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社會文化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國家社會進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電視語境下的社會文化現狀

  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其自身就是一種獨特的現代文化形態,正如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教授田本相所說:“電視的興起,在人類文化史上也是一次革命,它以強大的傳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時性等方面,形成電視時代的一種文化情勢和氛圍。”[1]同時社會文化又是電視生存的背景,對其產生影響的同時又為電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文化養分。社會文化的現狀,用一句話形容即表面繁榮、實際貧乏。其特點表現在社會文化的多元並存。文化的多元性導致價值觀取向的多元化,與傳統不同的行為方式、思想模式日漸凸顯,人們在道德觀念上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大。多元化的價值觀雖然呈現的是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但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卻滋生出一些“扭曲的價值理論”和風尚。看似堅持著的是一種自由的姿態,實質上卻沖決了人們在長久的歷史積澱中形成的主流價值觀念,比如人們的價值觀、誠信意識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等。其後果直接導致整個社會人們心理的失衡和內心的躁動不安。

  當前社會文化的硬傷

  中國的社會文化,是中國文化自身的投影。作為以儒家文化為主體,以道家、佛家文化等為輔助的複合型文化結構,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終是貫穿中國人心靈的主線。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幾乎一大半是儒家史,儒家文化的價值取向作用於世人,便形成了一種整體向好的普遍價值觀。儒家文化在人際關係、社會倫理、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的內容,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現實的篩選,或多或少融入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

  但隨著現代文明的發端,中國文化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1919年五四運動,旗幟鮮明地提出“打倒孔家店”,其實質就是要推翻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封建思想理論體系,“打倒孔家店”其實就是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所發起的文化體制改革。由於革命的需要,當時的文化改革不能採取漸進式的、改良式的方法進行,只能搬用西方文化快刀斬亂麻地對傳統儒家文化進行改革,於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熱血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和封建專制思想猛烈開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後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創造了條件。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矯枉過正的現象,儒家文化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內容也在知識分子階層不斷邊緣化。

  儒家文化承受了整個時代的罪與罰,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曾一度發生動搖,但儒家文化的精神根源並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當時的社會文化存在新舊兩種文化並存的形態。在內戰、八年抗戰、解放戰爭等時期,共產黨人在根據地和解放區大力宣傳毛澤東思想等先進的文化思想,國統區則存在左翼和右翼兩股文化勢力,這種文化格局一直持續到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也標誌著以中國共產黨思想體系為核心的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的最終確立。

  但十年“”摧毀了儒家文化的根基,尤其是社會倫理的根基,中國人在民族性格、民族品質、普世價值、道德觀念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而根本的變化。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文化處在一種“等待戈多”的尷尬狀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衝擊了本就根基不穩的社會文化,人們的價值觀念等也發生了變化,物質化、功利主義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儒家的價值觀念在社會文化中也漸漸模糊,但某些基本的道德元素仍然深藏於社會文化深處。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誌,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託。[2]2003年,溫家寶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等。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3]在當前和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必須依託現有的傳統文化才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

  所以,從根本上說,傳統文化的缺席,導致經濟建設缺乏傳統文化支撐,造成了當前社會文化的“硬傷”,而這塊“硬傷”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大的瓶頸。

  當前社會文化的內容結構

  社會文化的“硬傷”主要表現在其內容結構上。不難看出,當今的社會文化缺乏主流的文化核心。我們可以用後現代或者非主流來形容。這一點從電視知識分子的言行舉止中就可以品味出來,一些電視知識分子把嚴肅的學術問題,用流行元素來表達,以期收到絕佳的視聽效果,這種現象就很值得深思。電視知識分子的走紅,似乎在昭示著一種文化繁榮,但深究起來,其所昭示的恰恰是文化的貧乏。有學者提出所謂的“注意力經濟”,也就是說無論採取什麼方法或手段,只要能引起大眾廣泛關注,就能間接通過媒體成為名人,做到名利雙收。在現實中不乏利用“注意力經濟”而成名的,例如芙蓉姐姐、後舍男生,等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當前社會整體缺乏一種主流核心價值觀體系,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

  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態是:主流文化與多元的非主流文化並存,公民意識、納稅人意識、民主意識逐漸覺醒從網路輿情人們對社會熱點問題,尤其對公權力問題的關注程度可以得知,而主流文化與社會大眾或多或少存在隔閡。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並在不斷推進,但當前仍然缺乏一種類似於傳統儒家文化的普世文化價值體系。面對浮躁、物質化、權力崇拜等不良的社會文化現狀,缺乏理性、衝動、盲從成為非主流文化下人們的一種精神特徵,也是注意力經濟得以成型並高速膨脹的主要原因。

  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主流和非主流因素逐漸趨向調和,社會文化多元化、大眾化和商業化的特性正在彼此互融,總的來說,當前的中國社會文化是一種整合文化,這種整合文化的最大優勢在於其開放性和吸收性,可以高效地催生出形式多樣的文化形態,使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獲得並充分使用話語權,從而達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平等;最大弱點在於缺乏核心價值體系,容易造成文化混亂。近幾年社會上呈現出一種浮躁、媚俗的非理性文化現象,從“地域攻擊”①到網路狂搞,從家樂福事件到豔照門,從芙蓉姐姐走上北大領獎臺到相親節目中的馬諾等②,光怪陸離的社會文化現象一次次衝擊著人們的視聽極限,人們漸漸接受了這一現狀,進而催生出一種反文明文化。從人們的狂熱追捧到“審醜物件”的相繼走紅,再到商業炒作的全面介入,由於缺乏主流核心文化的鎮守,從而導致社會多元文化呈現一種非理性的狀態。

  和諧社會是一種價值系統,任何社會的和諧都是一種相對的和諧,而且都要經歷一個過程。[4]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程序逐漸加快,主流文化將作為一種強大的中堅力量參與社會文化改造。但主流文化本身需要構建一個核心體系,也就是主流文化識別系統。近年來隨著“八榮八恥”的提出,公民道德規範的出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等活動的開展,社會文化似乎有向主流湧動的跡象。但社會文化整體缺乏秩序性的問題,並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因為現今主流文化本身並不具備絕對優勢。

  我們需要進行傳統文化的尋根工程,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復甦工程。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所沉澱出的以儒家文化為主線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根基之所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文化基礎。傳統文化看似邊緣化,實質上還潛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從實際出發,立足挖掘傳統文化,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中文明向好的精神內容,重塑國民人格,才是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只有傳統文化的根系恢復健康了,才能發揮其原本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這個前提下,政治文化、法治文化、經濟文化和資訊文化才會逐漸走向和諧發展的新臺階。傳統文化中類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為人處世信條,所揭示的乃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相體諒、自信自立、互扶互助的社會生活場景,也正是當今社會最為緊缺的文明因素。所以,以傳統文化的復甦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文化改良工程,將是未來社會文化發展的總趨勢,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

  注 釋:

  ①網路流行語,是建立在“地區的自我優越感”之上的一種“蔑視其他地區”的行為。

  ②2009年12月19日,北大百年紀念大講堂召開“2009年中國網際網路經濟領袖論壇”,網路紅人芙蓉姐姐獲得“2009年中國網際網路經濟領袖論壇”個人網站獎項。

  參考文獻:

  [1]田本相.電視文化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51.

  [2]任平.傳統文化復興“熱”的背後[J].神州,20055.

  [3]溫家寶哈佛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DB/OL].中國新聞網,2003-12-12.

  [4]羅以澄.構建和諧社會與新聞傳媒的和諧發展[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5.

  篇2

  淺探現代社會文化的兩重維度

  摘 要:現代社會文化有兩重維度,一是對競爭的渴望,二是對逍遙的期盼,而這兩個維度都發生了異化,使得個人獲得自由的可能性逐漸縮小,泯滅於社會洪流之中。

  關鍵詞: 競爭;逍遙;大眾文化

  現代社會是極其複雜的,這種複雜性不僅體現在我們的生活每天面對的種種疑難問題,更隱含在支配社會的一些框架裡面。現代社會的市民,可以說是一群深思熟慮的被矇蔽者,他們有著極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圓熟老道的社會應變能力,但他們是否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否能撇開社會層面的種種帷幕和障壁看到自己的處境呢?我們身處的境況同十九、二十世紀遠遠不同,這種不同並不是反差意義上的對抗,而是發展了的意義上的縱深。

  在我們的腦中,糾纏著作為統治力量的大眾文化以及作為傳統信念的個人自由之間的矛盾,而這種矛盾的無處不在,令人痛心的隨著時代往前走。我們這個社會有著兩個基本信條,也許這不是很久遠的事,恰恰是當今所理所應當堅守的陣地,似乎是生存的雙重慰藉。我們默默地認為:一,人有自己的自由,可以通過一種逍遙尋求自己的快樂以暫時逃避社會壓力;二,競爭與淘汰是當今社會每一人的核心存在方式,我們應該仰慕成功者,追隨他們成功的步伐,而同時作為一群有良心的人必須給予失敗者以同情和安慰。

  以上的兩個基本信條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構成基礎,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表述: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兩種大眾文化,一者宣揚競爭,一者必須照顧作為社會大多數人——未取得成功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緒和非競爭狀態下的個人需求。這兩個信條表面看起來無疑是極其合理並且充斥著歷史的進步感和人類的關懷感。但是,我們所要指出的是,這並不是歷史博物館中封藏的兩個永恆珍品,可以讓我們賞心悅目,品味賞玩。相反的,它們卻是變質的乳酪,被當今社會甜美地品嚐著,忘卻了其中隱含著的毒素。

  睿智的讀者自然從兩種基本的宣洩方式看出相應的選擇人群,但是潛在的威脅告訴我們,我們迷茫在競爭中的心靈已經看不到真正的逍遙與安慰。首先,逍遙已經變異了。作為逍遙的典範,無疑首推魏晉玄士,但如竹林七賢。他們面對現實的黑暗與挫折,在玄學之中抒發己志,通過註疏《老子》、《莊子》、《周易》等書表達一種擺脫名教的自我逍遙,把自我志向寄託於老莊思想從而獲得超越現實的追求。這種逍遙首先表現為萬物與我平等,體會到萬物之間的自生自為關係,不僭越不妄為,守份內之事而達到共生的和諧狀態。

  在消解了個人的欲利之心以後,真正體會到為人的本質與地位。現代人在生活與工作的壓力下被迫下轉向自然的懷抱,只不過是在一種消除現象的意義上利用自然,好比閉上雙眼就可以忘掉眼前煩惱一樣,恰恰所有的困擾在離開自然的那一分鐘又接踵而來。這樣一來,無論多美麗的自然都會越發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它從未在一種真正的積極的意義上被我們感受過,而只是作為“不見泰山的一片障目之葉”。一個哲學家說過,在街邊聽汽車鳴笛和在劇院聽音樂會的根本差別乃是在於,聲音不是作為一種表現汽車賓士過來的工具,而是表達它自身的旋律。所以如果我們像閱讀辦公桌上的檔案一樣閱讀風景,任它像幻燈片一樣刷刷跳過,或者在照片裡面張張切換,那麼我們就會像忘卻生活瑣屑一樣遺忘風景,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代社會的旅遊如此之繁盛,而又如此之同質化。

  旅遊的一般模式就是車上睡覺,下車拍照,最後購買紀念品。無論多麼美麗的風景,在很多人看來關鍵是要用相機或攝影機去把它們佔有,在它們的面前刻上自己的偉岸或窈窕身影。通過這種形式的佔有似乎我們已經完成了旅遊,已經到了天涯海角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作為消除我們內心緊張與憂慮的手段,自然作為一種可見的現象無疑褪色很多,可被親眼看到的與從相片視訊中感受到的並沒有太大區別,而就解放的意義來看,我們最多隻是在鏡子面前觀察著穿著不同衣服的我們,幻想著與平時不同的衣著色彩,而並沒有在心中獲得豐富的色彩,從而通過生活表現出來自己的豐富。

  也許我們一直都在關心的是我們與那些在某時某刻呈現的風景有什麼樣的關係,卻沒有思考過那些作為整體且擁有自己歷史的風景到底希望在和我們的邂逅中給予什麼樣的東西。現代的我們相信眼見為實,相信擺在眼前實實在在的東西,而這樣一種想法的最大危險就是我們只能看到作為一個整體東西的一面,而看不到整體之中貫穿著的那種精神與特質,就很容易失去或誤解那紛繁剎那所意欲表達的東西。我們與自然的交往,並不能理解為去看到某一個風景如畫的畫面,而是要把人生與自然之道相結合。人與自然本來就是共存在這個世界中,古人會通過自然現象講述人生道理,會通過山水畫傳達人生意境,也會藉助河山表達自己的志向與情感。

  一句話概括之,我們與自然的聯絡關鍵在於:自然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活在自然之內,而使得這種相互理解得以可能就是“自然”之精神。自然之為自然,乃在於萬物懂得守在其位,不僭越不妄為,這樣就能與它者保持和諧。自然的規定性並不來自於外界,而是自己,是自己充分表達自己、完善自己,不侵擾它者,而可以順本性而為的境界。我們經常消極的談論“自然”與“逍遙”,乃是由於它們完全外在於我們,我們心中並沒有去契合、體悟這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卻又是一個人真正發現自己、展現自己的必要。也許你覺得自己成功,但自己的心情不輕鬆;也許你覺得你辛苦,並且辛苦得不值得;也許你覺得你努力成為的那種人並不是自己敬佩與喜歡的人。

  一切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恢復身旁的這位摯友——自然的角色。所以且讓我們從這一刻,開啟自己的心境,把自己的眼光望回自己,而不是緊盯社會為自己謀劃的一個個事業里程碑與角色定位牌。當然我們並不是要遠離社會生活,從而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而是在社會生活之外,一旦回到自己的空間之中,也要有一種方法描繪真實的自己,享受自己真實的空間,而這種自我定位與自我品味,需要“自然”之精神作為保障,否則我們只用競爭的態度,只用社會的評判尺度,絲毫感受不到自己有什麼獨特的地方,有什麼值得欣賞的東西。

  第二個信條以一種大眾文化方式廣泛的出現在社會中。人們堅信不移競爭所帶來的社會效益,更熱衷於這種競爭作為一種娛樂供人賞玩。選秀節目就是這種將血淚的辛酸當做娛樂笑料的最好寫照,更進一步的,在那裡已經沒有艱苦的競爭,只有娛樂。在商業運作下,眼淚似乎只是博取安慰的手段,安慰又更顯得是和眼淚在唱雙簧。整個社會懂得必須讓這種競爭看起來不是那麼殘酷又能引人發笑,失敗者更懂得必須讓眼淚處在不是那麼虛假卻又能顯示自己徘徊在大度與嫉妒之間。一唱一和,人們已經誤把殘酷的競爭還原為娛樂的莞爾與哭泣,更忘卻了一種情感被操控下的悲哀。收視率成為一切指標,合理性已經不算什麼。在第一個信條中人們已

  經錯誤的繪畫出自己的希望,而在第二個信條中社會又為個人構架了一個真實的謊言集。看上去我們彷彿剛剛有那麼一點逼近懸崖,但事實上我們已經毫無警惕的陷入深淵。我們甚至連找一個真實的自己都不能找到,因為社會沒有一種讓我們找到自己或者表達自己的空間與工具,在這兩個信條中我們被矇蔽,被迷惑,渴望著出路卻走錯了道路。

  也許還能說的更多,但也許上面所說的並不能有任何觸動。當馬克思曾經為報紙審查條令奮筆疾書時,我們又何嘗不能再度吶喊,“社會讚美鮮花的芬芳,讚美美酒的醇香,讚美少女的婀娜多姿,但是為什麼偏偏在他們的讚美下,只允許太陽發出一種色彩,那就是集體的色彩”?

  一個人在忙碌的社會生活之間,需要自己的空間,需要在一個人的時候保持一些距離,只有距離才能產生角度,只有角度才能產生批判,而批判使得自我與他人能真正有意義地區分開來。作為個人的空間,與作為社會人的空間,在生活中是應該有區別的可能的,而這種區別也許憑藉社會倡導的各種方法都不能給予,只有自己親手才能創造,只有自己用心才能開闢,也許我們應該時常回想克爾凱郭爾墓誌銘上的話,“我,一個個人”。

  參考文獻

  [1]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古代哲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餘源陪,吳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字導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論文範文
商業文化論文發表範文
相關知識
社會文化論文
企業文化社會責任論文
社會責任論文
淺談社會實踐論文精選
社會實踐論文例子
有關社會實踐論文的範文
社會實踐論文的範文
社會實踐論文範文參考
社會實踐論文範例
淺談社會實踐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