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論文西方會計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會計論文是經濟論文的一種,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就議論文面言,存在多種形式,如報刊的社論、評論、短評,有關機構的各分析報告等,我們這裡所指的是學術論文。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會計是一個大概念,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化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諸方面。

  從會計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來看,會計既是經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時它本身又是經濟管理的組成部分。因此,任憑社會的經濟管理活動,都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管理越要加強,會計就越重要。

  摘 要: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簡稱AAA是美國最大的會計學術組織,其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美國大學會計教師聯合會,1936年改為現名。長期以來,AAA一直致力於會計原則、會計準則和基本會計理論的研究,並先後發表了一系列研究報告,《基本會計理論》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即著名的ASOBAT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份。該報告是AAA對其1936年至1964年會計理論研究成果的一個歸納總結和系統論證,它以會計是一個資訊系統的認識論述基礎,從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的要求出發,主要論及確認、計量和傳遞會計資訊的準則及其在對內對外報告中的運用問題,並在分析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進現行會計慣例的建議,最後根據社會環境和科學知識的發展趨勢勾勒出未來會計理論的結構藍圖。

  一、會計準則:判斷會計資訊有用性的標準

  AAA在報告的導論中指出,會計是為了使資訊使用者能夠做出有根據的判斷和決策而確認、計量和傳遞經濟資訊的程式,它的目標是提供有用的會計資訊。具體來說,會計的目標就是為了實現下述目的提供有關的資訊:利用有限資源的決策,包括重要決策領域別和目標的確定;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個組織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保護資源並報告其管理情況;有利於履行社會職能和社會控制。對於什麼是“有用的會計資訊”,AAA從會計資訊的準則和會計資訊的傳遞準則兩個方面作了全面細緻的回答。

  AAA指出會計資訊的準則就是會計資訊質量特徵,具體包括以下四項基本準則:1相關性。它是基本準則,要求資訊必須有效地與擬將進行的活動或者預期產生的結果相關聯。相關性因目的不同,其相關程度亦不同,與某一用途高度相關的資訊用作其它用途可能完全無關。所以AAA指出在運用這一準則時,瞭解或設想潛在使用者的資訊需求是至關重要的。2可驗證性。它要求有資格的個體運用相同的證據、資料和記錄,應當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結果。可驗證性應建立在指導會計事項的確認、分類和計價活動的通俗易懂、前後一貫運用一項標準的基礎之上。3公正不偏性。它意味著應公平地做出決定和進行報告,還指在處理資料時採用的技術必須不帶偏見性。公正不偏性在對外報告時尤為重要,因為存在大量現實的和潛在的資訊使用者,對一方的偏袒必然損害其他方的利益。4可定量性。它是指會計資訊大部分是定量的,會計主要以貨幣形式表現經濟活動,會計人員在提供非定量化資訊時,必須確認這些資訊不帶有可定量性的涵義,若不加說明地提供定量資訊,他們必須對這些資訊的可計量性負責。

  會計資訊準則與會計資訊傳遞規則雖然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但在運用中也有形成衝突的狀況,比如絕對地遵守一致性和一貫性,反而會導致報告資訊的不公正,因此會計人員應靈活地運用職業判斷加以解決。

  二、會計資訊:外部用途

  會計資訊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僱員、股票交易所、顧客和其他人士或組織,也包括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證券分析師、同業公會、資信評估機構和工會領導等。會計資訊眾多的外部使用者,有著各自不同的需求,所以會計資訊對不同的外部使用者即有著不同的用途。概括起來主要有四種:1預測企業未來盈利能力,這是幾乎所有外部使用者都力圖獲得的資訊,對現在的和可能的股票投資者尤為重要。2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這對債權人特別是短期債權人特別重要,因為他們必須對近期債務清償中的不確定性進行估計。3預測企業管理效率,它是最為困難的一種預測,但對所有外部資訊使用者都是重要的。4考核受託方財產管理責任。會計資訊的這四類外部用途之間是緊密聯絡的。企業的長期財務狀況預測與盈利預測必須同時進行,管理效率預測要以盈利預測、財務狀況和變現能力預測為基礎。

  在對外報告中,會計資訊應當具有的相關性、可驗證性、公正不偏性和可定量性這四項準則可能會產生衝突,所以AAA認為應該合理處理四者之間的關係,最大限度地保持資訊的有用性,滿足其外部用途。同時有必要對現行會計慣例加以改進,為會計資訊外部使用者提供大量的額外相關資訊,如:提供多元估價的財務報告;披露未履行的契約;對企業合併進行會計處理時採用購買法,取消權益集合法;提倡多重計價會計,建議按現行成本進行報告;廣泛地承認發現價值和自然增值價值並進行報告;確認由於採用現行成本而產生的遞延所得稅;運用多重評價報告方法削弱利用折舊方法操縱利潤的動機,通過裝置重置分析對無形損耗進行定期確認;對於研發費用,如果可以定量並可驗證,就應資本化。

  三、會計資訊:內部用途

  會計資訊不僅為外部使用者決策服務,而且為內部管理服務,特別是隨著管理會計的發展以及與財務會計的逐步融合,會計資訊職能與管理人員決策職能之間界限逐漸趨於模糊,會計資訊的這一對內職能即越來越受重視。

  瞭解內部管理者的資訊需求,是實現會計資訊內部用途的關鍵。內部利用會計資訊的目的是提供促使組織內成員更容易實現組織目標,以及更能進行合乎事實的判斷和有效決策的資訊。由於管理者的職能大體上可分為計劃與控制兩種基本職能,所以管理者也需要兩類不同的資訊:計劃所需的資訊和控制所需的資訊。計劃需要的資訊是為了明確問題、尋找與評價備選方案、確定解決方案,所以會計應該提供詳細的相關定量資訊與定性資訊。控制需要的資訊是為了將實際資料與計劃或目標相比較以得出結論,所以通常是定量資訊。

  為了保證資訊的有用性,會計資訊準則同樣適用於為內部管理者提供的各種調查和報告。但由於對內報告是為了滿足內部特殊計劃和控制需要,不需註冊會計師進行驗證,所以與對外報告相比較而言,對內報告對相關性的要求較高,而對可驗證性和公正不偏性的要求較低,特別是在處理用於計劃的資訊時,更是如此。為內部利用提供資料的種類與資訊的形式比對外報告要豐富得多,除定量資訊外,還可大量報告定性資訊。對內報告也需要採用資訊傳遞準則,在提供備選方案評價所需資訊時應考慮重要關係的揭示。環境資訊的備註在為計劃與控制準備資訊時具有很大的相關性。會計實務的一致性與期間的連續性特別適用於作為管理控制活動的一部分而編制的具有實際記錄性質的資訊。

  四、會計理論:未來發展

  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人類技術水平、行為知識和資訊理論等的發展進步,會計的範圍和方法正在發生變化,從而大大拓展會計理論。AAA認為未來會計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會計的範圍擴大。未來會計將通過引進新的測定方法或擴張作為會計報告物件的行動概念來擴充套件其範圍。會計報告將採用多元報告形式,同時報告歷史成本資訊和現時成本資訊。2會計資訊準則含義更確切。未來會計採用新的測定辦法能夠增加會計資訊的相關性;未來經濟社會中資訊的重要性逐漸增加,會計理論會探索使資料更易檢驗的方法;未來會計理論將脫離對應用領域的說明,減少說明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保證公正不偏性;未來會計理論將更多地與統計學、經濟學等相結合,構成一個獨立的“資訊職業”,朝計量理論方向擴張。3會計資訊系統內容更加豐富。未來會計資訊系統的內容既包括傳統的計劃資訊,又包括所有非交易資料,而且把資料的蒐集、保管、綜合、傳遞等多項職能自然有序地統一於企業內部,使會計資訊系統內容更加豐富。

  五、結語

  AAA認為,未來會計理論較之過去更具正規性,但缺乏說明性,未來會計理論結構可圍繞以下三個主題展開:1會計學的範圍。未來會計涉及傳統會計學、行為科學、數學、資訊理論與電腦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計量和傳遞反映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經濟活動的資料,以改進社會經濟活動各階層的控制方法與決策。2會計概念的性質。未來會計將具有三重性質,即激勵、計量和傳遞資訊。3會計學的要素。未來會計學的要素將包括會計方法、會計單位和會計行為。

會計本科畢業論文
試論金融會計學教學方法改革
相關知識
會計論文西方會計學
會計論文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探究
大一期末論文西方哲學史
大學期末論文西方哲學史
大學論文西方哲學史
議論文西方消費觀念
會計畢業論文財務會計方面
有關企業會計制度設計論文
大學的會計論文
施工企業會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