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取名字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古代人取名字和現在一樣有什麼含意麼?還有“之”這些字怎麼可以用在名字裡面的?那麼你知道在古代是怎麼取名的嗎?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古代取名的方法有哪些。

  古代取名字的方法

  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一樣,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我們現在稱某人的名字是什麼與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誕生就起名,成人後則有字,號;死後有諡號。《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

  “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咎”是過錯,因能“補”過才能“無咎”。

  “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都是反義。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唐代文學家陸羽著有《茶經》,後世尊為“茶神”字鴻漸,是取自《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還有號。“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蓮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鄭燮的板橋等,都是後人熟知的;有些別號的使用率甚至超過本名如蘇東坡、鄭板橋等。

  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之類就是為了表示使用者鄙視利祿的志趣。有以號明志的,如宋周敦頤稱濂川先生,明歸有光稱震川先生,王夫之稱船山先生等。還有在死後由門人、後人上的尊號“私溢”,如晉代陶潛的靖節等。

  諡號,即死後由皇帝頒賜的榮稱。如宋包拯稱包孝肅、岳飛稱嶽武穆、清紀昀稱紀文達等。另外還有“綽號”,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認的別號,是對人的刻畫和形容。

  如《水滸》裡梁山上一百○八人個個都有綽號,大都準確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這些綽號作為姓名的代稱,更是人們所熟知的。

  歷史上常常用來代替個人姓名的做法

  ⒈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職所在地等。如東漢孔融稱為孔北海、唐代韓愈稱為韓昌黎、柳宗元稱為柳河東或柳柳州、宋代蘇轍稱為蘇欒城等。以地名稱人在封建時代是表尊敬,叫做稱“地望”。

  ⒉官爵名包括職銜、封號等。如東漢發出“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豪言的馬援稱馬伏波曾任伏波將軍,投筆從戎的班超稱班定遠曾封定遠侯,三國嵇康稱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稱杜工部、杜拾遺曾任工部員外郎、左拾遺等。

  ⒊以室名、齋名、軒名、堂名為號的。如王夫之號姜齋取自他的室名;辛棄疾的號稼軒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詩人蘇舜欽,流寓蘇州,築滄浪亭,自號滄浪翁。

  ⒋在姓氏前加形容詞指稱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謝靈運和堂弟謝惠連都是詩人,被稱為大、小謝。唐代詩人中老杜亦作大杜專指杜甫,小杜專指杜牧。老蘇、大蘇、小蘇則指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⒌以幾個姓並稱特定的幾個人。如 “馬班”或“班馬”指司馬遷《史記》作者、班固《漢書》作者;唐詩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韓柳”是韓愈、柳宗元。還有前面提到的大謝小謝合稱“二謝”,加上南朝另一詩人謝眺又合稱“三謝”;“二程”專指宋代學者程顥、程頤兄弟;蘇洵、蘇軾、蘇轍又合稱“三蘇”。

  ⒍在唐代還常以行第連同姓名官職等稱人。王維有詩題《送元二使西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詩中屢見《答王十二》、《問劉十九》、之類的題目,都是以行第稱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韓愈是韓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宋代也還有此風習,如秦觀稱秦七、歐陽修稱歐九、黃庭堅稱黃九等。

  以上所說的封建社會文人的姓名字號之類,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道德等觀念形態的組成部分。由於它們在歷史上長期存在並被廣泛使用過,又是我們不能完全迴避得了的。

  如《正氣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義,歷代還常稱他“文文山”自號、“文丞相”官職、“文信國”封號等。如果我們對古人姓名字號的知識毫無所知,根本無從識別。所以,為了閱讀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風格,還是需要我們對它有所瞭解的。

  好聽的古代名字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子衿 心悠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湘沫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 蘭馥

  “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 冰清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詠絮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語凝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寒煙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蘭澤

  “冉冉狐生竹,結根泰山阿。”冉竹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香盈 盈袖

  疏送影落空壇靜 疏影

  願隨春風寄燕然 燕然

  平海夕漫漫 海夕

  遙岑遠目 遙岑

  月在寒溪 寒溪

  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燕飛。《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淑慎。《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謹慎。如臺灣有藝人名蕭淑慎。

  惠然。《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惠然,順從貌。

  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2010版三國裡就加了個叫靜姝的角色Orz。下文還有個“靜孌”,都是嫻靜美麗的意思。

  煒彤。《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

  洵美。《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燕婉。《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這一篇《新臺》主旨是諷刺衛宣公的亂倫,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如雲。《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如雲:像雲一樣眾多。《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屈原《湘夫人》:“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帶錦字的男孩名字
古代的取名方式
相關知識
古代是如何取名字的
藏族人是如何取名字的
家居品牌如何取名字的方法
黃姓女孩如何取名字的方法
黃姓女孩如何取名字的方法
串串香如何取名字的方法
串串香如何取名字的方法
雞年寶寶姓陳該如何取名字才是最好的
雞年男寶寶五行缺水如何取名字
雞年出生的寶寶如何取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