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為民心得體會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司法為民,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各項利益,保證公民訴訟的良好局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法院司法為民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和諧社會建設,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肩負著維護穩定、服務大局、打擊犯罪、調處社會矛盾、化解民間糾紛、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神聖使命。人民法院的全部工作必須以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緊緊圍繞保穩定、保民生、保發展的大局,自覺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指導思想,推動工作科學發展上水平。

  在新的歷史時期,司法審判工作面臨的基本矛盾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首先要明確人民群眾對司法審判工作有哪些新需求、新期待;其次是要明確司法工作與人民的要求有哪些差距,突出存在什麼問題。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司法審判涉及的領域更加凸顯民生問題,不僅要保護人身、財產、婚姻家庭權利,還要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不僅要保護基本的生存權利,更要保護公民發展的權利。憲法和法律把公民的權利設定和保護到哪裡,司法保護就涉及到哪裡,其廣度和深度與人民利率息息相關。公民在尋求司法保護時,不僅要求司法公正,而且要求司法快捷高效;不僅要求實體上公正而且要求程式公正;不僅要求司法要廉潔,而且要求司法要文明,不僅要求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要求司法要公開,充分行使監督權和知情權。總之,公民權利保障的意識和要求日益增強,對司法保護的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

  從司法審判自身來看,司法能力、體制等諸多方面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改變這種現狀,還需要一個較長期的發展過程,這個發展過程,我們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將決定著司法審判事業發展的方向和結果,我們依靠誰,為了誰決定著司法工作發展的動力。胡錦濤總書記講:維護人民利益,是黨的根本宗旨和要求,也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目的,政法工作搞的好不好,最終要看人民滿意不滿意。這一重要論述,指明瞭檢驗司法審判工作的根本標準,也就是說司法審判工作搞得好不好,人民說了算。所以司法審判工作如何發展,也要問計於民,謀利於民,發展依靠人民。一是不能脫離人民群眾,不僅要拓寬監督渠道,讓人民行使充分的監督權、知情權,而且要讓人民群眾參與司法權的行使,用群眾的語言,群眾的感情和群眾能接受的方式解決群眾的司法需求。二是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把司法保護覆蓋到邊沿群眾,確保社會公平正義。鄧小平指出:“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社會是不是安定,中國經濟能不能發展,首先要看農村能不能發展,農民生活是不是好起來。我國的協調發展是城鄉統籌發展,司法工作的科學發展應當把為農村農民利益提供優質司法保障作為重點,只有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穩定,實現司法的價值和目的。三要切實提高司法能力,切實做到司法為民,要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增強親近群眾,體恤群眾感情,學會團結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共同維護一方平安的能力。下大力氣解決司法不公、不廉、效率低下、作風粗暴的問題,以優良的作風、過硬的本質、良好的司法保障取信於民,真正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司法為民心得體會篇二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大法寶,也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掃除障礙,引領發展的重要法寶。我們過去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得益於思想的不斷解放;完成新階段的目標和任務,更需要繼續解放思想。在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中,人民法院如何通過解放思想活動,更新司法觀念,創新司法機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大顯身手,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一、堅持司法為民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核心。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開展審判活動。審判工作有嚴格的法定程式,必須嚴格依法進行。那麼,從事審判工作的人民法院是否有必要解放思想?回答是肯定的。審判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公正司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但由於我國的法治建設起步較晚,在法律制度、法律規範、法律適用、審判機構設定、審判模式、審判管理、法官遴選、法官考評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這些不完善的地方已直接影響司法公正、司法為民的實現,急待我們不斷改進和完善。要解決這些些問題,只有通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調查研究,科學實踐、大膽探索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那又如何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呢?人民法院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必須緊緊圍繞“司法為民”這一條主線進行。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人民法官手中的審判權也是人民賦予的,必須為人民用好權、辦好案,為老百姓排難解憂,也就是說司法要為人民服務。偏離這一條主線,司法就背離了正確的政治方向,背離其根本宗旨。這是黨和人民所不允許的,實踐證明也是行不通的。人民法院解放思想不堅持“司法為民”的指導方針,就會導致胡想蠻幹,違法辦事,踐踏法律,嚴重損害法律的尊嚴。前些年的解放思想活動中,一些法院沒有根據人民法院工作的情況和特點,認為解放思想就是敢想敢幹多收費、搞創收,不少人民法院還開辦公司,參與經營,併產生各種經濟糾紛,嚴重偏離人民法院的工作性質和要求,嚴重損害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的權威,這些沉重教訓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必須圍繞“司法為民”這一主線,把解放思想中提倡的“敢想敢闖敢幹”與“依法、科學、責任”結合起來,在合法、科學的尺度內負責任地、紮紮實實地幹起來,經得起人民的評議和歷史的檢驗。這才是人民法院真正的解放思想。

  二、堅持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著力點。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核心和本質,也是司法的終極追求,更是司法為民的前提和必然;只有實現司法公正,才有可能實現全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惠及老百姓。這些年,人民法院始終致力於對司法公正的不斷追求,從多角度、多形式、多層次實踐司法公正,取得可喜的成效。人民法院案件審判準確率、當事人服判息訴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信任度不斷提高。但不可否認,人民法院當前的司法公正水平與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影響和制約司法公正的因素還不少。我們必須借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契機,深入分析當影響司法公正的各種因素,通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求的審判工作規律;樹立司法公正的理念,投入更大的決心、勇氣、精力去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實現的問題,千方百計破解制約司法公正的難題,真正實現司法公正和司法為民,實現解放思想的真正目的。我們要通過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克服司法審判活動中因循守舊思想,強化改革創新意識;克服自滿保守思想,增強危機憂患意識;克服狹隘封閉思想,增強開放和作意識;克服片面發展思想,樹立科學發展意識。這幾個方面思想解放成果落實到審判實踐中來,就要緊緊圍繞司法為民這一主線,運用科學、發展、開放、創新、為民的觀念來理解法律,在解釋和運用法律之中賦予時代價值觀念,使法律的適用顯得更加合情、合理,使法中有真情、法中有真理,真真正正做到案結事了,化解矛盾,使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人民的評價;就是要不斷提高司法效率,“遲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要儘可能減少當事人的訴累和訴訟成本;就是要在訴訟中加強調解和協調工作力度,使被喻為東方司法之花的調解制度在化解矛盾、和諧訴訟、構建和諧社會中開放得更加豔麗多姿;就是要 為當事人提供優質、文明的服務,切實保障當事人尤其是處於弱勢地位的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為他們提供更加方便、文明的訴訟環境,尊重他們的人格,傾聽他們的呼聲,為他們伸張正義。這才是我們所要的解放思想。

  三、深入司法改革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具體措施。 上文已述,由於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起步較晚,在司法體制和司法制度的設計等方面還存在不少不完善地方,這些地方已嚴重地制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影響司法公正、文明和權威,阻礙我國民主和法治程序,必須加以改革。黨的十七大也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範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我們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要服務於當前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之中,體現在司法改革的力度和成果上。當前,我區各級法院要著重抓好審判委員會、立案工作、級別管轄、審判監督工作、執行工作、案件管理和質量評估體系、法官助理制度等七方面改革。在改革中逐步完善案件管轄制度,避免外界干擾,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突出審判委員會的最高審判組織特徵,推進審判委員會專業化建設;完善便民措施,及時準確依法立案,防止訴權濫用,浪費司法資源;建立和完善案件的監督和考評機制,提高審判、執行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為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要把握好改革的原則、方向、標準和重點。在改革中要堅持黨的領導,從我國國情出發,從我區實際出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改革必須體現人民意志,反映人民的願望,必須鼓勵人民參與,傾聽人民呼聲,必須主動接受人民監督和評判。總之,要通過改革,優化司法職權,規範司法行為,建設符合我區法院工作實際,符合司法規律,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的審判工作機制,儘可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使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充滿信心。

  四、加強隊伍建設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重要保障。 解放思想和隊伍建設是相輔相承。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客觀地瞭解當前人民法院隊伍現狀;才能打破論資排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安於現狀、固步自封的舊框框,建立切實可行的隊伍建設機制,改善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完善法官教育培訓機制,建立健全教育、監督、懲戒並重的廉政懲防體系,完善隊伍的選拔運用機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臺,幹成事的人有位置。讓德才兼備、發展潛力大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充分激發隊伍的活力,提高隊伍的思想政治、專業文化、道德修養等多方面素質。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保持和發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求真務實,秉公裁判的司法優良傳統;才能堅決反對門難進、臉難看、生、橫、冷、硬、攤的衙門作風,使隊伍具有更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人民的信賴和擁護,促進司法公正和司法為民的實現。隊伍建設好,隊伍的思想就更加活躍,幹警素質更高,更能主動學習,開動腦筋,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觀念。這樣又有利於我們解放思想。畢竟解放思想是一項長期的主觀世界的自我改造,解放思想將永遠伴隨我們對客觀世界改造的全過程,不可能一蹶而蹴。要深入持久地解放思想,必然需要加強隊伍建設來做保障。

  司法為民心得體會篇三

  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報告中指出:“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司法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一環,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防線。“公正司法,一心為民”作為當前和今後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一個有機聯絡的統一整體,體現了司法的人民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為民,是人民司法的本質特徵。今日的中國朝氣蓬勃,正堅定的向法治社會邁進,社會轉型階段的利益重組過程中,是否建立健全公正、高效、權威的審判體系尤為重要!它關乎民心向背,關乎黨和政府形象,關乎社會穩定,關乎人民群眾利益,關乎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走向和程序。

  就像德沃金在其不朽名著《法律帝國》中的描述的那樣:法律帝國的首都是法院,而法官們,則是帝國的王侯將相。今天的我們,在人民法院工作,是一種光榮,我們平凡的工作背後,是崇高的事業,神聖的使命。與光榮同在的,是責任!人民群眾是司法公正的最大受益者,人民群眾也是司法不公的最大受害者。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建立法院,不是為了建一座巨集偉壯觀的帝國之都;人民賦予法官獨立的審判權,也不是為了法官的尊榮顯貴。如果不能用手中的法槌擊出公平與正義的時代最強音,如果不能以信念之火讓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熠熠生輝,法院與法官,就會在當今偉大的時代,失去存在的價值。

  肖揚院長曾經說過“一心為民’是公正司法的精神支柱,這根支柱一旦倒塌,法官將淪為私利的俘虜,司法將成為違法者的幫凶。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廣大-法官應當始終堅持“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指導方針,始終不渝地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司法工作永恆的價值追求和道德底線。

  天視我我民視,天聽我我民聽。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我們義無反顧!司法為民不是一個裝點門面的宣傳口號,需要我們用熱血和汗水去兌現。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人民法院的時代責任,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是人民法官的神聖使命!

  落實司法為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關鍵。崇高的事業,始於平凡的努力。一位智者曾經這樣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司法為民,就是對日復一日平凡甚至瑣碎的工作毫不懈怠;司法為民,就是在一個個案件中為點滴的公正奔波操勞。正是這平凡的努力,正是這點滴的公正,體現著新時期樹立崇高社會主義。

  相關文章:

關於司法為民心得體會範文
法院司法為民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關於司法為民心得體會範文
司法為民心得體會範文
法院司法為民心得體會
勤政為民心得體會範文
執政為民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法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新安全法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書法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分享
保險公司實習生心得體會範文
憲法感想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