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審計是由國家授權或接受委託的專職機構和人員,運用專門的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和監督,評價經濟責任,鑑證經濟業務,用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

  開展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對於加強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強化領導幹部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維護財經經濟秩序,保障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開展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對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職責情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為組織人事部門提拔任免幹部提供決策依據是擺在我們審計人員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人結合工作實際,對開展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作些粗淺的探討。

  一、 審計應注重把握好的幾個方面:

  一任期內經濟決策情況。審查決策制度的建立、執行情況,建設專案預決算情況,專案投資完成與效果情況,資產轉讓、擔保、抵押及出借情況等,有無投資決策失誤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或由於盲目提供經濟擔保造成連帶責任和損失情況等。

  二任期內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審查任期內履行職責的效果,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下達的經濟指標情況,上級主管部門確定的工作目標情況,以及專項資金管理職能情況等。有無執行不力及對專項資金監管不嚴情況。

  三財務管理情況。查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情況,“三公”經費控制情況,債權、債務管理情況,執收執罰情況等,有無收支不實、舉債消費甚至揮霍公款、亂收亂罰現象等。

  四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查領導幹部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否存在搞變通、打折扣等問題以及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等喜慶事宜或藉機斂財、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

  五選人用人情況。單位在選人用人方面是否存在超編人員、在編不在崗“吃空餉”現象,選撥幹部是否存在不正之風,是否主要領導直接分管人事。

  六內控制度情況。查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行情況,包括“三重一大”制度執行情況,有無由於內控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致使資產監管不嚴,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或損失等。

  七經濟監督情況。查單位審計整改情況及對工作人員和下屬單位經濟監督情況,有無審計整改不力或不到位情況,及對下屬單位監督不力情況。

  八廉潔自律情況。查有無重點資金、重點專案不招標,搞暗箱操作或吃回扣、收受“紅包”、插手工程專案和有無利用職權為親朋好友及家屬子女謀取不正當利益等違紀違規行為。

  二、審計採取的幾種方式

  一審閱法。一是通過審閱相關會議記錄來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行情況,“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執行情況、選人用人情況等;二是通過賬簿、會計憑證審閱以驗證被審單位財務收支的合規、合法性。

  二函證法。通過資訊資料函證,以驗證被審單位的相關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存在性及被審單位會計記錄的可靠性、真實性。

  三做到幾個相結合。一是採取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以瞭解單位的真實家底和被審計物件執行財經紀律和廉政情況;二是財務收支審計與民生工程審計相結合,看被審計領導幹部是否把好涉農和惠農資金的審查、核對關;三是一般性資金審計與專項資金審計相結合,重點檢查專項資金的使用去向和使用效益;四是原任與現任領導之間的任期債務審計相結合中,以便於對潛在的債務及時化解和消除;五是履行經濟責任與工作實績相結合,以更全面客觀反映出審計物件在任期內的真實情況,實事求是的作出審計評價。

  篇2

  淺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1 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是綜合性、的全面性的,作用範圍比較廣,不是企業各部門審計工作的單純相加,而且在整體的高度上來把握全域性的審計情況,有利於推動企業的科學進步,防止企業內部危機的出現。通過系統的掌握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明確具有創新性的審計觀念,保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原創性等方法,推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進一步證明內部審計的實踐意義。

  2 我國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2.1 內部審計範圍狹窄形式單一

  由於我國內部審計受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的程度制約,多數企業內部審計內容仍然側重於傳統的財務審計,並且多數以事後審計為主。對企業進行管理審計和效益審計還不夠深入,更缺乏對企業風險管理方面的審計。而且內部審計形式比較單一,一般是事後的監督檢查,事中的監督調控比較薄弱,不重視事前的預防和預警。

  2.2 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就當下的發展形勢而言,大部分公司的內部審計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一般會附屬於另一個部門,由公司的會計完成相關工作,很少有一些公司的審計部門是建立在審計委員會之下的。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審計結果的客觀性降低,審計結果不科學,因為附屬於其他部門的審計機構通常會受到各種方面的影響,從而失去其原先的作用力。

  2.3 內部審計的審計方法落後

  我國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還處於制度基礎審計階段,毫無風險意識,這根本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審計的要求。當前國際上審計方法已逐步轉變,以量化的風險水平為重點,在確定風險水平的基礎上,決定實質性測試的程度和範圍,最顯著特點是把審計力量用在高風險領域,力求提高審計效率。

  2.4 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技術手段落後

  目前我國的審計人員並沒有掌握比較系統的知識,真正意義上同時具有會計、審計等專業素養的員工較少,缺乏現代內部審計工作所要求的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自我評估、資訊科技、管理溝通等所具有的勝任能力。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手段不高,靠一隻筆、一個計算器和幾張紙進行工作,很少使用高效率的現代電子計算機開展工作。

  3 我國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發展對策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審計結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需要在具體操作中不斷試用和完善。

  3.1 企業內部審計目標的擴大

  明確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將審計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提高經濟效益上來,轉變內部審計的職能,由單一性走向多元化,傳統意義上的審計工作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內部審計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經濟效益。所以,審計的重點落在了內控制度和收益方面,這樣就能客觀準確的概括企業當下的運轉情況,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怎樣進一步保證生產、經營等過程的質量,是審計機構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審計工作要具有系統性,從各個時間點來把握審計工作的進行。

  3.2 推動內部審計職業化

  第一,重新確立審計機構在公司中所處的地位。要想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效用,就必須要設計相應的內部審計機構,並且這一機構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嚴肅性,不與其他的責任部門相交叉,對審計委員會負責。選拔專業的審計人才,負責審計工作,保證其工作的嚴肅性,不與其他工作相混合,從而保證審計者不直接承擔經營管理責任。在員工地方上,要儘量提高審計者的員工地位,因為地位越高的員工,他的威信度越高。針對審計者的選取方面,還要考慮到該審計者的重點工作內容,防止出現多種工作內容並存的狀況,要保持其工作內容的獨立性,這樣才能夠保證審計者的工作質量。

  第二,要重新規劃內部企業的各個部門,主要責任人應該將內部審計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的任務來處理,從而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嚴肅性。內部審計部門審計結果的質量與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嚴肅性等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嚴肅性體現在審計機構附屬於比較權威的部門,獨立性體現為工作內容的利益相關的獨立性。但是,實際工作中很難兩者同時兼顧。

  3.3 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集團通過一系列的委託―代理關係聯絡起來,股東作為委託人將財產交由董事會代理,董事會將擁有的法人財產權委託經理層進行經營管理,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比較系統的縱向管理的多等級公司結構。採用多等級人員共同監管的模式,資源控制權與使用權相互獨立,假如需要有利用兩種權力的情況下,同一等級的管理者不能實現這一要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工作的下一步進行,而且企業自身的監督體系需要加以完善,否則將會導致其作用力降低。在股東會、董事會之下還需要成立監事會、委員會以及內部審計機構,保持這三者之間的等級聯絡,從而構建一套完整的體系。

  3.4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要豐富內部審計成員的專業素養,積極選拔具有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的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有內部控制人員、風險監測人員、公司治理人員和資訊科技人員等,從而確保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並且實現各專業間的平衡。除此之外,內部審計人員還應該掌握好相關的業務知識,除了必須掌握的財務和審計等內容,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管理、金融、統計、計算機等方面的資料,這些在平時的工作中都會很頻繁的應用,只有瞭解了這些知識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還要定期參加員工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除了要掌握以上的各種知識,審計人員還應該處理好同其他工作人員的關係,保持機構內部的和諧,從而保證審計機構的良好運轉。

  3.5 完善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

  建立集團內部審計部門。將管轄範圍內的審計部門從原單位中分離出來,交由審計中心監管,各級審計機構的管理人員由總部統一規定,這種模式具有較強的控制力。審計部門採用任務與規劃相一致的原則,並且定期進行業績核查,建立系統的審計工作層級負責體系,保證審計部門同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等管理部門的關係,從而確保各部門之間的資訊交流,推動總體審計機構的發展。

 

審計專業論文參考
審計專業論文代發表
相關知識
審計專業論文免費
審計專業論文範文
審計專業論文參考
審計專業論文
審計專業論文代發表
審計專業論文投稿
有關審計專業論文
工程造價審計專業論文
大專的工業設計專業論文
工業設計專業論文參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