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學會傾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一些寶寶伶牙俐齒,爸媽還沒說完他就嘰嘰喳喳地搶白;一些寶寶則有時候假裝聽不到爸媽說話,依舊埋頭做自己的事情。怎麼讓寶寶聽得進家長的話?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孩子學會傾聽方法篇一

  1、專注。訓練孩子耐心聽他人說話,首先要讓孩子做到專注。專注需要孩子自始自終集中注意力,專心於對方的談話。

  一是關注對方所說話,這能幫助孩子理解對方所談的問題,及時正確地做出判斷,採取恰當的迴應。因為人們聽話時的思維比講話時的思維快得多,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中對對方所說的話進行思考和判斷。

  二是關注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體態,這能幫助孩子對對方的感情和態度進行推斷,然後做出決斷。比方說對方十分興奮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他的話,對方感覺沮喪時最好能及時做出撫慰的舉動。

  2、不隨意打斷對方說話。教育孩子不隨意打斷對方說話,控制自己。一要保持平靜,抱著學習的心態,安靜地聽對方把話說完。如果實在忍不住,就在張口打斷別人之前,在心裡把想說的話默唸幾遍,以此來警告自己不要隨意打斷對方。

  3、學會提問。告訴孩子提問不是隨便問,需要注意:

  一是所提問題儘量不要涉及對方的隱私和敏感的話題。

  二是所提問題的最好是開放性的問題,讓對方能暢所欲言,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

  提高孩子的傾聽能力

  引導孩子注意室內的各種聲音

  和孩子玩遊戲,比一比,看誰聽到的聲音種類最多,並且說出是什麼聲音。適當時候,引導孩子形象地、誇張地說出聲音。比如鳴笛開水壺“嗚嗚”的響聲、開水冒泡泡的“沽沽”聲、電話鈴的“滴嘟”聲、水龍頭“滴嗒滴嗒”的漏水聲、“嘩啦嘩啦”的流水聲等。如果可能,和孩子一起把這些聲音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鼓勵孩子仔細傾聽戶外的聲音

  當孩子置身於戶外時,他可能掉進了聲音的海洋。如果不注意,他可能什麼聲音也沒聽見,但如果注意仔細聽,就會發現許多美妙的聲音來。如火車駛過時的“嗚嗚”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小狗“汪汪”的叫聲,小朋友玩耍時的歡叫聲,建築施工現場傳來的“突突”聲,行人路過的腳步聲,甚至是偶爾傳來的咳嗽聲。孩子們都喜歡聽灑水車的聲音、警車的聲音、救護車的聲音、消防車的聲音,父母要引導孩子區別聲音的不同,也可以向孩子解釋這些不同聲音的重要意義。

  和聲音玩遊戲,鼓勵孩子尋找聲音

  捉迷藏是孩子最喜歡的遊戲,尤其是學前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家裡某個地方放點音樂,讓孩子順著聲音把“音樂”找出來,也可以自己藏在某個角落,讓孩子隨父母的聲音找到父母。

  通過猜謎語,引導孩子仔細去聽

  尋找一些適合孩子的有趣的謎語,甚至是選用家裡任何東西來自編謎語,讓孩子通過聽的遊戲來學習仔細聽。因為孩子要想猜出是什麼東西,他一定先要仔仔細細聽。比如說:“有個東西,是玻璃做的,有四條腿,可以在上面吃飯、畫畫。”孩子仔細聽後會說是桌子,得到肯定後,他一定很有興趣繼續玩下去。

  激發孩子自己製造好聽的聲音的興趣

  如果是自己製造出來的聲音,孩子會更有興趣去聽,同時,父母的參與和引導也必不可少。唱歌的聲音好聽,敲門的“咚咚”聲好聽,照像機“咔嚓”聲好聽,有節奏的拍手聲也好聽。上樓下樓有聲音,開門關門有聲音,看書翻書有聲音,呼氣吸氣也有聲音。讓孩子知道,好聽的聲音無處不有,只要我們認真去尋找,仔細去傾聽。

  孩子學會傾聽的好處

  1.傾聽是溝通的前提

  我們需要親情、朋友、愛情等美好情感的滋潤,而一切情感關係的建立、維持和深入,都需要我們具有良好的經營能力。假如我們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不善處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那麼幸福感將離我們很遠很遠,傾聽是溝通的基礎。

  2.傾聽是理解的基礎

  只有認真傾聽了,才更容易理解對方的感受和處境,才更容易做到換位思考。

  3.傾聽是學習的方式

  寶寶起初還不會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時候,他是通過傾聽來學習的,學習成人的溝通方式和溝通的語言。

教育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樹立夢想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學會傾聽
教育孩子學會愛
教育孩子學會分享
教育孩子學會生存
教育孩子學會耐心等待
教育孩子學會寬容
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教育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具體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