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專業實習工作報告最新範本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地質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岩層和巖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係,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佈規律等。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

  1

  一、實習目的

  實習的主要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著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岩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瞭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佈狀況。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採集、地質現象觀察和描述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二、實習情況

  一時間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二小組成員

  王XX 王XX 王XX 吳XX 武XX 薛XX

  三實習路線

  1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四 晴

  河南省XX市輝縣市上八里鄉薄壁鎮鴨口村

  2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晴

  河南省焦作市龍洞鄉XX村後溝

  320XX年X月XX日 星期六 晴

  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常平鄉向南100米左右

  三、實習內容

  1、認識實習區常見的礦物和岩石,學會區分三大類岩石。

  2、認識實習區地層剖面,瞭解地層劃分,對比方法,熟悉地層時代。

  3、認識實習區地質構造褶皺、節理、斷層學會識別方法。

  4、學會使用地質羅盤,測量岩層斷層產狀。

  5、學會做標準的野外地質記錄。

  6、編寫實習報告

  第二章 地層

  地層:是地殼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層狀岩石的總稱,包括沉積岩,火成岩和變質岩。地層可以顯示地層形成的先後順序,因此它和 一定得時間含義相聯絡。所以在底層形成以後,老地層在下,新地層在上,此種順序稱為正常層序。

  區域內出露與發育的地層由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變質岩系、元

  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疊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其中,二疊系下統,為區內主要含煤地層。

  【分述】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再細到系、組新生界

  古生界為地球上首次大量出現生物的時期,距今約 7.5 億年到

  2.3 億年前,主要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在焦作地區因為地層遭到侵蝕,缺失了全部的志留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和奧陶系為整合接觸;奧陶系和石炭系為平行不整合接觸;石炭系和二疊系為整合接觸。

  2.1 太古界A r

  輝縣市上八里鄉鴨口盤山公路沿途的太古界可見底層為贊皇群Arz ,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為:在盤山公路邊可以看到黑雲斜長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花崗片麻岩、混合巖及小型岩脈或巖牆侵入岩體。

  1呈黑褐色及黃褐色,鱗片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斜長石、黑雲母和石英。斜長石佔55%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澤,風化後呈土狀光澤,黑雲母佔 15%~25%左右,呈片狀。石英佔 15%~25%左右,油脂光澤。

  2角閃斜長片麻岩主要由斜長石、角閃石、石英及黑雲母、透輝石、紫蘇輝石等礦物組成。明顯的片麻狀構造是由暗色礦物、淺色礦物相同排列的條帶表現出來。角閃斜長片麻岩,由中基性岩漿岩及富鐵白雲質泥灰岩經高階區域變質作用形成。角閃石佔50%~60%左右,呈柱狀 或粒狀,斜長石佔 20%~30%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澤,風化後呈土狀光澤。石英佔5%~10%左右,油脂光澤;

  3花崗片麻岩肉紅色,其礦物成分主要是正長石、石英、黑雲母、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可包括三種不同型別:

  ①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鹼性長石片麻岩;

  ②混合巖化作用形成的花崗質混合片麻岩;

  ③與造山運動同時在強應力作用下,由壓力結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狀花崗岩。

  4 混合巖 由混合巖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它是變質岩和岩漿岩之間的過渡巖類,混合巖的礦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 在盤山公路觀察到的混合巖:含有一定數量近於平行的淺色長石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的混合巖,多呈厚度不等的層狀特徵特徵,圍巖中大量的侵入體脈狀、條帶狀與圍巖組合在一起形成岩石,圍巖稱為基體,侵入岩稱為脈體,主要有石英脈和長石英質岩脈。岩漿沿著與岩層層面垂直或斜交的斷面侵入,形成了規模較大,似牆狀的巖體體,稱為巖牆。構成岩脈和岩漿的岩漿岩從酸性到基性都有。

  5變質岩 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是組成地殼的主要岩石型別之一。先期形成的岩石在地殼中受高溫、高壓及外來物質深入的影響下,引起其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改變,而形成的新岩石,稱為變質岩。變質岩的主要特徵是這類岩石大多數具有結晶結構、定向構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變質作用形成的特徵變質礦物。

  2.2 元古界Pt

  元古界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代中期發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冰川遺蹟。在元古代末期,開始出現了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但這些動物都沒有堅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遺蹟。元古代也曾發生廣泛的地殼運動,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時期。在中國北方為“呂梁運動”。元古代時期的地層中蘊藏有豐富的鐵礦、銅礦和稀土金屬礦物

  在輝縣上八里鎮盤山公路前進方向右側可以看到元古界雲夢山組的巖性組成和地層不整合接觸現象。雲夢山組其下部顏色為紅色、紫紅色變質石英砂岩,上部顏色為淺色的厚層狀結構。以石英為主大於 90%,矽質、鐵質膠結,層理明顯,大部分為中粗粒的結構,層面上有波痕和泥質龜裂紋,多形成陡峭的懸崖。該地區的石英砂岩的厚度比較大,達到100m 以上。

  在當地可以清楚的看到雲夢山組與贊皇群上下兩套地層產狀不一致,呈一定角度斜交;兩套地層岩石變質程度差異較大;缺失某年代地層,可以得出雲夢山組與贊皇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2.3 古生界Ph

  古生界分為下、上兩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和志留系海相沉積為主,其中寒武系、奧陶系砂岩、竹葉狀灰巖和筆石頁岩代表淺海相沉積。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陸相沉積大量發育,含煤沉積廣泛分佈。其中石炭紀紡錘蟲灰巖屬較深的海相沉積,煤層屬沼澤相沉積。二疊紀的硬石膏層、石膏層、岩鹽層、泥灰岩和紅色砂岩均屬瀉湖相沉積。

  在中國華北及東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淺海相石灰岩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組成,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統。中上石炭統為海陸互動相的含煤沉積,二疊系以內陸盆地堆積為主。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淺海相石灰岩。上二疊統早期夾有重要煤系。在東北北部,古生界為巨厚的海相沉積和海陸互動相沉積並夾有中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積為主,有大量火山岩和火山沉積岩。

  2.3.1 寒武系∈

  寒武系是寒武紀形成的地層,分下、中、上三個統的7個地層單位,即下統的饅頭組,中統的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上統的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

  下統 主要為灰黃色的鈣質頁岩,紫紅色的鈣質泥岩及薄層石灰岩。主要為粘土類礦物,有一定的方解石。由於頁岩、泥質灰巖抗風

  化能力弱,容易風化破碎。地貌上常為低山丘陵。

  鈣質頁岩

  中統 主要為青灰色的石灰岩,呈厚層狀,常有鮞狀結構和豆結構,地形上構常為陡坎地形。

  鮞狀灰巖

  上統 白雲質灰巖,風化面呈灰黑色或深灰色,新鮮面呈灰色,與奧陶系石灰岩正好相反。厚層狀,礦物成分有方解石和白雲石,以方解石為主。當方解石含量大於90%是石灰岩;當方解石含量大於 75%時,白雲石含量大於 20%時,為含白雲質石灰岩,當方解石含量大於 50%時,叫白雲質灰巖,白雲石大於 50%時,叫鈣質白雲岩。在野外判斷時可以用稀鹽酸來檢驗,反應劇烈的是石灰岩,反應緩慢的叫白雲岩。結構為隱晶質向顯晶質過渡,典型的特徵為風化面上有淋濾溝,又稱披麻狀結構或刀砍紋。撞擊時冒白煙,且有臭味。可以作為冶金熔劑。

  白雲岩

  2.3 .2奧陶系O

  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O2m 主要為青色、青灰色的石灰岩,以及方解石主要礦物成分為碳酸鈣為主,質純,性脆,呈厚層狀。層面上能夠看到白色的方解石脈的充填,其風化面上由於受到風化故顏色較淺,新鮮面的顏色較深。奧陶紀全球海洋較穩定,沉積平穩,此時期產生較厚的灰巖,新鮮斷面有閃光,方解石晶粒的緣故。

  2.3.3 石炭系C

  自奧陶紀後,海水退出整個華北及東北南部地區,長期遭受風化剝蝕,直到晚石炭世時,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這一地區,形成一般不超過500米的海陸交替相的含煤沉積,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東北北部區下石炭統以海相碎屑岩為主夾灰巖,時夾陸相碎屑沉積,厚度較大;上石炭統以海相灰巖為主,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西北區的石炭系比較複雜,厚度大,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石炭紀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時期。在華北有本溪組和太原組,太原組是中國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層,其他沉積礦產有鐵、錳、黃鐵礦、鋁土礦及石膏。

  2.3.3.1中統:本溪組C 2b

  本溪組的巖性組成,主要是粘土巖、鐵質巖、鋁質巖、砂質巖。下部為紫紅色的、褐紅色的鐵礦層,稱為山西式鐵礦,中部或中上部為灰色或青灰色的鋁土質泥岩或鋁土礦。當鋁的含量大於 40%,鋁矽比大於 2:1 時為鋁土礦,否則為鋁土質粘土;上部為灰白色薄層狀的粘土巖,高嶺石含量高時可以作為耐火材料的原料。本溪組的厚度為 0 ~20m 左右,一般為 8~10m,沉積時基底不平行成雞窩狀或串珠狀的賦存狀。

  2.3.3.2上統:太原組C 3t

  為灰黑色的中厚層狀、厚層狀的石灰岩,單層厚度比較薄與奧陶紀石灰岩的相比較,有8 層左右,從上到下依次為L 1~L 8 ,石灰岩中含有黑色的燧石結核或燧石層,石灰岩中有化石珊瑚化石、

  腕足類化石等,太原組中含有煤層,薄煤層,焦作僅有兩層可採煤層一2 和一5煤,石灰岩常構成煤層頂板,其底板由深灰色的或黑色的薄層狀泥岩組成。

  2.4 二疊系P

  二疊系是指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主要有兩種型別,一種是以海相; 另一種是以陸相為主為主。二疊系以淺海相灰巖為主,底部常有煤系。

  2.4.1 下統 山西組11Ps山西組的岩層性質為灰色的砂質巖、泥質岩和深黑色、灰黑色的薄層泥岩,該組下部含主要煤層為二 1 煤,又稱為大煤,平均厚度在 6m左右,以中厚煤層為主,是焦作地區的主要開採煤層。頂板為砂岩,其表面富含白雲母,又稱為大佔砂岩,在焦作地區,大佔砂岩不是很明顯。在鑽井勘探中,遇到大佔砂岩,就預示著將要接近煤層。

  2.4.2 下統 下石盒子組 其巖性特徵為:主要由黃綠色、灰色砂岩及

  泥岩組成,偶夾紫紅色團塊狀泥岩,厚 2~140m,平均 80m,本組以底部砂鍋窯砂岩與山西組分界。底部為灰白色、淺灰色厚層狀含礫風化面呈灰黃色的中粒砂岩,俗稱“砂鍋窯砂岩”,厚 0.5~9.3m,平均 6.0m,是本組與山西組分界的主要標誌。下部為淺灰色、灰色泥岩、鋁土質泥岩及鋁土巖,具紫斑,區域性含有鮞粒;中部為青灰色細長石英砂岩,含海綠石,其間夾青灰色鋁質泥岩及黑色泥岩,上部由淺灰色泥岩、砂質泥岩和薄層狀細砂岩及粉砂岩組成,與下伏山西組呈整合接觸。

  下石盒子組的三、四、五煤段和上石盒子組的六、七、八煤段均形成於向淺水海灣進積的複合三角洲沉積體系,在小規模海平面升降的影響下,使三角洲各種亞環境向海、陸方向進行了多次交替演變。在上三角洲平原和靠分流河道的部位,煤層變薄甚至尖滅,整體厚度不穩定、變化大,僅區域性可採,全硫量低,一般小於 0.5%~1.0%,而灰分產率則一般大於 25%~30%。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間灣充填淤平演化的泥炭沼澤環境中形成的煤層較厚,較穩定。此地層在焦作地區不含煤或煤層為不可採煤層。

  2.4.3 上統上石盒子組 其巖性特徵為:主要由黃、黃綠色淺灰色的砂岩及泥岩組成,厚 0~200m,平均 50m。該組遭受剝蝕嚴重,出露不全,與下伏石盒子組呈整合接觸。本地區晚二疊世晚期孫家溝組不含煤,為一套由細砂岩、粉砂岩、砂質泥岩及泥岩組成的湖泊沉積。

  第三章 構造

  3.1褶皺

  在地殼運動的影響下,岩層受水平方向擠壓力的長期作用發生塑

  性變形,形成波狀彎曲,這種構造形態稱為褶皺。

  焦晉高速邊褶皺構造 背斜

  焦晉高速邊褶皺構造 向斜

  構造示意圖

  3.2 節理

  破裂面兩側的巖塊未發生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根據受力可以分為:張節理和剪節理;根據構造成因可分為:構造節理和非構造節理。張節理的描述:張節理指岩石受張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它的張口開裂,節理面粗糙不平,延伸不遠,當穿過礫岩時,常繞開礫石,張節理常發生於脆性岩石中,並多被石英、方解石等充填。剪節理的描述:剪節理指岩石受剪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它的張口緊閉,節理面光滑平直,節理面延伸較遠,常有兩組相互交叉同時出現,組成 X 型共軛節理。

  3.3 斷層

  構造運動產生的地應力超過組成地殼岩石的強度極限時,岩石便發生斷裂,斷裂後的巖塊或岩層若沿破裂面發生相對位移,這種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它對礦產的開採及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均有影響。在煤礦礦井地質工作中,對斷層的研究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

  本次地質實習所看到的是輝縣上八里鎮鴨口斷層,斷層的上盤為寒武系地層,岩石為石灰岩,下盤為震旦系地層,岩石為石英砂岩,該斷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為正斷層。該大型斷層附近有很多伴生的小型斷層,且大部分為正斷層。由於斷盤的巖性組成為石英砂岩,強度大,性脆,故斷層面呈現出懸崖峭壁。

  3.4沁陽地塹

  斷層:上盤為二疊紀上統上石盒子組的砂岩和泥岩,下盤為奧陶紀馬家溝組的石灰岩,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為正斷層。走向近東西方向,走向43°,傾向 312°,傾角 62°。

  沁陽地塹構造控煤的地質示意;

  走向43°,傾向 312°,傾角 62° 由上示意圖可見,本地區的含煤層為二疊紀上統的山西組煤層,但是由於岩層的斷層結構,F1 斷層為正斷層,其下盤上升,其含煤層高出地表,被風化剝蝕掉,上盤下降,保留了含煤層系沒有被剝蝕掉,F2 斷層為正斷層,其上盤下降,與F1斷層的上盤形成了沁陽地塹,保留了含煤層系,下盤上升,使煤層高出地表面,被風化剝蝕;由此可知該地區的煤層範圍小,F1和F2斷層之間的沁陽地塹間的煤層溝通了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O2石灰岩強含水岩層,故該煤層的礦井湧水量比較大,開採條件差。

  斷層造成該地區煤層賦存條件差及煤炭質量不好的原因。斷層同樣也是正斷層,下盤上升,使煤層高出地表面,被風化剝蝕。上盤下降,保留了部分煤層,但由於F3F斷層的切割,儲存煤層的範圍很小,離地表較近,為風化—氧化帶,煤炭的質量不好,該煤層的深部煤由於斷層的作用被抬升,被風化剝蝕掉,故未受風、樣氧化的煤炭未能儲存。斷層帶附近,由於上盤下降,力的作用方向向下,上盤岩層向下彎曲,下盤上升,力的作用方向向上,下盤岩層向上彎曲,由此,可判斷對盤岩層的運動方向。

  第四章 礦產

  焦作礦產資源品種較多,儲量較大,質量較好,經過普查的礦產資源有40餘種,佔全省已發現礦種 25%,探明儲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等20多種。 其中煤田東起修武,西至博愛,南接武陟,東西長65 公里,南北寬 20公里,保有儲量32.4億噸,為單一的優質無煙煤發熱量:5500 -6700 大卡/ 公斤,含硫量:0.5-0.8% ,揮發分:8 -9%,灰分:22 -27%,是化工和鋼鐵工業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佈於修武至沁陽一線的太行山南側,埋藏淺,易開採,耐火度達1650 ~1770 ℃,是生產陶瓷、耐火材料的優質原料,已探明儲量 4686.9 萬噸,佔全省保有儲量的 9.5% 。

  鋁土礦

  鐵礦主要分佈於焦作和沁陽,保有儲量 2726 萬噸,工業儲量 740.6萬噸,以磁鐵礦為主,含鐵量 32%;硫鐵礦保有儲量 3475.5 萬噸,佔全省儲量的 41%,品位一般在16 ~20%左右,洗選效能良好,主要位於馮封礦區,礦體長 3000米,寬300- 600 米。

  河南理工大學煤礦地質學實習報告

  奧陶系鐵礦

  石灰石分佈廣、儲量大,工業儲量33 億噸,遠景儲量100 億噸, 厚度穩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鈣 52~54%,主要分佈於北部山區,面積 500 平方公里,是生產純鹼、乙炔、水泥等產品的優質原料。 此外,焦作還有銅、鐵、石英、大理石、鋁、鋅、磷、銻等礦產資源。

  第五章 結束語

  首先感謝各位導師,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對我們的耐心指導。雖然天氣很寒冷、環境比較的惡劣,但是指導老師們耐心細緻地為我們講解,我感悟到了老師們的勤懇的治學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誨人不倦的為師之道,讓我非常的感動!

  2

  一、實習目的

  1、為了熟悉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當地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比如:片麻岩、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等岩石的熟悉,識別節理、斷層,層理、層面構造,河谷發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現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沉積岩構造等。

  2、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

  3、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瞭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正確地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二、實習概況

  我們的這次地質實習從xx年xx月xx號開始到xx月xx號結束。 xx月x號到xx月xx號為準備期,包括老師在教室給我們介紹本次實習的地點,實習目的以及實習時應該注意事項,例如注意安全,帶夠足夠食物和水,並概況性地介紹京娘湖地區和蓮花洞地區的地質情況,讓我們對本次實習之地有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以便在實習中留心觀察;講解完畢後我們搜尋實習地點地質資料及圖片以便更好完成實習。

  xx月xx號為野外實習期,我們在古武當山地區和蓮花洞地區的天乳山中實習。 xx月xx號為資料整理期,把自己記錄內容整理成為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

  1實習地區的地形地貌

  本次實習區域位於太行山東麓南段,西連太行山地,東接華北平原,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為陡峻的斷塊山地,山巒起伏,向東逐漸過渡為丘陵、平原。總的地勢是西北、西部高,東南、東部低。

  1.古武當山

  古武當山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處,距邯鄲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歷史名山。山頂一唐代古碑上記載有“古武當山”字樣,經專家考證認定是久為國內道教界尋找的著名的北方武當山,其歷史早於國內其他武當山。

  古武當山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蹟眾多,山勢奇特,五峰相望,頂頂有廟,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滿山蔥鬱。進入景區,您可先乘纜車直達山頂,上廟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處,廟內供著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極宗師張三丰。北頂老爺頂,南頂奶奶頂,中間有一天橋連線。置身山頂,極目遠望,遍山水雲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廟中坐,廟在雲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現為AAAA級風景區。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稱口上水庫,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藉其中山川水色開闢成為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

  這裡層巒疊嶂,川穀深幽,其風景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於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此外,京娘湖水庫大壩,大壩橫阻於門道川與常社川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還有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後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而改稱現名。這裡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麗的天乳山位於武安市活水白雲川井峪和宅清溝村之間,距離武安25多公里,該山雄偉壯麗,鍾乳滿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這裡的鐘乳大約在一億萬千萬年左右,形成了獨特的鐘乳奇觀,這些鐘乳石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陡崖上,發現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鐘乳石,全國少有。它們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狀各異,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動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奪天工,從山腳至山頂分成三層,一層比一層精彩。

  2京娘湖的實習

  10月20號早上7點,在xx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前往武安京娘湖進行實習。沿途觀察到京娘湖的巖性和節理裂隙,層理等地質結構 ,並注意到沿途山腳下有大量的坡積物。

  1.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巖性

  系震旦長城群大紅峪組:為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長石英砂岩,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裡和波痕發育,與上覆寒武系地層為假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為18m。

  2.節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區的道路兩邊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於岩石上部拉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錯。

  節理裂隙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岩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岩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岩石的裂縫。 這是由於岩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岩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

  以節理與岩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岩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岩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岩層層面。

  3.沉積岩層理構造及層面構造:

  在道路兩邊隨處可見由沉積岩形成的層理結構,層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傾斜度。層理是沉積岩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沉積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在垂直方向發生變化而顯示成層的現象。層理是沉積岩中最重要的一種構造特徵,是沉積岩區別於岩漿岩和變質岩的最主要標誌。

  水平層理:是由平直且與層面平行的一系列細層組成的層理。它是在比較穩定的水動力條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帶、閉塞海灣、海和湖的深水帶,從懸浮或溶液中緩慢沉積而成的。

  單斜層理:是由一系列與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的層理。細層的層理向同一方向傾斜並大致平行。它與上下層面斜交,上下層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單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見於河床或濱海三角洲沉積中。

  交錯層理:是由多組不同方向的斜層理互相交錯重疊而成的,是由水流的運動方向頻繁發生變化所造成的,多見於河流沉積層中。

  層面構造:指岩層層面上由於水流、風、生物活動等留下的痕跡,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質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見道路多數沿著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隨處可見河床中的由於搬運作用形成的較為大小均勻的鵝卵石,不過有的已經乾涸,有的斷斷續續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幹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裡。河谷沉積只佔搬運物質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暫時性沉積,很容易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①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床,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床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岩地區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麼普遍。

  ②搬運作用: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搬運著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崩塌、沖刷下來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為溶解於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為機械搬運,後者稱為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自然地理——地質條件有關。

  ③沉積作用:當河床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為沉積作用。

  3古武當山地區實習

  我們實習的第一站來到古武當山地區,我們看到的岩層屬於震旦紀的阜平群,為邯鄲地區最古老地層,也是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具有片麻狀構造或條帶狀構造,有鱗片粒狀變晶的變質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長石、石英和各種暗色礦物雲母、角閃石、輝石等組成。根據岩石的物質成分可分為富鋁片麻岩、斜長片麻岩、鹼長二長片麻岩和鈣質片麻岩等。還可依所含礦物種類進一步分為角閃石斜長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長片麻岩、黑雲母斜長片麻岩等。其原巖型別比較複雜,可以是正常沉積岩粘土巖、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種侵入岩。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由區域變質作用或接觸變質作用形成。

  4天乳山實習

  本次實習的第二站來到美麗的天乳山,在這裡認識和了解這裡的巖性和相關的地質構造,在爬山的過程中,在山下隨處可見大面積的石英狀砂岩和層理結構,等到山腰上的平臺上後出現了寒武紀饅頭組的紫紅色頁岩,崮山組的竹葉狀灰巖;沿途可以看到褶皺構造,路邊岩石的溶蝕溝槽等現象。等爬到牙口後我們下山休息時,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塊砌的牆體上可以看到毛莊組的豹皮灰巖,等休息完畢後,下午1:30我們繼續向上爬,這時會看到大面積的張夏組的鮞粒灰巖,頁岩等岩石以及由於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見的裸露在外的鐘乳石,甚至還可有水滴不斷從巖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巖性

  震旦紀長城群中大紅峪組:為蓮花洞地區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長石砂岩,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理。

  寒武系下統饅頭組:上部泥岩;下部薄層泥質灰巖與微晶白雲岩互層,含燧石結核; 毛莊組:主要為紫、暗紫色泥岩,頂部及中部夾有薄層鮞狀灰巖及中厚層狀含泥質白雲岩。

  寒武系中統徐莊組:上部泥岩夾鈣質粉砂岩,含砂碎屑灰巖;中下部含絹雲母泥岩,夾海綠石石英砂岩、含砂泥灰岩。

  寒武系中統張夏組:上中部厚、中厚層鮞狀灰巖,豆狀灰巖夾厚層灰巖;下部厚層花斑灰巖,底部薄板狀泥質條帶灰巖夾泥灰岩。

  寒武系上統崮山組:下、中部薄板狀,中厚層灰巖夾泥岩,竹葉狀灰巖,泥質條帶灰巖和鮞狀灰巖;上部厚層泥質條帶灰巖;頂部中厚層灰巖夾泥岩。

  2.看到的岩石

  ① 鮞狀灰巖,又稱鮞粒灰巖,是一種以鮞粒為主要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種良好的儲油巖.它是兼具化學和機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於碳酸鈣處於過飽和狀態的海、湖波浪活動地帶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動地帶。

  其成因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質的攪動,每攪動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內碎屑、陸源碎屑等便處於懸浮狀態,同時促使二氧化碳從水體中逸出,過飽和的碳酸鈣文石針圍繞碎屑顆粒沉澱一圈包殼,這樣周而復始的攪動,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紋包殼的鮞粒。當鮞粒達到一定大小,其質量超過波浪、水流攪動的能量,便堆積在海底,不再被攪動,併為亮晶方解石膠結,形成亮晶鮞粒灰巖,若鮞粒被帶到低能環境,則形成泥晶鮞粒灰巖。

  ② 竹葉狀灰巖,石灰岩的一種,其特點為截面有礫石呈竹葉狀。在我國華北地臺上寒武統崮山組曾出現過大量的竹葉狀灰巖現象。

  屬寒武系碳酸鹽類的沉積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於海里,經海水長年衝擊、侵蝕,慢慢變成類似橄欖狀碎石塊,一般長0.3cm~10cm,後又經地殼運動、滄海變遷,漸漸被一種鈣質膠接、粘合、擠壓在一起。滄海變為陸地後,這些合成石塊在地殼的變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沖刷、風化等外力作用而變成今天的模樣。

  其成因為在正常的淺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層石灰岩,在其剛形成後不久,有的可能尚處於半固結狀態,被強烈的水動力破碎,搬運和磨蝕,並在搬運不太遠的地方,在水動力條件相對較弱的環境下堆積下來,再經成岩作用,從而形成竹葉狀灰巖。

  ③ 紫紅色頁岩,一種含鐵元素的頁岩,是一種沉積岩,成分複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頁岩形成於靜水的環境中,泥沙經過長時間的沉積,所以經常存在於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帶,在海洋大陸架中也有頁岩的形成,頁岩中也經常包含有古代動植物的化石。有時也有動物的足跡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跡都可能在頁岩中儲存下來。

  ④ 豹皮灰巖,是一種具黃色、褐紅色不規則斑紋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巖。通常基質部分為隱晶質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紋部分含有較多的白雲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巖過程中發生白雲石化而成的,白雲石化作用常選擇石灰岩中滲透性較好含顆粒的條帶或斑塊進行。此種灰巖在中國寒武紀、奧陶紀地層中常見。一般認為豹皮灰巖是經韌性剪下作用的灰巖形成的鈣質糜稜巖。

  3.天乳山的斷裂構造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岩石因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岩層連續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為斷裂。基本型別是節理和斷層。

  ① 節理裂隙:

  岩層發生了裂開但兩盤岩石沒有發生明顯的相對位移的斷裂變動。按其形成的力學性質,節理可分為張節理和剪下節理和劈理。節理常成組出現。在天乳的山頂上可見許多節理裂隙

  ② 斷層:

  如果斷裂兩側的岩石已發生了明顯的相對位移,則稱斷層。

  4.天乳山的褶皺構造:

  在牙口向遠處看可見地層走勢傾向東南,呈現明顯的褶皺結構。

  褶皺結構: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岩層在側向壓力作用下發生彎曲,但仍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這種地質構造形態叫褶皺。褶皺中單個的彎曲也稱褶曲。褶皺的面向上彎曲﹐兩側相背傾斜﹐稱為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兩側相向傾斜﹐稱為向形。如組成褶皺的各岩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背斜﹔較新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向斜。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單個褶皺大者可延伸數十公里﹐小者可見於手標本或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

  5.天乳山的岩溶作用

  ①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②地下岩溶形成

  溶洞都分佈在石灰岩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鐘乳石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石鐘乳是一種呈倒錐狀的岩溶堆積物,大的可達數米,小的只有幾釐米,主要是岩溶水沿著溶洞頂部細小的裂隙滲出並在滴水處不斷沉澱產生的。它緊緊與洞頂相連,不斷向洞底延伸。

  石筍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積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並不斷沉積的產物,它與石鐘乳相對生長,一般呈筍狀、塔狀和錐狀。

  石鐘乳和石筍的橫剖面都具有同心圓結構。

  ③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條件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佈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裡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異的岩溶景觀。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活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強,岩溶作用越明顯。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強,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岩溶地貌發育越完整,並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網。

  5書寫實習報告

  下午4:00下山,坐車回校後根據自己所見的和自己從課堂學的知識,仔細分析了沉積岩、變質岩等岩石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實習地點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並將照片和自己的筆記逐一對應,通過上網搜查資料,查各種文獻,把實習報告寫完。

  四、實習總結:

  1.通過此次一天的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堂學不到的知識,鞏固了課堂學到的對岩石巖性,地質構造等的認識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淺。

  2.這次野外實習我們沿途欣賞了秀麗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體驗了登山的樂趣,雖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實習後的成果,心裡還是非常開心。

  3.本次實習,不僅是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和鞏固,也是進一步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學習並把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這對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3

  一、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重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岩石、礦產,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和古生物的主要型別、分佈及其演化規律,及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等,並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性,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學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然而光從理論上認識只能讓大學生紙上談兵,因而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同時,這也是給我們一個找出自身知識的不足與缺陷的實踐機會。

  二、實習地區概況

  主要實習地點是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

  三、實習內容

  一5月9號 實習前準備

  在課堂上我們已經學習了地質地貌學這門課程,對地質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馬上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我們都很興奮,都在為實習做準備。首先我們上網查了實習地的概況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大概瞭解到:約在距今19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顯著的地殼運動,叫“呂梁運動”,使中元古界與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觸,呂梁運動以後,相對穩定地層的範圍不斷擴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較複雜。有些地層在久經腐蝕以後,開始下沉,形成地質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海浸,無脊椎動物和菌藻類植物開始出現,一直到距今大約8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京娘湖地區還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約兩億五千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稱為“燕山運動”。由於地殼斷層,大部分海水向東消退,京娘湖地區仍處於大海的邊沿,洶湧的海濤沖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態的溝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約6500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叫“喜馬拉雅”運動,西部地殼相對隆起,東部地殼相對下沉,海水向東消退,整個太行山脈的雄姿也由於海水的消退展現出來,這裡形成了北臺、太行、唐縣三層夷平面,培養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西嶽的石英砂岩峽谷峰林景區。古武當山岩石主要為砂岩,大部分屬於三大岩石中的沉積岩,還有少量的變質岩。

  二5月10號 古武當山實習

  上午坐車到達古武當山,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沿山路向上爬,觀察當地的地質組成,地質構造。

  老師給我們介紹到古武當山地區的岩石主要為砂岩,大部分屬於三大岩石中的沉積岩,還有少量的變質岩。砂岩是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矽、鈣、黏土和氧化鐵。砂岩是一種沉積岩,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裡粒含量要大於50%。決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變質岩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溫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態的岩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1.岩層的節理

  它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岩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岩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岩石的裂縫。 這是由於岩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岩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以節理與岩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岩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岩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岩層層面。

  2.斷層

  地殼岩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正斷層:逆斷層的斷層面也幾乎垂直,但上盤向上移動,而下盤向下移動,這種型別的斷層是由於板塊擠壓形成的。衝斷層與逆斷層的移動方式相同,但斷層帶幾乎是水平的。在這類同樣是由擠壓形成的斷層中,上盤的岩石實際被向上推移至下盤的頂部,這是在聚合板塊邊界中產生的斷層型別。

  逆斷層:在平移斷層中,岩石塊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動。正如轉換板塊邊界中所述,地殼塊相互滑動時形成這些斷層。

  平移斷層:在所有型別的斷層中,不同的岩石塊緊密地相互擠壓,在移動過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這種摩擦足夠大,這兩塊岩石將咬合,因為摩擦力使它們無法相互滑動。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板塊的力量繼續推動岩石,從而增大施加在斷層上的壓力。

  3.尖滅

  “尖滅”指具有一定體積的物體其逐漸縮小直至消失的現象。地層的尖滅指的是沉積層向著沉積盆地邊緣,其厚度逐漸變薄直至沒有沉積。超覆是海侵時隨著沉積範圍的擴大,上覆岩層的沉積範圍大於下伏岩層的現象。

  4.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岩層因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而變形,形成的一系列連續彎曲。岩層的連續完整性未遭到破壞,是岩石塑性變形的表現。它在層狀岩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地殼上最常見的一種地質構造形式。褶皺是最重要的構造現象,因而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5月11號 京娘湖實習

  今天我來到京娘湖,將對波痕、泥裂進行觀察,對河谷形態、河谷的發育形成進行認識性的學習。

  1.波痕

  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峰、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動力將波痕分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風成波痕等;然後再根據其大小,形態或對稱性作進一步的劃分。出現於岩層的頂面.並可在上覆岩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岩層的頂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稱乾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乾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裂隙成“V”形斷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頂底面。裂隙被上覆層的砂質、粉砂質充填。

  3.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四、 實習感想

  通過本次野外實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種岩石呈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老師細緻的講解,我們更深一層的瞭解到各種岩石的性質,從外表到岩石的組成及結構。地質學確實有著它自己的魅力,在我們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肯定會用到很多地質知識,這是我們的基礎。總的來說,本次實習不輕鬆,首先,短時間接觸到這麼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徹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查閱資料。其次,本次實習對我們的體力也是一個小的考驗,但作為土木工程的學生,本次實習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學校學習之餘多參加這些室外實習有助於我們從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質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對知識的瞭解更加深刻!

  4

  一、實習位置、交通、地貌概況

  實習位置:實習地點位於北碚嘉陵江觀音峽左岸水北公路朝陽橋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峽谷右岸通過。

  交通:東南距牛角沱車站約35公里,西北距北碚車站2公里。而從學校乘校車出發,經由收費站上重慶主城區外環高速,最終抵達北碚實習地點,其中乘車大約需要1個小時。因而交通還是比較便利快捷。

  地貌概況:實習地區屬低山峽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時間是中生代末四川運動。地貌受巖性及構造控制,觀音峽的低山位於背斜軸部,高處海拔800~850米,頂部較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兩翼山坡由於巖性影響,硬質岩石凸起,軟質岩石凹下,灰巖處溶溝、石芽、溶洞、溶槽等發育。在山頂與山頂之間常形成背斜張裂帶埡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東140度方向深切橫穿背斜,兩岸岩石高聳,氣勢磅礴,相對高度差達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寬僅100米,有一級較窄的高出枯水面約30米的基岩階地公路所在處。

  二、地層巖性、構造特徵

  一地層巖性

  實習區出露最老地層為二疊系上統長興組,而在公路上可見到地層是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嘉陵江組,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佈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二疊系長統長興組cP2

  灰色厚層一塊狀含燧石團塊灰巖,錘擊後有臭雞蛋味,含腕足類、瓣鰓類化石。僅在白廟子大橋公路下江邊可見。

  2. 三疊系T

  1 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fT1 紫紅色——暗紫紅色泥灰岩、泥岩、頁岩,夾有青灰色、紫紅色灰巖,自下部向上頁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 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jT

  1 以石灰岩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狀砂岩,中上部灰巖中夾有米黃色白雲質灰巖

  及灰色角礫狀灰巖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 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lT

  2 以泥灰岩為主,夾泥岩,地表因風化作用多呈泥狀。厚度小於10米。

  4 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xjT

  3灰白——棕黃色、厚色一塊狀,中一組粒長石石英砂岩夾頁岩和煤。

  3. 第四系Q 殘積、坡積、沖積物。

  二構造特徵

  1.褶皺

  觀音峽背斜屬川東南弧型構造帶華鎣山複式帚狀褶皺帶中南延最長之長軸背斜。自三江壩南延橫穿

  嘉陵江,經中梁山,終於長江貓兒峽,延長約150餘公里,實習區是在橫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該

  背斜由於風華侵蝕等外力作用嚴重,背斜樞紐並未形成山頂,而是變成了埡口。

  實習區的背斜觀音峽背斜一部分軸線10~15度,西北翼陡傾向300~305度,傾角60~80度,東南翼緩傾向100~105度,傾角30~35度。通過實際測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傾向大致為140度,傾角是40度。

  2.斷層

  實習區內有斷層分佈,主要分佈在背斜軸部和翼部,其中軸部由於地層產狀亂,垮塌嚴重加之修建了擋牆,所以出露不好。但在兩翼可以見到一些小斷層,如在甘硐子一帶小斷層還是比較發育的。 由於沿著斷層面可以看見上盤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傾向下的,所以上盤上升,此斷層為逆斷層。但這

  個斷層的形成並不是由於大型的地質運動所引起的,原因是這個斷層面兩端並不是無限延伸,切斷山體的。

  三地下水

  區內可見到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質現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樑可見到滑坡,在長生橋可見到垮塌現象。

  三、實習收穫和體會

  通過此次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岩石的巖性、產狀、結構構造,以及層理層面等等特徵,有了初步的瞭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課本理論學習中,老師講岩層的產狀時,拿出一個地質羅盤,告訴我們怎麼測岩層的走向、傾向、傾角。雖然聽的時候知道怎麼測,但到了實際的情況,看到實習地點裡的很多岩石,拿著手裡的羅盤,就變得手忙腳亂了。最後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終於成功測出了岩層的產狀,並掌握了羅盤的使用。

  同時,在這次實習中,我認識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頁岩等等許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礦物。雖然無論是在課堂中,老師的講解,還是實驗中,我們觀察了岩石的手標本,但是畢竟現實與實驗還是有所差距,面對由各種岩石組成的山坡,突然感覺所學知識變得不適用了,分辨不出這是什麼岩石,這是什麼構造,還有出露地層的情況。但在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講解下,逐漸有了認識,並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在實習中,嘉陵江江面上橫跨了幾座大橋,無論是以前的,還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對外行人來說只有看熱鬧,但對於學過工程地質的我們來說,就不能光是看熱鬧這麼簡單,還得看出裡面的門道。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學到由於實習地區的特殊地形地質條件,河床的岩石是質地堅硬,強度和穩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這些橋的橋基幾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澆築混凝土。為了降低成本,減小自重,位於甘硐子的鋼架鐵路橋把橋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狀,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見鋼架鐵路橋的橋墩中有明顯的孔洞。並且這些橋基本上都選擇在了河道順直,河谷較窄,橋樑的軸線與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穩定,地基條件良好,無不良地質現象的地段。同時,公路、鐵路的隧道、涵洞選址也是選在了實習地點褶皺構造的兩翼,以及巖性均一,強度和穩定性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們看到了由於山洪激流的地質作用形成的巨大沖溝。還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從山體中流出,岩溶現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體等等不良的地質現象。因而,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在修建這條公路的時候,如何預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樑處的巨大滑坡。原本這條公路是處於這個滑坡體的影響範圍之內,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時候,從中間切斷了這個滑坡體,並把公路一下的滑坡體進行徹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擋土牆,但由於滑坡體巨大,滑坡體滑動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圓柱形的抗滑樁。從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體的進一步發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質現象對公路沿線的影響。

  最後,通過本次親身經歷過的地質實習,我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掌握,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社會實踐及動手能力,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深深體驗到身為地質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職業本身所帶來的危險性、不確定性、艱苦性,以及對社會建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所擁有的神聖性、責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能力,培養自己強烈的責任心,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5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絡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瞭解三大岩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絡。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瞭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一.臥虎山水庫及其概況:

  臥虎山水庫 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讚。三條大川經仲宮鎮並渡口村匯入臥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於臥虎山、黃花山之間,築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臥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戶於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臥虎山水庫  這裡,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群山連綿,蔥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臥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鍾廷瑛在《詠臥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水庫大壩南首西側,為黃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餘,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築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儲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黃花山南側相鄰一山,名“瓢兒峰”,俗稱“瓢葫蘆峰”。相傳,唐堯時期隱士許由曾於此避水,將瓢忘在這裡,故名。石巖上留有金明昌年間鐫刻的釋迦、羅漢像。臥虎山西北,為石固寨山。此山形勢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末,劉裕率師北伐,與在這裡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戰,至今山上廢壘猶存。

  二羅盤的使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學到了如何運用羅盤儀測量岩層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岩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1.岩層走向的測定: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標所指刻度即為岩層之走向。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岩層之走向。

  2.岩層傾向的測定: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 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

  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岩層傾角的測定:將儀器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並用羅盤側邊緊靠地質介面且垂直於介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於下方,旋動測角旋鈕,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度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介面的傾角。在實際測量時,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為了提高精度,則要首先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後再測傾向和傾角。

  在此處我們主要是學了一下羅盤的使用。

  三斷層及其形成原因

  地殼岩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 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著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釐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

  實習總結:

  一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欣賞臥虎山水庫美麗環境的同時,看到因修水庫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認識到了工程前期論證的重要性,而後期對滑坡的修治雖然存在瑕疵但整體上還是成功的。

  一天的實習最重要的是使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了地質羅盤儀的使用和對岩層走向、傾向及傾角的測量工作,是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瞭如何對滑坡和邊坡進行治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此次實習還培養和鍛鍊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以後的實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心得體會:

  為期一天的地質實習,雖然很短,讓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後的理論學習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地質精選實習工作報告
地質人員實習工作報告模板
相關知識
地質學專業實習工作報告最新範本
電工實習工作報告最新範文
大學生法律專業實習工作報告
大學生機械專業實習工作報告
工商管理專業實習工作報告模板
最新電子商務專業實習工作報告模板
審計專業實習工作報告範本
會計專業實習工作報告
通訊技術專業實習工作報告
金融專業實習工作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