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文字片段兩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硬幣的兩面: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經典勵志文字片段·中國孩子的教養危機

  “中國人喪失了教養”,在國內是一個尖銳的問題。每次扯出來的結果,就是吵成一坨。

  作為中國人,怎麼能指責中國人,欺師滅祖。

  作為外國人,憑什麼指責中國人,天大侮辱。

  尤其對於我這種留了洋,嫁了外國人的“二鬼子”,接受外國的文化,本身就可恥,還掐著腰來指責國人,真真是連祖宗血脈都不要了,撕爛了下十八層地獄也不解心頭痛恨。

  所謂的教養,其實是和社會發展程度密切相關的。“三代培養出一個貴族”,在飯都吃不上的年代,扯什麼貴族?

  六零年一個星期天,我媽小學校門口有老鄉擺攤子賣自家產的花生。有男生餓到無法自持,見到花生抓了就跑,被老鄉抓住狠打一通。我媽上的是軍隊住校的保育小學,搶花生的是少將的兒子。原來就算“官二代”,投生的時候,最好也要選擇一下年代。

  七十年代的夏天,小舅舅要趴著火車從濟南到章丘同學的村裡,偷偷的收一籃子蘆水泡過的雞蛋。媽媽一個一個的蒸給只有幾個月的我吃,掉在地上一點兒渣兒,也被爸爸撿起來吃掉說:“不能浪費。”

  八十年代的春天,爸爸進了特別紅火的外貿局,第一次去德國。回國的箱子裡面,早餐發的盒裝果醬,黃油,袋裝糖,鹽,胡椒,餐巾紙,咖啡棒,全部都斂了回來。在我自己開始出國旅行之前,我不知道原來家裡一直用的印有標記的玻璃杯,是泰國航空的;藍白塑料柄的刀叉是法國航空的。

  九十年代,我每天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公車去上學。公車可以擠到令人窒息的狀態,擠扁了飯盒,扯斷了書包帶,這都不是什麼可以奇怪的事情。不想擠,請坐小公共。破破爛爛的麵包車,老遠看到警察都得低著頭蹲下。

  戰爭,疾病,貧窮,吃不飽,穿不暖,沒有自己立足的財富,掙扎在生存線上的時候,我們沒有資格談教養。

  所以,雖然我不認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大爺大媽旅行團,國際機場裡面高聲大叫;星級酒店自助餐,拿多餘幾倍的食物;人人排隊的景區門口,隨便插隊,勇爭第一的搶先進去。

  人無法超脫自己的年代和教育,尤其是隨著年齡,固化了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指責一個不懂英文的人,沒有遵守英文指令,這本身就是不符合道理的事情。

  我們去國外旅行,都是自由行。酒店裡面遇到旅行團的時候,真是鮮有。遇到的中國旅客,也都是安安靜靜彬彬有禮的模式,英文流利,相處愉快,除非……

  除非他們帶著孩子。

  巨大的餐廳裡面坐滿了各種顏色的客人。不遠的一桌子是兩家中國客人,兩對父母和三個八到十歲的孩子。

  在整個進餐過程中,三個孩子幾乎沒有坐到椅子上。你追我趕,大呼小叫,一圈一圈地轉著滿地跑,跑一會兒來吃口,轉頭再跑。

  父母們本來講話聲音並不大,但是為了讓孩子聽見,不得不扯著嗓子喊。這裡成了一個球狀的噪聲源。整個餐廳的客人都在往這裡翻白眼。

  兩個父親對著臉邊吃邊聊天還哈哈大笑,這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係。

  母親們高分貝的招呼孩子們吃肉,吃主食,吃水果,但是沒有聽到一句說,你們要坐好,你們不要吵。

  更遠一點有一對中國父母帶著一個和思迪差不多大,五六歲的孩子。孩子整個人癱軟地歪在父親對面的椅子裡,媽媽把水果切成小塊,喂到孩子的嘴裡面。那個孩子絕對不是殘疾,吃完飯往外走的時候,一蹦三跳,快得很。

  那位媽媽在切水果的時候,有點驚訝地看著,思迪和子覓安安靜靜地各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思迪自己已經可以用刀叉,切她盤子裡面的火腿和雞蛋。桌子對於子覓來說真的有點高,子覓要跪在椅子上,自己拿著叉子吃我們幫她切好的東西。

  說這話,我沒有特別誇我家孩子的意思。

  隔壁桌子是家有三個孩子的俄國人。大的兩個坐在桌子上自己用刀叉吃,一歲多那個坐在嬰兒椅上,用手抓著媽媽切好的食物,自己吃。

  再過去的一桌是英國孩子,也是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自己的盤子。

  對面是一對胖胖的捷克父母帶著一個長頭髮的孩子。孩子不想再吃了,盤子收到一邊,媽媽撐開IPAD,孩子端坐著看動畫片。

  每個人都知道,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在桌子上硬挺著坐那麼久。

  思迪子覓坐煩了的時候,會問詢,“我吃飽了,是否可以離開桌子?”

  我們按照我們吃飯的速告訴她們,你們需要在桌子上等待一會兒,還是你們可以去某個區域玩。

  在亞洲,餐廳裡面總有無所事事的服務生可以陪著她們玩一會兒,等我們吃完,開心的笑著說再見。

  為什麼只有中國孩子們,在吃飯的時候時候,不能夠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要四處跑著,尖叫著追著趕著喂著吃?

  大家一起乘船出海。有個七八歲的中國胖小子,平日估計上過英文課。見到盧中瀚,一步衝過來攔住我們的路,超高音貝喊,“where are you from?”後面的父母滿臉的欣慰,英文班錢付的真值得,兒子大膽敢開口和外國人說英語。

  中午自助餐,他跑過來插隊,用沒有變音的男聲尖聲的喊,“Bananas,Bananas”。服務員給他拿了香蕉,端著就走了,原來英文他不會說“thank you”。

  國慶節期間,坐著飛機來星級海濱度假酒店消磨的父母們,在國內肯定不是沒有受過教育,掙扎在貧困線上的貧民。

  也是同類的父母,肯付著每小時一百塊甚者兩百塊的高價,逼孩子們去學習英語,國學,奧數,鋼琴,芭蕾舞。

  可是為什麼沒有父母可以言同身教的讓孩子學習一下教養?

  教給孩子,和別人講話之前,先說“hello”;

  告訴孩子,自己獨立安靜的坐著吃飯;不要拿自己吃不完的東西;不要在公眾場合尖叫著奔跑;不要插隊;

  要求孩子,用每個週末花了大價錢學的英語,對著你微笑服務的員工說:謝謝和再見。

  這比奧數還難嗎?

  這比五線譜還複雜嗎?

  這比英文語法還繁瑣嗎?

  現今中國,沒有教養的熊孩子,比比皆是。每次說到這個話題,都會有人跳出去來攤著手聳著肩說,“這就是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我痛心至極,卻無可奈何。”

  是的,現今社會有一個畸形的現象。孩子是父母在生,是祖父母在養。

  老人養孩子這個選擇,有的人是生活所迫,有的人是樂的輕鬆,有的人被老人逼迫,有的人是天倫之樂。總之各有各的理由,各圖各的好處。

  “子不教,父之過。”

  沒有人說過,子不教,爺爺奶奶的錯。

  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養孩子都是一個耗費體力,消耗精力,大筆花錢辛苦的工作。有老人可以幫忙,已經是分擔工作,但是不能因為有老人幫助,就放棄了自己做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生而不養,請不要生。實在沒有辦法承擔責任,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種種有效的措施,可以享有沒有負擔的快活。

  我們去矽谷的計算機博物館。閉館的時間已經到了,大家都被清場到紀念品商店裡面。湧進一組五六個中國的學生,女生都揹著叫得出牌子的包包,男生都穿著認得出牌子的體恤。

  從他們進來的那一瞬間,不大的商店裡面,有點中學操場放風的意思。

  五分鐘之內,我明白了,每個人在這裡都買了什麼,到了美國大概花了多少錢,哪個家裡最有錢,哪個家裡最有權,哪個女生喜歡哪個男生,甚至哪個男生睡過哪個女生。

  知道別人隱私是件沉重的事情,尤其還是不想知道,硬被別人在耳朵邊上喊著告知。

  比起講中文的張揚,講英文的時候,語調一下子就低了有八個音調,含含糊糊的像是喊著個雞蛋。

  在這種死貴的紀念品小店裡,他們之間,照常舉行著炫富比賽,每個人都買了非常非常多的東西。

  收銀太太,一直板著臉咬著自己的下嘴脣拼命的忍,用最快的速度敲著收銀機,終於把這群財神爺都送出了門。

  小店一下子清淨了下來。收銀太太繃著的臉也鬆緩了下來,長舒一口氣,對我和我後面的一兩個顧客說,“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一時間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同樣的表情,超越了語言和文化:“這群祖宗們可算退了。“

  現在國人談話的時候,有個人人熱衷的主題:“土豪”。

  中國人有多土豪,買空了整個店。

  中國人有多土豪,買斷了整個島。

  中國人有多土豪,買下了整條運河。

  ……

  講這個話的時候,一圈人的表情,羨慕嫉妒恨溢於言表。

  我不知道,是不是隻有中國人看得到,往別人桌子上拍美金的豪氣沖天。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隻有中國人看不到,別人轉過頭數美金的時候,嘴角上掛著嘲諷的冷笑?

  戰爭,疾病,貧窮,吃不飽,穿不暖,對於今天的九零後,零零後或者如子覓這種一零後,基本上算是天方夜譚。

  中國用了三十年趕上歐洲一百年的經濟發展。可是中國的孩子,還是高聲尖叫,推搡粗魯,完全沒有意識到除了自己,原來還有別人活在旁邊。

  除了有自閉症的孩子可以永遠冷靜乖巧。所有正常的孩子都需要一段高聲尖叫釋放能量的時段。

  早餐過後,遊客們都聚在游泳池邊。捷克的孩子帶了水球,英國孩子,澳洲孩子,俄國孩子,馬來孩子,還有我們不會講英語的思迪子覓,笑笑鬧鬧的玩成一團。

  童孩的友情,不需要語言溝通,不需要熟人介紹,喜歡就好。

  可是身價百倍,精通奧數,鋼琴十級,跆拳道黑帶,英文猶如母語的中國孩子們卻被冷落到一邊。

  這個世上,優秀之外還有一種東西叫做修養。

  所謂的修養,就是讓你看起來和藹可親,讓人心生喜歡,同你親近,想和你一起玩。在無利可圖,沒有利益和好處的兒童世界裡面,選擇非常明顯。

  也許你會說我苛刻,他們只是孩子,何必計較?

  就是因為他們是孩子,他們聰明,他們優秀,他們可以有未來。

  作為成年人,如果選擇了有一個孩子,請你承擔自己的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被關注,被抱在膝頭,溫暖的呵護。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習,需要發展,需要儘可能的接受高等教育,成為聰明優秀的人。

  每一個孩子在長成成人之前,也需要有人讓他明白人類社會的典承習慣,讓他遵守規定,讓他友好待人,讓他彬彬有禮,使他讓人心生親近。

  有教養可以離幸福更近。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樹,達到靜待花開的美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有人已經剪過枝,施過肥,澆過水。一切就緒,方能靜待花開。

  否則就變成了守株待兔。

  經典勵志文字片段·吃回頭草這件事兒

  硬幣的兩面: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馬在吃回頭草之前,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李茵苒—愛情不是永生花

  我一直覺得“自尊”這種東西其實是有些自欺欺人的奢侈品。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偶爾跳出來讓心靈打個擺子。

  但如果誰把自尊當主食,那這個人一定沒趣極了。所以,我基本就是以不太認真的態度對待別人對我的不屑的。

  所以,吃回頭草這件事,就算是身邊的朋友都嗤之以鼻,我也做了。

  大概是在三個月前的同學聚會,我重逢了陳旭同。怎麼說呢,他的狀態有點嚇到我了。開著英菲尼迪,手拿Burberry錢包,舉手投足都帶著點成功人士的味道。但態度卻一如既往的恭謹,非常的紳士,惹得女生們對他讚美激增。

  我們已經4年沒見了。我實在無法想象,不過4年,會讓一個人改變那麼多。4年前,他還是個有點傻氣的大男生,跟在我的屁股後面,幫我提著包,走哪兒跟哪兒,十足有女朋友而喜滋滋的屌絲樣兒。

  那時他很窮,我也是。大學畢業後,我們租住在一箇舊小區裡,每天朝九晚五,為了生活奔波。但我們很相愛。我每天都早起一個小時做好午餐讓他帶走。他也會為了我上班方便,把唯一的電動車讓給我用,自己去擠公交。小家雖然簡陋,但總升起溫暖的煙火氣。吃完晚飯,我們一起擠在床上,抱著舊筆記本看電影和美劇。睡前,我們會聊聊以後。以後在我們的想象中甜美盛大。我們會買一個大房子,養一貓一狗,生一兒一女。每天柴米油鹽,細水長流,白頭攜手。

  我們就這樣在一起了2年。但想象中甜美的以後卻並沒有到來。

  現實的物質世界,更像是一杆槍,而貧窮就是子彈,打在年輕戀人的身上。現在想想,那時的我們其實就像是青蛙,被困在燃了爐火的鍋裡,矛盾像水一樣漸漸的加溫,卻渾然不知,直到到了沸點,愛情已經被燙死。

  24歲那年,因為再一次談論到結婚是否該有新房的問題,我們惡吵了一架。

  還記得分手時,陳旭同拉著我說:“我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錢,不知道是不是有錢了,所有的問題就是迎刃而解。”

  我記得我沒有回答,而是一把推開了他。因為閨蜜正坐在出租車上等我。而計程車司機說等1分鐘就是5塊錢。

  4年荏苒而過,我結識了幾個男生,談過幾場不鹹不淡的戀愛。但似乎愛情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再開始一段感情時,我會有點勢利地先打聽好對方的經濟條件。只是我並沒有和誰修成正果,而變成一個每逢佳節被相親的剩女。

  但陳旭同,卻在我們分手後就交上了好運。他家裡忽然就有了錢,而他拿著那些錢,投了朋友的一個小生意,運氣好又賺了很多。

  6周前的那次同學聚會後,陳旭同送我回家。在我依然是租來的房子裡坐了坐,還記得他離開時嘴角那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

  幾分鐘後,他發來一條簡訊給我:“有沒有覺得其實我們倆最合適?”

  是我會錯意,把這句客套當成真心,於是回覆他:“不如明天中午一起吃飯,敘敘舊。”

  所謂敘舊,聊起來的自然都是過往的好事兒。相厭相棄似乎從未發生過。之後幾天,我們都一起吃飯。有點約會的意思。後來他帶我回了他的家,大房子,養一貓一狗,少了女主人和一兒一女。

  舊夢重溫,似乎讓我又陷進了另一個夢境。

  我們又開始熱絡起來,不可否認,我因為陳旭同的改變而對他另眼相看。但重新燃起的喜歡也是真的。

  想想這些年過去,不過是蹉跎過青春,似乎只有他能讓我在午夜夢迴時唏噓一番。我猜,愛情有很多種形式,有一種會徹底死去,有一種會鳳凰涅磐。也許我和陳旭同之間的,是後者呢。

  確實,在交往的這一段時間,我們彼此都呈現出最好的狀態來。我更加溫柔體貼,他也是。現在想想,我是討好的姿態,而他只是迴應的姿態。

  約會2個月後,在他家,我做了他曾經最愛吃的栗子雞。他大快朵頤時,我用試探的口氣說,我那邊房子租期到了。

  他沒有任何反應。

  一週後,我乾脆先斬後奏地拉著皮箱,坐在了他家的門口。那一晚,我住在了他家裡。但第二天一早,就聽見他在打電話給中介,幫我找房子。

  原來他並沒有留我的意思。原來,舊情已經被時間消耗殆盡。愛情不是永生花,愛情就是有血有肉的小動物,死了,除非神蹟,很難重生。

  於是我拉著皮箱再次離開,不同於上一次。上一次我傷心欲絕,這一次,我心如死灰。上一次我也以為我們之間只是錢的問題,這一次我才知道錢從來不是銜接任何關係的問題。

  再次分開後,陳旭同在網上給我留言。他說,4年前我們分手那次,徹底傷到了他的自尊。和我重逢後,他想看到我後悔。然後他看到了。不過,那句“我們之間最合適”是真心的,互相傷害後,我們扯平了。他想和我再試試。

  我想了想,把他拉黑了。

  自尊心,我也有。

  陳旭同—時間是最好的化妝師

  我和李茵苒確實經歷過很快樂的一段時光。

  我也曾經以為她是真愛。但現實卻好像跟我開了個很大的玩笑。我還記得分手那天,她著急地拉著皮箱離開的樣子。似乎,我給她的是泥潭,只有離開我她才能走上康莊大道。

  我也記得我抽掉了整整一包紅雙喜,然後扒著馬桶吐出了酸水。吐完了,我把與李茵苒有關的所有東西,一件不留全都扔進了垃圾桶。但即使如此,內心裡依然像是一個被扒光了的小丑,覺得十分的難堪。最喜歡的女孩,在輕視我。並用最殘忍的方式割斷了我們的聯絡。

  還有,這一點是最不能原諒的,她破壞了我對愛情的想象。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我覺得我一無所有。沒有錢,沒有愛情,沒有未來。一個人在偌大的他城裡,沒有一個想回的家。每日渾渾噩噩,像個行屍走肉。雖然丟掉了李茵苒的東西,但她和過往卻無處不在。那時我們多麼好啊,每天都接吻說早安。每天都在為我們共同的未來而努力。可是後來,後來是不戴面具的殺手,猙獰著面孔把我們推上現實的懸崖。

  但那句話說的是對的:“凡事不能將你殺死的,最終會讓你變得更強。”在一個電動車壞了的早晨,我遲到了。我被經理罵得狗血淋頭,手裡還拎著已經冷掉的包子。就是在那個瞬間,我似乎茅塞頓開了,我為什麼要過這種日子,你瞧,窗外陽光多燦爛啊,還有一兩隻雀兒偶爾飛過。生活是美好的,我為什麼不能為了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就算身邊沒有了李茵苒。

  在同學傳言中,我創業的原始資本是我家裡被拆遷了一套老房子而得的,但事實是,那是我媽把自家房子抵押到銀行,貸款了50萬。我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貿易公司。箇中艱辛暫且不表。但頭兩年,我是咬著牙走的。終於開始盈利了,終於還貸款沒有壓力了,終於還清了貸款,終於拿到了分紅,員工的人數終於超過了5個.......這一個一個的“終於”,如果李茵苒在旁邊看到該多好。她會為我鼓掌慶賀嗎?

  分手幾年,我還是會想起她來,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就算是和別的女孩約會時,我也沒辦法控制她從我的腦海裡滑過。

  不知道她過的好嗎,再見我會不會大吃一驚,會不會後悔?

  畢業6週年同學聚會的主題是:“相逢好似初相識。”

  在同學聚會上,我們終於重逢了。我在她的眼睛裡看到了驚歎。我還記得我手指發抖地朝她舉了舉杯。她迴應。多麼雲淡風輕,像是我們之間曾經發生的一切只是個誤會。

  我主動送她回了家,一路上我們都有些沉默,我有些緊張,差點闖了紅燈。路在夜色裡像是一條長河,我們又被時間推送到了一條船上,同渡。

  她依然住在租來的房子裡,房間小,但乾淨。她有在玄關處放照片的習慣,那張笑得恣意的單身照是我在追求她的那一年,偷拍的。

  回到車上,前塵往事再次襲來。年少時追求她時的那種全心全意也紛至沓來。我懷著惡作劇的心態覺得也許可以再勾搭她一次。於是發了條簡訊給她,說我們之間最合適。沒想到她很快回了,我知道有戲,之後,我們便開始約會。

  她變了一些,她比以前溫柔。以前一起吃飯,都是挑她喜歡的,現在她會認真地問我的意見。曾經她的口頭禪是:“不,我要.......”。現在她的口頭禪是:“你喜歡就好。”

  時間是最好的化妝師,但我不知道,她是否太過濃妝戴了面具。而我,懷念她清白無辜的樣子。

  就算是不想承認,但我和李茵苒重新在一起的時光很快樂。她還記得我們一起規劃過的未來,還記得我最愛吃栗子雞。在我家裡,看到那我們曾經規劃過的一貓一狗後,她躲在洗手間裡好一會兒,再出來時,眼睛有點紅。

  並沒有想象中的報復的快樂,是現實摧殘了美麗。

  我對我的狀態有點懵。所以,當她提房子租期快到了時,我沒有回答。她拉著皮箱來的時候,我也只留她住了一夜。我不能和她住一起,在我還沒有清楚自己內心的時候。她曾經那樣傷害過我,我怎麼能就這樣輕易地原諒她?

  李茵苒再次拉著皮箱離開了。我站在視窗看她,發現她走走停停,後來蹲下身去,大概是哭了。只是,她一次也沒有抬頭看。她對我也許沒有相同的懷念。

  在糾結了一段時間後,我的情感脈絡開始清晰。我想她其實和大多數女人一樣,並不是貪心,只是克服不了虛榮,所以偶爾犯錯糊塗。我依然想和她再試一試,並接受她的不完美。因為愛情,取悅自己同樣重要。

  那一條資訊,我改改刪刪,終於發了出去。只是至今,我依然沒有收到她的任何回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勵志作文精選兩篇
經典勵志文字精選兩篇
相關知識
經典勵志文字片段兩篇
經典勵志文字精選兩篇
經典勵志文摘精選兩篇
關於青春的經典勵志文字
經典勵志文章欣賞3篇
比較經典勵志文章精選3篇
最經典勵志文章的集合
年輕奮進的經典勵志文章
經典勵志文章摘抄_經典勵志文章短文
展望未來的經典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