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審計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財政審計是審計機關對政府公共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實施的審計監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財政審計拓展方式研究

  上下聯動是做深財政審計的有效方式

  做深財政審計,可採取上下聯動的方式,在財政同級審時,選擇部分專題開展專項審計或審計調查,從更深更廣度的層面揭示問題,提出意見,發揮作用。如:近年來,我市按照統一組織、統一方案、統一處理、統一時間、分級負責的原則,在市縣財政同級審計時,開展了對財政三項轉移支付資金撥付及使用情況、房地產企業納稅情況、代扣代收代徵稅款徵收管理情況、稅務代開發票等專題進行審計,審計中加強上下相互聯絡,各縣區定期上報審計情況,市局隨時瞭解各縣區審計情況,並將審計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需統一的審計口徑及時通過電子郵件傳送各縣區,使各縣區審計中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

  採取“1+N”模式是擴大財政審計效果的重要途徑

  財政審計中,如果僅就財稅部門的賬務進行審計,雖然審計涉及內容多、範圍廣,但存在侷限性,應本著高效、務實的原則,將財政審計與其他審計相結合,採取“上審下”與“同級審”相結合、“決算審計”與“縣長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與部門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縣長經濟責任審計”與部門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等“1+N”審計模式,由於縣長經濟責任審計中,財稅部門屬於必審單位,所以在對縣長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也可將財政決算審計不再單獨立項,同時對財政部門的局機關經費納入縣長經責審計內容,做到“幾場穀子一場打”,即多個審計專案一次進點、同時審計;多個科室及上下級審計機關分工協作、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審計中將財政相關資金安排、撥付情況與其他專案審計內容相結合,進行延伸審計其實際使用情況,將財政審計範圍和內容進一步擴大化;審計後將各專案資料進行共用、成果進行共享,最終按各自分工完成審計任務,並按不同的要求出具幾個成果報告。這樣既化解了審計任務重、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也避免了重複審計、重複處理現象的發生,且能擴大財政審計效果,改變財政審計就賬論賬的傳統審計方式。

  積極探索績效審計是拓展財政審計的潛力所在

  財政的收支逐步公開化、透明化,財政收支逐步走向規範化,應在審計真實、合法性為基礎,對財力狀況、財政預算管理、財政資金管理、財政管理制度建立及執行、國有資產管理和使用、政府負債、政府投融資平臺搭建等多個方面,並結合政府的工作中心和財政資金安排的重點,延伸審計相關重點專案和重點資金,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發現和分析問題,進行財政資金績效審計,即:通過審計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使用公共財政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對政府的政策、行政機構和專案的工作情況進行評估,確定其工作完成情況的好壞;通過對財政和其他管理手段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確定公共資金是否依照有關法律被有效、有成果地使用,進而幫助改善政府的工作,增強責任感,為人民謀利,同時為提高政府和部門績效管理水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提高幹部業務素質是搞好財政審計的堅實基礎

  財政審計專業性、綜合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較大。並且,隨著計算機技術在財、稅部門的廣泛應用,給財政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來,為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保證財政審計工作的質量,應將提高財政審計幹部的業務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每年應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對財政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內容包括審計的重點、方法和技巧,計算機的應用,績效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存在問題的定性和處理,審計案例交流和點評,審計報告的撰寫和注意事項等等,通過不斷的培訓和總結,大大提高了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為搞好財政審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範文二:經濟新常態下財政審計研究論文

  1.當前形勢下促進財政審計工作提升的途徑

  1.1提升本級財政預算審計工作的途徑

  在本級財政預算審計工作中,需要從以下方面來提高工作質量:

  1要確保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要將政府的各項收入以及支出都要歸納到預算編制中。

  2要重點對稅收執法、徵收入庫統籌、每種非稅收入徵繳工作、預算部門國有資產處置以及有償應用收入解繳等狀況加以管理,將現有約束型的收入預算執行管理革新為預期型。

  3對日常支出、重點優先保障區域加以特別重視,尤其在民生投入、提升以及約束財政轉移支付、財政資金支出競爭性範圍等方面,財政審計部門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以及國務院的相關章程,對“三公”經費、會議費以及相關政府建設費用嚴格把控,執行部門編制管理、政府採購、招投標等,要確保資金投入和資產管理間的有效聯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促進審計的核心從平衡狀態轉移到投資預算與政策延伸上。

  1.2加強對下級財政審計的管理

  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對重大的政府政策決定的執行情況以及效應加以關注,主要圍繞經濟增長、政策革新、結構調整、促進民生以及風險防範等工作上。

  2對國家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以及下屬市縣債務的預算加強管理,還包括下屬的財政制度實行狀況。

  3對下屬審計部門在財政“同級審”環節出現的要點與疑點進行重點管理。

  4出於對政府綜合財務狀況的全面審計的考量,需要開展整體的財務報告審計工作,增對下屬部門的整體財務工作進行全面的審計,並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3對財政專項資金審計上加強規範

  在遵循審計要緊隨財政資金執行狀況來開展的原則上,需要從以下途徑來審計財政專項資金:

  1重點審計民生專項資金。主要涉及的方面有:農業、農村以及農民、教育、社會保障、醫療體系等。在專項資金審計上,要進行跟蹤審計,對整個過程制定→執行→預算實行→劃撥資金加以規範,杜絕違法違紀現象的出現,切實保障專項資金的安全執行,維護相關方的利益。

  2重點審計節能減排專案、環境整治專案、生態維護專案等的專項資金運用。在倡導新常態的形勢下,合理開發資源,實現資源的集約化和高效化應用,促進社會的生態化、文明化發展。

  3重點審計朝陽產業投資專案、技術創新專案、促進區域平衡的經濟發展專案,對這些專案的專項資金應用管理加以規範,這樣能夠在經濟新常態下,有效地轉變政府職能,同時對財政作用的範圍加以明確,促進省級政府財政管理工作的革新,與市場保持良好的協調關係,促進後者主導作用的順利實現。

  1.4加強對政府性投資專案的審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加大了對一些關係國計民生專案的投資力度。這些投入在政府財政資金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在省級政府審計工作中需要加強對這些投資專案進行審計。首先,審計部門要重點關注政府在投資專案上的決策以及規劃,要確保其遵守國家政策規定,與省級發展的步伐保持一致,避免出現管理粗放、鋪張浪費、重複建設等現象。其次,提升專案預算的執行力,規範建設專案管理,嚴格評估投資專案的總體效益。在這些專案中要重點關注徵地拆遷、建設招投標、工程設施以及裝置的購置、原料的採購、資金運營等,加強監督和管理,杜絕腐敗、貪汙等各種違反亂紀問題的出現。最後,對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眾服務專案建設向社會融資狀況加以重點審計。

  2.結論

  在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做好財政審計工作成為各個省級政府關注以及研究的重點。經過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對當前形勢的深入分析,筆者總結出現今省級財政審計工作的目標應為:基於加快速度、提升質量、動力轉換等多種目的出發,對新常態的綜合特點加以分析和研究,在以“發展、改革、法治、反腐”的主題引導下,從整體創新、巨集觀調控改革、保障發展成果的層面,把準新形勢下省級財政審計工作重點,明確目標。


關於審計論文
有關於審計師的職稱論文代發
相關知識
財政審計論文
論加強財政審計監督立法來防範化解財政風險論文
論深化和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
淺談政府審計論文
財務與審計論文
財務報表審計論文
財務會計與審計論文
財政會計論長征精神學習體會
財政會計論長征精神個人心得體會
最新財政會計論長征精神個人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