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審計的範圍逐漸拓寬,人們對審計的期望越來越高,審計職業的責任也越來越大。社會經濟生活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了審計的難度,相應產生了一定的審計風險。為此,人們應正確認識審計風險,增強審計風險意識,積極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審計風險,使審計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本文就從審計風險的形成原因、存在環節及風險的控制與防範等方面作一簡要分析。

  一、審計風險形成原因。

  (一)主觀因素審。

  1.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執業水平。審計人員應該具有《審計準則》所要求具備的業務能力和職業技能。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分析判斷能力、工作經驗如何,是否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認真負責並保持應有職業關注,對審計工作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審計活動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活動,它不僅要求審計人員具有紮實的會計、審計、稅務、法律知識和審計基本技能,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相關的政策理論水平。如果審計人員達不到這樣的素質,就很難對會計資料反映的經濟活動作出科學的判斷,審計風險也就在所難免了。

  2.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的責任心。在實施審計的整個過程中,審計人員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關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審計風險。縱觀所有註冊會計師的審計過失中,由於缺乏謹慎的工作態度和高度責任心,盲目接受委託、未嚴格按照《獨立審計準則》執行公務、擅自縮小審計範圍、簡化審計程式導致審計結論錯誤的不在少數。

  3.審計方法本身隱含審計風險。

  首先,它過分依賴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測試,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雖然可以減少經濟活動中的錯弊,但因內部控制系統本身固有的侷限性,使其不能避免所有的錯弊。如本應相互牽制的工作人員串通作弊;管理人員濫用職權或責任心差異致使控制系統失效,這些都會使控制系統失靈,產生控制風險。面對大量的會計資料往往採用的是統計抽樣方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提高審計效率,但由於取證方法不同,加之樣本與總體之間存在差異,使得審計結果與客觀事實產生一定的差錯,由此也會帶來審計風險。

  (二)客觀因素審計論壇。

  1.審計執業環境欠佳。

  (1)審計活動所處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不理想是形成審計風險的一個客觀原因。《獨立審計準則》

  的頒佈,一方面確立了獨立審計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也明確了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加之法律、法規不健全,懲戒配套制度不到位、規範力度不夠,致使審計獨立性差,審計人員風險意識差、抗風險能力差。

  (2)行政干預的制約也會加大審計風險。獨立性審計工作的靈魂。不能有效保證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在組織上的獨立性、在業務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權威性,就不能保證審計質量和規避審計風險。(3)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使審計面臨風險。但會計資訊市場的會計資訊質量依然不如人意,會計基礎工作弱化使以此為基礎來進行綜合判斷的審計面臨著愈來愈大的風險。

  2.審計物件的複雜性增加了審計風險。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呈現較快增長,關鍵領域的改革有所突破,大量外資引入,民營、聯營、個體等各種經濟成分並存。多種經濟組織的經濟業務型別繁雜、交易工具多變,承包、租賃、收購、兼併、破產、重組、關聯方交易等新問題不斷出現,紛繁複雜的審計物件是被審計單位全部或部分的經濟活動及載體。而經濟活動的載體主要是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內容龐雜廣泛。社會公眾要求審計人員揭示出重大的差錯與舞弊,並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做出評價,對企業在財務方面是否遵紀守法做出報告。然而有關這方面的資訊不確定性很大,資訊的風險也很高,審計人員得出結論的正確性難度增加,風險在所難免。另外,企業自身在核算中出現的錯誤也成為審計結果發生偏差的原因。

  3.政府和社會公眾依賴程度日益提高。

  審計活動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認可和重視並逐步對其產生依賴。審計結論大到影響政府的巨集觀調控,經濟、稅收的政策的制定,金融證券市場的波動,小到影響居民的投資、理財。

有關於審計畢業論文
獨立審計風險研究
相關知識
談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財務風險及其防範策略的分析
中國開放地方政府債券的風險及其防範
試析志願者人身傷害風險及其防範
關於我國企業融資風險及其防範的分析
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範
淺議審計機關的審計風險及防範問題
審計風險及防範方面論文
淺談審計風險研究論文
淺談審計風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