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一些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9日

  下面是關於,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南京,一座讓人尊敬的偉大城市!

  南京文明對中華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僅次於西安

  整個中華文明5000多年曆史中,貢獻和影響最大的,毫無疑問是西安因為在西安建都的秦、漢、唐三朝對中國作出的貢獻實在是無與倫比。但誰排第二,南京還是北京,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綜觀南京2500多年的文明歷史,共有4個輝煌時期:六朝時期南北朝時期、明朝初期、明清時期、民國時期。

  一、六朝時期南北朝時期

  從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建都南京開始,先後共有六個朝代連續在南京建都,歷時總共長達300多年,所以稱為六朝,南京也因此被稱為六朝古都。

  六朝時期南北朝時期,南京那時叫建康、建鄴,不叫南京一直是中國南方的首都。南京的六朝承漢啟唐,創造了極其輝煌燦爛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學、藝術等諸方面均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比如,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就是在南京算出了圓周率π,領先歐洲1千多年,開創了中華文明新的歷史紀元,為我國最強盛的唐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方歷史學家都認為六朝時期的“南京文明建康文明”足以與西方最輝煌的“古羅馬文明”相媲美。

  六朝時期的南京城,人口超過一百萬,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二、明朝初期。

  南京被隋煬帝下令徹底摧毀後,南京從地圖上消失了。揚州代替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中心。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再度崛起。

  明朝初期的南京是當時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儘管後來明朝遷都北京,但整個明朝最偉大的事情都是在南京發生的,明朝遷都北京以後,就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只剩下閉關鎖國了.

  明朝在南京做出的偉大事件有:

  世界最長的南京城牆建成。

  古代世界最輝煌壯麗的皇宮-----南京故宮建成現在的北京故宮就是完全模仿南京故宮而建造的。

  古代世界最浩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編輯出版

  我國古代最大的醫學鉅著-----《本草綱目》在南京出版。

  被西方人譽為中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東方建築藝術最完美的傑作、天下第一塔——-南京大報恩寺五彩琉璃寶塔在南京建成,

  古代世界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巨無霸船隊,以南京為基地,從南京出發,走向世界。

  如此大事,不勝列舉。

  三、明清時期

  儘管後來明朝遷都北京,但南京仍然是留都,仍保持所有的中央機構,也就是說,明朝有兩套同時執行的中央機構,皇帝在南、北兩京之間交替辦公。南京這個名稱也就是那個時候出現的,那時的南京地位與北京是一樣的,為全國的中心。

  明朝末年,北京被攻陷,南京再次成為明朝的首都。一部《桃花扇》,說的就是這事情。

  清朝時期,南京的政治地位不斷下降,先後成為南方中心、江南地區中心,先後是清朝江南省省會和兩江總督府所在地。

  但在南京發生的這樣幾件大事,足以使南京名垂清史:

  1 中國近代史是在南京開始,在南京結束的

  1842年,《南京條約》在南京簽定,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49年,南京解放,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結束。

  2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當時稱天京,洪秀全在南京成為天王,使南京成為東方革命風暴的中心馬克思語。

  3被譽為“放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我國近代偉大的思想家魏源,在南京寫下了不朽的長篇鉅著《海國圖志》,標誌著我國封建社會閉關鎖國時代的結束,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等政治主張,不僅對後來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重大歷史事件產生了深遠影響,即使在不斷深化改革的今天亦有著借鑑和啟迪的作用。

  4清朝最有名的三部小說《桃花扇》、《儒林外史》、《紅樓夢》都是寫南京的南京還是曹雪芹的出生地和大觀園的原型所在地。中國還沒有另外一個城市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

  四、中華民國時期

  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標誌著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結束,中國從封建走向共和。

  作為民國首都,南京留下了大量的民國建築,是我國的藝術瑰寶。由於這個時期離現在不遠,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說了。

  另外,那個寫下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後主李煜就是在南京做的皇帝,南京也因此成為我國“宋詞”的發源地。

  綜觀中國5000年文明史,西安還有洛陽是前半段的中心,唐朝以後,西安包括洛陽就衰落了,再也沒有崛起過。而北京是在元朝開始,也就是最近800年,才成為中國的中心,在此以前北京也是默默無聞。

  而南京,從2000多年前,東吳孫權在南京建都開始,到最近的50多年前,中華民國建都南京,延綿不絕2000多年,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會兒達到輝煌的頂峰,一會兒跌入屠城的悲地,大喜大悲,讓人感慨不已。

  中國的其他城市,都是偶爾輝煌一下而已,都無法與西安,南京,北京、洛陽相比。

  中國再也找不出比南京更有旺盛而長久生命力的城市了,難道虎踞龍蟠的南京城確實有王氣,因而一再被選中作為首都?

  南京是最具有純正漢族血統的古都

  北京只是元朝蒙古人和清朝滿族人的首都

  千百年來,正是南京以其雄渾高大的姿勢抵禦著外族的侵略,東晉,北方中原的五胡亂華,而南京憑藉其龍盤虎據的地形確保著華夏正統、漢族血脈不丟,當漢人重新在北方掌權時,全國復歸一統;當金人越馬長江之時,正是岳飛在南京附近的黃天蕩和牛頭山,以八百破十萬金兵,胡人退回江北,又一次挽救了漢族一脈,稍後幾十年辛稼軒勸南宋高宗建都南京,作出北上光復之勢,無奈老邁昏庸的趙構沒有聽取;

  又過了二百年,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在此舉義,“四海歸心誕登帝位,二師齊出直搗胡都”,在這裡驅逐胡虜,完成了大漢民族的大一統;當滿清自關外席捲中華,南京又成為我炎黃貴胄的“神京”,可惜在胡人和漢奸的強大炮火之下,大漢民族的光復失敗了。鄭成功舉事,帳中掛明太祖高皇帝神像,立志恢復南京,恢復漢族正統,曾一度攻陷滿人把守鎮江,當揮師直指南京之時,由於輕信狡虜,最終失敗了。

  但是,南京一直沒有忘記他的使命。當中山先生率文武官員拜遏明孝陵,在致辭中說道:“元季,我太祖高皇帝起自淮裡,驅逐胡元完成我中華之一統。。。。。。”這時,整個漢族沸騰了,中華又光復了!同樣是在南京完成的。在中國的故都之中,從來沒有一個血統象南京這樣正統的,這正是南京值得尊敬的地方。

  在南京,有兩個偉人,一個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另一個就是中山先生,正是這兩個人塑造了南京的城市精神。勤勉、博愛,永遠的南京!他不屬於江南更不是所謂的蘇南,他是中國的,因為他是漢族人永遠的“神京”;他又屬於江南,因為江南是他曾經呵護過的地方,在那些地方延續了漢族的正統性。他也屬於蘇北、安徽,河南、陝西、山東、河北、大漠南北、長城內外,因為這些地方是他的志向之所在,而且志向已經實現。

  南京之所以是南京,他是中國的南京,無須爭辯,如果沒有廣袤的北方,要南京何來?“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同樣,南京也是江南的南京,因為當北方被異族佔領之時他履行著維護南方漢文化正統的職能。在中國,只有一個南京,他屬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因為他的氣度決定著他的內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還需要說什麼呢?

  對南京文明作出最好詮釋的,應該是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對南京的描寫:

  南 京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

  許多事,本來屬於全國,但一到南京,便變得特別奇崛,讓人久久不能釋懷。歷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豔”,那樣具有文化素養和政治見識,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豔麗色彩?歷代農民起義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為天京的洪秀全,那樣叱吒風雲,鬧成如此氣象?歷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現代還一會兒被外寇血洗全城,一會兒在炮火中作歷史性永訣,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中華民族就其主幹而言,挺身站起於黃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風夷習的侵染,情景自然就變得怪異起來。南京當然也要領受黃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緊貼長江,這條大河與黃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異,應歸因於兩條大河的強力衝撞,應歸因於一個龐大民族的異質聚匯。

  這種衝撞和聚匯,激浪喧天,聲勢奪人。因此,南京城的氣魄,無與倫比,深深銘刻著南北交戰的巨集大的悲劇性體驗。玄武湖邊上的古城牆藤葛拂拂,明故宮的遺址仍可尋訪,雞鳴寺的鐘聲依稀能聞,明孝陵的石人石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廟的店鋪重又繁密,棲霞山的秋葉年年飄落,紫金山的架勢千載不移,去中山陵、靈谷寺的林蔭道,永遠是那樣令人心醉。

  別的故都,把歷史濃縮到宮殿;而南京,把歷史溶解於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純粹學術性的參觀,也不存在可以捨棄歷史的遊玩。北京是過於鋪張的聚集,杭州是過於擁擠的沉澱,南京既不鋪張也不擁擠,大大方方地暢開一派山水,讓人去讀解中國歷史的大課題。我多次對南京的朋友說,一個對山水和歷史同樣寄情的中國文人,恰當的歸宿地之一是南京。我從不掩飾對南京的喜愛。

  心中珍藏的千古名詩中,有不少與南京有關,其中尤以劉禹錫的《石頭城》為最: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牆來。

  1000多年前的詩人已把懷古的幽思開拓到如此氣派,再加上1000年,南京城實在是氣可吞天。

  南京,往往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立潮頭

  不說太多,這裡只說說中國近代歷史。

  1 中國近代史是在南京開始,在南京結束的。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在南京簽定,香港割讓給英國,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南京解放,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結束。

  2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當時稱天京,洪秀全在南京成為天王,使南京成為東方革命風暴的中心馬克思語。太平天國運動極大地動搖了清政府的根基,敲響了清朝滅亡的喪鐘。

  3被譽為“放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我國近代偉大的思想家魏源,在南京寫下了不朽的長篇鉅著《海國圖志》,標誌著我國封建社會閉關鎖國時代的結束,從黃河文明開始走向海洋時代,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等政治主張,不僅對後來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重大歷史事件產生了深遠影響,即使在不斷改革開放的今天亦有著借鑑和啟迪的作用。

  4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標誌著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結束,中國正式從封建走向共和。

  51947年5月20日,南京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的師生聯合全國各地大學生,在南京發起“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時稱“五二0”運動,在國民黨的統治中心發起了第二條戰線,加速了蔣家王朝的滅亡。

  61976年3月,由南京大學師生髮起、南京人民熱烈響應的“南京事件”,點燃了全國人民反對“四人幫”的運動,最終引發了1976年4月5日的“天安門事件”,敲響了“四人幫”的喪鐘,結束了長達10年的“”,把中國從10年中解脫出來。

  71978年5月11日,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胡福明在《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從而在全國範圍內引反了關於真理問題的大討論。這場大討論,使得中國在歷史發展的關鍵轉折關頭,在中國人民迷惘、彷徨的時刻,迎來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徹底拋棄了“10年”帶來的思想禁錮,最終走上了改革開放的振興道路,一直到今天。

  這場關於真理問題的大討論,與“五四運動”、延安整風運動並列為現代中國“三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南京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擔當起歷史賦予的使命,甚至不惜犧牲自己。

  南京,一座讓人尊敬的偉大城市。

  《紅樓夢》完全是一部關於南京的小說,曹雪芹可以說是南京人。

  曹雪芹是在南京出生的,曹雪芹家族在南京生活了60多年,在南京居住的60多年是曹家歷史上最興旺的時期,《紅樓夢》就是曹雪芹記述自己家族在南京從輝煌到衰落的真實過程,《紅樓夢》完全是一部關於南京的書,書中有關南京的記載數不勝數。

  曹雪芹自己給這部小說起的名字是《金陵十二釵》,金陵是南京的別稱,釵就是姑娘的意思,因此,《紅樓夢》的意思就是關於南京的12個姑娘。

  曹雪芹在南京的出生地、《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清朝“南京江寧織造府”將開始重建

  清朝“南京江寧織造府博物館”建設目前已進入規劃論證階段,著名建築與城市規劃專家——清華大學的吳良鏞院士將為他的故鄉南京擔綱設計這一專案。如果順利通過專家論證,江寧織造府將在年內開工並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明年上半年完工,重建後的江寧織造府佔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將再現《紅樓夢》中的浮華盛世。

  在日前舉行的“南京江寧織造府”規劃設計方案研討會上,吳良鏞院士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思路是“圍繞‘新’與‘舊’結合做文章,通過現實與幻想的結合,理想與浪漫的結合,體現中國清代康熙以後的‘浮世繪’,創造一個虛幻的藝術境界”。他提出了兩種規劃構思方案:一種稱“核桃模式”,現代的外殼與具有歷史內涵的核心相結合;一種稱作“盆景模式”,是將這個建築物作為一個精緻的“盆景”或“秦磚漢瓦”架在紫檀木上,展開紅樓夢的幻想。兩者都充分借鑑古典“園林”的空間割據,因為江寧織造府中的“園林”西園、楝亭在紅樓夢中有相應的生動描述。

  史料記載,南京江寧織造府設立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是專門製造御用和官用緞匹的官辦織局。當年,南京江寧織造府不僅是全國最大的雲錦生產基地,其建築和園林藝術也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江寧織造府曾為清代皇帝的行宮,康熙、乾隆南巡時多次在這裡下榻,因此又稱“大行宮”。《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伯父、父親先後59年擔任江寧織造,這裡就是曹家的房產,曹雪芹於康熙五十年在此出生。太平天國時期,江寧織造府被毀於一旦,後人只能從《紅樓夢》的描述中依稀想象江寧織造府當年的浮華。1984年,南京市就通過考古發現了江寧織造府遺址。但限於當時的條件,未作進一步挖掘。2002年,南京市玄武區政府宣佈將在遺址上恢復建設“江寧織造府”,建立全國惟一的雲錦博物館和曹雪芹故居紀念館等。當時吳良鏞先生即提供了儲存多年的“江寧行宮圖”,為恢復江寧織造府原有風貌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據悉,現在恢復的江寧織造府其實只佔到當年的1/4,是當時的織造府西花園。吳良鏞院士對此項工程十分重視,去年12月至今一直在構思規劃方案。他認為,江寧織造府遺址不能是簡單的“復原”,“江寧織造府復建應該借鑑古典建築、江蘇地方建築的特徵,結合古典建築與現代建築的特色建成當代建築”。早在去年底他就開始對專案環境進行考察,認為江寧織造府工程設計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如何與周邊“總統府”、“梅園新村周恩來紀念館”等建築形成的文化長廊融為一體,怎麼樣從建築上加以當代的創新。

  南京為什麼會有如此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南京為什麼會有如此旺盛而長久的生命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首都,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綜觀中國幾千年文明史,西安還有洛陽是前半段的中心,唐朝以後,西安包括洛陽就衰落了,再也沒有崛起過。而北京是在元朝以後,也就是最近800年,才成為中國的中心,在此以前北京也是默默無聞。而中國的其他城市,都是偶爾輝煌一下而已,都沒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南京,從2000多年前,東吳孫權在南京建都開始,到最近的50多年前中華民國都城,這期間共成為10個朝代的都城,延綿不絕2000多年,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會兒達到輝煌的頂峰,一會兒跌入的屠城的悲地,大喜大悲,讓人感慨不已。虎踞龍蟠的南京城,難道真的有王氣,因而一再被選中作為首都?現在的南京顯然是處於低谷,因為不再是首都了,但從南京的歷史來看,南京今後是很有可能再度崛起、重鑄輝煌的,因為南京的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南京的未來。

  讓我們共同努力,早日實現南京的鳳凰涅磐!

  為什麼有這麼多朝代選擇在南京建都?這肯定是有原因的!

  儘管大家都知道,在南京建都的朝代時間都不長,但還是不斷有人願意在南京建都,使得南京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首都,延綿不絕2000多年,這就不一般了,定有特殊原因.象孫中山就是非常喜歡南京,蔣介石也照樣喜歡南京.

  本來,毛則動也有可能在南京建都,只是考慮到兩黨敵對狀態,所以換了一個地方.所以,南京肯定是一個有特殊魅力的地方,否則不會有這麼多朝代、這麼多帝王總統選擇在南京建都,大家說說到底是什麼原因?

  據說,南京的風水非常好,在古代風水家的眼裡,南京的風水近乎完美.象諸葛亮就誇讚南京的風水是”虎踞龍

  盤,帝王之宅”!

  江蘇南京秦淮河夫子廟導遊詞全文

  各位遊客。在昨天的遊程中,我為大家安排遊覽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總統府舊址等名勝古蹟。今天,我將帶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廟去遊覽。秦淮河旅遊區,位於南京老城區城南,從市區出發,坐汽車約需20分鐘才能到達。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

  【秦淮河的由來和歷史變遷】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隻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於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人城,經夫子廟,再由水西門南的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蹟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後,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禦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說,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遊艇畫防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裡過著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那時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汙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甚至還溶有南京大屠殺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著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於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

  【秦淮畫舫 伴池 夫子廟照壁 廟前廣場 櫺星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裡遊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說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臺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說了句:惜河中缺遊船。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裡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

  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

  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曆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群,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

  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簷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峰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大成門 大成殿 學宮】

  各位遊客: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門內側有石碑四塊。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著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於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恆題的題字。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極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為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為至聖夫人之事。廟院兩側是碑廊原來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的地方,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

  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石雨道走。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天台子,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掃活動。祭祀採用的是酉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乾鮮果品、香紙蠟燭等。主祭人要穿特製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臺。

  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 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簷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內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兩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現在的大成殿已被闢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

  請大家再往前走,這裡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門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後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築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初一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東牆有臥碑,就是訓教的法規。左右橫樑上懸掛著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梨香閣,原來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聖祠,現改為遊樂場了。東面那座建築是青雲樓,它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為三層樓,因為臨近貢院,為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上層用作藏書,下層是閱覽室。清末廢除科舉後,改為小學,民國初年改為江寧縣教育會,抗戰時被用作開茶館、歌場,戰後曾先後作為民眾教育館和南京市通志館。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築之一。各位遊客:參觀完學宮建築後,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築群 貢院。

  【貢院街 貢院 明遠樓】

  現在我們所站的地方便是貢院街,那條與貢院街相交的南北向街道就是貢院西街,貢院街北面就是古代時南京規模龐大的考試場 貢院。貢院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縣府考試場所。明太祖朱元津定都南京後,這裡成了鄉試、會試場所。明永一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但南京仍作為陪都,加上江南又是人文基本之地,考試仍在這裡按期舉行。明成祖繼續派人建造江南貢院,明清兩代對貢院不斷擴建,到清光緒時,貢院規模之大,已成為當時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對此,我只要告訴大家一個數字,你就可想而知了 到清代同治年間,已建供考試用的號舍有20644間,且還不包括司考官員、職司人員的辦公住宿用房。可惜現存貢院建築已屈指可數,明遠樓就是儲存下來的貢院建築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已被闢為市場。

  現在,我們所見的這座三層建築,就是明遠樓了。樓呈四方形,四面設窗,地處貢院中心,在此可以監視考生和貢院內執役人員。明遠的意思就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封建王朝教育士子以孝梯忠義為立身之本。考生考完後,金榜就張貼在前面的貢院街。清末廢除科舉後,貢院也隨之失去了原來的作用。1919年除留下明遠樓和一部分號舍建築用以陳列歷史文物外,其餘一併拆除,闢為市場。明遠樓下的《金陵貢院遺蹟碑》詳細地記載了這一史實。

  各位遊客:關於夫子廟我就介紹到這裡。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廟的東市、西市,同時也可選購一些喜愛的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還可以去西街一帶品嚐夫子廟的風味小吃,夫子廟可謂是全國聞名的小吃薈萃之地。

  江蘇鎮江焦山導遊詞全文

  各位遊客:在領略了金山寺裹山的風光後,下面我們去欣賞焦山山裹寺的美景。焦山風景區位於鎮江市區東北的長江之中,山高71米,佔地570畝,為浩瀚長江下游唯獨可供遊人觀光探幽的綠色島嶼,以其中流砥柱的雄偉之勢而令人神往。

  焦山本是長江中一個無名的島嶼,東漢末年焦光曾隱居於此,焦山是宋徽宗追賜的名稱。又因當地滿山竹林繁茂,古樹蔥憲,宛如碧玉浮江,故稱浮玉山。焦山的寺廟掩映於綠樹叢中,若隱若現,與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說。

  焦山不僅以古樸幽靜的自然景觀見長,還有眾多的人文景觀,是一處聞名中外的遊覽勝地。

  【定慧寺:得名由來 天王殿 御碑亭 大雄寶殿 古銀杏 東冷泉】

  各位遊客:我們坐船過江來到焦山南麓的碼頭。上岸向北步行不到50米,大家看到的這座莊嚴典雅、古色古香的大門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門,它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門前有一對明代的石獅,門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額,為茗山大佛師所題。山門兩旁懸掛的長江此天塹,中國有聖人這副頗具氣魄的楹聯,為清光緒四川巴州廖給所寫。山門迎面照壁上有明代進士胡瓚宗所題海不揚波4個大字,顯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人們將它看成。是這副楹聯的橫批。明人的橫批,清人的楹聯,巧妙搭配,貼切雋永,意趣深濃。

  遊客們:定慧寺在佛教寺廟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玄奘法師的弟子法寶曾來此建立大雄寶殿。鑑真大師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叢林之稱。宋代稱為普濟禪院,元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於佛家由戒生定、固定發慧和寂照雙融,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一切雜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聞、思、修三條途徑來增長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的綱領,涵義深刻。

  現寺院仍保持著明代的建築風格,前有天王殿,中為大雄寶殿,後為藏經樓,還有齋堂、大家唸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勝地之一。

  大家隨我走進山門。穿過天王殿,院中有一座木結構的方形御碑亭,亭中石碑上刻著乾修帝第一次南巡時作的《遊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來焦山時作的《遊焦山作歌疊舊作韻》。詩中乾隆將金山、焦山兩處風景加以比較:金山似謝安,絲管春風醉華屋;焦山似羲之,僵臥東床袒其腹。此難為弟彼難兄,元方季方各騰聲;若以本色論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認為就山水本色來說,焦山更勝金山一籌。

  迎面的大雄寶殿,氣勢巨集偉,體現了明代建築的風采,殿內雕龍描鳳的屋頂不用釘子,全部用小方塊木頭拼合而成,圖案美觀,還有飛簷、斗拱、藻井彩繪,富麗堂皇,使整個大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在高懸的長明燈後,和藹慈祥的釋跡牟尼、藥師、彌陀三尊大佛高踞蓮花寶座之上,兩旁的十八羅漢造型逼真,神態各異。康熙親書的香林兩字閃爍於燭光香霧之中。主佛背面的海島上,觀音大土、善財、龍女和諸位菩薩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現了佛教五十三參的故事。

  走出寺外,這裡有六朝柏、宋槐、明銀杏等古樹。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棵500餘年的古銀杏,人稱活化石,雖飽經風霜,卻依然枝繁葉茂。大殿西院內有一口名叫東冷泉的井,相傳為焦光取水煉丹之處,為此也稱為煉丹井。因為此井是模仿金山中冷泉而開鑿的,它的位置又在金山之東,故稱東冷泉。

  【觀瀾閣行宮】

  出寺向東走,我們來到了觀瀾閣 乾隆行宮。乾隆曾六下江南,三上焦山,這座兩層樓閣的行宮建於他第三次下江南的前一年1761年,是一座精緻小巧的古雅庭院,50多年前閣前還未形成沙灘,閣外驚濤拍岸,波瀾起伏,潮聲震天,所以稱它為觀瀾閣。樓上東、南、西三面明窗若鏡。在樓上長廊可縱觀浩瀚的江景,相傳乾隆皇帝曾在閣上檢閱水師。

  【焦山碑林寶墨軒:焦山四絕 唐碑 《瘞鶴銘》】

  我們從觀瀾閣向北走,越小橋,過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銀杏樹林下的焦山碑林寶墨軒,為北宋初年潤州太守錢子高所建。軒內珍藏460餘方碑刻,僅次於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金山以樓閣取勝,焦山因碑林見長。焦山古碑基本,石刻紛呈,給這座名山佛國增添了不少雅趣,歷來有書法山之譽。碑刻按內容分為文苑、藝術、史料三部分陳列。其中漢代蔡合的《焦君贊》,樑代江淹的《焦山述懷》,唐代王瓚的詩以及晉代王素之的《瘞鶴銘》碑,飲譽古今,被稱為焦山四古、焦山回絕。這些碑刻鑲嵌在四廊亭閣之中。在書法藝術上,楷、草、隸、篆各有千秋,可謂集歷代書法流派之大成。

  寶墨軒中儲存著江蘇省境內最大的完整的唐碑,即唐朝儀風二年677年所立的《大唐潤州仁靜觀魏法師碑}。碑高213釐米,寬87釐米,被譽為初唐妙品,為國內罕見的唐碑。

  遊客們:焦山碑林中的無價之寶便來書聖王羲之寫作的《瘞鶴銘》。瘞是埋藏之意,《瘞鶴銘》即葬鶴的銘文。相傳《瘞鶴銘》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撰,因他平生極愛養鶴。一日,他到焦山遊覽,帶來的一對仙鶴不幸夭折,王羲之十分悲傷,用黃綾裹斂了仙鶴,埋在焦山西麓,含淚揮筆寫下了著名的《瘞鶴銘》。其字型遊灑蒼勁,別具一格,為稀世珍品。我國有二銘,即南有鎮江的《瘞鶴銘》,北有洛陽的《石門銘》。惟有《瘞鶴銘》最受歷代書法家的推崇,有大字之祖、書法冠冕之稱。書法界認為,此碑的價值就在於它是由隸書發展成楷書過程中的著名石刻之一。現在各位看到在櫥窗內陳列的書法,據說是茅山道士陶弘景所書。

  【古炮臺遺址】

  由寶墨軒東行,我們來到焦山東麓,看到面對長江排列成馬蹄形的八座炮臺,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臺。焦山扼守著長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愛國名將韓世忠曾率領將士數千駐紮焦山,堵擊金兵。南宋德枯元年1275年,宋、元大軍曾在焦山一帶的江面上激戰,出現過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清政府為加強長江下游的防線,決定建立焦山炮臺與圌山、象山、江都天廟三處炮臺構成犄角之勢。炮臺為橢圓形暗堡式,每座最長處為77米,最寬處為55米,以優質條石為基,用黃土、石灰、細砂配糯米法搗拌成三合土,分層夯實澆灌面成,內設6000 8000斤重的大炮,是目前儲存較完整的近代炮堡遺址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焦山炮臺是我國人民抗英反帝鬥爭的重要遺蹟,同時也是鎮江人民浴血禦敵、勇猛抗擊外國侵略者的鐵證。

  【吸江樓】

  各位遊客:從古炮臺北面上山,隨我漫步登上焦山東峰絕頂,我們來到了吸江樓,原名吸江亭,因亭內四面有木雕佛像,人們又稱它為四面佛亭。初創於宋代,明代弘治年間移建西峰頂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復建於原址,四面塑佛像。同治十年187年沈秉成改建成二層八角形,與金山吞海樓相呼應,取吸取江水煮新茗,買盡青山作畫屏詩意,更名吸江樓。現樓為衛9別年重建。樓上的江山勝概橫匾系沈秉成嫡孫、當代著名書法家沈邁士於90高齡時所書。

  請大家隨我沿樓梯盤旋而上。大家看,這樓迴廊四通,八面有景,我們登樓遠眺,大江南北滿旋風光盡收眼底。這裡視野廣闊,歷來為觀賞日出的好地方。宋代詩人陸游,登此樓觀看日出後曾贊之為:水天皆赤,真偉觀也。


擔當為話題的作文
空城計教學設計優秀範文
相關知識
江蘇的一些導遊詞
關於江蘇的一些導遊詞
關於江蘇景點的一些導遊詞
浙江的一些導遊詞範文
關於浙江的一些導遊詞
關於香港的一些導遊詞範文
關於上海的一些導遊詞
關於安徽的一些導遊詞
關於河北的一些導遊詞
關於澳門的一些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