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改善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精益改善源於哪裡?如何認識企業的精益改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精益改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幫助大家瞭解精益改善。

  篇一

  翻開人類的進化論,不論是人類本身的體格形態,思想與智慧,還是伴隨人類進化的更為直觀的勞動工具,其的每一次變化都是細微的。從開始的打製石器到現代的智慧加工裝配、智慧監控、智慧檢測的全封閉式無人車間,從80年代的巨型可移動式智慧電話到現在風靡時代的智慧手機,這樣的跨越卻源於微小變化的沉積。

  就身邊車間的機臺裝置佈局、工夾具、檢測工具的改善相比精益管理以前可能變化不是很大,有的還是經歷過幾次改動,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每一次的改動都是一種進步,對員工來講都是一次工作強度的降低和作業安全性的提高,故“勿以善小而不為”,改善有許多學問與講究,如改善的目的、改善應從何處下手等一系列改善的知識。我們一談改善,很多人不知如何下手,無從著手。改善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應學會怎樣去思考問題的來龍去脈,從事物的本質也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改善往往來源於小小的構思,更來源於對日常工作的關心度,“處處留心皆學問”,更來源於對工作現狀的不滿意。固然,我們工作的空間是有限,但是我們的思維和智慧是無限的,我們觀察和評價一件事物是否合理性得視角也非唯一的。而我們工作的內容、流程和方法的改進才是我們精益改善的下一座“金礦”,也是我們全體人員需更多關注和發揮才智的地方。現代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高度文明不僅僅是靠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來體現出來的,而是通過比較公平的社會制度和非常積極的社會公德展現的,更是通過社會公民的道德素養的提高為支撐來的,故高質量高價值的改善往往產生於我們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空間規範合理的擺設。

  篇二

  某傢俱企業自2011年1月開展精益生產專案以來,企業內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專案一階段即將結束同時,開展精益生產總結大會,專案組成員總結這一年的取得的效果,都紛紛感嘆,精益改善,不僅僅是改善了公司的內部管理,更是改善了我們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自主改善、時刻尋求改善的合格管理人。

  1、 用資料、KPI去管理車間

  在推行精益前,車間的完成率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今天做了什麼,完成了什麼,當天排生任務是否完成,這是完全不知道的;訂單都是要裝櫃當天才完成;現在車間實行KPI考核、對單機制,每天都有資料顯示車間任務完成情況;昨天開RH SPO會議時,HALO 同事講到我們SPO的完成率是99%,一個星期裝15個櫃,沒有壓櫃;這是以前想不敢想的。

  車間管理人員是否達標由KPI去衡量,從10月份總結那裡可以看到,實施KPI後,那個車間管理能力強、車間問題出在那裡都有的資料可以顯示。

  2、 連續流生產效率提高

  從8月底9月初車間邊線後,車間與車間的責任劃分清楚,責任也到人;

  8月份計劃完成率是6.6%,10月份計劃完成率是71.3%,有三個車間的達成率在95%以上;

  生產週期從8月的13天縮短到現在的10.84天。

  3、用流程、制度去規範生產

  在推行精益生產過程中,我們制訂了許多流程和制度,例如:“對單機度”、“返工制度”、“排產原則”、“試單原則”等等;這些流程、制度的制訂給所以員工都知道事情如何做,出現問題如何處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篇三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0年代提出的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這個理論對當今中國的管理者來說,一定不會陌生。

  人類需求的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人們往往狹隘地理解自我實現就是做老闆,其實這個自我實現指的是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當人的潛力充分發揮並表現出來時,人們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從自我實現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上至董事長、下到每一位普通員工,在他的工作崗位上都可以自我實現。

  合理化提案、不斷改善工作其實就是自我實現的一種體現。可惜的是,在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由於管理者的錯誤理解,或者不正確的引導,員工的合理化提案和改善工作都變成了一種被迫的行為。好好的自我實現,又變成了一項被動的任務,太可惜了。

  另一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的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假如,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自我實現就是讓員工真實地感受到:我在做自己。

  企業員工在達成組織目標,獲得收入的同時,另一個也許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這個能力往往被誤解為技術、業務或者作業能力,準確地理解,這個能力應該叫個人競爭力,它是個人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的組合。

  那麼,企業員工如何才能獲得個人競爭力呢?

  1、拋棄固有的思維觀念;

  2、想想新的方法如何可以工作而不是它不可以;

  3、不要接受藉口、要敢於否定現狀;

  4、不要力求完美,50分也好,立即實施;

  5、錯了,馬上改善;

  6、先從不花錢的改善做起;

  7、問題給了你一個鍛鍊大腦的機會;

  8、追求根源,反覆問五次為什麼;

  9、十個人的智慧比一個人的智慧高明,所以通過團隊合作去實現目標;

  10、改善永無止境!

  這十條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精益改善十原則,或者改善十大戒律,它也是我們員工提升個人競爭力的十大祕訣。

  即便在中國,至今還沒有推進精益改善的汽車企業包括零部件供應企業也已經不存在了。同樣的道理,30年後,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不做精益的企業一定會淪為三流企業;10年後,不懂價值流的管理者和不懂標準作業的員工,再也無法在優秀的企業裡找到工作。所以,無論管理者還是員工,精益改善一方面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個人的競爭力。

  精益改善,讓我們做自己!

↓↓↓ 下頁更多"" ↓↓↓

幼兒園教師拓展訓練心得體會3篇
野外素質拓展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精益改善心得體會
關於精益管理心得體會
精益管理心得體會範文
精益管理學習心得體會_企業精益管理心得體會
精益生產心得體會範文_精益生產個人感想與總結
精益管理心得體會精選
學習精益管理心得體會
企業精益管理心得體會3篇
關於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最新精選教學心得體會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