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三層功法練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30日

  修煉太極拳的是個長期堅持過程,學習太極拳可分成階段練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習練太極拳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能實現人們健康長壽的夢想,因此,我們要多練太極拳。

  學會一趟太極拳架,練熟之後,還得學習有關太極拳理論,特別是王宗嶽先生的拳經,可謂迄今為止最具權威的太極拳著作,是公認的太極拳實踐的準繩。

  太極拳是內功拳,是氣功的行功,運動中要求鬆、靜、慢、切、恆。如果在執行中大動、多動、妄動,就必然失去了鬆、靜、慢、切、恆的基本要求,所以切不可畫蛇添足,增添許多花樣,因此,一切違反太極拳理論的增舍嘗試,都是不可取的,不僅誤人,而且謬之遠矣!

  練習太極拳基本功非常重要,太極拳基本功是提升太極拳境界的最直接的方法,同時也是人們悟靜的基本方法。

  太極拳屬內家拳,其與外家拳的區別在於主柔,柔寓於內;外家拳主剛,勁顯於外,內家拳先練精、氣、神,外家拳先練筋、骨、皮。

  太極拳源於道家,是氣功之一枝。氣功分為三個階段,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因為太極拳屬氣功中的行功,所以它的練功過程大致上也分成三個階段,即以身變手、以氣變手、以意變手的初、中、高三個階段。

  練太極拳的第一層功夫,是煉精化氣階段,此階段在氣路上要練通任脈,從太極拳的體用觀點上看,初級功夫就是要練好“以身變手”的功夫,這個階段要求身體各個部位的勁源,都要能反應到手上來,欲達到此目的,關鍵在於腰。

  太極拳運動以腰為軸,要求腰部帶動身體四肢,拉伸筋骨肉,做到節節貫穿,這樣才能體現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腰的重要性,在許多拳論上都有論述,太極拳論有:“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前進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可以看出腰的重要性,所以,習練太極拳者,學會一趟拳架後,必須由著熟而研究每動的開始,要鬆腰腹接兩頭。每動完了時,也要鬆腰腹接兩頭。

  兩頭上邊指的是手,下邊指的是腳,每動都應該與腰合上,每動都應做到由腳而腿而腰達於手指的完整一氣。否則,架子練得再低,腳踢得再高,不符合拳經的要求,也只能是表演舞蹈動作。

  有的人練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拳打的很好看,但根據內家拳標準要求,還算表演架子。每動都要與腰相合,這是拳的基本要求,太極拳尤以其為要。過去農村有獨輪車,會推車的人,車上裝載著物品,有時還乘坐著人,推起來穩穩當當,前進後退,左轉右拐得心應手。

  如果觀其兩手扶在兩車把上,完全是用腰來主宰車子的平衡。不會推車子的人,儘管臂力很大,推起車子稍一傾斜,腰勁合不上,車子會立即翻倒。又如木匠推刨子,有經驗的,從木材的一端,一下直推到木材的另一端,很快把木材刨得平整光滑,其動作輕鬆自如,主要因素是合上了腰,這也可以說是腰上手了。然而不會合腰的人,儘管他用盡了力,也很難把木材刨得平滑。

  太極拳不是體操,它的初步功夫很重要,這就像蓋樓房,基礎打紮實了,中、高層功夫也就容易上了,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雖然練拳甚久,每逢盤拳,仍顯力氣,究其原因就是在行功中自認為練的是太極拳,實際上他們並不相信柔能克剛。

  拳論上說:“一舉手一投足,稍一用力即落旁門,如每凡行功總是帶著力量在練,必然陽剛過盛,孤陰難長了,這也與太極拳背道而馳矣!”

  拳經雲:“何謂太極,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筆者認為,練太極拳要遵循陰陽哲理,在行功姿勢上,要順乎自然,其要點。

  一、全不用力,即不用拙力

  不論練拳或推手,單腿獨立或蹬腳,都戒用力。有力屬純剛,則離開了內家拳的要求。練拳要綿綿不斷,否則瞬息之停滯,即落旁門,成為敗手。太極拳論中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云:“運勁如抽絲,何懼力大似牛;待人如漩渦,不怕手腳如風”。凡此論述,皆理為之一貫。

  二、意志專一,精神集中

  練拳時每一動作都要心意專注。手腳所至,心意亦至,所謂不用力,而用意。因為有絲毫拙力,都將滯於筋肉血脈之間,有滯則不能圓活靈通,意志也就難以專注,如周身無滯,心意所至,必使氣血貫注於全身,久久練習,雖不用力,卻能滋生出真正的太極內勁。

  練太極拳能把以身變手的初級功夫練好了,即可達到登堂人室的層次。第一階段的功夫屬基礎功夫,這是最難堅持的功夫,首先要相信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理論。

  第二層中級功夫是煉氣化神階段,從氣路上要求要打通任督脈,這一階段是練以氣變手功夫。因為氣比肢體運動惰性小,所以在這一階段中首先要把丹田氣練足。

  丹田練好,神氣充足,就能夠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此時肢體轉動就會更為靈活,氣足後可通督脈,進而延尾間、夾脊、玉枕、玄關而上,下任脈後,而使氣遍周身,此時所有關節皆衝以氣層介質,進而即可產生自然的鬆掤勁。掤勁生,其它諸勁必有派生之基礎。

  第三層高階功夫是煉神還虛階段,從氣路上講,這個階段要求打通全身經絡,即大周天迴圈運轉。

  在這一階段中練的是以意變手功夫,因為意比氣的惰性更小,所以練好這層功夫後,就可以做到意在哪裡,氣就在哪裡,勁也在哪裡,這層功夫必須有明師指點。拳經雲:“進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筆者所指明師,是指明白太極之理的老師。

  太極拳基本功要領

  一、動作連貫,柔和纏繞,勁力完整

  太極拳要求手、腳、頭、眼神配合一氣,保持上下相隨,節節貫穿,連續圓活,輕鬆自然地做好每一個動作。

  在每一個動作的轉換過程中不能有停頓和斷續的感覺。似停而非停,在似停的一瞬間,動作表現得極緩,但仍要保持所有的動作能纏繞不斷地進行。

  太極拳的動作講究節節貫穿,這需要我們熟練每一個基本動作。

  整個一套太極拳的勁力配合也較講究,自始至終盡力均勻。動作的速度須保持大致相等,不能妄動拙力,要快均快,慢均慢。尤其是初學者開始速度要慢,反覆練熟後,再逐漸加快。

  二、呼吸配合,意念集中,以意導動

  太極拳在準備開始時,首先要調整呼吸,初練時用自然呼吸,循序漸進後用腹式呼吸。練習中呼吸應配合動作。

  一般呼氣時間稍短,此時動作均在推、展等末段部分;吸氣時間稍長,此時動作處於收、提等動作的開始階段。

  所以說,呼吸的作用在太極拳的學習中是不可忽視的,當呼吸與動作相統一了,自然可以達到行雲流水的境界。

  三、保持體位,以身帶臂,自如舒展

  起勢後,架式的高低根據練習者的身體條件和掌握程度決定。初學者可略高點,熟練後可把身體逐漸放低,越低運動量越大。動作以腰為軸,帶動四肢。腰用力得當,可加強發力,提高發力的速度。腰部須豎直,才能堅強有力。

  四、動作協調,剛柔相濟,柔中寓剛

  一般來說,動作的終點,定勢為“實”,動作的轉變過程為“虛”。實的動作和做動作的部位,用力要求沉著、充實,各動作體現出鬆沉、穩定、有力;虛的動作和做動作的部位,要求輕靈、含蓄。

  太極拳的鍛鍊要點體現在“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柔剛相濟”。柔與剛始終貫穿在各式太極拳的運動之中,也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

  太極拳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1、重視拳架的鍛鍊

  拳架是太極拳功夫的基礎,是太極拳的本。所以強調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襠走下弧。因為拳架裡有豐富的內涵。

  它包括人體整體素質訓練的多種要素,如力量、耐力、靈敏、速度、鬆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膽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訓練。這些方面的訓練內涵是其他鍛鍊專案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說,在學習拳架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鍛鍊自身的綜合素質。

  練架子是長功力的過程,是練“知己”功夫的過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盡致地施展,器械鍛鍊中,各種拿法以及各種手法難以得到鍛鍊,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儘可能地多打幾遍拳。

  2、單式訓練

  實質上是發勁鍛鍊。如果練拳著眼於護身、交手,必須進行單式練習。主要是從拳架中拆出一些認為最實用,最善於施用的招法。這樣會很苦、很累,但功力會提高很快。

  3、練推手

  雙方切磋,練推手其實就是聽勁、喂勁、化勁、發勁諸手法的練習,切磋各種太極勁力彼此相生相剋的關係,從而鍛鍊知彼的功夫。

  在太極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勝的關鍵所在。

  提高觸覺靈敏度,努力擴大自身引化來力的空間,儘可能將來力引向“強弩之末”的境地。練推手要從吃虧入手,著重提高化解來力的功夫,在這個基礎上,再練習發勁。

  4、器械訓練

  主要是鍛鍊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強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補充。

  5、內功的訓練 即:意、氣、力的訓練

  意

  首先是意念,每個式子,每個動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貫注,每個動作執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種阻力,叫做有敵情觀念,也叫有功防意識。也是我師傅常講的一人玩二人。

  氣

  在打太極拳的過程中,要全面發揮人體的呼吸功能,在進行肺呼吸的同時,要重視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於調節和發揮人體潛在的多種功能。

  力

  丹田力其實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轉滾動,帶動四肢,帶動整體運動。丹田運動時人體的調整有特殊的功效。

  這三個方面的鍛鍊,是太極拳內功鍛鍊的三個重要部分。關鍵部位,貫穿於上面各種外功,內功的鍛鍊之中,萬不可輕視。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還是內勁,都要做到外力和內勁的結合,都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恆。

 

太極拳陰陽開合認真求
太極推拿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三層功法練習
孫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法練習
太極拳的兩種步法練習
楊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和境界
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
太極拳的四大功法要領
趙堡太極拳的五種功法
太極拳的三種功夫有哪些怎麼練習
陳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
論太極拳的三種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