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品與健康結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健康食品產業的 健康 發展,是要將以營銷為導向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要:生活在當今一個物質豐富,醫療水平高的時代,仍然有很多人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而究其原因飲食習慣的不科學、生活習慣的不規律是根本。食品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只有懂得如何科學的、健康的飲食才能真正的開始健康的生活。

  關鍵詞:健康、科學、營養、吸收

  正文:

  時代不停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也不知不覺的發生了改變。每天都有大量種類豐富的食品供人們選擇,而這些食品並不是都能起到補充營養、有助於人身體健康的作用。甚至有很大一部分食物是垃圾食品,只能單純的充飢對人的身體傷害很大。而要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一定要懂得如何吃、吃什麼,也就是食品與健康的關係。培養科學的飲食習慣。

  飲食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部分:飲食得當助美麗。食物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髮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從食物中吃出美麗來,就要注意生活的飲食習慣。飲食的要點就是:合理偏食為健康充電,缺啥補啥;少食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鮮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質攝取均衡,減少不良的飲食習慣。還應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食物。飲食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足夠的熱能維持體內外的活動;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髮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無機鹽參與構成身體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有豐富的維生素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維持身體的正常發育,並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適量的食物纖維,用以維持正常的排洩及預防某些腸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各種生理程式的正常進行。飲食要遵循食物中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含量充足,種類齊全,比例適當;飲食中供給的營養素與機體的需要兩者之間保持平衡。飲食的結構要合理,既要滿足機體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飲食構成的比例失調和某些營養素過量而引起機體不必要的負擔與代謝上的紊亂。人體需要42種以上的營養物質,包括各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各種礦物質、必須微量元素和水。能構成42種以上營養物質的飲食必須由多種多樣的食物來源來實現。

  每天進食要保證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佔總攝入量的

  60%~70%,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25%。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穀類、薯類和澱粉食品構成,控制食糖及其製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為主,減少動物脂肪。脂肪中的飽和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一般為1:1:1。蛋白質中應有1/3以上的優質蛋白質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維生素要按供給量標準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0較為合理。食物中鈣磷比例也要適當。食物中鈣磷比例在2:1~1:2之間基本符合機體的吸收和發育,若維生素D營養狀況正常時,不必嚴格控制鈣磷比例。

  食品中富含的元素也都有不同的作用。首先是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緩面板衰老。這類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麥麩、油麵筋、豆類及其製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還要注意蛋白質攝取均衡:蛋白質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但肉類及魚、蝦、蟹等蛋白質食物過食,可引起過敏。新鮮蔬菜和水果:膚色較深者,宜經常攝取蘿蔔、大白菜、竹筍、冬瓜及大豆製品等富含植物蛋白、葉酸和維生素C的食品;面板粗糙者,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D的果蔬。如胡蘿蔔、藕、菠菜、黃豆芽等黃色,綠色蔬菜以及雞蛋,牛奶,動物肝臟。同時還要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足夠的植物纖維素,以防止因便祕而帶來的面板和臟器病變。

  除此之外人們對吃什麼也存在很多誤區 :1.吃葷油易發胖,吃素油苗條。其實,無論葷油素油,人體吸收後每克均產生9千卡左右的熱量,沒有多大差別。由於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發胖。吃瘦肉可長肌肉。許多人認為多吃瘦肉會長肌肉。其實未必如此,因為肌肉主要靠體育鍛煉獲得。2.有人認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來源,現在的健美運動員流行的食譜是增加複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糧食、豆類、水果,認為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來源。想要體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攝取蛋白質80-90克,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鍛鍊就能達到目的,不必過多的吃肉。記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鹼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質攝取過多而造成酸血癥。3.多吃蛋白質不會長脂肪。每克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氧化後均產生4.1千卡的熱量。無論蛋白質還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所產生的熱量身體消耗不了,都會變成中性脂肪貯存與皮下,使人發胖。4.用熱油鍋炒菜。過熱的油鍋中,容易產生一種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過熱油鍋炒出來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潰瘍,如不及時治療,還可以誘發胃癌。5.用生水冷卻蛋。將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殼隨好剝,但病菌卻仍有機可乘。如果要讓蛋殼好剝,只需在煮蛋的時水中加如少量食鹽。6.飯後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單糖類物質,若被飯菜堵塞在胃中,就會因腐敗而形成脹氣,導致胃部不適。所以,吃水果宜在飯前一小時,飯後兩小時。7.多添佐料調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調味品具有一定的誘發性和毒性,多食用會給人帶來口乾、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還會誘發高血壓,胃腸炎等多種病變,甚至導致人體細胞畸變,形成癌症。

  營養學家和臨床醫師認為,有目的的偏食對人體會起到保健作用。你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補充有缺陷的一面的營養食物。身體瘦弱者,適當多吃瘦肉,魚,蛋類,乳類,豆製品等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同時也應注意脂類,多糖類及維生素,礦物質食品的攝入量,以保持營養的平衡。腦力勞動者。每天應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大腦對養分的需求,並適當增加含磷、鐵、鋅、硒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腦、禽肉、核桃、芝麻等。貧血患者。多吃動物肝臟和含氨基酸,蛋白質的水果和綠色蔬菜。面板乾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蘿蔔,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攝入魚、蝦、蟹、酒等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平時也應多飲一些有益身體的飲品。紅酒、綠茶、豆漿、蜂蜜水等都是很健康的飲品,但也應注意飲用的方式方法,不宜空腹飲用。也要注意把握度,少食而多餐。碳酸類飲品對身體沒有什麼營養,而且多飲易患骨質酥鬆,對腸胃也有刺激。果汁類飲品則除非人工榨取的天然果汁,無新增物才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否則的話不僅對身體無益還有害。其實直接吃水果補充營養是最好的,還可以連纖維一起消化,既有利於營養吸收又有利於排除身體的有毒物質。

  粗糧本來是被精糧慢慢替代了,但是實踐證明粗糧對人的身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平時適度吃粗糧對身體健康很有作用。其中粗糧所含的膳食纖維在小腸中難於消化而經大腸排出,起到“鬆弛通便”的作用。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高纖維含量的膳食與降低糖尿病、消化失調、心臟病和一些癌症的危險有關。可能是由於不溶性纖維使糞便體積增大,對致癌物起到“稀釋”作用,並加速通過直腸排出體外。

  食品的重要性大家都有所瞭解,但是也並不能單單通過飲食來達到完全健康的目的,它只是身體健康裡很重要也很基本的一項。適當的鍛鍊身體,規律的作息時間也很重要。想要健康,就得在平時的生活中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注意營養搭配。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篇2

  摘要:我國的食品供應體系主要是圍繞解決食品供給量問題而建立起來的,對於生產原料、生產環境、加工、包裝、貯存運輸及銷售等環節的質量安全管理,都存在嚴重的不適應性,因此,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仍然對我國食品安全構成了明顯的威脅。

  關鍵詞:食品安全 食品質量管理 食品衛生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工業是人類的生命產業,是一個最古老而又永恆的產業,同時食品也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有著密切關係的特殊有形產品。其具有獨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國有近13億人口,應當成為食品工業的大國與強國,發展食品工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策略。溫家寶同志在2002年8月召開的中國國際食品農產品加工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指出,目前中國食品工業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農產品加工率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生產技術水平有待繼續提高,我國還應建立健全的食品工業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體系,確保食品安全。

  1、認識食品質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的是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製作或食用時不會使消費者受害的一種擔保,食品衛生則指為確保食品安全性和適合性在食物鏈的所有階段必須採取的一切條件和措施[2]。那麼,引發食品安全問題通常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一個是人為因素。後者為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質量管理就是為保證和提高食品生產的產品質量或工程質量所進行的調查,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檢查,處理及資訊反饋等各項活動總稱,它是食品工業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3]。加強質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產及產品質量的前提,要保證高質量的生產和產品,食品質量管理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具有全面性、系統性、長期性和科學性的特點。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質量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及社會經濟。但我國的食品供應體系主要是圍繞解決食品供給量問題而建立起來的,對於食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不夠。我國食品行業在原料供給、生產環境、加工、包裝、貯存運輸及銷售等環節的質量安全管理,都存在嚴重的不適應性。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構成的最明顯威助。特別是近年來,一些企業無視國家法律,惟利是圖,在食品生產加工中不按標準生產,偷工減料,摻雜使假,以假充真,濫用新增劑,以非食品原料、發黴變質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屢有發生。如山西溯洲毒酒事件,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禽流感事件等等,直接危害了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嚴重打擊了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人們對食品談之色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構成了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因此,食品質量安全涉及千家萬戶,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質量安全沒有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沒有保證,和諧社會也就無從談起。

  3、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

  食品良好操作規範GMP,危害分析關鍵點HACCP系統和ISO9000標準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衛生與質量控制的保證制度和保證體系。食品良好操作規範GMP是食品企業自主性質量保證制度,是構築HACCP系統和ISO9000標準系列的基礎,HACCP系統是再嚴格執行GMP的基礎上通過危害風險分析,在關鍵點實行嚴格控制,從而避免生物的化學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對食品的汙染。ISO9000標準系列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階段,包含了GMP和HACCP的主要內容,體現了系統性和法規性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標準和進入歐美市場的通行證。這些保證制度和體系已被時間證明對確保食品衛生與安全是行之有效的。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注意往往是一些普通原則,必然缺乏針對性,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GMP,HACCP,ISO9000標準三者在內容上重複之處頗多,因此學術界認為應推行一種針對性強,易於操作的規範制度。

  4、食品質量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4.1 搞好食品質量管理有助於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 食品生產,流通環節比較多,如不注意加強質量管理,保證食品衛生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食品汙染,從而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險。搞好食品質量管理,可以預防、減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有助於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

  4.2 搞好食品質量管理是提高食品工業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食品工業產品能否佔有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基本上取決於產品的質量狀況。

  4.3 搞好食品質量管理有助於提高食品企業的經濟效益 搞好食品質量管理,有助於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品損失和浪費,減少原材料,動力和工時的消耗,降低產品的成本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用比較少的消耗生產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儘快佔有市場,易於銷售,從而縮短庫存時間,加速資金週轉,同時,不斷提高食品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

  4.4 食品質量管理與國際貿易的相關性 加強食品質量管理有助於企業按國際通用標準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海關等部門依照我國的法規對進出口食品質量和安全進行嚴格管理,對保護我國人民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在進入WTO以後,我國的對外貿易經常面對如何對待進口物件國的貿易技術堡壘。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品質質量管理,提高出口食品質量,促進食品出口: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高檢測檢驗水平,提供有利的質量保證,推動食品的出口。

  5、食品質量管理的發展趨勢及措施

  我國現在還存在將食品衛生管理代替食品質量管理的趨勢,食品質量管理工作至今沒有得到重視。這主要體現在:第一,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設工作,完善管理機構設定,是提升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儘快組建食品質量衛生安全認證機構,積極開展“安全食品”、“綠色批發市場”、“綠色零售市場”和“綠色生產線”的認證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的建設,加強法律的可操作性,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強有力的法律支援[4]。第二,積極引入先進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強認證體系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第三,加強資訊服務體系建設。管理部門應建立和完善覆蓋面寬、時效性強的食品供求、交易、價格等資訊的收集、整理、釋出制度和監測抽檢預警網路系統,搞好食品供求、衛生質量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第四,加強食品安全設施體系建設。第五,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快食品安全的宣傳工作,讓全社會、企業、公民都認識到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共同推進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開展。

  6、總結

  綜上所述,加強食品質量管理作用具有重大的意義,作為食品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都應懂得食品質量管理的基礎知識,應從整體上把握質量管理的共性,以指導更好的學習和應用先進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保證產品的質量不僅是企業參與市場竟爭的利器,也是對廣大消費者認真負責的重要表現,有助於提高企業形象,樹立良好的品牌。

  參考文獻:

  [1]陳宗道.食品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5-6

  [2]李平蘭,王成濤.發酵食品安全生產與品質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4

  [3]馮敘橋,趙靜.食品質量管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5:56

  [4]羅納晚.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R].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調研報告,2006

  [5]江漢湖主編.食品安全性與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1

  篇3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不當的飲食將會給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並以實際發生在我們生活的例項進行論證;從而進一步的提出合理的飲食方法的方案和建議以及加強人們合理飲食知識概念的策略。

  關鍵字:飲食 健康 不當 合理

  孔子曾經在《禮記》裡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一句精闢的話點出了好吃乃人之天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餐桌上的菜也形形色色,好吃一直成為人們點評菜的主要參照物,但是往往在好吃的背後隱藏著殺手。現代人的富貴病也越來越多,腸炎、冠心病、高血壓之類的病也越來越常見,而這些病和不合理飲食有著淵源的關係。

  一、有些食品是相剋的不能同時食用,否則導致危害身體健康。

  有時在人們的思想裡有一種“營養加營養”的概念,比如說剛喝了一碗湯米然後再加一杯牛奶,他們這樣認為的:米湯中含有維生素A,牛奶中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這兩類加起來既補充到維生素A有補充道蛋白質。其實不然,牛奶盒米湯合服對維生素A造成破壞,長期服用還會影響視力。食物的混雜吃,有時不但對身體沒有益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有的身體抵抗力差會導致致命的危險。2012年期間,深圳有個女孩晚上和家人一起共餐,飯後又有把西紅柿當水果吃的習慣,過了一段時間,身體感覺不適後來竟然七竅流血而死。此事件發生後,有點像電視劇中演的奇案。後來經過專家們對身體的解剖,竟然發現體內有“砒霜”,導致死亡。經過對該女孩的調查發現,是因為同時食用了蝦和西紅柿導致致死。蝦肉中含有五價的砷元素,沒有毒性,但當與西紅柿食用時,將其還原成三價砷俗稱砒霜。也許這位女孩中毒與其身體抵抗力有些聯絡,但不管你免疫力多好終究還是會對你的身體產生。

  在人們生活中,有很多食物之間是相剋的,一起食用將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據研究表明,胡蘿蔔和白蘿蔔長期同食容易導致免疫力低下、引發敗血症。菠菜和豆腐食用不但鈣得不到吸收,還會破壞身體內部的鈣質,導致頸椎、腰椎病、膽結石。狗肉和大蒜同食可刺激腸胃粘膜,嚴重者會導致食物中毒,所以吃狗肉或和狗肉湯儘量不吃蒜。雞肉和芹菜同食會傷元氣,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會引發多種疾病,應儘量少在一起食用。

·  有些人飲用牛奶後精神飽滿;但有些人會感覺肚子不適甚至腹瀉,也有的說飲用含纖維素的牛奶就不會出現那種現象。胃腸手術後的人也不宜喝牛奶,牛奶在儲存過程中,易產生乳酸桿菌,乳酸桿菌發酵後,可產生氣體。由於胃腸手術時,手術操作對腹腔器官的影響,加之麻醉的暫時性抑制作用,使得腸蠕動減弱,術後腸腔內聚積的氣體不易排出。胃腸術後若用牛奶,可加重腸脹氣,這對蠕動遲緩的腸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胃腸術後的病人忌飲牛奶等產氣食品,應給予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1]。嬰幼兒不宜多吃牛奶,有些人覺得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給嬰幼兒喝過濃牛奶,或在鮮奶中加奶粉,而實際上嬰幼兒臟器嬌嫩,處在功能發育中,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長期喝過濃的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祕、食慾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三、飲食是否能促進人體健康發展還與人們的烹飪方法有著直接的聯絡。

  有的食品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如果烹飪方法不對就會適得其反的效果。酸奶由純牛奶發酵而成,除保留了鮮牛奶的全部營養成分外,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還可產生人體營養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如VB2、VB6、VBl2等。特別是對乳糖消化不良的人群,吃酸奶也不會發生腹脹、氣多或腹瀉現象[2]。鮮奶中鈣含量豐富,經發酵後,鈣等礦物質都不發生變化,但發酵後產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鈣、磷在人體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鈣磷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但是酸奶不宜加熱後使用,因為酸奶一經加熱,所含的大量活性乳酸菌便會被殺死,不僅喪失了它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也使酸奶的物理性狀發生改變,形成沉澱,特有的口昧也消失了。因此飲用酸奶不能加熱,夏季飲用宜現買現喝,冬季可在室溫條件下放置一定時間後再飲用。 相對鮮奶和酸奶的不宜煮沸,豆奶卻恰恰相反。因為鮮豆奶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要煮沸3到5分鐘才能分解,所以豆奶是要煮熟煮透才適宜飲用的,否則會影響其營養成份的吸收.

  當然只要食物的搭配合理,對促進人身體健康是有積極作用的。就拿牛奶還說吧,雖然與米湯搭配會影響身體對維生素A的吸收,但是若與粥搭配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早晚溫熱服食,注意保鮮,勿變質。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3]。

  四、對於促進飲食健康的建議。

  飲食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係著人們身體素質的好壞以及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因此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人們對食品的瞭解以及合理的食用和烹飪是迫在眉睫的。首先,政府加強對食品的監督和檢測,對那些違法使用食品新增劑的市場給予嚴厲打擊,確保食品來源的安全性和衛生性。建立市民監督系統,讓人民能通過有效途徑傳達資訊給政府舉報,並給予舉報者一定滴獎勵。其次,食品營養學應該納入學生學習的必修課,老師向學生傳授基本的食品知識,使同學們從小樹立食品安全的概念,以便以後可以正確的挑選和烹飪食品。老師應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們把每天學到的知識講給自己的父母聽,同時也讓他們瞭解食品安全和正確的、合理的食品搭配和烹飪技術。

  參考文獻

  [1] 中國烹飪大全編委會. 中國烹飪大全[M].1990,123-125.

  [2] 熊四智.中國烹飪概論[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151-154.

  [3] 陳志傑. 食品營養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32-35.

  

與國際經濟形勢有關的論文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食品與健康結課論文
心理健康結課論文
關於忙碌與健康的感悟隨筆
身邊食品與健康研究報告
關於運動與健康的論文
關於運動與健康的自我評價
有關於運動與健康的名言
酸鹼食品與健康閱讀答案
酸鹼食品與健康閱讀練習及答案
關於環境與健康論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