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尊老愛幼主題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4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裡,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九月初九,重陽節。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多。現在,我國已正式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目的是這一天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老人們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

  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以及最崇高的敬意,並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裡,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裡,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麼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麼,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最後,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二號選手xx。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從我做起》。

  “老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字眼,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就更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實這一切,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呢?

  翻開歷史的書卷,走進時代的海洋,或許,我們能尋到想要的答案。

  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做兒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戰國時期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敬愛的毛澤東主席,在家鄉的宴飲上,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

  敬老愛老的事蹟,數之不盡,敬老愛老的人,不分等級。 其實,我們要尊敬愛護老年人。

  第一,是因為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哺育我們成人。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而歲月,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澱下,他們便如一本老書,明理和涵養已浸入內裡,多陪老人說說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裡,多陪老人聊聊天,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將會幫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

  第二,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辛勤奮鬥,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他們曾經的艱辛,就沒有我們今日的享樂。如今,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們,再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面對重新歸於平凡的他們,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著他們奉獻的同時,無愧於心。

  第三,春秋交替,歲月流轉,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才會恍然明白父母親人的不易。不要讓自己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才後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點,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21世紀,一個物慾橫流,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而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曾發表講話,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習近平強調,要讓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構建和諧社會,迫切需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敬老愛老的偉大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和孝心,從我做起,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願天下所有爺爺奶奶幸福安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

  上午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這首耳熟能詳的詩中,領略到的不僅是王維這位羈旅異鄉的遊子對故鄉的思念,也瞭解到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說起重陽節,相信同學們有一絲陌生。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昨天是九月初九,它剛剛從我們身邊掠過。在賞菊,登高,插茱萸的重陽節後,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敬老,愛老,尊老。

  敬老愛老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生命最芬芳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祖國,繽紛的世界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構建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應該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讓他們享受他們曾經竭力建造的世界。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

  或許,在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相處的過程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一次,我去我爺爺奶奶家,當時爺爺不在,只有耳朵不好的奶奶獨自一人在家。我站在門前,看著那扇緊鎖著的大門,敲門,呼喊,甚至打電話,我想盡了一切我能夠做到的辦法。可是奶奶依舊沒有聽見。出來開門的並不是奶奶,而是隔壁的鄰居,看著他們疑惑的眼神,夾雜著幾句指責,我只得一一向他們道歉。強顏著歡笑,心中卻有數不清的憤怒與不悅。後來,爺爺回來了,當我邁進家門時,本想怒斥的我卻平靜了下來。展現在我眼前的仍是一副看過無數次的平常的畫面,奶奶依舊靜靜地讀著報紙,神情是那麼的悠閒,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奶奶的年邁,我怎麼忍心去指責她呢。只要一起與爺爺奶奶吃頓飯,聊聊天,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高興的。

  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尊老的旗幟的同時,身體力行,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xx中隊的xx。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學過好幾篇關於重陽節的詩篇呢!比如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課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 “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裡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北京初中議論文閱讀
一碗白水面的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重陽節尊老愛幼主題演講稿
六年級重陽節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
重陽節關於張揚尊老愛幼新風演講稿
重陽節張揚尊老愛幼新風演講稿
孝老愛親主題演講稿優秀篇
重陽節尊老愛老敬老手抄報圖片
尊老愛幼主題黑板報
國慶節愛國主題演講稿
中學生國慶節愛國主題演講稿範文
國慶節愛國主題演講稿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