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實習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通過病蟲害實習,以積極的態度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只有做好預防監控,掌握病蟲害的流行區域和時間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的機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起初我認為做調查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真正開始實踐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在執行的時候也會遇到許多想不到的困難,兩天半時間,時間很短暫,在實習過程中,得到深刻的認識,鑑定,如何將昆蟲製成標本,識別昆蟲基本特徵。兩天半幾乎是雨天,阻礙抓蟲不便,在團隊合作精神下、個人精神,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實習有:抓昆蟲、製作標本、鑑定昆蟲等等流程。雖看上去簡單,通過流程做,有很多問題要問老師,或要老師製作一遍,我們才會製作。 統統此次作物病害防治教學實習,讓我們認識了許多病害的種類和特徵,並深刻地體會到病害對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同時加強了我們隊農作物的病害認識和提高了我們隊病害防治的警惕,與此同時,明白了團隊團結合作凝聚力的強大,以及讓我們的思維得到發散,動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時書本上的理論我們的知識得到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完善了教學的根本理論和最終目的。讓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過程中,為以後走出社會為農民朋友帶去先進的病害防治技術,為帶動國家的農業發展做出個人的點點貢獻。 雨天阻礙我們組抓蟲,但是我們也知道,這些小的挫折不過是我們漫漫人生道路中很小的障礙,在畢業後我們將要面臨的是比它要困難百倍千倍的事,這次的調查讓我們真切的認識到這一點。通過這次調查期,我學會了很多工作所必備的一些工作經驗,也體會到哦工 成員辛苦,更學到不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這段經歷,不僅擴大了我們的知識面,也豐富了我們社會實踐的經歷,為我即將踏入社會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我們呢通過實踐找出了自身狀況與社會實際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後的學習期間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為求職與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能力準備。 2014/4/28篇二:病蟲害實習報告 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學實習報告 1

  一、實習目的和意義

  通過植物病蟲害課程的實習,在其過程中通過對林木病變組織的形態學觀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發生、發展規律;通過對所捕捉的昆蟲的標本製作,分類鑑別,更好地鞏固森林昆蟲學知識。最重要的是,通過野外實踐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的內容和方法

  1.植物病害觀察及採集 2.植物昆蟲觀察及採集 3.標本的製作

  三、實習工具及試劑

  工具:鑷子、修枝剪、紙袋、廣口瓶、捕蟲網 試劑:乙酸乙酯、酒精

  四、實習地點及時間 2

  五、實習調查結果

  一板慄紅蜘蛛發病情況調查 調查方法: 在海拔相對較低和相對較高的兩塊板栗林選擇四棵板栗樹進行紅蜘蛛發病情況調查。

  調查結果: 調查方法:

  對本部海棠樹普查。每組兩棵。 調查結果:

  病害名稱

  病原

  採集分類地位 拉丁文 地點 tetranychus 紅蜘蛛 紫葉李 農大葉蟎科 cinnbarinus 南校 寄主 調查資料 白粉病

  南校

  桃蚜 桃 農大

  南校

  蚜蟲 龍爪槐 農大

  南校

  蚜蟲 國槐 農大

  南校

  卷葉棉美國白農大蚜 蠟 南校 潛葉葉五角楓 農大蜂 南校 白粉菌 大葉黃農大 楊 南校 立木蝨 黃櫨 黃櫨

  蚜科

  myzus

  persicae aphidoidea aphidoidea aphidoidea 蚜科 蚜科 蚜科

  葉蜂科

  tenthredinidae erysiphe graminis d.cf.sp. tritici e.marchal psyllidae 葉枯病 白粉病

  白粉菌 黃櫨

  農大木蝨科 南校

  農大 南校

  農大 南校

  木蝨科 葉蟬科 蚜科 erysiphe graminis

  d.cf.sp. tritici e.marchal psyllidae 穿孔 穿孔 黑斑病 炭疽病 黑斑病 病毒病 病毒病 梧桐木蝨 葉蟬 蚜蟲 榆葉梅 農大

  南校

  梧桐 農大

  南校

  臭椿 農大

  南校

  鵝掌楸 農大

  南校

  鵝掌楸 農大

  南校

  月季 農大

  南校

  芍藥 農大

  南校

  牡丹 農大

  南校

  毛棶 農大

  南校

  欒樹 農大

  南校 cicadellidae aphidoidea

  4

  6.9樹木園

  病害

  病原

  寄主

  採集分類地位 拉丁文 地點 樹木園 樹木園 蚜科 調查資料

  石榴蚜蟲 芍藥白粉病 蚜蟲 石榴

  芍藥單芍藥 囊殼菌

  單囊殼屬 sphaerotheca

  paeoniae c. y. chao sp. nov 蚜科 青檀棉葉蚜蚜蟲 紫薇白粉病 栓皮櫟葉蟎 毛棶葉蟬 毛棶蚜蟲 遼東櫟蚜蟲 木瓜棉蚜

  朴樹沙樸木蝨 赤松蚜蟲 紫薇椿象 木瓜鏽病 青檀 蟲害

  樹木園 樹木園 二孢白粉菌 葉蟎 葉蟬 蚜蟲 蚜蟲 棉蚜 沙樸木蝨 蚜蟲 椿象 紫薇

  子囊菌亞門,白粉菌屬 葉蟎科 葉蟬科 蚜科 蚜科 蚜科 同翅半翅目木蝨科 蚜科 蝽象

  科 半翅目 真菌病害擔子菌亞 5

  erysiphe cichoracearum 栓皮櫟 樹木

  園 毛棶 毛棶

  樹木園 樹木園 cieadellidae

  遼東櫟 樹木

  園 木瓜 朴樹

  樹木園 樹木園 樹木園 樹木園 樹木園 赤松 紫薇

  :leptocorisa acuta 梨膠孢 木瓜

  gymnosporan gium asiaticum miyabe ex篇三:病蟲實習報告初成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實習報告 ——林木病害及蟲害調查 學院: 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班級: 林學083班第5組 指導教師: 樊建庭 張昕 學生: 沈喆吉 實習時間: 2011.06.27——2011.07.2

  一、實習目的和意義

  通過園林植物病蟲害課程的實習,在其過程中通過對林木病變組織的形態學觀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發生、發展規律;通過對所捕捉的昆蟲的標本製作,分類鑑別,更好地鞏固森林昆蟲學知識。最重要的是,通過野外實踐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的內容和方法 ①園林植物病害觀察及採集 ②園林昆蟲觀察及採集 ③標本的觀察

  ④林木病害病原菌鏡檢

  ⑤園林昆蟲標本的製作及觀察 ⑥採集標本的鑑定及整理

  三、實習工具及試劑

  工具:鑷子、修枝剪、紙袋、膠捲盒、廣口瓶、捕蟲網 試劑:乙酸乙酯、酒精

  四、實習的時間和地點

  6月27日 臨安天目山園林病害標本及園林昆蟲的採集 6月28日 浙江農林大學園林病害標本及園林昆蟲的採集 6月29日 內業園林病害標本及園林昆蟲的採集 6月30日 內業園林病害的鑑定及園林昆蟲的標本製作和分類 7月1日 杭州植物園及內業園林病害的鑑定及園林昆蟲的標本製作和分類

  7月2日 撰寫實習報告

  五、內業

  園林植物病害

  1、植物標本採集所需的工具 標本紙——用於植物病害標本的壓制作用 吸水紙——用於壓制標本並吸收水分的作用,一般為吸水性強的麻皺紋紙 採集袋——採集中用於裝新鮮標本之用 信封——採集時用於將個標本分開,並記錄各標本的病害和記住植物名稱 剪刀——用於採集植物病害時剪斷樹枝 記錄本——用於記錄植物的名稱、產地、病害名稱等各種事項 繩子——用於捆壓標本夾和吸水紙

  2、植物標本的採集

  4.2.2.1採集物件和要求

  採集野外標本時應該儘量採集有代表性的病害標本。而且在採集時必須記錄本標本病害的名稱、採集地、採集時間、記住名稱等。

  3、標本的壓制和整理

  壓幹法是製作標本的主要方法,將採集回來的植物病害標本夾在兩張吸水紙之間,並 做好標籤,然後用繩子捆緊,前三天每一天換一次吸水紙,後來幾天每兩天換一次吸水紙,直到標本乾燥為止。

  .4、實驗室鏡檢

  將植物病害標本做成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確定其病害型別和觀察寄生微生物的形態。

  一實習結果

  1. 梨鏽病 症狀:

  主要危害梨樹的幼嫩綠色部分,如幼葉、葉柄、幼果及新梢。梨鏽病的診斷要點可以概括為:“病部橙黃、肥厚腫脹、初生紅點漸變黑、後長黃毛細又長”。 幼葉:葉片被害後葉片正面產生圓形小病斑,中央橙黃色有光澤,邊緣淡黃色,周圍具有黃色暈圈。隨著病斑的擴大,病斑中央產生蜜黃色微凸的小粒點病菌性孢子器,潮溼時小粒點上溢位淡黃色黏液性孢子,黏液乾燥後黃色小粒點變成黑色。之後病斑組織變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並長出幾根至十幾根灰白色或淡黃色的細管狀物鏽孢子器,內有大量褐色鏽孢子,成熟後從鏽孢子器頂端開列散出。 幼果:被害初期與葉片症狀相似,後期病部長出鏽孢子器,發病嚴重時果實畸形並早期脫落。 葉柄、果柄:受害後病部橙黃色,並膨大隆起呈紡錘形,病斑上也可長出性子器和鏽子腔。

  病原和發病規律:

  梨鏽病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病原屬擔子菌亞門膠柄鏽屬真菌。性孢子器葫蘆形,埋生於表皮下;性孢子紡錘形,單胞無色。鏽子器長簡形,叢生於葉背面。鏽孢子近圓形,橙黃色,表面有瘤狀細胞。冬孢子雙胞,萌發生出先菌絲,4胞,每胞生一小梗,頂端生一擔子孢子。擔孢子無色,單胞,大小為10—15×8—9微米。 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檜柏上越冬。次年3月,冬孢子角吸水後膨脹成黃色膠塊,並散出擔孢子借風力傳播到梨樹的新梢、嫩葉和幼果上為害,產生性孢子器和鏽子腔,但不再侵染梨樹,5、6月間再借風力傳播到檜柏上完成其生活史。 防治方法

  1、在梨園5公里內不種植檜柏,中斷轉主寄主。

  2、若梨園附近有檜柏,則在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檜柏上噴波美1一2度石硫合劑或350倍的五氯酚鈉,殺滅越冬後的冬孢子和擔子孢子。

  3、從梨展葉開始至5月下旬止,可噴1:3∶200—24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開花期不能噴藥,以免產生藥害。

  2.桃穿孔病 症狀:

  為害葉片、新梢及果實。葉片受害,開始時產生半透明油浸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整圓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圍有淡黃色暈環。天氣潮溼時,在病斑的背面常溢位黃白色膠粘的菌膿,後期病斑乾枯,在病、健部交界處,發生一圈裂紋,僅有一小部分與葉片相連,因此,很易脫落形成穿孔。有時葉片邊緣多數病斑互相癒合,使葉緣表現焦枯狀。病葉變黃,容易早期脫落。枝梢受害後,產生兩種不同型別的病斑:一種稱春季潰瘍,另一種稱夏季潰瘍。 春季潰瘍在去年夏末秋初病菌就已感染,病斑油浸狀,微帶褐色,稍隆起;由於病斑很

  小,當時不顯著。但到第二年春季逐漸擴充套件成為較大的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組織內有大量細菌繁殖。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溢位黃色的菌膿,為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夏季潰瘍是在夏季發生於當年抽生的嫩梢上,開始時環繞皮孔形成油浸狀、暗紫色斑點,以後斑點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或紫黑色,周緣隆起,中央稍下陷,並有油浸狀的邊緣。夏季潰瘍的病斑不易擴充套件,並且會很快乾枯,故傳病作用不大。 果實被害,產生暗紫色圓斑,邊緣有油浸狀暈環。病斑表面和它的周圍常發生小裂縫,嚴重時發生不規則的大裂縫。 病原物和發病規律病原細菌呈短桿狀,兩端圓,大小0.4~1.7×0.2~0.8微米,單生或連成短鏈。一端生鞭毛1~6根,有莢膜,無芽孢。格蘭氏染色陰性反應,好氣性,在牛肉汁瓊脂培養基上形成黃色、圓形菌落,能使獸膠漸漸液化,並使牛乳渾濁腖化。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5℃,最高38℃,最低7℃,致死溫度為51~52℃ 10分鐘。病菌暴露在陽光下經30~45分鐘即失去生活力,在於燥條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梢潰瘍組織內可存活1年以上。落於地面病組織內的病菌,約經6個月後死亡。 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開始發生,6月份梅雨期蔓延最快。夏季高溫乾旱天氣,病害發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擴充套件過程。溫暖多雨的氣候,有利於發病,大風和重霧,能促進病害的盛發。樹勢衰弱和排水通風不良的桃園,發病較嚴重。 病菌可以在落葉中越冬,但對第二年病害的傳播不起重要作用。枝梢上的潰瘍是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到第二年春季,細菌大量繁殖,形成潰瘍,並溢位菌膿,這時新的枝葉已抽生,易被感染,故春季潰瘍是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夏季潰瘍中的細菌,一般不能越冬。 細菌通過風雨傳播,有時也可由昆蟲傳播,從葉上的氣孔和枝梢、果實上的皮孔侵入。侵入後的潛育期,一般為1~2星期,氣溫較低時,可延長至20~25天。 防治

  1.消滅越冬菌源。枝梢上的潰瘍,應結合冬季修剪,徹底剪除,並集中燒燬;落於果園地面的枯枝和落葉,也應清除。

  2.噴藥保護。在桃樹發芽前可噴射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0.8%波爾多液。在5~6月間於病害開始發生時,噴射硫酸鋅石灰液,配方為:硫酸鋅1斤,消石灰4斤,水240斤。

  3.注意桃園排水,合理修剪,使樹冠通風透光良好,降低園內溼度,以不利病菌蔓延。預防果實發病,可於5月上、中旬進行套袋。

  4.桃樹不宜與李、杏、櫻桃等易感病的果樹混栽,避免互相傳染。李樹對細菌性穿孔病的感病性很強,往往成為果園內的發病中心,然後傳染到桃樹上。因此,在以桃樹為主的果園,應將李、杏、櫻桃等果樹栽植到距離較遠的地方。

  3.桂花煤汙病 症狀:

  被害部分覆蓋一層黑色煤炱狀物。因病菌種類不同,引起症狀各有差異、如煤炱屬的煤炱為黑色薄紙狀,易撕下或自然脫落;刺盾炱屬的黴層似鍋底灰,若用手指擦拭,葉色仍為綠色;小煤炱屬的黴層呈輻射狀小黴斑,分散於葉面及葉背,由於其菌絲產生吸孢,能緊附於寄主表面,故不宜脫落。煤汙病嚴重時,濃黑色的黴層蓋滿全樹的成葉及枝幹,阻礙葉片的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長,病葉變黃萎,提早落葉,降 低觀賞價值和鮮花產量。 病原和發病規律:桂花煤汙病由多種真菌引起的,常見的有柑橘煤炱、刺盾炱和巴特勒小煤炱。分佈極為廣泛,幾乎到處都有,不僅為害桂花,還為害柑橘、茶樹等許多種植物。 分佈於囊菌亞門、座囊菌目和小煤炱目。常見的有柑橘煤炱與刺盾炱、小煤炱目的巴特勒小煤炱以及屬於半知菌亞門絲孢目的煤

  篇2

  園林綠化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幻覺綠化事業進展亦加快,樹木花草的種類及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園林技術專業:病蟲害實習總結。但在花草樹木的生長髮育過程中,經常會遭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從而使花草樹木生長不良、畸形、腐爛甚至死亡,不僅降低花木的質量,失去觀賞價值和綠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是保護園林綠地的重要措施。多年來,在園林綠化中,只重數量,忽視質量,植樹後缺乏正確的撫育管理,加之初期發生的林木病蟲害未能進行必要的監測和防治,因而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增多,危害加重。因此我們應該從規劃設計到園林綠地後期養護各個環節進行園林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在園林植物綠化防治的過程中,應從城市環境的整體觀念出發,樹立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獨特的作用,採用適合城市特點的有效方法,相互協調,合理使用和逐步減少化學藥劑;同時在設計、苗圃地、植物檢驗、綠地施工、後期養護等方面做好增強防治措施,使病蟲害防治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

  為了強化我們的病蟲害防治知識,並且詳細瞭解本溪市園林病蟲害情況,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意義匪淺的園林病蟲害實習,並且在老師之前給我們各小組劃分的地區或者環境搞了一次調查,時間是2008年10月10日到10月12日。在這3天時間裡我組成員分別對峪明路、師府路、東芬--南地、東明路、站前--新立屯17路路段、地工這六段本溪市主幹道的行道樹樹種及其存在的病蟲害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調查中我們發現本溪市園林植物在樹種的配置上沒有明顯的失誤,但是在行道樹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上跟別的大中型園林城市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首先是在養護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可以說是跟不上。在我看來科學施肥合理澆水、鬆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並結合修剪、清除病蟲枝葉,做好綠地衛生、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來源;對草坪、草花等進行合理輪作;結合翻地消滅越冬蟲害等這些措施都能很好的預防病蟲害,使植物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但是實際上,本溪市主要採取的是將有病蟲害的樹木伐掉,更換上新的植株,以保持綠化效果,其實這是換湯不換藥。要想從根本上去除病蟲害還是得加強管理。其次在病蟲害的預防上做的也不夠好。園林植物的後期養護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的過程,病蟲害的防治在這個階段同樣也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我們在這也時期應給樹立一種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以積極的態度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我們只有做好預防監控,掌握病蟲害的流行區域和時間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的機率。

  通過此次的短期調查我已經基本瞭解了本溪主要園林植物的病害和蟲害情況,在病蟲害的治理上也有了新的領悟。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知識是在課本上沒有學到的.

  為了能夠比較直觀的將自己所觀察的事物表達出來,現將個人觀察記錄總結如下:

  一、國槐

  國槐性強健,萌芽力及抗汙染能力都很強,且樹冠寬廣枝葉繁茂,壽命長,在我國南、北方廣泛應用。但該樹一旦遭受某些蟲害,將會嚴重影響其生長,甚至導致死亡。根據多天來的調查,發現本地以及其他地區一般出現的病蟲害以及採用方法的方法如下:

  1.槐蚜:年發生多代,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枝條嫩梢、花序及莢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縮下垂,妨礙頂端生長,受害嚴重的花序不能開死,同時誘發煤汙病。

  防治方法:

  1秋冬噴石硫合劑,消滅越冬卵。

  2蚜蟲發生量大時,可噴40%氧化樂果或者10%蚜蝨淨可溼性粉劑3000至4000倍液。

  3在蚜蟲發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後卷葉前,用藥棉蘸吸40%氧化樂果乳劑8至10倍液,繞樹幹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綁紮。

  2.硃砂葉蟎:1年發生多代,以受精雌蟎在土塊孔隙、樹皮裂縫、枯枝落葉等處越冬,該蟎均在葉背危害,被害葉片最初呈現黃白色小斑點,後擴充套件到全葉,並有密集的細絲網,嚴重時,整棵樹葉片枯黃、脫落。

  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劑噴灑刮除粗皮、翹皮,也可用樹幹束草,誘集越冬蟎,來春集中燒燬。

  2化學防治:發現葉蟎在較多葉片危害時,應及早噴藥,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後期蟲害的關鍵。

  3.槐尺娥:又名槐尺蠖。1年發生3至4代,以蛹在樹木周圍鬆土中越冬,幼蟲及成蟲蠶食樹木葉片,使葉片造成缺刻,嚴重時,整棵樹葉片幾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

  1落葉後至發芽前在樹冠下及周圍鬆土中挖蛹,消滅越冬蛹。

  2化學防治: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點做好第一、二代幼蟲的防治工作。

  3生物防治可用蘇雲金桿菌乳劑600倍。

  4.鏽色粒肩天牛:兩年發生1代,主要以幼蟲鑽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蟲開始活動,蛀孔處懸吊有天牛幼蟲糞便及木屑,被天牛鑽蛀的國槐樹勢衰弱,樹葉發黃,枝條幹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成蟲:天牛成蟲飛翔力不強,受振動易落地,可於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於夜間在樹幹上捕殺產卵雌蟲。

  2人工殺卵:每年7至8月天牛產卵期,在樹幹上查詢卵塊,用鐵器擊破卵塊。

  3化學防治成蟲:於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蟲活動盛期,對國槐樹冠噴灑殺蟲劑。

  4化學防治幼蟲:每年3月至10月天牛幼蟲活動期,可向蛀孔內注射80%敵敵畏或40%氧化樂果,然後用藥劑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殺幼蟲。

  5用石灰10公斤硫磺1公斤鹽10克水20公斤至40公斤製成塗白劑,塗刷樹幹預防天牛產卵。

  5.國槐葉小蛾:1年發生二代,以幼蟲在樹皮縫隙或種子越冬,七八月危害最為嚴重,幼蟲多從複葉葉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樹木複葉枯乾、脫落,嚴重時樹冠出現禿頭枯梢,影響觀瞻。

  防治方法:

  1冬季樹幹綁草把或草繩誘殺越冬幼蟲。

  2害蟲發生期噴灑40%乙醯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殺蟲劑。

  二、京桃

  桃樹種植易、但桃抗病蟲害能力弱,最易受蚜蟲、紅蜘蛛、天牛等危害,還易發生褐斑病、縮葉病、樹幹流膠病等。

  1.蚜蟲

  蚜蟲每年春季當桃樹發芽生葉對,聚集桃樹嫩枝和幼葉片上,用細長的口針刺入組織內部吮吸汁液,被害後的桃葉呈現小的黑點,紅色和黃色斑點,使葉逐漸蒼白卷縮,甚至脫落,既影響花芽的形成,又可削弱樹勢。蚜蟲排洩的蜜露、汙染葉面及枝梢,使桃樹生理作用受阻滯,常造成煙煤病,加速早期落葉,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

  1.在蚜蟲初發生時即桃樹萌芽期,以40%氧化樂果加水配成塗莖液,用毛刷將藥液直接塗在主幹周圍第一主幹以下約6釐米寬度。如樹皮粗糙,可先將翹皮刮除後再塗藥。利翹皮時不要傷及嫩皮。塗後用紙包紮好。

  2.在樹幹上打孔。在枝幹上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質部,注入甲胺磷乳油。

  3.保護天敵。桃樹蚜蟲的天敵種類很多,如七星瓢蟲、大草蛉、食蚜蠅、寄生蜂等,對蚜蟲的控制作用都很強。對這些天敵加以保護,適當減少打藥次數。

  4.合理配置樹種,加強樹木管理。結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燒燬或在桃樹落葉以前,採用化學方法或人工方法促使桃樹提前落葉以減少飛往桃樹上產卵的蚜蟲數量。

  2、桃縮葉病

  以危害葉片為主,發病嚴重的也危害花嫩梢葉及幼果。葉片受害後葉緣捲曲腫大,葉片變為紅褐色,後期葉面生出灰白色粉狀物,最後葉片變褐焦枯脫落,受害嚴重的可引起70%以上早期落葉,枯梢受害後呈灰綠色或黃色,節間短,略呈腫脹,其上葉片常叢生,受害嚴重的整枝枯死。花果受害後多畸形脫落。

  預防桃縮葉病,可採取綜合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一旦發病,於初見病葉時,可摘除病葉集中燒燬。發病較重的樹,當葉片大量焦枯和脫落時,應及時補施肥料和水分,增強抗病能力和恢復樹勢。

  2桃縮葉病一旦發生,來勢猛,藥劑防治的關鍵是在桃樹花芽膨大露紅時,全園噴施一次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

  3、桃樹流膠病

  桃樹流膠病,是危害碧桃桃花、核果類果樹的一種常見病,可引起樹勢早衰,葉變黃;碧桃、桃花、桃、李的主幹和主枝均可發生。發病初期病部腫脹,並不斷流出樹膠,連在一起,形成不規則流膠病斑,樹膠初時為透明或褐色,時間一長,柔軟樹膠變成硬膠塊。此病會造成樹皮與木質部腐爛,樹勢日趨衰弱,葉片變黃,變小,嚴重時,全株樹幹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強桃樹養護管理。增施有機質腐熟肥料,改良土壤,粘土應摻入粗沙,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不必要機械損傷,實習總結《園林技術專業:病蟲害實習總結》

  2冬季修剪清園。冬季時需剪除病枯枝幹,集中燒燬,樹幹塗白預防凍害和日灼樹幹;加強對桃蚜、桃瘤蚜、蛀食性害蟲防治,減少蟲傷危害樹皮。

  3刮疤塗藥。發芽前後刮除病斑,然後塗抹殺菌劑。

  4藥物防治。

  三、榆樹

  榆樹耐乾旱瘠薄,壽命可達百年,抗風保土能力強,葉片單位面積吸滯粉塵能力居喬木之首,是城市綠化特別是水泥廠、熱電廠等粉塵汙染較重地段綠化的首選樹種,但榆樹常受食葉害蟲榆毒蛾、綠尾大蠶蛾、榆鳳蛾的危害。

  1.榆毒蛾:初齡幼蟲只食葉肉,殘留表皮及葉脈,以後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可將葉片吃光。

  2.綠尾大蠶蛾

  3.榆鳳蛾:成蟲產卵聚生平鋪,產葉反面。

  綜合防治方法

  1.燈光誘殺:成蟲羽化期利用黑光燈誘殺。

  2.人工防治:結合養護管理摘除卵塊及初孵群集幼蟲集中消滅,消滅越冬幼蟲及越冬蟲繭。

  3.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土蜂、馬蜂、麻雀等天敵。於綠尾大蠶蛾卵期釋放赤眼蜂。4.化學防治:噴防毒劑。

  四、欒樹

  棗龜蠟介在欒樹上大面積發生時嚴重者全樹枝葉上佈滿蟲體,枝條上附著雌蟲遠看像下了雪一樣,若蟲在葉上吸食汁液,排洩物佈滿全樹,造成了樹勢衰弱,也嚴重影響了綠化景觀。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配合修剪,剪除蟲枝。

  2.打冰稜消滅越冬雌成蟲,嚴冬時節如遇雨雪天氣,枝條上有較厚的冰凌時,及時敲打樹枝震落冰凌,可將越冬蟲隨冰凌震落。

  3.若蟲大發生期噴40%氧化樂果40%水胺硫磷1000至1500倍,噴2至3次,間隔7至10天。

  五、楊樹

  1.食葉類害蟲。主要以楊扇舟蛾、楊小舟蛾、黃刺蛾俗稱洋辣子等為主。

  2.刺吸類害蟲。主要是草履蚧。草履蚧在早春上樹吸取樹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

  3.鑽蛀類害蟲。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雲斑天牛等。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②化學防治、③檢疫措施。

  六、柳樹

  柳癭葉蜂:危害樹木後使樹木枝幹迅速加粗,呈紡錘形瘤狀突起。

  防治方法:在成蟲羽化擴散前防治,被危害樹木較小或初期危害的,在冬季或在3月底以前,把危害部樹皮剷下,或把癭瘤鋸下,集中燒燬。

  七、銀杏

  1.銀杏早期黃化病:葉面頂端邊緣開始失綠呈淺黃色,有光亮。以後逐步向葉基擴充套件,嚴重時半張葉片黃化,顏色逐步轉為褐色,灰色,呈枯死狀。

  2.銀杏葉枯病:銀杏葉面產生大小不等的枯斑。

  3.銀杏乾枯病:病菌侵入後,在光滑的樹皮上,產生光滑的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後病斑繼續擴大,患病部位漸見腫大,樹皮出現縱向開裂。

  防治方法:3月下旬到4月上旬,對銀杏病株施用鋅肥。幼樹每株施80-100克硫酸鋅,大樹每株施1000-1500克硫酸鋅。

  本溪市的行道樹種比較豐富,同時存在的病蟲害也比較嚴重,在治理上也比較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將課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起來,以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解決,所以我們要熟練的掌握相關病蟲害基本知識:

  一、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花卉栽培中最常見的敵人,兩千多種蚜蟲,已被列為世界性害蟲,其繁殖力很強。常見的蚜蟲有棉蚜、桃蚜、桃粉蚜、薔薇蚜、槐蚜、鬆蚜、柳蚜、菊姬長管蚜等。

  其所分泌的排洩物蜜露,透明稠粘,對花卉的生理活動起到阻滯作用,又是病菌的良好培養基,易誘發煤煙病等;同時蚜蟲也是重要的病毒傳播媒體;群集傷害嫩葉、嫩稍、花蕾等部位,吸吮汁液,以致花卉畸形發展,葉片背面不規則的皺縮、捲曲、脫落、花蕾變形、花朵減少或變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

  被害的花卉有木槿、扶桑、石榴、紫荊、菊花、蜀葵、蘭花、梅花、枇杷、碧桃、夜來香、珊瑚豆、月季、三色堇、鬱金香、百日草、金魚草、大麗花、瓜葉菊、香石竹、牽牛花、秋海棠、夾竹桃、櫻花、榆葉梅、貼梗海棠、仙客來、風信子、令箭荷花等。

  在蚜蟲的防治上,應利用各種手段,停止其危害活動,主要有以下各點:

  1、消滅蚜蟲,要從花卉越冬期開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對新引進的花種、花苗,應嚴格檢查,防止外地新害蟲的侵入,對土壤及舊花盆進行消毒,以殺死殘留的蟲卵。

  3、結合修剪,將蚜蟲棲居或蟲卵潛伏過的殘花、病枯枝葉,徹底清除,集中燒燬。

  4、花卉的品種不同,其抗蟲性也有所不同,應選用抗病蟲品種,既減輕蚜蟲危害又可節省藥物費用。

  5、發現少量蚜蟲時,可用毛筆蘸水刷淨,或將盆花傾斜放於自來水下旋轉沖洗,既滅了蚜,又洗淨葉片,提高了觀賞價值和促進葉面呼吸作用;有條件的還可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進行防治。

  6、發現大量蚜蟲時,應及時隔離,並立即選用藥物或土法消滅蟲害。

  二、菟絲子

  菟絲子是一年生攀緣性的草本寄生性種子植物,園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輕則影響植物生長和觀賞效果,重則致植物死亡。

  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絲子寄生危害。花卉苗木受害時,枝條被寄生物纏繞而生縊痕,生育不良,樹勢衰弱,觀賞效果受影響,嚴重時嫩梢和全株枯死。成株受害,由於菟絲子生長迅速而繁茂,極易把整個樹冠覆蓋,不僅影響花卉苗木葉片的光合作用,而且營養物質被菟絲子所奪取,致使葉片黃化易落,枝梢乾枯,長勢衰弱,輕則影響植株生長和觀賞效果,重則致全株死亡。

  菟絲子的寄生範圍較廣,可寄生於豆科、茄科、番茄科、無患子科等許多科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葉片退化為鱗片狀,莖為黃色絲狀物,纖細,肉質,繞於寄生植物的莖部,以吸器與寄主的維管束系統相連結,不僅吸收寄主的養分和水分,還造成寄主輸導組織的機械性障礙,其纏繞寄主上的絲狀體能不斷伸長,蔓延。菟絲子以種子繁殖和傳播,花小、白色或淡紅色,簇生,果為蒴果,成熟開裂,種子2-4枚。

  防治方法:防治菟絲子應以人工剷除結合藥劑防治,具體應抓好下述環節:

  ①加強栽培管理。結合苗圃和花圃管理,於菟絲子種子未萌發前進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發芽出土,一般埋於3釐米以下便難於出土;

  ②人工剷除,春末夏初檢查苗圃和花圃,一經發現立即剷除,或連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於其斷莖有發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須徹底,剪下的莖段不可隨意丟棄,應晒乾並燒燬,以免再傳播。在菟絲子發生普遍的地方,應在種子未成熟前徹底拔除,以免成熟種子落地,增加翌年侵染源。

  ③噴藥防治

  由於時間限制,我看到的、瞭解的本溪市行道樹常見病蟲害情況僅僅這些,當然這是不全面的,但是通過這次調查我已能夠掌握解決這些病蟲害的方法了,雖然不夠全面但我相信通過慢慢的積累,一定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

  眼看秋天慢慢的來臨,園林植物的休眠期也將逐漸開始,所以這個季節是防治病蟲害的一個比較好的季節。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越冬場所相對固定、集中,在防治上是一個關鍵時期。因此,研究病蟲害的越冬方式、場所,對於其治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一、病害的越冬場所

  1、種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帶病的種子、苗木、球莖、鱗莖、塊根、接穗和其他繁殖材料是病菌、病毒等病原物初侵染的主要來源。病原物可附著在這些材料表面或潛伏內部越冬,如:百日菊黑斑病、瓜葉菊病毒病、天竺葵碎錦病等。帶病繁殖材料常常成為綠地、花圃的發病中心,生長季節通過再浸柒使病害擴充套件、蔓延,甚至造成流行。

  2、土壤。土壤對於土傳病害或根部病害是重要的侵染來源。病原物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有的可存活數年,如厚垣孢子、菌核、菌索等。土壤習居菌腐生能力很強,可在寄主殘體上生存,還可直接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引起幼苗立枯病的腐黴菌和絲核菌可以腐生方式長期存活於土壤中。在肥料中如混有未經腐熟的病株殘體常成為侵染來源。

  3、病株殘體。病原物可在枯枝、落葉、落果上越冬,次年侵染寄主。

  4、病株。病株的存在,也是初侵染來源之一。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後,病原物就可在寄主體記憶體留,如枝幹鏽病、潰瘍病、腐爛病,可以營養體或繁殖體在寄主體內越冬,溫室花卉由於生存條件的特殊性,其病害常是露地花卉的侵染來源,如多種花卉的病毒病、白粉病等。

  二、蟲害的越冬場所

  1、以各種方式在樹基周圍的土壤內、石塊下、枯枝落葉層中、寄主附近的雜草上越冬。如:美國白娥、尺蛾類、棉卷葉野螟、月季長管蚜、霜天娥。

  2、以卵等形態在寄主枝葉上、樹皮縫中、芽腋內、枝條分叉處。越冬,如:大青葉蟬、繡線菊蚜、日本紐綿蚧、黃褐天幕毛蟲。

  3、以幼蟲在植物莖、幹、果實中越冬,如:星天牛、桃蛀螟。

  4、以其他方式越冬。小蓑娥以幼蟲在護囊中越冬;多數棗娥以幼蟲在枝條或植物根際作繭越冬;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喜在腐殖質中越冬。

  三、治理措施

  1、對帶有病蟲的植物繁殖材料,需加強檢疫,進行處理,杜絕來年種植擴大蔓延。以球莖、鱗莖越冬的繁殖材料,收前應避免大量澆水,要在晴天採收,減少傷口,剔除有病蟲的材料,以後在陽光下曝晒幾日,貯窖要預先消毒、通氣,然後貯存。

  2、用辛硫磷、五氯硝基苯等農藥處理土壤。農家雜肥要充分腐熟,以免病株殘體將病原物帶入,防止螻蛄、蠐螬、金針蟲繁衍滋生。

  接近封凍時,對土壤翻耕,使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受凍致死,改變好氣菌、厭氧菌的生存環境,降低土壤含蟲、含菌量。翻耕深度以20-30釐米為宜。

  3、把種植園內有病蟲的落枝、落葉、雜草、病果處理乾淨,集中燒燬、深理,可減少大量病蟲害。

  4、對有病蟲的植株,結合冬季修剪,消滅病蟲。將病蟲枝剪掉,集中燒燬;人工摘除枝條上的刺蛾繭;刮除在樹皮縫、樹疤內、枝杈處的越冬害蟲、病菌;對有下樹越冬習性的害蟲可在其下樹前綁草誘集,集中殺滅。

  5、冬季樹幹塗白。以兩次為好,第一次在落葉後至土壤封凍前進行,第二次在早春進行,此法可減輕日灼、凍害,如加入適量殺蟲、殺菌劑,還可兼治病蟲害。

  總之只有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夠真正的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是一個病蟲控制的系統工程,要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好病蟲害預測工作。在城市園林養護過程中,使栽培環境儘量符合園林植物生長的要求,使植株生長健壯,抗性增強,病蟲害發生減少到最低限度,實現人類、環境、植物的和諧共存。一旦發生病蟲危害,要及時採取適當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蟲害控制在景觀效果允許的範圍之內,杜絕擴大蔓延。

  篇3

  一、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實地觀察、捕捉田間害蟲的幼蟲或成蟲,以及對其生活環境的記錄,將課堂上的知 識與實踐中相結合,同時也補充課本上沒有的一些知識,便於大家更具體、更全面的瞭解田間害蟲。 2、 通過野外調查不同經濟作物上出現的相關害蟲, 撰寫相應的總結, 以便梳理本次是系的心得。 同時也將自己觀察到的檢疫性害蟲的情況報告給相關部門。

  二、調查方法

  1、選取 3 種蔬菜、玉米、大豆等五種經濟作物作為調查物件; 2、每種作物選 3 塊樣田,每塊樣田以“五點取樣法”或“ ‘之’字取樣法”選取五個樣點玉 米地選取三個樣點 ,每個樣點選取十棵植株進行調查。 3、將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做出總結。

  三、主要農作物害蟲發生現狀 1、 蔬菜害蟲發生危害情況 1主要害蟲為害狀

  本次調查中田間蔬菜上出現的主要害蟲有:薊馬、粉蝨、蚜蟲、菜青蟲、蝽類等。以下為其為 害狀:

  1薊馬:以成蟲和若蟲銼吸植株幼嫩組織汁液,被害的嫩葉、嫩梢變硬捲曲枯萎,植株生長緩 慢,節間縮短;幼嫩果實被害後會硬化,嚴重時造成落果,影響產量和品質。

  2粉蝨:成蟲或若蟲刺吸植物汁液,受害葉片褪綠、萎蔫,甚至枯死。

  3蚜蟲:常群集於葉片、嫩莖、花蕾、頂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葉片皺縮、捲曲、畸形,嚴 重時引起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4菜青蟲:幼蟲為害寄主葉片,3 齡前僅啃食葉肉,留下一層透明表皮,3 齡後蠶食葉片形成 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葉片全部被吃光,只殘留粗葉脈和葉柄,造成絕產。

  5蝽類:用針狀口器插入果皮內吸取汁液,引起果實變色、生斑,甚至脫落。

  2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發生危害現狀 表1 地 塊 號 1 2 3 平 均 調 查 株 數 50 50 50 50 有蟲 株數 薊馬 37 35 42 38 4 12 26 14 粉蝨 42 84 76 67 甘藍害蟲發生情況 被害 株數 未知 108 184 98 130 44 47 50 47 88 94 100 94 被害株 率%

  蟲口密度頭/百株 蚜蟲 94 106 82 94 菜青 蟲 30 26 48 35 雜蝽 0 26 18 15

  通過觀察分析可知,調查區域內甘藍現階段處於蓮座後期。發生的蟲害有:薊馬、煙粉蝨、蚜

  蟲、菜青蟲、蝽類等。其中菜青蟲為主要害蟲,薊馬、煙粉蝨、蚜蟲、蝽類等為次要害蟲。該作物 不同地塊發生害蟲種類不同可能是因為該種害蟲的蟲口密度較低,且擴散能力不強,所以只是在局 限的範圍內存在。危害程度不同則可能是局域內小環境的不同而造成的。

  表2 地 塊 號 1 2 3 平 均 調 查 株 數 50 50 50 50 有 蟲 株 數 37 45 35 39 小 花 蝽 0 8 0 3 煙 粉 蝨 332 286 208 275

  小白菜害蟲發生情況 菜 青 蟲 6 18 16 13 被 被害 害 株率 株 % 數 45 49 41 45 90 98 82 90

  蟲口密度頭/百株 薊 馬 54 96 26 59 蚜 蟲 144 264 146 185 黃曲條 跳甲 38 22 28 29 雜 蝽 40 32 36 36 葉 蟬 8 0 26 11 未 知 14 26 64 35

  據調查分析可知,該區域內小白菜目前處於蓮座初期。發生的蟲害有:薊馬、煙粉蝨、蚜蟲、 黃曲條跳甲、蝽類、菜青蟲、葉蟬等。其中煙粉蝨、薊馬和蚜蟲是主要害蟲,黃曲條跳甲、蝽類、 菜青蟲、葉蟬等為次要害蟲。該作物不同地塊發生害蟲種類和危害程度不同可能是因為其種植的品 種不同,而且地塊相隔比較遠,主要蟲害的擴散能力比較弱。

  表3 地塊 調查 有蟲 號 株數 株數 1 2 3 平均 50 50 50 50 30 37 26 31 小花 蝽 0 2 8 3

  上海青害蟲發生情況 被害 株數 38 42 32 37 被害株 率% 76 84 64 75

  蟲口密度頭/百株 黃曲條 薊馬 粉蝨 蚜蟲 跳甲 6 98 34 4 14 0 7 46 72 72 54 48 45 8 8 7

  未知 8 24 24 19

  經調查後可知,該區域內上海青目前處於蓮座初期。發生的蟲害有:小花蝽、薊馬、煙粉蝨、 蚜蟲、黃曲條跳甲等。其中薊馬、煙粉蝨和蚜蟲是主要害蟲,黃曲條跳甲、蝽類、菜青蟲、葉蟬等 為次要害蟲。因為上海青的葉片比同科中小白菜的肉質較厚,所以蟲害情況比較輕,因此在害蟲危 害期間,特別是蟲害較輕時差異比較明顯。

  2、 玉米害蟲發生危害情況 1主要害蟲為害狀

  本次調查中玉米上出現的主要害蟲有: 桃蛀螟、蚜蟲、棉鈴蟲等,以下為其為害狀: 1桃蛀螟:主要蛀食雌穗,多從穗頂蛀入,蛀食雌穗,也可蛀莖。 2蚜蟲:刺吸植物組織汁液,引致葉片變黃或發紅,嚴重時植株枯死。多群集在心葉,為害葉 片時分泌蜜露,產生黑色黴狀物。 3棉鈴蟲:幼蟲自葉緣向內取食,葉片被吃光,只剩主脈和葉柄,或成網狀枯萎為幹葉。

  2玉米害蟲發生危害現狀

  表4 地 調 塊 查 號 株 數 有 蟲 株 數 杆 上 蟲 洞 玉 米 螟 0 3 3 2

  玉米害蟲發生情況 被 害 株 數 未 知 150 123 100 124 30 30 30 30 100 100 100 100 43 57 83 61 100 100 100 100 被害 株率 % 蛀 杆 率 % 蛀 穗 率 %

  蟲口密度頭/百株

  1 2 3 平 均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13 17 25 18.3 3

  桃 蛀 螟 47 40 63 50

  粘 蟲 0 0 13 4

  蚜蟲 9800 11407 12783 11330

  棉 鈴 蟲 0 3 0 1

  由調查可知,該地區的玉米有的處於蠟熟後期,有的處於完熟期。其發生的蟲害有:玉米螟、 桃蛀螟、粘蟲、蚜蟲、棉鈴蟲等。其中玉米螟和桃蛀螟是主要蟲害,而粘蟲、蚜蟲、棉鈴蟲等為次 要害蟲。出現該作物蟲害種類和危害程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選取的樣本少,不具有整塊地的代表性, 同時不同地塊所選的玉米品種也不盡相同。

  3、 大豆害蟲發生危害情況 1主要害蟲為害狀

  本次調查中大豆上出現的主要害蟲有:菜青蟲、棉鈴蟲、蝗蟲、粉蝨等。以下為其為害狀:

  1菜青蟲:幼蟲為害寄主葉片,3 齡前僅啃食葉肉,留下一層透明表皮,3 齡後蠶食葉片形成 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葉片全部被吃光,只殘留粗葉脈和葉柄,造成絕產。

  2棉鈴蟲:幼蟲最先危害大豆嫩葉、莖及芽,稍大的幼蟲即蛀入豆莢。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 爛而脫落。

  3蝗蟲:咀嚼氏口器,喜歡吃肥厚的葉片,為害後葉片出現參差不齊的缺刻,甚至將整片葉子 吃完。 4粉蝨:成蟲或若蟲刺吸植物汁液,受害葉片褪綠、萎蔫,甚至枯死。

  2大豆害蟲發生危害現狀 表5

  地塊 號 1 2 3 平均 調查 株數 50 50 50 50 有蟲 株數 5 5 8 6 菜青 蟲 4 0 2 2 蝸牛 8 2 2 4

  大豆害蟲發生情況

  棉鈴 蟲 0 6 2 3 蝗蟲 4 4 8 5 麻皮 蝽 2 0 2 1 粉蝨 0 0 12 4 被害株 數 25 19 32 25 被害株率%

  蟲口密度頭/百株

  0.5 0.38 0.64 0.5

  經過調查易知,該地區的大豆處於鼓粒期。其發生的蟲害有:菜青蟲、蝸牛、棉鈴蟲、蝗蟲、 麻皮蝽、粉蝨等。其中棉鈴蟲和蝗蟲是主要蟲害,而菜青蟲、蝸牛、麻皮蝽、粉蝨等為次要害蟲。 大豆田中不同地塊害蟲種類和危害情況不同可能是因為自然環境與試驗田內環境差異太大。


電視臺實習日記範例
財務管理實習體會
相關知識
病蟲害實習心得
草坪病蟲害實習心得
昆蟲學實習心得
昆蟲學實習心得體會
心血管病醫院實習心得
心血管病醫院實習心得
腎病內科實習心得體會
病蟲害的實習心得體會
精神病院實習心得
昆蟲實習心得體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