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有關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審計工作是嚴肅財經法紀、促進廉政建設,維護企業以及單位財產的完整性、安全性,並且是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展的重要途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實務操作

  在當今社會環境下,我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因此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備受社會各界所關注。良好的內部審計,能夠有利於內部控制的長期穩定的發展。但是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比如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等。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對此給與足夠重視,提出解決措施,才能促進自身的長遠發展。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的內涵

  現階段的內部控制審計實務,由兩大部分所組成,分別是基於規範業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審計、以及基於會計報表審計的內部控制審計。基於規範業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審計,有利於提升業務抵禦風險能力,強化業務規範管理,進而促使組織目標的實現。其範圍應當不能侷限於財務報告相關聯的內部控制,而是應當包括與被審計單位資源管理活動有關聯的所有內部控制。基於會計報表審計的內部控制審計指的是,開展會議報表審計工作時,審計人員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開展審查工作、評價工作,同時測試擬信賴的內部控制,並且根據相關測試時間、性質、以及範圍,以此使審計質量、效果能夠得到充分保證。在此測試階段,審計人員不需要對整個內部控制系統進行測試,只需要對於財務報告有關聯的內部控制進行關注即可。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研究

  一建立健全獨立的內審機構

  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有利於提升系統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如果事業企業開展機構整合改革時,不能對所有事業單位要求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但是,事業單位中的每個主管部門,有必要使相關的內部審計機構獨立分開。如果不具備獨立性質的內部審計機構,將會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其獨立性質必須同其他部門加以區別,必須與紀檢、財務、以及監管等部門的審計部門分開,避免出現隸屬關係,必須保證內部審計機構受到直屬領導人員的管理和負責,能夠獨立使用內部審計職能,對主要領導進行工作報告。

  二明確內部審計工作定位和工作思想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需要明確自身定位情況,樹立良好的為事業部門或者管理人員充當助手的形象,進而使單位能夠得到科學管理,使所有財務收支情況得到有效規範,進而提升單位經濟利益。基於上述定位,對於內部審計工作標準的衡量,也需要了解其具體相應的作用價值,不能僅僅以查出違紀違規金額、或者違紀問題問題的數量作為衡量標準。在實際審計工作過程中,面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需要明確事實情況,充分結合實際,詳細分析問題原因,以及帶來的結果,然後提出具體改善和解決措施。此外,需要把握監督與服務之間的關係,在具體內部審計工作時需要充分考慮監督問題和服務問題,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才能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只有建立科學可行的內部審計制度,保證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才能促進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審計法規,進而制定出符合單位發展的內部審計制度,保證審計工作開展能夠遵循規定中的方法、程式和內容,進而使內部審計工作更加具有規範性、制度性、以及法律性。事業單位為實現此目標,可以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教育,保證所有工作人員牢牢掌握內部審計規則;也可以建立激勵制度和責任制度,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責任態度,約束自身行為,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

  四完善內部資金使用制度

  現階段,我國不同地區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差別,財政部分可以根據自身單位發展情況,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將行政單位管理制度作為介質,進一步統一模式,健全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管理控制制度,有利於開展內控方式時有法可依,同時能夠明確劃分不同機構和崗位的工作職責,以此來提高資金使用情況。所以說,建立和完善事業單位內部資金使用制度,可以有效的促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成立,抓好財政增收節志,最終強化財政管理職能。

  五實時動態的監管手段

  內部控制通常情況下是一種持續性的、動態化的控制,如果僅僅依靠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執行,無法保證其能有效開展。因此,有必要成立兩級監控體系,以此開展全面性的動態監控。第一級監控體系是指,財務部門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第二級監控體系是指事業單位中監察部門加強對內部機構的監督。可以定期進行內部審計,以此確認制度執行效果,制度的健全性,以及對相關部門、人員的內部控制情況。

  六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對於單位內部控制的結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保證財會人員具備足夠紮實的專業知識,以及法律法規知識,同時對其職業道德提出一定要求。事業單位可以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更新知識體系,不斷提升其職業道德。只有財務人員綜合能力提升,才能在實際的內部控制工作中,增強業務執行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內部審計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給與足夠重視。事業單位需要時常關注市場動態,同時根據行情變化及時調整內部審計控制,不斷完善內部控制機制,積極創新,以此使單位內部審計實務操作能夠與單位的未來發展戰略、以及時代的大發展合理融合。

  篇2

  論內部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席捲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所有企業管理者對經濟效益的關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科學、合理地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品牌的競爭力是當前所有企業管理者關注的問題,而作為公司治理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內部審計也因此備受重視。

  1 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

  為了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就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各個國有企業建立內部審計機構並聘請專職的審計人員對企業進行內部審計。截至目前,我國國有企業中有設定內部審計機構的已經達到85%,內部審計的有效運用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 內部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2.1 有助於節約成本,提高效益

  企業成本控制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合理有效的方法,在不損害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對成本進行控制,從而使產品利潤最大化。企業從影響成本的相關因素入手,通過內部審計,對現有資源進行綜合評估,並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整改方案,整合企業資源,以達到節約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例如,“長虹集團”,通過對內部採購實行審計業務,逐漸形成了科學、系統的採購流程,為每年超過300億元的採購業務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督保障。

  2.2 有助於加強管理,增加價值

  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一個監督評價機構,其工作滲透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內部審計通過對這些環節的有效監督評價,以達到加強企業管理、增加品牌價值的目的。例如,“海爾集團”通過內部審計對企業供應鏈流程進行改造,使原本已經出現的效率低下、人浮於事的情況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整個集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 有助於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內部審計的目標之一就是規避企業風險、預防問題的發生。近年來,許多企業出現管理亂象,如挪用公司財產、私設小金庫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企業本身缺乏完善、合理的監督機制。有效的內部審計能夠幫助企業規避管理中可能遇到風險,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預防,以達到減少企業損失的目的。例如“創維集團”從2000年到2002年年底,通過內部審計共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減少了企業的損失。

  3 企業內部審計主要存在的問題

  3.1 企業管理人員對內部審計缺乏應有的重視

  目前,國內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並未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有些企業即使設定了內部審計機構,也是因為法律法規中有這樣的要求才為之。由於企業經營的第一目的就是盈利,企業的管理者並沒有意識到有效的內部審計也能夠為企業帶來利益。企業管理者對內部審計缺乏重視,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也不利於企業自身的管理。

  3.2 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

  由於我國許多企業設定內部審計機構的起因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所以企業在內部審計制度的制定上也多為修改與企業內部審計有關的法律條文,如審計署頒佈的《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頒佈的《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等。部分企業在制定內部審計制度時未能從自身企業的實際出發,制定的審計制度不夠完善且缺乏可行性,造成雖有內部審計部門但形同虛設的局面。

  3.3 企業缺乏高素質的審計人員

  審計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僅要求審計從業人員擁有審計學知識,還必須熟知會計學、財務管理、資訊披露、公司法、合同法等相關專業知識。根據美國經濟學者夏農·斯蒂芬和審計知識共同體CBOK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對審計相關知識的瞭解程度進行的調查,結果見表1。

  由於我國的內部審計起步較晚,絕大多數內部審計人員都是會計專業畢業,只熟悉會計相關知識,認為審計只是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學好會計就能從事審計工作,而忽略了會計和審計是2個獨立的體系。部分審計從業人員對審計工作缺乏充分的瞭解和對其他相關知識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內部審計報告質量普遍不高的局面。

  3.4 企業內其他部門對審計工作配合度不高

  內部審計工作根據審計的目的的不同可分為經濟責任審計、資金專項審計、投資專案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物資採購審計、風險審計等,而從事這些審計工作都離不開企業內部其他部門的配合。比如,對物資採購進行審計時,可能涉及的部門有采購部門、物資驗收部門、倉庫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這些部門是否能夠完全配合內部審計部門的檢查,是影響審計報告質量的重要因素。企業內的其他職能部門由於對內審工作缺乏正確的理解,認為內審工作是來“查我們不足、找我們麻煩”的,所以在進行內審工作時往往配合度不高,甚至出現故意隱瞞、弄虛作假的行為。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風險。

  3.5 內審人員對集團下屬單位的瞭解不夠

  目前,國內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採取由集團總部統一設立,下屬單位不單獨設定的方式。對於下屬單位的審計,往往是由集團總部的內審機構統一組織人手下到下屬單位進行的。但由於企業集團下屬的各個單位可能從事不同的行業,如上海泰盛集團,其下屬的單位有造紙企業、有房地產開發公司、有貿易公司、有林業公司等,這些下屬單位的經營業務各不相同、經營模式千差萬別,內審人員必須在短時間內瞭解被審計企業並出具高質量的審計報告,其難度可想而知。

  3.6 企業內部審計資訊化水平不高

  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人們對電腦的依賴性也與日俱增,國內各行各業也逐漸實現辦公資訊化。自2000年開始,國內逐漸出現了可以代替手工審計的電腦軟體,如“用友公司”開發的審計軟體等。但由於我國內部審計資訊化起步較晚、推進速度較慢,國內大部分中小企業並沒有真正實現內部審計的資訊化,導致企業內部審計手段落後,效率低下,審計質量難以保證。

  3.7 企業缺乏激勵機制,內審人員積極性不高

  當前,許多企業都為能給自身帶來經濟效益的部門設立激勵機制,比如業務部門,業務人員能給企業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便給予多少的獎勵。企業內審機構作為一個監督、評價、鑑證部門,因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是直接取得的,且所取得的效益不容易評估,而往往被企業所忽視。企業對內審機構及其人員缺乏激勵機制造成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影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

  3.8 企業內部審計後續監督不力

  目前,很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缺乏後續審計的概念,未能在內審報告送達後的一定期限內對之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後續跟蹤,導致審計意見和建議不能引起被審單位足夠的重視,造成整改不徹底,甚至完全不整改的現象發生,嚴重浪費了審計資源,也不利於企業管理和提升經濟效益。

  4 改善企業內部審計的幾點建議

  4.1 加強對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視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他的觀念直接影響到一個企業的未來發展。企業管理人員應該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讓內部審計充分發揮監督、評價、鑑證的職能,為企業安全平穩的發展保駕護航。

  4.2 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完善合理的內部審計制度是一個企業進行內部審計的基礎,對內部審計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制度,並把相關激勵制度和後續審計制度一併納入內部審計制度中,以達到提高內審人員積極性、完善內部審計工作的目的。

  4.3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特別是目前,我國內部審計的理論和實踐都發展迅速,內審人員僅僅靠過去的知識和經驗是無法勝任日益複雜的內審工作的。企業應該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培養,定期組織內審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為高質量內審工作打下基礎。

  4.4 構建內部審計和諧環境

  和諧的內審環境是指企業其他各部門能夠理解並積極配合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工作。企業應該加強對其他部門的宣傳,讓其他部門的員工轉變思想,讓他們意識到內審工作並非來查他們不足、找他們麻煩的,而是為了找出他們工作上的漏洞並及時補救,真正起到保護他們的目的。一個和諧的內審環境有助於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降低審計風險,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減少阻礙。

  4.5 加深內部審計資訊化程度

  目前,國內審計軟體根據需求的不同可分為現場作業軟體、法規軟體、專用審計軟體和審計管理軟體4種。可用於企業內部審計的軟體有如設計規範、專業性強的鼎信諾審計作業系統,又如以行政公文管理和審計專案管理為核心的用友審計管理系統,還有以審計程式為核心,為客戶量身定做的睿智審計資訊系統等。這些審計系統基本都可以滿足當前企業日趨複雜的審計工作。企業應該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不斷加深內部審計的資訊化程度,提高內部審計技術和手段,充分利用現有審計資源,減輕內審人員的負擔,使內部審計工作能夠更加高效靈活。

  總之,在全球化程序如此快速的今天,為了促使企業能夠儘快與國際接軌,企業領導者更應當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充分利用內部審計,以達到改善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的最終目的。

 

關於內部審計論文範文
會計審計畢業論文精選
相關知識
審計有關畢業論文
審計相關畢業論文
淺談審計相關畢業論文
淺談審計相關畢業論文
有關工程審計實踐畢業論文
有關工程審計碩士畢業論文
所得稅會計相關畢業論文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免費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發表
論審計風險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