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經濟增長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5日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增長迅速,但經濟高增長的背後也沉澱了諸多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要素投入對林業經濟增長影響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資料收集與統計分析的內容,分別從林業總產值增長情況與林業要素投入情況兩方面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林業經濟增長分析的有效方法,以及要素投入對其產生的促進作用。將其應用在實際工作中,結果準確度會有明顯的提升。

  關鍵詞:要素投入;林業經濟增長;增長效應

  林業經濟增長情況在研究分析階段,需要選擇先進的技術手段來進行,要素投入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明確林業管理的重點內容。經濟增長狀況分析離不開資料收集與處理,下面文章將針對工作各流程的技術要點展開探討,幫助選擇有效的分析方法。

  1資料收集和統計分析

  1.1資料收集和處理。

  分析林業經濟增長情況時,現場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資料整理分析來得到準確的結果。要素投入方法對經濟情況分析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但在應用過程中,仍然需要完善的資料採集分析系統,將收集得到的資料進行處理,以此來提升結果的可靠性。林業作為寶貴的自然資源,淨化環境的同時,還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對經濟效益的分析要考慮全面因素,因此資料分析也比較複雜,需要將收集到的資訊與額定指標做出比較,再結合投入自己數額來分析,方便判斷經營管理期間是否出現虧損現象。林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也與經濟增長指標存在必然聯絡。資料收集工作需要由基層員工完成,在任務開展階段,要組織基層工作人員學習任務流程,嚴格按照規定標準來完成任務,確保資料來源可靠,分析任務才能夠高效進行。

  1.2林業總產值增長情況。

  黑龍江地區森林覆蓋面積比較大,在對產值進行計算時也發現正在呈逐年上漲趨勢。林業發展雖然屬於環保公益類專案,但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也十分明顯,總產值上漲後,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也會逐漸增高。林業產值受環境因素影響嚴重,同時也與管理情況存在必然連續,加強管理並採用科學的蟲害預防方法,能夠增大樹木的生長效率,死亡數量也可以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長期以來,林業經濟過於依賴國民經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正在向獨立發展方向轉型,需要一段過渡時間。

  1.3林業要素投入情況

  1.3.1勞動力數量變化。

  要素投入需要明確管理任務中的要點內容,並結合林業發展方向來進行,使管理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初期林業工程建設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但隨著林業逐漸發展進步,管理技術也有所進步,廣泛應用資訊裝置,減少資料傳遞階段的誤差。人力資源的使用量逐漸焦減少,這與要素投入之間存在必然聯絡,還存在林業單位大量辭退工人,採用買斷的方式減少勞動力數量的方法。

  1.3.2資本數量和結構變化。

  為提升經濟增長速率,林業管理體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洪澇災害對林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林業經濟損失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經濟管理在主要體系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促進了工作開展流程的創新。引入資本理念後,雖然在經濟體系上仍然存在相互促進的關係,但並不會發生嚴重的連帶影響。林業工程建設也可以分階段進行,制定科學的目前,這樣各個階段所完成的工作任務都會對經濟增長帶來促進作用,這也是要素投入帶來的積極促進作用。

  1.3.3造林面積變化。

  林業發展需要植樹造林,確保林業種植的數量,這樣才能夠形成森林系統,管理任務開展所面對的主體也更加明確。將要素投入方式應用在林業資料採集分析中,能夠幫助管理人員確定造林面積,最大程度的發揮森林對生態環境乃至經濟體系的促進作用。開展要素投入後,植樹造林的面積發生了很大變化。荒廢的土地也得到了重新利用,這種造林面積變化具有很大的優勢。

  2模型估計與分析

  林業發展過程中,對經濟增長情況的分析會產生大量資料,資料整理與儲存也成為了難題。通過建設完善的施工制度體系。藉助計算機裝置對資料進行分析,更加簡單高效,將資料輸入到其中後,可以建立出統一的模型,與額定的引數進行對比分析,判斷一段時間內經濟發展趨勢,是否存在嚴重的下滑情況。如果發現經濟收益下滑,也要對引發的原因進行分析,避免類此問題再次發生在林區中。資料分析也需要公式的參與,這些公式都是固定的,不需要工作人員臨時更改,分析處理所用時間有明顯的減少。要素投入有明確的針對物件,因此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在短時間內建立模型概況,再逐漸對其內容進行完善,實現對資料進行分析的目標。其結果可以作為林業發展情況判斷的依據,應用在經濟增長情況分析上也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較低的A值還存在另外一種合理解釋:即林業是一個正外部性較強的產業,林業要素投入中以國家為主的部分大多用於林業六大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投入多轉化為林業生態效益和資源儲備,並沒有計入林業經濟產值核算。國家林業投資所佔比重的引數估計值β4=0.837,說明國家投資佔全部林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這一指標是弱顯著性的。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方面,雖然林業具有正外部性,增加公共投資能夠促進林業發展;由於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多用來進行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研究結果說明林業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具有特殊性,需要實行國家投資為主的形式。

  3對策與建議

  在對林業發展狀況以及經濟收益進行研究時,可以將日常維護中遇到的問題引入其中,促進森林資源生產技術不斷髮展進步。經濟收益增長與森林資源的產值具有很大聯絡,因此要協調好成本投入與資金收回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資本和勞動力投入在林業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應當加強林業的資本和勞動要素投入;林業生產的技術水平比較落後,還需要大力提高;林業投入要素有相當部分轉化為生態資產,發揮了公益作用,從而沒有計入經濟效益,造成了林業產出被低估的現象;國家投資對林業的支撐十分重要,應不斷加強。結合研究結果,筆者認為,應該從下幾個方面努力。

  3.1增加對林業的資本投入。繼續堅持生態林業的建設方針,進一步增加國家財政對林業固定資產的投資。開拓林業投融資渠道,對社會資金進入林業給予政策優惠,積極引導金融資本參與林業發展,提高林業投資的整體水平。

  3.2要提高林業系統工作人員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充分保障基層林業工作人員的各項權益,免除基層工作人員的後顧之憂。加強林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林區的工作環境,豐富林區的精神文化生活,招賢納士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致力於林業建設的工作。

  3.3繼續擴大造林面積,做好森林生態價值核算。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積極借鑑林業發達國家的評價制度,評估我國林業的生態價值。建立合理的換算體系,將造林的生態收益轉換成經濟收益,更全面的反應林業的產出。

  4結論

  加強林業領域的科研投入,充分利用技術進步對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財政對農林院校和林業科研機構的資助力度,建立林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有效機制,強化基層林業科技工作站和推廣站的建設,提高林業經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嵐,張自強.產權管制、要素投入與林業經濟增長關係的實證分析[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2]李冰.要素投入對林業經濟增長的效應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48.

  範文二:農村經濟增長模式建構研究

  摘要: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村經濟的發展是關係到整個河南經濟的發展的大事。而加快農村經濟增長速度,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又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援。雖然目前金融行業對河南農村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它的模式建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合理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金融支援河南農村經濟增長走的更加長遠。

  關鍵詞:河南;農村經濟增長;金融支援;模式建構

  推動農村經濟增長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不僅是人口大省,更是農業大省,因此河南農村經濟的增長是關係到整個河南省經濟增長的大事,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而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村金融體系,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援是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部分。農村金融作為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不僅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據統計,到2013年底,我國農村銀行也金融機構網點達到14.5萬家,佔銀行金融機構網點數的69%,資產總額41.3萬億元,較2007年末增長了177.8%,可見農村金融在推動農村經濟增長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15年4月河南省正式印發了《河南省推進中原經濟區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旨在全面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持續探索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可持續、可複製、普惠型農村金融發展之路。方案的釋出是基於金融支援概念下對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模式進行科學的建構和合理的完善。雖然河南省加大力度推動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加快金融支援農村經濟增長模式的建構步伐,但是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模式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對金融支援河南農村經濟增長的模式建構有所幫助。

  一、金融支援河南農村經濟增長的模式建構現狀

  目前河南農村的金融體系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銀行類金融組織,包括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非銀行類金融組織,包裹農村信用社、農村信託組織、農業保險經營機構;民間金融組織,包括農村扶貧機構、儲金會、基金會、民間信貸組織等。三者在支援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農村銀行金融組織的發展現狀

  據統計,2012-2014年間,河南省涉農貸款餘額分別比年初新增116.2億元、1644.0億元、1733.7億元,同比分別實現多增108.7億元、481.8億元、89.7億元,在此期間,全省人民銀行累積發放支農再貸款685億元,有效促進了支農信貸投放。銀行類農村金融組織作為河南農村金融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河南農村提供信貸支援的主體,也是河南農村經濟發展最堅實的後盾,肩負著農村金融骨幹的重任。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河南省內唯一的政策性銀行,是政府支援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2014年,農發行河南省分行累積投放各項支農貸款1055.8億元,比上年增加265.8億元,創歷史新高。2015年,河南省內農發行分支行緊抓新常態下農村金融“藍海”新機遇,加大支農力度,將新增農業農村政策性中長期貸款100億元以上,確保支援河南糧棉油收儲穩定,優先支援中央、省級財政投資的重大水利建設專案和貧困地區農村路網專案;支援土地收儲配套基礎設施、大中城市周邊土地整治、農民集中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專案,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前河南省內提供涉農貸款投放量最大、農村服務面最廣、農村客戶最多的商業性銀行是農業銀行。農業銀行不僅是河南省農村金融組織的中堅力量,更是唯一擁有專業化的農業信貸經營管理體系。農業銀行為農村提供的金融支援主要包括專項農業貸款如專項扶貧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一般性農業貸款如常規農林牧副漁貸款,鄉鎮企業貸款,農戶小額貸款,農民合作社流動資金貸款,農村基礎設施貸款等。作為一家面向“三農”,城鄉聯動的大型商業類銀行,農業銀行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釋出了《關於中國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涉農貸款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包括河南省在內的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農業銀行被納入“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地區,旨在推動中國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全面開展,支援縣域經濟發展。通知指出試點地區提供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和農村各類組織貸款取得的離析收入減按3%的稅率徵收營業稅。這就為農業銀行擴大農村金融支援業務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空間。近年來,農業銀行河南分行為了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支援作用,積極探索信貸資金、金融產品、電子渠道等不同的金融手段,大力開展全方位的“立體式”金融幫扶。據統計,截至2014年10月底投放金融扶貧貸款達279.7億元;支援企業65戶,投放貸款10.5億元;發放“公司+農戶”貸款3100多戶,金額1.1億元。此外,為了方便農民的業務辦理,農行還在河南農村地區設定ATM、POS機、智付通等自助工具7.3萬臺,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5.85萬個,並代理106個縣新農保、44個縣新農合、21個涉農財政資金及2個農村公用事業等專案,在農村金融體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農業銀行以外,河南郵政儲蓄也是農村金融支援的重要力量。郵儲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有近4萬個網點遍佈全國,其中有71%分佈於縣域地區,實現了“延伸城鄉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在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河南省內郵政儲蓄有網點2269個,ATM機500餘臺,並且與全國郵政儲蓄網點實現了通存通兌,是河南省農村地區率先實現全國聯網的金融機構。此外,近些年來逐漸興起的農村商業銀行也成為農村金融市場的生力軍。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以及其他經濟組織以合作的形式入股建立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從2008年新鄭農村商業銀行成立之日起,至今已經發展了近十餘家農村商業銀行。農商銀行的出現不僅壯大了農村金融體系,也豐富了農村金融服務形式,有效的彌補了其他商業性銀行在農村信貸服務中存在的不足。

  二非銀行類農村金融組織發展現狀

  非銀行類金融組織是構成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部分,也是聯絡農民的金融紐帶。河南省主要的非銀行類金融組織主要有農村信用社、農村信託機構以及農業保險機構。河南農村信用社成立於1951年,目前在省內共有142家縣級法人機構,5264個營業網點,是河南省存貸款規模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不斷加大支農力度,推動農村經濟增長。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河南省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餘額4429.01億元,較年初增加了597.56億元,涉農貸款佔全部貸款的91.91%。為河南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援。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改革的步伐,農村土地信託日漸成為農村金融支援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河南農村信託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2014年成立了3家涉農擔保公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省內涉農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慢的問題,推動河南省涉農擔保體系的建立。2015年2月,河南省釋出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組建省市縣三級農訓土地信託中心新載體,賦予其土地收儲、供應、交易、低壓擔保功能等”,這就為河南農村信託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此外,河南農村報保險業務的發展仍停留在初級階段,主要表現為發展程度和水平偏低,環境依賴度高,管理不完善等,仍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民間金融組織的發展現狀

  不同於上述兩類金融組織,民間金融組織具有自發性,因此地域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並且容易出現管理不完善和監管缺位的問題。目前河南農村扶貧社、互助儲金會、基金會普遍存在規模小,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民間私人信貸作為民間金融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融資渠道。一方面,它們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和信用社的信貸壓力,另一方面民間信貸能夠加快民間資金的合理流動,使民間剩餘資本得到有效利用。但是,當前自發的民間金融組織的合法性問題一直以來為社會所詬病,價值民間信貸機構規模小,信貸能力有限等都使其在為農村經濟增長提供金融支援時顯得力量不足。

  二、金融支援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金融組織資源供給不足,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當前河南省農村金融市場中存在網點分佈不均的現象。大部分的國有銀行,其他商業性銀行的分行或支行都設立在城鎮地區,幾乎很少在農村設立營業網點。這樣就減少了銀行與農村資金直接對接的機會,與此同時,由於商業銀行具有趨利性特點,它們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到投資回報率快的城市地區。大量資金向城市流動削弱了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援力度,從而影響整個農村地區的發展步伐。其次,河南農村金融支援內容單一,缺乏創新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農村經濟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現有的農村金融服務過於單一,很難滿足農村日益多樣的金融需求。一是,農村信用社規定在對農貸款時必須有抵押擔保,而農民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很難提供合格的抵押品,過高的信貸門檻致使資金需求者難以獲取正規的資金支援,只能尋求民間利率高昂的非正規融資渠道,為非法集資組織提供了溫床。二是,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鍼對農村投放的小額貸款缺乏詳細的差別利率,且貸款期限通常規定在一年以內,這種貸款還款方式是基於傳統農業種植週期的考量,與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相沖突。三是當前的農村金融產品缺乏創新,大部分的農村金融機構僅僅提供信貸服務,對於農村理財、網上銀行等服務涉及較少,不利於農村閒散資金的整合與利用。

  二農村金融保障機制不完善,制約金融支援發揮功效

  首先,農村信貸業務缺乏有效的保險機制。目前,河南農村經濟結構仍舊較為單一,農民收入渠道狹窄,資金有限,而我國農村的土地制度規定農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就導致農村信貸可做抵押擔保的財產十分有限。針對農村抵押專案少的情況,大部分農村金融機構會採取多戶聯保機制,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會出現“聯而不保”的情況,即許多農戶拒絕為其他農戶進行擔保,在缺乏健全的擔保機制的情況下,銀行等其他信貸機構只能選擇壓縮貸款額度,控制貸款物件來降低信貸風險,這就造成許多急需資金的農戶借貸無門。其次,缺少有效的信用評價和信貸監督機制。農村金融組織的服務物件具有數量大、分佈廣的、金額小的特點,這就給金融機構掌握客戶信用情況,追蹤客戶動態帶來了難度,從而影響農村金融機構對信貸使用者進行及時監督和評價。此外,對於一些到期沒有還款的客戶,缺少跟蹤調查和及時有效的補救措施,導致許多壞賬的產生,同時也影響了金融組織對貸款農戶的信心。第三,遲滯的風險補償機制。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環境依賴性,並且很容易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這就使得農業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也增加了支農貸款的風險,尤其是河南欠發達農村地區,遲滯的風險補償機制更加影響農村金融組織的信貸投放量,進而影響農村經濟增長速度。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是提高農業抵禦風險的重要保障。目前河南省內尚未形成完整的農業保險體系,地區性的農村保險又不甚規範,導致農業信貸風險係數大,農村金融機構貸款服務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河南農村的經濟發展。

  三、金融支援下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模式建構的對策

  河南是農業大省,實現農村經濟的增長需要農村金融機構以農村金融需求為導向來提供服務,這就要求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服務質量,優化組織結構,構建一個覆蓋面廣、層次多樣、科學發展的農村金融組織網路。河南農村經濟增長的金融支援思路為:充分把握中部崛起的有利時機,優化河南農村金融外部環境,擴大農村金融規模,增加農村金融總量,促進農村金融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農村金融執行效率,為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提供持久有力的金融支援。

  一塑造農村金融體系外部環境

  首先,要遵循市場規律,完善土地產權改革。土地是農村經濟中最重要的資本,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體系必須與土地相結合。當前由於受到土地產權制度的限制,河南農村土地還不能進行有效流轉,限制了農戶申請貸款的條件,從而影響了外來資金的流入。因此,要進行河南農村金融體系的合理構建,必須對農村土地產權制度進行深入改革,實現土地的有效流轉,優化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要加快完善河南農村保險體系。農村金融體系的穩定發展不僅要從農村金融機構自身改進,還需要政府的政策性支援,為農村金融機構的良性運轉提供風險保障。如,可以建立專業的農業保險機構,通過豐富農業保險險種,擴大農戶擔保品範圍的方式為農村金融機構提供信貸保障,降低信貸風險,從而促進河南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創新農村金融制度

  首先,要明確政策性金融功能,有效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一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二是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保證金融資金的穩定性;三是增加服務內容,適當採用商業化經營模式;四是提高對農村扶持力度,強化對農村的反哺功能。其次,要創新河南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實現多樣化發展。在河南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構建上,要充分考慮各個農村經濟發展程度和發展格局,發展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將商業性金融服務和政策性金融服務有機結合。一方面,要重視對農村中小企業和個體農戶提供金融服務。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離不開農村中小企業和個體農戶的發展,打破過去主要依靠民間融資為資金來源的單一模式,鼓勵發展小額貸款機構、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組織體系是農村中小企業和個體農戶持續發展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信貸保證。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動力。而專業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必然會成為農村金融的信貸主要物件。因此,加強金融組織與農業生產的合作可以有效推動河南農村經濟增長。此外,為農村居民提供多樣化的理財服務。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商業理財已經不能僅僅侷限在城市地區,農村金融機構也要不斷完善理財服務,有效吸收農村閒散資金的同時也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

  三為農村金融組織平穩執行提供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是關係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問題,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和有效的政策制度是保證農村金融組織平穩發展的基礎。農村金融組織的平穩執行需要以健全的金融制度為保障,第一,建立完善的金融監管機制。河南農村地區金融需求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要求實行以省級政府為主導,中央政府加以輔助的監管體系。即中央的金融監管部門要開放許可權,加大地方政府的金融監管權力,充分發揮地方對農村的金融監管職能,提高監管效率。第二,強化農村金融機構的內控機制。相對於銀監會等外部監控機制,加強農村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能夠更加有效的規避金融風險,比如建立管理層的自我監督管理、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規範金融業務的操作程式等內部控制制度。第三,健全河南農村金融法律法規,必須加快制定出臺相關的規章制度,保證監管權力在完善的制度中有效執行。

  參考文獻:

  [1]朱遠思.欠發達地區金融支援縣域經濟發展實證研究——以廣東陽江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4,01.

  [2]王景利,張冰.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關係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05.

  [3]牛磊,王巖.論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援[J].對外經貿,2012,05.


法律經濟學論文選題
有關網路經濟的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經濟增長的論文
有關經濟危機的論文
有關經濟管理類論文範文
有關經濟管理學論文_市場經濟管理學論文
有關心理成長的論文
稅收和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論文
有關市場營銷的論文經典
電子商務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
有關情感教育的論文
學校教育有關柔性管理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