,大量針對無線終端的病毒層出不窮,無線通訊網路成為了病毒的又一“溫床”。

  2防護措施

  防治是減少、消除病毒威脅的最有效方式,從根本上杜絕病毒侵入系統。從而削弱病毒的危害性,降低病毒攻擊的成功率。但這隻在理論上可行,實際中這個目標無法完美實現。目前對電腦保安技術中防護病毒的措施主要有三步,即檢測、標識、清除。若被感染的程式被檢測出來但無法予以標識和清除,那麼就只能被丟棄,使用者可以重新安裝一個乾淨的程式,以此消除病毒威脅。病毒防禦技術在發展,同樣病毒技術也同樣在發展,二者的發展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最早出現的病毒主要由程式碼片段構成,相對較為簡單,當時使用的反病毒軟體也同樣較為簡單,秩序對病毒程式碼進行標識清除即可。但隨著病毒技術的不斷演化發展,反病毒也越來越精密複雜。計算機技術在發展,計算機的安全防護常識也隨之普及,人們也逐漸的掌握了一些簡便有效的計算機病毒防護知識和技能,下面便針對幾種常見的病毒預防方法進行簡要的論述。1系統備份。在確認計算機未感染病毒時,對使用者系統中重要的檔案進行備份,以便在系統受計算機病毒攻擊而崩潰時進行恢復。除了系統本身的備份外,也要及時備份使用者資料。2安裝防病毒程式、及時更新病毒特徵庫並定期掃描,同時,要及時進行計算機病毒特徵程式碼庫升級,目前可以通過因特網進行及時的線上升級。3安裝防火牆。安裝較新的正式版本的防火牆,並要及時升級。同時為作業系統及時安裝補丁,阻止程式入侵作業系統。經常使用防殺計算機病毒軟體對系統進行計算機病毒查殺。4關閉系統還原。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系統還原”-選中“在所有驅動器上關閉系統還原”。5注意遠離惡意網站或不健康網站。上網瀏覽時一定要開啟防毒軟體的實時監控功能,特別是“網頁監控”,以免遭到病毒侵害。6不要開啟不明來歷的郵件。郵件是傳染病毒最快的也是影響最廣的途徑之一,若郵箱中發現不明來歷的郵件,一定不能輕易開啟。

  3結束語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及應用,極大的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文化秩序也烙上了資訊文明的烙印。但是技術帶給人們以方便的同時,也帶了諸多的挑戰,安全問題始終是目前計算機技術以及網路應用技術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來自網路外的計算機病毒就是現代資訊科技發展面臨的首要難題,如何應用合理有效的防護措施,以最小的代價最大限度提高計算機的安全性,是目前電腦保安技術研發的重點。對計算機病毒及其預防進行研究能夠令人們對計算機病毒攻擊進行正確的認知,從而有效進行防範,保障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網路安全,發揮計算機技術及計算機網路的積極作用,令其更好的服務於人類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功宜.計算機網路[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5.

  [2]閆麗娟.計算機病毒的防範[J].資訊與電腦,20105.

  [3]張冠群.淺談計算機病毒防治[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9.

  計算機畢業論文範文二:職校計算機專案教學法研究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科技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計算機在我們生活中的位置也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學好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學生有效地學習計算機有助於在工作中得到幫助,在生活中得到便利,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技能還能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那麼怎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時更加有效,老師也應該思考如何才能在教學方法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專案教學法是否適用於當代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程中。

  關鍵詞:專案教學法;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

  專案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指老師對某些課程通過建立一個專案,來進行實踐教學,鍛鍊學生在一個專案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如何解決。老師設定的專案中可以包含多種專業的資訊、知識,每一個獨立的專案都交給學生去處理,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專案的步驟,無論是專案資訊的收集、方案的設計、如何實施專案、還是最終的結論,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專案的進行,對專案的整體進行了解,掌握每一步驟的基本要求。

  一、專案教學法的概念

  專案教學法指的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專案,這一過程中學生為主導,教師輔助引導,對時間有一定的限制,在一些學科的專案學習上可以看到產品的出現。在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們又應該怎樣合理的運用專案教學法呢?

  二、實施專案教學法的基本條件

  一專案的實施過程一定要與計算機課程有關,具有一定的學習意義。在某一課程的相關知識點能對專案進行實施,專案中可以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得以驗證。

  二專案的內容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在專案中的參與興趣。

  三老師佈置的專案要儘量按照學生的程度發放專案,讓學生能夠通過專案對知識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專案最好帶有一定的綜合性。

  四專案的完成過程儘量獨立完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去找老師解決,能解決的問題儘量自己解決,有助於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開拓創新。

  五學生和老師在專案完成後進行評價,可以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自我評價和老師評價。

  六專案學習結束後大家要在課堂上進行經驗交流,總結學習方法,互相分享大家的收穫[1]。

  三、專案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選擇實用性強的專案

  計算機的專案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儘量選擇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專案進行。例如:Excel中函式應用的相關知識點,這一類知識大多數同學都是剛剛開始接觸,同學們還都保持著對知識的好奇心,在專案實施的過程中會發現自身的很多不足。舉一個例子,老師可以就本班情況製作一個班級資訊管理查詢系統。這個專案既不會太複雜,還能包含很多小的知識學生年月日、年齡的獲取,下拉選單的製作,資訊的查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對函式的學習興趣,專案完成後老師要給予一定的評價和鼓勵,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同時,輔助學生改正錯誤[2]。

  二老師的引導要具體

  在專案開始前,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適度的、具體的引導,包括對專案涉及知識點的講解和專案實施的具體要求。抓住重點難點對學生進行輔導,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保證專案教學發的初衷不變,通過專案教學法的實行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解決問題、發現知識、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過程。專案實施過後的經驗不是老師口頭可以教出來的,所以適度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但不要過度,要講求適度。

  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安排

  根據專案的難易程度進行安排,很多知識點還在初步學習階段,學生掌握的還不是很熟練,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分組實施專案,但是,儘可能地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小組完成過程中會有同學對同組的同學產生依賴性,成績好的同學會一直在專案中起到主導作用,而相對來說對知識點吸收的不好的同學會得不到鍛鍊,失去了專案原本的意義,所以,除特殊情況外,建議專案都由學生獨立完成[3]。

  四老師適當的指導

  專案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進行巡視,在巡視中對學生的提問進行指導。班級裡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會都一樣,所以在老師指導時要以點撥式的指導,對學生程度的不同進行不同的點撥,把握好指導的尺度,過分指導會造成學生無法獨立自主的發現知識,很多學生其實只需要老師幾個字的提醒,就可以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的指導對學生來說更加能夠印象深刻,還能通過點撥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鍛鍊[4]。

  五專案完成要經驗總結

  在專案結束後,老師要輔助學生進行經驗總結,在課堂上談談專案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思路是什麼,得到的經驗是什麼,通過這個專案學習到了哪些知識點。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分析,各取所長,互幫互助。通過其他同學的經驗得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使專案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專案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老師不再是那個站在講臺上的講解者,而是一位對學生啟發、引導的顧問,專案教學中的老師需要學著幫助學生在專案研究上走向正軌,引導學生在專案中發現新知識和怎麼處理大量的資訊,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瞭解和實踐的技能,還能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提高了專業水平能力。是當前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可實行的教學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武韡.“專案匯入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範大學,2011.

  [2]門智宴.專案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20:251+253.

  [3]陳勁舟,徐劍.應用專案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01:96-97+102.

  [4]殷莉.合作學習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08.

計算機基礎結課論文
計算機應用基礎總結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計算機畢業論文
淺談計算機病毒論文
關於大專計算機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計算機畢業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格式範文
淺談計算機教育論文範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初稿
淺談計算機色彩論文
有關大學生計算機畢業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人事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