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在深入開展 四群 教育活動中,幹部群眾心貼心 活動主題,以 七個結合 助推 四群 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確保開展 四群 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見行動、有實效、受歡迎、得民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幹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省委秦書記在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毫不動搖地堅持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維護群眾利益、做好群眾工作,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目前,全省各級黨組織正在廣泛開展“四群教育”活動、實行幹部聯絡群眾制度,這是貫徹落實“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題中之義,也是自覺踐行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重要舉措。同時,認真開展“四群教育”活動,對於加強黨的建設,推動我省“橋頭堡戰略”的實施,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平同志曾告誡我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許多深層次矛盾日益凸現,新社會階層的出現,我們黨的領導方式、領導體制側重點的變化,新形勢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少數黨員幹部群眾觀念淡漠、不會做群眾工作、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嚴重敗壞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有的幹部不願意、更不善於廣泛接觸群眾,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任務重、工作忙,事務雜、應酬多,脫不開身;

  二是認為群眾是領導決策的執行者、實施者,無須過多聽取他們的意見;

  三是認為只有與群眾保持距離,才能保持“神祕感”、形成“震懾力”;

  四是擔心群眾提意見、提要求,影響決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無論哪一種情況,表面上看都有“依據”,但實際上都是為自己開脫的藉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不願廣泛聯絡群眾違背了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線。領導幹部應認識到,廣泛接觸群眾,密切聯絡群眾,做好群眾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職責,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式。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領導幹部都必須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而不能對群眾的疾苦和訴求漠然視之,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置若罔聞。那麼,在新形勢下,密切聯絡群眾究竟應當怎麼帶著感情,想著問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領導幹部對群眾懷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眾當作朋友、當成親人,自然就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心竭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從而同群眾建立密切聯絡,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援。反之,如果對群眾缺乏真情實意,抱著敷衍和應付的態度去“聯絡”群眾,就很難體會到群眾的需要和願望,很難了解到群眾的所想與所盼,實際上也就與群眾“聯”不起來。帶著感情與想著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領導幹部對群眾懷有深厚感情,心中裝著群眾,就會主動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還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困難,及時發現工作中還存在哪些與群眾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適應的問題,進而與群眾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更好地推動工作開展和事業發展。

  篇2

  20XX年2月12日,政府辦開展“四群”教育活動動啟動以來,按照省、州、縣黨委、政府的安排,我認真閱讀了xx同志在中國共產黨xx省第x次黨代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領會其精神實質。省委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現雲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式發展,基礎和根本在於認真做好“四群”工作。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在不同時代承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都關係事業成敗。“四群”工作意義深遠,至關重要。

  一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人民群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黨始終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人民群眾為黨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只有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才能做好群眾工作。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就是要時時刻刻把群眾牢記於心,毫不動搖地相信和依靠群眾,善於化解群眾中的不良情緒,始終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據,團結和帶領群眾不斷前進。牢固樹立群眾觀點,還要要正確處理好個人和群眾的關係。組工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把握好個人的人生價值取向,正確認識和處理公與私的關係、個人利益與群眾利益的關係。

  二要與時俱進貫徹群眾路線。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組工幹部必須始終做到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好本職工作,為組織工作發展多做貢獻,這是落實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掌握和更新知識,這是落實群眾路線的內在需要。組織工作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符合基層群眾的願望,不搞“一刀切”,要做到想問題、辦事情尊重群眾意願,多搞調查、多聽民聲、摸準實情、把握規律,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

  三要千方百計實現群眾利益。一是不做任何損害群眾利益的事。不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必須以群眾利益為重,以不損害群眾利益為“底線”。二是盡職盡責辦好惠及廣大群眾的事。不論職責範圍內,還是職責範圍外,不論八小時以內,還是八小時以外,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都要不拒細小,高度重視,盡力辦好。三是滿腔熱情辦好幫扶困難群眾的事。必須帶頭熱情為基層排憂解難,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凡是群眾反映的問題,克服困難、想方設法予以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客觀地向上反映情況,決不迴避矛盾,掩蓋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耐心細緻地向群眾做好解釋、疏導工作,及時向群眾說明情況,求得群眾的理解,決不聽之任之,撒手不管。這樣,通過組工幹部的帶頭示範,切實形成解決群眾問題的有力導向,促進各級黨員幹部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不斷增強組織工作的凝聚力。

  四要積極探索正確的工作方法。要跳出“就組織工作抓組織工作”的思維模式,廣開言路,暢通民主渠道,使群眾的意見和呼聲能及時向上級反映,切實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要注意傾聽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少數人的意見。要不斷擴大群眾在組織工作中的參與率,廣泛集中社會各界對黨的建設、幹部工作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摸清情況,把準脈博,集中群眾智慧,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必須善於運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時刻注意加強對群眾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大對黨的組織工作的宣傳解釋,根據不同特點,分層次、多樣化地做好群眾工作,把工作做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中去,做到既講道理又辦實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強群眾對黨和組織工作的信任。

  總之 ,群眾觀點和群眾立場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存亡,關係國家的興衰。只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同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眾就會把我們放在心上,我們的工作就會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就會生機盎然。

賞識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行政管理學習心得總結
相關知識
四群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農村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機關黨員群眾路線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交通安全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法制安全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學習法制安全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學校安全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優秀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老師繼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