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五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跳高運動,在田徑運動各個專案中,是技術比較突出的一個專案。那麼它有哪幾種技術呢?下面就讓小編帶你瞭解瞭解。

  

  跳高運動,在田徑運動各個專案中,是技術比較突出的一個專案。1800年,跳高就是蘇格蘭高地運動會的比賽專案之一;1864年,在第一次“牛津—劍橋運動會”上第一次出現了“跨越式”跳高的方法。1896年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男子跳高也被設為正式比賽專案;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屆奧運會,女子跳高也被設為正式比賽專案。經過長期的實踐,跳高技術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過程中不斷髮展,跳高姿勢也經歷了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的演變過程。

  一、跨越式1864年 1864年英國的羅伯特·柯奇首先採用跨越式創造了1.70米的世界紀錄,1890年英國的羅敦又創造了1.97米的新紀錄,30年中提高了27釐米。 其具體技術表現為:助跑方向與橫杆成一定角度,用遠離橫杆的腿踏跳,起跳點距離橫杆垂直面60至80釐米。當人體騰空後,上體前傾,擺動腿擺過橫杆後,向杆下內轉下壓,使臀部迅速移過橫杆,兩臂下垂。過杆時,軀幹向橫杆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舉起。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過杆動作。過杆後,身體側對橫杆,用擺動腿先落地。因為起跳後重心離橫杆較高,故不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但動作簡單易學,多為中小學體育教學以及初學者採用。

  二、剪式1895年 1895年在“挺身跨越式”的基礎上,改進成“剪式”。1900年在第二屆奧運會上,巴克斯捷爾用剪式越過了1.90米的高度,獲得跳高冠軍。爾後,剪式技術得以盛行。我國跳高女將鄭鳳榮1957年11月曾用剪式技術以1.77米的成績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紀錄。1963年她又以1.78米的成績再創中國女子跳高全國紀錄。 其具體技術表現為:助跑方向與橫杆垂直,或稍偏向擺動腿一側。踏跳騰空至身體最高點時,擺動腿膝部過杆並向內轉,身體隨之向起跳腿方向扭轉,並沿垂直軸旋轉。擺動腿過杆後,加大內轉動作,大腿下壓,上體加大轉體動作,並向助跑方向傾斜,身體沿垂直軸和前後軸旋轉成水平姿勢,臀部抬高;起跳腿由外側越過橫杆,膝關節伸直,頭部向助跑方向傾倒。在起跳腿成弧形過杆後,繼續下落,下壓的擺動腿向上振起,兩腿成剪絞動作,同時上體和頭部越過橫杆,兩臂向上抬舉,最後用起跳腿落地。因其技術複雜,不易掌握,較少為人採用。

  三、滾式1912年 這一技術是美國運動員霍拉英又譯為“G·霍林”、“格歐秀·霍拉茵”於1912年創造的,因此也稱“霍拉英式”。他用這種姿勢越過了2.01米的高度,從此跳高成績突破兩米大關。 其具體技術表現為:側面助跑,用離橫杆較近的腿起跳。當起跳騰空後,擺動腿過杆,身體向橫杆方向側倒,並在橫杆上成水平姿勢。同時起跳腿同側臂伸向擺動腿,起跳腿迅速提起,膝關節儘量靠近胸部,腳收在擺動腿膝蓋後,在橫杆上形成側臥式,隨著擺動腿同側肩內轉及頭向下轉動,身體迅速沿縱軸旋轉,從杆上滾過,以起跳腿向下伸出落地。因騰空過杆時身體重心離橫杆較“俯臥式”和“背越式”為遠,不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60年代後較少為人採用。

  四、俯臥式1923年 1923年,前蘇聯運動員伏洛佐夫又創造出“俯臥式”跳高技術,這種新型技術動作很快就被田徑選手們所接受。1941年美國運動員斯蒂斯又譯為“斯特爾·司蒂斯”用這一姿勢越過了2.11米後,跳高成績提高很快。我國運動員倪志欽曾用這種姿勢越過2.29米,打破當時男子跳高世界紀錄。1978年前蘇聯的雅辛科有譯為“亞申科”又用該姿勢將室內世界紀錄提高到2.35米。 其具體技術表現為:身體各部位在空中以俯臥姿勢依次越過橫杆,側面助跑,用靠近橫杆的腿起跳。騰空後,擺動腿小腿越過橫杆,擺動腿和同側臂沿著橫杆平行方向前伸內旋,肩向內扣,轉體成俯臥杆上姿勢,隨即起跳腿屈膝上收,兩臂靠近軀幹,頭和擺動腿一側肩下潛,髖部迅速扭轉,起跳腿翻轉,使身體儘快越過橫杆。過杆後,以擺動腿和兩臂落墊。該技術因身體重心離橫杆較近,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是一種較優越的過杆方式。按過杆時的身體姿勢又分為“平翻式”和“潛入式”兩種。 1.平翻式 俯臥式過杆姿勢的一種。起跳騰空後,擺動腿越過橫杆前伸並內旋,同側臂同時做前伸內旋動作,肩向內扣,身體轉向橫杆。此時起跳腿蹬離地面後自然下垂,然後小腿向後摺疊,身體在杆上成與橫杆平行的俯臥姿勢,擺動腿繼續前伸內旋,頭過杆後下頜內收,起跳腿上收向外平翻,使身體繼續繞橫杆轉動,最後以仰臥姿勢下落。 2.潛入式 俯臥式過杆姿勢的一種。起跳騰空後採用屈腿擺動,擺動腿和同側肩、臂同時前伸內旋,身體轉向橫杆後,以頭和肩帶動身體積極向落點下潛動作,從而使骨盆和起跳腿在杆上抬得更高,以免碰落橫杆,身體則在杆上繼續繞橫杆轉動,過杆後先用雙臂著地,隨之完成屈肘、低頭、含胸、滾動動作,以屈體落地緩衝。

  五、背越式1965年 1965年18歲的福斯貝里用背越式技術越過了2米的高度,1967年美國的R.福斯貝里用背越式跳過了2.24米,又在1968年墨西哥第19屆奧運會上以相同成績奪得冠軍,爾後跨越式也稱“福斯貝里式”。到1984年,我國選手朱建華用此姿勢三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績分別是2.37米、2.38米和2.39米 。瑞典運動員帕特里克.舍貝里1987年又用該姿勢創造了2.41米和2.42米的世界室內、外世界紀錄。截至2007年5月1日,古巴的索托馬約爾保持著室外世界男子跳高紀錄2.45米和室內世界男子跳高紀錄2.43米。保加利亞的科斯塔迪諾娃保持室外世界女子跳高紀錄2.09米,德國的亨克爾保持室內世界女子跳高紀錄2.07米。都是採用背越式創造的。 其技術大家都很熟悉,在比賽中經常見到,表現為:弧線助跑,遠離橫杆的腿起跳,異側臂引臂、擺動腿屈擺內旋,使身體背對橫杆騰空而起,高仰的頭部越過橫杆以後,髖部接著挺起,形成一個反弓形,雙腳急速上提。頭靠前,背靠下,雙腳提起,整個身體依次越過橫杆。以肩背落墊,滾翻緩衝。該技術因身體重心離橫杆較近,甚至低於橫杆高度,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是目前最優越的過杆方式,在比賽中被廣泛採用。

跳高之腹滾式跳高重要四步
跳高的發展過程
相關知識
跳高五式
跨越式跳高技巧
俯臥式跳高技巧
背越式跳高助跑方法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練習方法
背越式跳高練習技巧
背越式跳高教學方法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怎麼跳
跨越式跳高怎麼跳
跳高的錯誤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