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畢業論文例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護理專業主要是培養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高階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探護理質量控制方法

  護理質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是個永恆的話題,是護理業務技術管理的核心,是衡量醫院護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隨著現代科學技木的飛速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類對健康概念的更新,使護理工作的範圍不斷擴大,也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使患者滿意是護理管理的中心任務,也是醫院護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如何使護理質量儘快達到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是醫院管理者共同探討的熱點問題。作為一名護理管理者,必須由陳舊的經驗式管理過渡到科學和法制的管理,從片面的人、才、物管理走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全面質量管理,規範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制定標準化的護理作業,從而實現護理質量的有效控制。以保證患者得到最滿意的護理服務。為了做好護理質量標準化控制,強化環節控制,注重細節,嚴把護理質量關。

  確定護理質量方針,增強質量控制意識

  護理質量方針應根據本行業質量要求,與護理的價值觀一致,反映出對服務物件的責任感、愛心和創造力。使護理人員認識一致,以指導護理人員的努力方向,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

  加強重點環節質量控制管理:護士長的質控意識、領導藝術、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是護理質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護士長不僅是直接參與者,還是組織者、指導者,作為護士長既要有靈活的工作方法,又要講究領導藝術,不要只注重單一的檢查,忽略了護士本身的主觀能動性,要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挖掘每個人的潛力,善於發揮每位護士的長處,帶動全科工作,要協調好科內各個不同崗位的關係,從而提高醫護質量[2]。

  反覆強化護理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全員進行愛崗敬業教育和醫德醫風教育,弘揚對患者高度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無私奉獻精神,增強護理人員事業心和責任心。

  建立護理質控體系

  要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就要搞好質量控制,建立質控體系並界定其職責,這是推行質量控制必不可少的組織保障[3],只有如此才能保證質控有序高校執行,為了使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實行全員參與質量控制,強化質量內涵建設,把護理質量控制、落實到位。讓質控呈現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的局面,並使各項工作始終處於受控狀態,形成一個質控迴圈系統。2002年開始護理部改變了以往的護理管理模式,重新制定了護理質量控制方法:

  ①第1級:為護理質量活動小組。這1級是護理質量控制的基礎,須由各病區護士長及全體護士認真的開展工作。

  ②第2級:為院護理質量監控小組;由49位護士長組成,包括:重症護理管理、基礎護理組、整體護理、輸液管理、消毒隔離組、技木操作、理論培訓、病區管理、門急診管理、護理安全、四室管理、護理業務行政查房組、護理病案、護理教育、護理科研與發展、專科護士、繼續教育等17個護理監控小組,並制定各質控監控組的職責界定,這1級是護理質控的中心,在醫院的護理質量控制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③第3級:為護理部,這一層是護理質控的核心。

  加強質量控制環節

  為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護理人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質量控制管理當中,使護理質量得到保證和落實。

  各質控組在年初要制定各組的全年工作計劃,要有每個季度的工作計劃,在制定計劃中各項指標要進行資料化處理,因為沒有資料就沒有質量。

  護理部每季度組織質控監控組對各科室進行護理工作質量的定向檢查,根據各項檢查細則和評分標準,將檢查結果形成書面材料下發各科室,使質量控制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

  護理部經常跟隨各質控組巡視病房,勸各科室的護理工作質量隨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使護理質量控制工作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護理質量始終處於受控狀態,護士不能有鬆懈思想,起到了自我約束的作用。

  健全護士長夜查房制度:強化護士長夜查房時主要檢查各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及各科室護理工作質量情況,做到白天護理工作質控與夜班護理質量控制相結合。使全院護理質量控制工作形成一個自查、自審、日查、夜查的質量控制網路。

  做好質量控制反饋

  各科室質控成員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則每週檢查1次,並在質控本上記錄質控內容、存在用題、糾偏措施,如工作環節上發現不符合質量要求時立即採取糾正措施。

  各質控組每季度對全院各護理單元進行1次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用文字書面寫出來,上報給護理部。護理部對各護理單元的成績與終末質量分別給予評價,目的在於發揚成績,糾正問題與偏差,做為第2次迴圈控制的借鑑。

  利用護理質量分析全面掌握護理工作動態:護理部每個月對全院質控檢查存在的問題,利用護士長例會及時反饋給科室,對存在的問題從多媒體的形式進行總結,找出不足,落實改進的措施,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使護理質量控制工作保持良性運轉[4]。

  質量控制的效果

  通過以上質量控制措施的實施,避免和杜絕了護理缺陷及差錯的發生,糾正了事故的隱患,確保護理安全,近年來護理差錯、投訴數量、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健康宣教合格率、技術操作合格率等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促進了護理管理隊伍建設和護士長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媛,蔡銅山,邊巍,周蓮茹.加強質量控制提高護理質量[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2:84-85.

  2 陳玉蘭.淺談如何加強護理質量管理[J].吉林醫學,2011,32l3:2683.

  3 王香枝,劉哲,秦延平.臨床護理質量管理持續改進方法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48-49.

  4 馬春梅.實施護理質量控制的做法與體會[J].全科護理,2011,96:1655-1656.

  篇2

  淺談癌症患者疼痛護理

  【摘 要】癌症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導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癌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感受。癌痛的治療需要醫生、護士、患者家屬及社會所有人的共同關心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目前,疼痛的護理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掌握正確的方法,實施有效的措施和完善的護理,可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癌痛;護理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一個最常見的主要症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外腫瘤護理專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認識到疼痛評估的重要性,提出應該將疼痛作為癌症患者的第五項生命體徵來評估和記錄。癌痛限制患者的活動,減少食慾,影響睡眠,嚴重會產生焦慮、恐懼、抑鬱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給家庭增添精神壓力,增加經濟負擔。因此,癌痛的護理有很大的臨床和社會意義。以下總結幾點護理措施:

  1 藥物止痛護理

  在臨床上,藥物是癌痛的主要治療方法。

  1給藥途徑:很多患者入院後要求使用針劑止痛,他們可能認為這樣起效快、效果好。這時,護士應教育患者儘量首選口服給藥,告訴患者口服是無創傷的給藥途徑,相對安全。

  2給藥時間:目前疼痛治療藥物根據藥物釋放速率大致分為即釋製劑和控/緩釋製劑兩種。對於持續性疼痛的控制,應按時給予控/緩釋製劑,輔以必要時增加劑量;出現突發疼痛時給予即釋製劑止痛藥,才能使突發疼痛迅速緩解。護士應告訴患者按時服藥對於疼痛持續緩解的重要性,教育患者癌症疼痛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樣,需要常規藥物控制,而不能等到疼痛無法忍受時再用藥。

  3止痛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長期大劑量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患者發生消化道潰瘍、血小板功能障礙、腎毒性反應的危險性明顯增加,應此,應告知患者如有胃腸道不適或症狀加重,及時通知醫護人員,並密切觀察有無出血徵象。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應指導患者同時服用潤腸通便藥以預防便祕。如果確定患者出現阿片類藥物過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應立即使用納絡酮解救。另外需強調的是,患者出現由阿片類藥物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時不宜吸氧。特別是高濃度氧。

  4使用透皮貼劑患者的護理:目前臨床常用的有芬太尼透皮貼劑,用於疼痛相對穩定的維持用藥,藥物經面板持續釋放,一次用藥維持作用時間可達72小時。選擇合適的貼上部位,,貼上前用清水清潔面板,到時更換時應重新選擇部位。

  5對患者進行疼痛教育:很多患者擔心用麻醉性止痛藥會成癮。長期應用阿片類藥物會產生依賴性和耐藥性,但不應與成癮性混淆,阿片類藥物的精神依賴性也稱成癮性,是指為了得到精神上的快感而不擇手段地獲取並使用藥物的行為。

  事實上,有調查資料表明,麻醉性止痛藥用於緩解癌症疼痛,極少發生成癮,其成癮率低於4‰,生理依賴性是阿片類藥物的藥理特性之一,一般出現在突然停用藥物或使用阿片類藥物拮抗劑納絡酮時,其典型症狀有焦慮、易怒、寒戰、出汗、鼻溢、噁心、嘔吐、腹痛等,也稱戒斷症狀。對成癮性和耐藥性的擔心是臨床疼痛患者最常見的顧慮,護士應主動與患者討論這些問題,並給予正確的解釋,以消除患者的顧慮,提高他們的治療依從性,保證疼痛治療的順利進行〔1-2〕。

  2 非藥物止痛法護理

  1轉移止痛法:可以叫病人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閉目養神,先想自己童年有趣可樂的事,或想自己願意想的任何事,每次20分鐘,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放一些輕鬆高調的音樂,讓病人邊欣賞邊隨節奏做打拍,搖手等動作,還可以讓病人看一些笑話、幽默小說、聽一段相聲來取樂,這樣可以分散注意力,增強止痛效果。

  2放鬆止痛法:全身鬆弛可給人輕鬆感,同時肌肉鬆弛可阻斷疼痛反應。叫病人閉上雙目,作嘆氣、打呵氣等動作,隨後屈髖屈膝平臥,放鬆腹肌、背肌、腳肌,緩慢作腹式呼吸,或者讓病人在幽靜環境裡閉目進行深而慢的吸氣和呼氣,並隨呼吸數1、2、3……,使新鮮空氣進入肺部,達到止痛目的。

  3物理止痛法:可以通過刺激疼痛周圍面板或相對應得健側達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採用區域性用薄荷油、樟腦酊、冰片等塗擦,也可以採用各種溫度的溼敷、阻斷疼痛資訊向大腦的傳遞,如用水袋或冷溼毛巾上作熱敷,或用65度熱水袋放在溫毛巾上作熱敷,每次20分鐘。

  3 心理護理

  疼痛是應人而異的,疼痛的程度常與人們對過去經驗的回憶,痛因的分析,情境的理解,注意的程度,後果的預料等心理活動有關 ,所以疼痛有相關的隨機性和可變現。癌痛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等消極心理情緒,個別患者還有輕生的念頭。

  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良好的護患關係是心理護理的前提。護士在病人面前始終都要表現出語言大方得體,舉止端莊沉穩,工作認真負責,給患者以信任感和安全感。

  2疏洩:主動熱情關心病人,抽一定時間陪伴病人,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並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讓其體會到他並不是孤立的承擔痛苦。

  3安慰:安慰要恰到好處,既強調有希望的方面,又不能過於樂觀,幫助病人分析疼痛的反應性,通俗易懂地解釋疼痛有關的生理心理學問題。

  4暗示療法:讓患者認識到,疼痛是機體與病魔作鬥爭而表現的保護性反應,說明機體正處在調整狀態,疼痛感是暫時的,只要打敗病魔,疼痛自然消失,鼓勵患者增強俠心和信心。

  5家屬的心理護理:親人的關心對患者至關重要。指導家屬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給病人以安慰、鼓勵和支援,使患者從精神上擺脫對疼痛的恐懼和害怕,增加對生活的希望〔3〕。

  4 加強基礎護理

  由於疼痛的折磨,患者大多自感身心疲勞,長期臥床休息,採取被動臥位,多數還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應加強各項基礎護理,注意患者面板、口腔、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的護理,防止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儘量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無痛苦的環境,從而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

  總之,疼痛不但影響患者的生理變化,還對其心理造成巨大傷害。要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心理負擔,延長有效壽命,並增加癌症的成活率,就必須有效地控制癌痛症狀。

  參考文獻:

  [1] 孔玉蘭.癌症疼痛護理的探討[J].中國社群醫師,2007,916:65

  [2] 朱玲.癌症病人的疼痛護理[J].全科護理,2010,85223

  [3] 陸秀娟.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疼痛護理中的作用[J].中華中西醫,2009,1010:75

大學護理論文寫作大全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醫院護理專科畢業論文範文
婦幼護理專科畢業論文例文
電大工商管理專科畢業論文發表
電大工商管理專科畢業論文例文
淺談護理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奧鵬護理方面畢業論文範文
護理安全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電大工商管理專科畢業論文
財務管理專科畢業論文
電大行政管理專科畢業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