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水腫的治療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腦水腫是指腦內水分增加、導致腦容積增大的病理現象!那麼,小孩患上腦水腫該怎麼治療呢?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腦水腫治療的相關資料吧!

  腦水腫的症狀

  1、腦損害症狀 侷限性腦水腫多發生在區域性腦挫裂傷灶或腦瘤等佔位病變及血管病的周圍。常見的症狀為癲癇與癱瘓症狀加重,或因水質範圍擴大,波及語言運動中樞引起運動性失語。腦損傷後,如症狀逐漸惡化,應多考慮腦水腫所致。瀰漫性腦水腫,可因侷限性腦水腫未能控制,繼續擴充套件為全腦性,或一開始即為瀰漫性腦水腫,例如瀰漫性軸索損傷。

  2、顱內壓增高症狀 表現為頭痛、嘔吐加重,躁動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檢查可見視乳頭水腫。早期出現生命體徵變化,脈搏與呼吸減慢,血壓升高的代償症狀,如腦水腫與顱內壓高繼續惡化則可導致發腦水腫生腦疝。

  3、其他症狀腦水腫影響額葉、顳葉、丘腦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礙,嚴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顱內壓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症狀。有時體溫中度增高,腦水腫累及丘腦下部,可引起丘腦下部損害症狀。

  腦水腫的病因

  環境因素15%

  鉛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常併發瀰漫性腦水腫。各種原因,全身性的或侷限性的腦代謝障礙,引起腦水腫。包括電磁損傷作用如微波、紅外線、X射線,γ射線,β射線、快中子等。

  損傷因素20%

  各類顱腦損傷,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腦挫裂傷都能引起腦水腫,併發顱內血腫,使區域性腦組織受壓也可引起腦水腫。

  疾病因素20%

  腫瘤使周圍腦組織受壓或阻塞腦靜脈迴流,靜脈壓升高、顱內淤血,腦脊液迴圈機吸收障礙,以及腫瘤生物毒性作用等,使腫瘤周圍的腦組織受影響,血腦屏障損害或破壞,血管壁通透腦水腫性增加,產生侷限性腦水腫。腦炎、腦膜炎、腦室炎、腦膿腫及敗血症所致顱內瀰漫性炎症,往往繼發不同程度的腦水腫,此與致病微生物的毒性及累及的範圍有關。

  顱腦損傷

  顱骨凹陷骨折,對腦組織產生壓迫,或者骨折片刺入腦組織直接致傷,在受累部位出現腦水腫,爆震傷氣浪衝擊胸部,或胸部直接直接受到擠壓,使上腔靜脈壓力急劇升高,壓力向顱內傳佈衝擊腦組織,造成腦組織內毛細血管廣泛瀰漫性點狀出血,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常可發生瀰漫性腦水腫,腦的瀰漫性軸索損傷,可繼發嚴重瀰漫性腦水腫。

  顱內佔位性病變

  腦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所併發的腦水腫尤其顯著,肺癌,絨癌等的腦轉移,無論是單發還是多發的,在病灶的周圍都有嚴重的腦水腫。

  腦血管病變

  頸內動脈或腦動脈血栓形成或栓塞,腦脂肪栓塞,使動脈血流減少或中斷,使該動脈供血區發生急性腦供血不足與腦梗死,同時繼發侷限性或廣泛性的腦水腫,腦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內出血同時發生腦血管痙攣,均繼發腦水腫。腦缺氧、癲癇持續狀態、胸部創傷、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難或窒息、心臟驟停,長時間低血壓、休克、高原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肺源性腦病,使腦處於缺氧狀態伴隨腦水腫。

  

  1.糖皮質激素療法

  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尤其地塞米松對解除血管源性腦水腫有明顯效果、對細胞中毒性腦水腫也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是抑制炎症反應、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抗滲出、穩定細胞膜並恢復鈉泵功能,改善線粒體功能,防止或減弱自由基引起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對炎症引起的間質性腦水腫也有效。

  2.脫水療法

  ①滲透療法:目的是使水分由腦組織轉移到血液中,引起腦容積縮小和顱內降壓,可作為應急措施。被選用的藥物有尿素、甘露醇和甘油等,前兩者靜脈輸注,後者口服;②利尿療法:目的是增加鈉水排出,減少細胞外積液。

  3.外科減壓療法

  是解除腦腫脹和顱內高壓的急救措施,不是常規治療,但對嚴重的血腫和膿腫等是較好的治療手段。

  常規治療

  1.嚴格控制加重腦水腫的因素

  1限制水入量:水入量過大可加重腦水腫,故在最初幾日,應保持輕度脫水狀態,使水出量略多於水入量。一般情況下水入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計算。

  2控制血壓;腦水腫時血壓高會加重腦水腫,血壓低會加重腦血液灌注不良。因此,對高血壓及低血壓均應糾正。

  3動脈氧分壓控制在13.3kPa10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壓控制在5.3kPa40mmHg以下。

  4體溫控制在32~37℃之內。動物實驗證明40℃連續2小時可使冷凍性腦水腫動物腦水腫增加40%。所以利用冬眠合劑配合物理降溫將體溫控制在32~37℃之間,對腦水腫治療是有益的。

  5糾正酸中毒,調節電解質紊亂。

  2.降低顱內壓力

  1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靜注,20~30分鐘注完。降壓作用可推持4~6小時,每8克甘露醇可攜出水分100ml。甘露醇每6~8/小時1次。

  2山梨醇;用法同甘露醇。

  3尿素:由幹會使血尿素氮升高,區域性刺激性大,故目前不如甘露醇普遍。

  4甘油:是可以口服的降顱壓藥物。10%甘油每日每公斤1.2g靜滴,或50%甘油每日每公斤1.5g口服,由於半衰期僅30~40分鐘必須多次口服或連續靜點。副作用較多,故目前使用亦不廣泛。

  3.腎上腺皮質激素參考“缺血性腦血管病”。

  4.利尿劑參考“缺血性腦血管病”。

  5.醋氮醯胺可以降低顱內壓力。強心糖或類藥物也可以降低顱內壓力。醋氮醯胺與狄戈辛合用會增強降顱內壓力作用。

  6.巴比妥類藥物有報道腦外傷引起的腦水腫,使用硫賁妥不僅可以降低顱內壓力而且可改善大腦灌注壓,對大腦損傷有保護作用。降顱壓的機理:①直接影響細胞Na+的轉運;②抑制糖的無氧酵解,增強糖的有氧氧化;③有抗氧化作用;④改善細胞膜對離子的滲透作用。

  7.過度換氣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壓。

  8.病因治療。


腦損傷治療方法
腦栓塞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腦水腫的治療方法
腦囊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哪些
卵巢囊腫的治療方法介紹
卵巢囊腫的治療方法是怎麼樣的
腦中風的治療方法
腦溢血的治療方法
腦血栓的治療方法
腦萎縮的治療方法
子宮囊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腳背腱鞘囊腫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