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長期臥床要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很多人家裡都有長期臥床的老人,如何才能讓老人們在病床上也有一個舒適的晚年呢?下面小編準備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注意三大安全問題

  誤吸。在老年患者中,由於疾病的影響及器官功能的退化,導致吞嚥功能障礙,極易造成誤吸。老人如果能在床上坐起,進食時應取坐位,上身坐直,稍前傾,頭頸部稍呈屈曲位,才能使食物更容易進入食道。食物的大小、形狀也很重要,我們不要給老人進食整個的煮雞蛋、餃子、元宵等。

  如老人不能坐起,應避免讓老人使用吸管、奶瓶等進食飲料,因為使用上述物品進食飲料,老人不能控制每口量,易發生誤吸,我們應為老人準備適合老人的勺子進食。對於不能經口進食的老人,應考慮經鼻胃腸管鼻飼,鼻飼時應注意鼻飼液的溫度、黏稠度、鼻飼量、鼻飼間隔時間。鼻飼時將床頭抬高30度。放置鼻胃腸管要請專業人士操作,保證安全,要根據不同的胃管定期更換。

  當出現嚴重的窒息、咳嗽、嘔吐或皮膚髮紫等症狀時,應考慮有異物吸入的可能。如果在醫院發生誤吸會立即實行電動吸引,吸出液體或食物。在家發生誤吸則可進行如下處理:首先,迅速將病人頭轉向一側。其次,立即用手指裹以毛巾或布塊,甚至衣角,伸指,快速掏過後咽壁,感知異物的所在,即予掏除,直至掏淨為止。有病情變化者需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墜床。一般來講,老人墜床的原因有床鋪過軟、老人意識不清、反應遲鈍、躁動等。床鋪太軟造成老人翻身或移動體位時,會失去重心而造成墜床。為防止墜床的發生,我們應給老年人準備軟硬適中的床鋪。意識不清、反應遲鈍的老年人應加床檔。躁動的老年人除加床檔外,還應給予保護性軀體約束,在老人肢體活動範圍內移開一切危險物品,如熱水、利器、藥物等。

  感染。長期臥床的老人免疫功能低下,對疾病的抵抗力弱,易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表現為老人發熱、痰多、尿液渾濁、尿疼等。為了預防交叉感染,應定時開窗通風,增加營養,減少會客,尤其是不要見呼吸道感染或發熱的人。看護者應養成接觸老人前後洗手的習慣。如果發現老人有感染的症狀,應及時就診。如老人有感染的症狀,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增加飲水量。

  留意五點防併發症

  老人常常因為高齡、長期患病和傷殘等原因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而臥床。隨著臥床時間的延長,很多伴隨的併發症也會相繼出現,在護理長期臥床老人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床單、衣服。老人臥床後所有的活動都在床上進行,床單的清潔乾燥至關重要。在衣服的選擇上也要選擇寬鬆、柔軟的棉質衣服,因為棉質衣服柔軟、易吸汗,汗多時也不會貼在身上,使老人感覺比較舒適。

  翻身。長期臥床的老人如不注意定時翻身,極易出現壓瘡,如不及時處理,還會引起嚴重的全身反應。所以,能自行翻身的老人,一定要督促他們定時翻身1次/1~2小時。不能自行翻身的,協助其翻身,每次翻身時均給予拍背。

  面板保護。每天可用溫水擦拭全身,減少汗液的刺激以及清潔脫落的面板碎屑。冬天面板乾燥,可塗以潤膚的油脂類膏霜滋潤面板。每次大小便後清潔肛門及女性會陰部,以免因大小便清理不徹底刺激此處面板,致淹紅或破損。

  進食體位。長時間臥床的老人有時經常反覆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咳痰、嗆咳等,這些都與進食體位不當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臥床的老人條件允許時,應以坐位或半臥位進食,即後背用被子或靠墊、枕頭等墊起,家裡有搖床的將床頭搖高,與床呈45度~60度角。這樣老人進食或喝水比較安全,不易出現嗆咳。飯後儘量讓老人漱口或刷牙。

  房間通風。每天房間內的通風換氣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老人長期臥床後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發脾氣、頭痛等問題。其實這些與房間內汙濁的空氣有很大關係。有些老人因怕受涼而不敢開窗通風,造成老人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皇剩?植椴懷鮃斐!K?栽謐齪帽E?ぷ韉那榭魷攏?刻焱ǚ?~3次,每次15~20分鐘,可使空氣流通,也可減少房間內細菌、病毒的存留,還會增加舒適感。

  應對大小便失禁有妙招

  隨著老人年齡增加,大小便失禁變得越來越平常,這是因為盆骨處肌肉、韌帶和能夠使膀胱和腸道保持緊密的組織變弱,並且功能逐漸衰退。老人大小便失禁時,家屬應及時清理被糞便汙染的衣服和被褥;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消除異味,定時開窗通風,為老人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加強面板的保護,在臀下鋪一次性尿布並及時更換,減少面板刺激。

  排便後及時用清水清洗肛門周圍和臀部的面板,並輕輕沾幹,保持區域性面板乾燥;可於肛門周圍塗凡士林或潤膚油劑加以保護。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區域性面板變化和排便情況,注意觀察肛門周圍有無紅腫、破損或潰瘍等變化。若肛門周圍發紅,則塗以氧化鋅軟膏,以使收斂,並用軟紙或潔淨的舊布把雙側臀部隔開,避免相互摩擦,加劇創面的破裂。以下措施可以預防及改善大小便失禁。

  1攝取足夠水分。每天飲用6~8杯水大約2公升,維持一定的排尿量,以加強尿道的天然抵禦功能,有助預防尿道感染。此外,減少喝酒、咖啡、濃茶及汽水等利尿飲品,有助改善小便失禁的情況。

  2預防便祕。宜多吃水果、蔬菜及高纖維食物,每天飲用適量水分,配合適量運動,可緩解便祕,改善因便祕引起的失禁情況。

  3保持適當體重。過胖會增加腹部壓力,因此保持適當體重,有助預防壓力性失禁。

  4養成良好排尿習慣。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3小時排尿,來訓練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對排尿的知覺。每次小便時應儘量排空膀胱的尿液。

  5平時多作盆底肌肉運動。可加強肌肉的收縮力和控制力,以減輕失禁。

  老年人臥床的護理方法

  1.1 一般護理

  臥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線充足的房間,保持房間內空氣流通,每日空氣淨化二次,室內佈置淡雅合理,將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床加床檔,防止老人墜床。

  1.2 心理護理

  長期臥床的老人易產生抑鬱、厭世的心理,此類老人的護理重點應加強心理疏導和精神安慰。應1增加與老人交談的時間;2採用觸控式護理方法;3鼓勵老人用樂觀的心態對待自己及身邊的事情。

  1.3 飲食護理

  老人由於缺少活動,使腸蠕動減弱,易引起胃腸脹氣、食慾不振、便祕,飲食上宜給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軟食和半流質,若患有糖尿病的給予無糖飲食,適量增加纖維素攝入,防止便祕,做到飲食規律,少食多餐。

  1.4 康復護理

  對患有老年性痴呆的老人,根據個人的文化層次、習慣、愛好,採取個案化康復措施,著重加強記憶、思維能力的訓練,如每天讀書、看報、寫字,複述書中的內容,定時收看老年人喜歡的戲曲節目,對老人的近期遺忘症狀的恢復有一定效果。對肢體活動有障礙的老人,制定康復措施,幫助老人在床上被動運動和按摩,防止肌肉萎縮。

  老年人臥床防治併發症的方法

  老年人機體抵抗力差,臥床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

  2.1 防止壓瘡?

  長期臥床使身體的重量長期壓迫某處組織,使該處的面板、皮下組織長期得不到動脈血液的供給,導致組織缺血缺氧,易形成壓瘡,因此應保持老人床鋪鬆軟、清潔、乾燥、無渣屑,每日2~3h協助老人翻身,對受壓處面板進行環行按摩,動作輕柔,骨突處用墊圈,若面板出現壓瘡,及時處理瘡面,防止壓瘡進展,惡液質、癌症晚期的老人可採用氣墊床。

  2.2 防止墜積性肺炎

  由於老人臥床時間太長以及重力作用,會引起排痰不暢甚至形成墜積性肺炎。應積極指導老人做深呼吸,主動咳嗽,同時輕拍老人背部,以促進痰液排出,根據病情更換臥位姿勢,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保證營養水分的攝入,防止痰液粘稠。

  2.3 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

  長期臥床使靜脈血液迴流減慢,老人血液粘滯度增加,易發生靜脈血栓,尤其雙下肢多見。每天給老人按摩機體肌肉,活動關節,以促進血液迴圈,同時鼓勵老人多做自主運動,注意觀察末梢血液迴圈,發生異常,及時處理。

  2.4 防止泌尿感染

  部分老人臥位時排尿不習慣,再加上膀胱肌無力,易發生尿滯留,繼發尿路感染。應保證老人每日足夠的攝水量,每晚用溫水擦洗會陰部,需導尿者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注意觀察老人有無尿頻、尿急、尿痛及發熱症狀,如發現異常,應及時按醫囑應用抗生素。


護理安全論文範文
參加老年護理培訓班心得體會_老年護理培訓參加反思和收穫
相關知識
老年人長期臥床要點
中老年人長壽飲食要點
要如何緩解老年人長期口腔潰瘍
老年人長期咳嗽的原因
老年人長期口腔潰瘍的原因怎麼辦
老年人長期失眠的調理方法
老年人長期口腔潰瘍的原因與治療
老年人長期失眠怎麼辦
老年人除夕飲食要點
老年人吃粽子的要點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