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專業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大眾傳播的環節中,傳者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素養表現為傳者在資訊釋出前對資訊釋出後可能產生的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的預估判斷,即傳者對新聞傳播後果的預估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新聞傳播中手機二維碼研究 》

  摘要:隨著資訊科技的產生與發展,新聞傳播媒介與方式也逐漸多樣化,從傳統的紙質媒介到廣播電視階段,再到當今的網路媒體階段,並形成了各自獨立的資訊受眾群體。網際網路與移動終端的普及,使二維碼這種新的資訊載體出現在人類社會中,併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被廣泛應用到了新聞傳播領域中。本文針對手機二維碼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並提出有效利用手機二維碼的措施。

  關鍵詞:手機二維碼;新聞傳播;應用研究

  二維碼又被稱之為二維條碼,主要是利用幾何圖形依據一定的規律在二維平面上排列,從而形成豐富的資料資訊符號。然後,人們在利用相應的掃碼裝置對其掃描,對資料符號資訊進行處理,使人們獲得相應的資訊內容。近年來,網路技術與智慧移動技術的發展,二維碼被廣泛應用在商品識別、產品資訊等眾多領域,人們利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便可輕易獲取所需資訊。為促進新聞媒體行業的不斷髮展,新聞傳播中也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引進了手機二維碼技術,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新聞行業的發展,必須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集中解決。

  1利用手機二維碼進行新聞傳播所面臨的問題

  1.1主流媒體對手機二維碼應用具有盲目性

  新聞媒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應集中精力將有效資訊整理出來,讓受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花費最少的精力獲取有效資訊[1]。二維碼的出現使新聞媒體開始了新的資訊傳播方式,但是由於對二維碼的應用程度沒有進行很好的控制,具有極大的盲目性,反而造成受眾在使用二維碼獲取資訊過程中的產生消極體驗。二維碼的有效運用可以起到擴充新聞版面與新聞深度的作用,從而提升新聞傳播的質量。而當前新聞媒體對其利用方式不正確,許多新聞資訊不加篩選便應用其中,為受眾在掃描二維碼進行資訊閱讀時帶來極大的負擔。

  1.2資訊接收者對二維碼新聞認可度低

  通過近幾年的新聞報道我們不難發現,因為掃描二維碼造成的身份資訊洩露以及財產詐騙等案件屢見不鮮,所以受眾對二維碼掃面獲取資訊的辦法始終存在疑慮。與此同時,二維碼使用時間不長,相應的法律保護條款與規範還不健全,一旦出現問題,很難獲得合法權益的保障,受眾更喜歡通過傳統的媒體形式獲取資訊資源。儘管主流媒體能夠對受眾的隱私進行適當的保護,但是依然避免不了風險的產生。與此同時,應用手機二維碼獲取新聞資訊,還會產生一定的流量資費。每個二維碼中承載的資訊量,受眾並不清楚,一旦進行二維碼的掃描所產生的資費與所需資訊量不成正比,就會帶來一定的資費負擔,影響受眾的使用情緒。

  1.3客觀條件對二維碼新聞傳播的制約

  我國引進二維碼技術的時間較長,但是受網路技術、移動終端限制以及二維碼技術自身的漏洞等客觀因素的發展限制,二維碼的使用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我國當前的網路發展儘管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步入移動網際網路的4G時代,客戶使用量也以逐年持續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的移動網路技術依然處於較為落後的位置[2]。並且無線網路技術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使得二維碼手機新聞傳播模式發展受到一定製約與阻礙。與此同時,二維碼制的不統一與移動終端技術的限制也對手機二維碼新聞傳播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儘管我國目前已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漢信碼被應用到手機二維碼中,但是統一的標準碼制還沒有制定出來,長此以往一定會對二維碼市場的穩定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我國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儘管很高,但是自主生產的智慧手機質量還有待提升。並且據調查顯示儘管智慧手機移動終端的持有者較多,但是平板電腦的持有者還較少,這些都對手機二維碼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產生影響。

  2應對手機二維碼在新聞傳播中產生問題的策略

  2.1對二維碼在新聞傳播中的定位進行明確

  資訊時代的到來,使人類社會的資訊採集能力與傳播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但與此同時,也為資訊受眾帶來巨大的資訊負擔,人們只有在眾多的資訊中不斷進行篩選,才能獲得所需的有用資訊。因此,作為資訊傳遞主體的新聞媒體在利用手機二維碼進行新聞傳播的過程中,要對自身傳播的新聞資訊清楚的定位,明確何種資訊適用於二維碼來宣傳,何種資訊適用於其他形式宣傳。通常來講含有豐富的圖文、視訊等資源現代感較強的新聞適用於用二維碼來宣傳,能夠為受眾帶來直觀的新聞感受。如娛樂新聞、旅遊新聞等,單純依靠語言難以描述事件全貌的新聞,便可以讓受眾通過二維碼掃描的形式獲取豐富的視訊資源,清晰的通過畫面進行感受[3]。與此同時,相關媒體可以對自身新聞傳播優勢進行明確,然後利用手機二維碼形成多種媒體形式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新聞資訊的有效傳播。報紙、雜質等紙質媒體主要以內容見長,而電視媒體則以畫面取勝,網路媒體則依靠傳播速度深受人們喜愛,因此可以利用二維碼技術將各種媒體的優勢相連,促進新聞行業的發展。如可以在紙質書刊中的二維碼中融入電視新聞中的生動畫面,讓受眾在讀取豐富的新聞內容後,還可以獲得相關的視訊資源,獲得更好的新聞體驗。

  2.2加大宣傳力度,普及二維碼的有效應用

  手機二維碼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還面臨著受眾認可度與使用度低的情況。儘管二維碼具備資訊資源豐富、資訊獲取方式便捷等優勢,但是所產生的安全風險也是極大的,因此受眾在新聞資訊閱讀的過程中往往存在疑慮。要加強手機二維碼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問題,首先就要加大受眾的認知力度,只有受眾瞭解到二維碼技術的優勢,才能廣泛進行使用。各大主流媒體可以在運用二維碼開展新聞傳播活動中,將二維碼的使用資訊、特點、優勢以及相關步驟展開詳細的介紹,使受眾對其產生一定的瞭解。然後,可以在掃碼活動中融入一定的娛樂活動,開展有獎掃碼等活動,引導受眾主動進行掃碼活動。如在央視《開門大吉》的電視節目中,就利用二維碼讓場外觀眾積極參與到節目中來,觀眾可以通過掃碼猜歌名,從而獲得相應的獎品[4]。與此同時,在開展手機二維碼新聞傳播活動中,如果只讓受眾進行二維碼掃描獲取新聞資訊,未免過於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受眾的興趣。因此,相關新聞媒體行業可以將新聞推廣與其他娛樂產品相結合,以捆綁營銷的模式,推廣手機二維碼新聞傳播形式。當前智慧手機使用使用者最主要的活動,就是手機遊戲、微博等客戶端活動。因此相關新聞媒體可以考慮將新聞傳播與手機APP進行聯合營銷,如在手機遊戲中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新聞資訊的形式,獲得免費生命值或是相關道具等活動,增加使用者的二維碼使用度,從而獲得新聞行業的發展。

  2.3國家與媒體充分發揮對二維碼技術的監管工作

  在當今社會,二維碼的使用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報刊雜誌、產品促銷等等都熱衷於對二維碼的使用。儘管形形色色的二維碼資源,有效的促進了社會的整體發展,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與技術漏洞,因此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監管職能,保障使用者使用二維碼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政府部門應及時出臺二維碼的具體操作細則,統一行業標準,對市場中利用二維碼從事非法活動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打擊。與此同時,要儘快完善二維碼移動支付系統,保障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媒體行業在手機二維碼的使用過程中,也要儘量簡化使用者資訊的收錄過程,不給違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開展手機二維碼新聞傳播工作,應加大對二維碼的宣傳力度,制定相應措施保障受眾使用安全,從而增加受眾對二維碼新聞的接受程度與認可程度,促進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路燕,陳堂發.運用二維碼實現報紙傳播科技內容的路徑優化[J].科技傳播,201420:63-66.

  [2]李娟,韓萌,習亞萍,等.二維碼營銷及其對圖書館資源和服務推廣的啟示[J].情報探索,201412:98-101,120.

  [3]張海東,孫繼華,白淨.紙質科技期刊二維碼應用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10:138-141.

  [4]張宜軍,謝文亮.二維碼在期刊出版發行中的應用[J].出版發行研究,20143:73-76.

  篇二

  《 新聞傳播微博的應用優勢與意義 》

  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類對於資訊資源的需求進入了新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體現出明顯的滯後性,遠遠無法滿足大眾對資訊資源的迫切需求,新媒體應運而生。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依託於計算機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技術,在資訊源、資訊量、及時性和廣泛性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在新聞資訊傳播中迅速佔據了重要地位,在推動新聞傳播行業轉型的同時,大大加快和擴充套件了資訊傳播的速度和受眾範圍。而微博,作為新媒體的代表性產物,在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休閒娛樂的方式之餘,對於新聞傳播的推動最為明顯。

  關鍵詞:微博;新聞傳播;大眾傳媒;互動性

  人類進入資訊時代,對於資訊的廣泛性需求和海量資訊的龐雜性促使傳統新聞媒體發生變革,催生了新媒體。而微博作為新媒體的代表性產物在資訊的傳播方面更是表現出不可替代的優勢。自微博概念傳入中國,各大入口網站積極響應推廣,使微博在短時間內以裂變形式迅速蔓延,滲透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與傳統新聞媒體相比,微博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海量的資訊資源、廣泛的資訊源、操作簡單便捷、高度時效性、對突發事件的應激性以及其完美的互動機制等都證明了其在釋出和傳播資訊,發表和分享言論等方面的優越性。然而,由於新媒體技術本身的多變性和複雜性及其它種種因素,微博在應用於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種種問題,導致資訊質量低下,資訊來源龐雜,嚴重滯後傳媒事業的發展。本文將依據傳媒理論和社會心理學理論,在對微博概念、特徵及其發展過程的簡單闡述的基礎上,指出當前微博在新聞傳播應用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並重點分析微博應用與新聞傳播的優勢與意義,以期指明微博傳播的發展策略,希望能引起重視,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微博的概念及其發展過程

  微博,即微型部落格,是指基於無線或有線網路終端進行編輯和分享資訊的網路社交平臺。與傳統部落格相比較,微博的突出特點就是其簡潔性,它對於文字的編排沒有太大要求,使用者可以藉助微博將日常生活見聞,情緒變化等零碎的資訊梳理記錄下來,並基於此實現單向或雙向的關注機制。2006年艾文•威廉建立了Twitter,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自此,微博這個概念開始在大眾的視野出現。Twitter的成功運營與推廣很快吸引了國內入口網站的目光,2007年,飯否網將微博理念引入中國,新浪、騰訊、網易、搜狐等網站紛紛開始效仿,逐步開啟了微博的測試功能,自此開始,微博逐步滲透大眾生活娛樂,打破了傳統媒體對新聞的壟斷,開啟了新媒體傳播資訊的新時代。2009年8月,新浪開啟了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中國第一個提供微博功能的入口網站,微博真正正式地進入網民的視野。當然,新浪微博雖然借鑑了Twitter的創意,但對比後者只能分享文字的特點,新浪微博綜合了我國網民的上網習慣,增添了圖片、視訊、音訊等功能,大大滿足了網民的需求,融合了中國國情、網情。當然,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過程。微博真正融入我國大眾生活,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依然經歷了幾個階段。首先,是微博與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的結合。移動終端的便捷性使得資訊的釋出、傳播與關注變得更為觸手可及;其次在於關注轉發功能的推廣[1]。微博的關注和轉發功能使得彼此關注的人可以隨時隨地瞭解到對方的資訊動態,實現網路資訊的輻射式傳播;最後則是名人效應的推動。Twitter在創立之初即通過釋出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的死亡資訊而迅速竄紅,後來的新浪微博在開始的時候也是通過邀請國內知名人士註冊關注微博而大力推廣的,名人的效應幫助微博快速立足。

  二、微博的特點

  要正確分析微博在新聞傳播應用過程中的作用與意義,必須先了解微博自身及其在資訊傳播方面的特徵[2]。

  1.時效性。微博素來以其強大的即時通訊功能而知名,公眾藉助任何一臺可以聯網的移動終端就可以實現微博內容的編輯和瀏覽,關注和轉發。對於社會上的重大事件或突發性事件可以當場釋出到微博上,使關注者如置身現場,充分體現了其及時性、現場感,是其他任何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2.草根性。佈置和文筆等技術性要求較高,對於釋出資訊的工作者來說是不小的任務量,而微博門檻大大降低,它將資訊內容限制在140個字內,對文字的簡潔度要求增高,對文筆的硬性要求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它使得平民與莎士比亞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此外,傳統媒體傳遞資訊,單獨的個體往往是充當被動閱讀者的角色,偶爾藉助口述進行小範圍的再傳播,而微博使得每一個個體在擔任閱讀者的同時也成為資訊的釋出者,新聞資訊的傳播範圍受眾人群更廣。

  3.高度互動型。藉助微博,可以實現單向或雙向的關注機制。微博編輯對文字技巧沒有硬性要求,更多的是一種心情的梳理和記錄,使用者通過微博的關注、轉發和留言功能可以同博主進行交流,博主也可以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對其作出回覆,這種雙向互動使得陷於現代高速度生活的人們更加貼近。

  三、微博應用的現狀分析

  微博畢竟還是新興事物,在應用和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種種問題,限制自身的發展。

  1.新聞資訊真實性大打折扣。微博的低門檻、草根性、開放性在為其帶來廣泛受眾的同時,也導致了資訊真實性的問題,更不要說網際網路本身就具有匿名性。海量的、碎片化的資訊資源加大了資訊甄別的難度,此外,快速性和及時性要求也使得微博資訊傳播不可能像傳統媒體那樣做到字斟句酌,因而微博也就成為虛假資訊新聞傳播的重災區[3]。真實是新聞報道的生命和基本特質,離開真實就不能稱其為新聞。然而,由於微博資訊來源的複雜性和資訊甄別的困難性,微博內容難以保證其真實性,特別是有些新聞平臺為博取公眾眼球、增加關注量,對新聞內容進行扭曲、擷取、誇大、斷章取義、張冠李戴,憑空增加個人喜好和主觀偏見,使得原有的內容失真甚至變得聳人聽聞,長此以往,自然會使得公眾對新聞媒體權威性和真實性懷疑。

  2.缺乏集權的管理機制。其實這一點和上一條是一脈相承的,海量的資訊資源和時效性的要求,使得新媒體對於新聞無暇把關,缺乏集權的管理機制,使得把關人角色泛化,新聞資訊內容龐雜氾濫,水平參差不齊,讓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大打折扣。許多人對微博上釋出的資訊持觀望和懷疑態度,只有等傳統紙媒確切訊息後才敢確認資訊的真實度。另一方面,微博中的資訊傳播者在轉發和關注新聞資訊時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個人偏見和傾向性,又受個人的閱歷侷限,缺乏必要的資訊甄別意識與能力,對資訊的轉發與傳播不加選擇,鑑別,使得虛假資訊迅速蔓延。

  3.複雜資訊傳播無力。微博的短小精悍是其突出的優勢所在,但140字的限制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對複雜資訊的傳播,例如學術理論的闡述和文藝作品的介紹很難在微博有限的篇幅中得到延伸[4]。微博有限的140個字的容量註定了它在現代新聞傳播過程中只能扮演一個配角,而非主要角色,即使是那些看似藉助微博而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往往也只是利用微博的廣泛性而加大和拓展公眾的介入力度,而對於時間的具體分析則缺乏細緻深入的報道。

  4.言論缺乏深度。低門檻和對於複雜資訊傳播無力共同導致了許多微博言論的深度缺失,再加之,沒有形成一支專業的網路新聞採編隊伍,很難形成像焦點訪談等欄目的深刻性和力度。

  四、微博在新聞傳播應用中的優勢與意義

  1.推動傳統媒體變革發展。微博作為新媒體,當其與傳統新聞媒體相結合時,可以形成合力,最大程度的整合優化新聞資源,拓寬新聞資訊來源。一方面,微博在轉發過程中一定程度地體現了轉發者的觀點和情感態度,這些碎片化、零散化的資訊乍看不起眼,但一旦匯聚成資訊流,就有了整體價值的提升,一經提煉和整合即能為傳統媒體所利用,大大拓寬了傳統新聞媒體的資訊來源和資訊渠道,比較便捷、經濟地獲取大眾的觀點態度。另一方面,傳統媒體也可以通過申請官方微博賬號的方式積極融入新媒體,在釋出訊息的同時,與網民進行交流,實現高度互動,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升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和受眾面。

  2.創新新聞形式,打破傳統紙媒壟斷。以2009年穀歌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的離職為例,其本人在微博上釋出“再見,谷歌”短短四個字,即引起了較大的轟動效應,至少在速度方面遠勝於傳統紙媒。微博作為新媒體的代表性產物,是迎合了當前大眾對於即時性資訊的需求遠勝於深度性報道的心理的,因而它自誕生之日起,便呈裂變式蔓延,很大程度上衝擊了傳統紙媒業[5],打破了傳統紙媒在新聞報道中的壟斷地位,創新了新聞傳播的形式。

  3.強大的號召力與監督作用。微博碎片化的資訊分散開來很難起到什麼作用,但一旦這些資訊集中整合,就可能形成合力。微博釋出者通過微博提供事件的分析、理論支援和事實依據,這些資訊一經整理,就有了推動事件事實還原的力量,如果這些資訊進一步彙集為資訊流、新聞流,便會很快成為社會的焦點話題,引起公眾對事件的介入,進而能夠產生一種話語權,推動官方渠道對整個事件過程調查和研究。

  五、小結

  微博作為當前非常流行的交流模式,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青睞。其在新聞媒體傳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新聞傳播的模式。其時效性、草根性和高度互動性的特點不但讓其可以緊抓實事,也可以在廣泛的人群中進行傳播。而通過應用微博,可以有效推動傳統媒體變革發展,創新新聞形式,打破傳統紙媒壟斷。同時也能夠起到強大的號召力與監督作用。但是其也存在著新聞資訊真實性較差、缺乏集權的管理機制、複雜資訊傳播無力、言論缺乏深度的問題,這些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微博作為新聞傳播載體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的發展背景下,應該積極發揮微博傳播的優勢,努力解決不足,從而讓微博成為新聞資訊傳播的重要方式,促進新聞傳播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白曉晴.微博應用於新聞傳播的優勢與意義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

  [2]微博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研究[EB/OL].豆丁網.

  [3]論微博傳播能力及其侷限[EB/OL].豆丁網.

  [4]新媒體給現代新聞傳播帶來的變化——以微博為例[EB/OL].百度文庫.

  [5]新媒體的出現對新聞傳播活動的影響[EB/OL].謝志芳部落格,2010.

有關推薦:

新聞傳播學術論文
企業制度建設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新聞傳播碩士畢業論文
有關新聞傳播專業畢業論文
新聞傳播專業畢業論文
探討新聞傳播專業畢業論文
新聞傳播專業論文
新聞傳播學專業畢業生自我鑑定
新聞專業論文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學畢業論文
新聞傳播畢業論文
淺談新聞傳播系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