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護理管理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護理管理是以提高護理質量為目標的活動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護理管理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基層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分層級管理模式的應用

  摘要:目的討論分層級管理模式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64名護理人員,採用數字單雙號的模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2名。對比兩組護理人員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優於對照組。結論將分層級管理模式應用於基層醫院護理管理工作當中,能夠有效提升護理管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值得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分層級管理模式 護理滿意度 護理質量

  我院從2013年開始將分層級管理模式應用於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64名護理人員。其中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20名,護師14名,基礎護理人員26名;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為29.3±8.1歲;當中本科15名,大專32名,中專17名。採用數字單雙號的模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2名。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應用輪班制度,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統一化管理。研究組採用分層級管理方式。

  1.2.1層級設定。針對護理人員實施個人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工作經驗以及學歷水平進行綜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分層級上崗,設定初級責任護士、高階責任護士、護士組長以及護士長的層面管理模式[1]。針對每個層級進行對應的職責劃分與分工協作內容,構建層級護理人員工作內容、崗位職責以及工作流程,達成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的目標。

  1.2.2層級分工。初級責任護理人員主要負責從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中向病人提供全面、系統、全程的護理工作,包含健康宣教、康復訓練、心理護理、各類護理與治療、病情觀察、基礎護理以及生活照顧等;高階責任護理人員則主要負責從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中針對病人不同的階段實施對應的評估,依照病人存在的或者潛在的心理問題或者護理反饋來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同時要做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以及基礎護理等,並且要針對初級責任護理人員各項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指導、檢查;護理組長主要協助護士長進行科室管理,指導高階責任護理人員與初級責任護理人員進行疑難病例的處理,安排組織護理會診工作與護理查房工作,主要負責一些難度較高的護理技術操作,同時負責監督、指導高階責任護理人員;護士長則主要負責整個科室的護理管理,定期檢查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

  1.2.3不同工作待遇與許可權。晉升到高階責任護理人員以上,都必須具備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與紮實的理論知識體系,能夠在護理質控、護理會診以及護理查房等各項活動當中充分發揮其自身專業技術指導作用。應當嚴格遵循責權統一的準則,把護理人員的績效分配、層級以及職稱晉升等進行有機整合,依照每一個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分管病人數量以及護理質量進行績效考核。

  1.2.4排班模式。對護理人員的排班採用彈性排班方法,根據醫院門診的實際情況,切實增加夜班、高峰階段以及薄弱時間段的護士人力,切實保障各班技術、經驗以及人力的平衡性。

  1.3評價標準

  對護理人員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用表,採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的主要內容包含病人對於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健康教育、護理缺陷差錯、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質量以及整體護理質量等。調查的具體方式:病人評價、上下級背靠背評價、護理人員之間進行交叉匿名評價。護理滿意度分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2討論

  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當中,沒有嚴格根據護理人員的資質、職稱以及專業能力實施分工,各個班的護理人員則只是完成自身當班的護理工作,針對病人缺乏系統性、持續性的護理服務;各個班護理人員的人力配置存在不平衡的情況,夜班與中班採用單班制度,導致各個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巨大,無法有效保障護理服務質量。採用分層級管理模式之後,對應崗位的設定與護理人員自身的協調、溝通、技能、資歷以及職稱等各個方面的能力進行匹配,使得每個護理人員的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從而有效滿足廣大病人與醫師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2]。分層級管理模式下,依照不同的護理崗位劃分對應的職能、職責以及許可權,使得職責與分工極為明確,從而有效提升護理隊伍的凝聚力,保障各項護理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切實提升護理質量。通過在各個科室構建初級責任護士—高階責任護士—護士組長—護士長的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切實保障相關的措施制度都能夠落實到實際的護理工作當中。而通過分層級管理模式,使得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針對對應的病人,能夠進一步掌握其所負責病人的實際情況與相關需求,可以為病人提供預見性的護理,便於及早發現病情變化,提升護理質量內涵。本組研究資料當中,採用分層級管理模式的研究組,其護理總滿意度達到了93.75%,顯著優於採用傳統管理模式對照組的78.13%,與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將分層級管理模式應用於基層醫院的護理工作中,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與病人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婧婧,李旭蘭,鄭秋霞.分組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症醫學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誌,2013,10:1135-1136.

  2張煒.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在產科臨床實踐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美容醫學,2012,18:843.

  二:護理管理計算機資訊科技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對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應用的意義、現代醫院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融入的相關要求與具體設計思路進行探析。

  【關鍵詞】護理管理;計算機資訊科技;設計應用

  作為集護理教學、科研以及臨床護理等於一體的管理工作,醫院護理管理是反映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內容。特別當前醫患關係較為緊張的環境下,護理管理手段的提高是患者治療康復中的重要價值體現,需要利用相應的計算機資訊平臺使護理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因此,對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應用設計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應用的意義

  從現行大多資訊化建設程度較高的醫院發展現狀看,計算機資訊科技引入後為其自身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其意義主要體現在:

  1.1效益最大化目標得以實現

  傳統醫院護理管理活動中對於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單純侷限在收費、醫療文書等內容方面,涉及的護理內容極少,而在技術應用水平提高且網路應用下,使管理活動中可直接調動所有網路資源,資訊流動性得以增強,有利於效益實現最大化。

  1.2資訊資源得以共享

  醫院護理工作在各科室中要求不同的流程,管理中涉及的資料存在明顯的差異,而通過計算機資訊平臺應用下,所有資料可為管理者調動應用,資料應用的時效性得以提高。

  1.3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應用是辦公成本降低的重要手段

  傳統護理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如格式文字或表格等,多表現出格式不一、填寫不規範等問題,返工現象極為常見,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通過計算機資訊管理便可將此問題得以解決,有利於辦公成本的節約。第四,為制度管理提供便利。作為護理管理生命線,在護理模式、理念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要求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通過計算機資訊平臺的應用,管理制度的許多內容都可在平臺中融入,護理人員僅需通過平臺便可瞭解具體管理資訊。

  2現代醫院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融入的相關要求

  2.1計算機資訊平臺功能與網路搭載

  關於網路搭載,其主要指將醫院各科室中的護理管理工作融入同一平臺中,使醫療、管理等工作都可在該平臺中實現。該系統設計下,首先需將檔案上傳與文章傳入、管理等模組設計其中,且相關如生成JS程式碼、使用者管理以及資料儲存與管理都需在計算機資訊科技應用下體現出來,確保為醫院護理管理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2.2護理管理欄目的具體設計要求

  護理管理欄目是計算機資訊科技應用下的主要是設計內容,需以護理相關職能管理需求適時進行欄目的完善,保證管理層及時判斷基層管理需要,通過欄目的增減以達到管理目的。常見的護欄設計內容多體現在:

  2.2.1護理制度

  護理管理制度是管理欄目設計需考慮的首要問題,要求所有制度規範內容在計算機資訊平臺中一目瞭然;

  2.2.2護理崗位與具體職責

  其中崗位方面在管理欄目中主要需將人員分佈與安排進行明確,且對於不同分佈與任務下的人員劃分具體職責;

  2.2.3考評模組

  護理管理中需結合具體護理質量進行考評,通過平臺將考評結果反映出來,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整改意見;

  2.2.4表格檔案管理

  計算機資訊平臺應用下,醫院護理管理可根據自身表格制式要求進行設計,且在檔案內容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規範性,避免出現重新改正等問題。除此之外,計算機資訊平臺中,其他教學、管理、考試、學習以及具體護理流程也都可為管理人員與基層護理人員查詢,是提高護理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

  3護理管理中的計算機資訊平臺的具體設計

  3.1系統編輯功能設計

  結合醫院計算機資訊科技應用實際硬體與軟體環境以及系統應用需求,護理管理系統設計中,首先需做好編輯功能設計。該系統在功能上主要將基本的人員資訊輸入、刪除、修改以及調動分佈等融入其中。以輸入部分為例,管理人員利用該系統時只需利用滑鼠對“增加”進行點選,系統自動彈出相應的輸入視窗,該視窗下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資訊都可進行輸入。再如刪除部分,針對錯誤資訊或改動資訊可直接對“刪除”進行點選,資訊將被自動刪除,若存在誤刪情況,視窗未關閉時仍可進行資訊恢復。而在護理人員分佈與調動設計方面,主要以各科室護理人員不同職責為依據進行分佈設計,而調動方面需將相應的科室選定,使調動人員在新科室下得以選中,調動操作完成。

  3.2系統統計查詢功能設計

  系統設計中的統計功能主要指對護理人員晉升、註冊、基本資訊等方面的統計,其可在管理欄目中找出對應的統計分佈。且在統計模組下,除具備基本瀏覽功能外,也將圖表內容考慮其中,常見的醫院護理管理系統中將十二種統計圖形融入,計算機可根據使用者需求自動選擇相應的圖表,並列入具體統計資訊。以晉升資訊統計為例,在圖表中晉升人員姓名、考核情況以及整體學分都可體現出來,管理人員僅需結合圖表便可完成統計過程。另外,在查詢模組上,除包括人員基本資訊外,也存在其他許多專案查詢如人員繼續教育資訊等。在計算機管理系統中,查詢系統可細化為單項與組合兩種查詢方式,用於可將查詢條件進行輸入,相應的人員資訊便可顯示出來。

  3.3系統維護與其他功能設計

  系統設計過程中應保證其便於醫院維護,許多護理管理工作中缺少計算機資訊科技人才,一旦發生系統異常,將為管理工作帶來較多難題。因此,維護設計過程中主要可具備:

  3.3.1字典維護

  其主要指可執行增加或刪除字典的操作;

  3.3.2口令與許可權設定

  二者實質為設施相應的系統使用許可權,防止部相關人員盜用或竊取管理資訊;

  3.3.3資料備份

  主要為使管理資料更為安全,可對相關檔案與資料庫資訊完成備份,即使發生丟失也可找回。除系統維護模組外,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應用也體現在列印與幫助方面,許多圖表檔案資訊可直接利用該系統列印,若管理人員出現軟體應用困惑,可直接點選“幫助”按鈕,尋找系統應用方法。

  4結論

  護理管理中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應用是提高醫院資訊化建設水平的重要途徑。實際應用中應正視計算機資訊科技在護理管理中的意義,立足於現行護理管理對計算機資訊科技應用的基本需求,從編輯、維護、統計查詢以及其他各方面進行合理設計,使護理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杜偉.醫院資訊化建設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15:104-105.

  [2]於麗華.流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探討[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04:399-401.

  [3]範青梅.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2:303-304.

淺談違章建築相關論文
淺談機械製造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有關大學數學畢業論文
有關網路傳播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本科會計畢業論文
有關大專金融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大專會計畢業論文
有關大專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電大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電大會計畢業論文
有關大專會計畢業論文參考
有關人力資源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