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播結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網路發展的幾十年時間裡,它已經成為我國一種不容忽視的新興大眾媒介。雖然網路只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卻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在網路傳播的過程中為所欲為,不受約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影響會展企業網路傳播發展因素分析 》

  1促進我國會展企業網路傳播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1網路技術不斷成熟,網際網路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等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普及率進一步提升。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6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攀升至48.8%,移動商務類應用發展迅速。

  1.2網路基礎設施的大量投入為網路營銷傳播提供了硬體支援

  作為網際網路等資訊產業的物質基礎,寬頻建設至關重要,我國針對寬頻建設,實施了十二五規劃,並指出加快各類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將是網際網路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這其中包括寬頻、4G網路、5G網路、IPv6網路在內的各類網路建設,以及大資料中心、雲端計算中心在內的各類資料中心建設,十三五期間,我國網路建設投資規模將在1萬7500億元左右。這為會展企業實施網路營銷提供了硬體支援。

  1.3大量的網路營銷提供商提供了網路營銷應用平臺

  網路營銷服務提供商專門為企業提供虛擬主機空間租用,承擔網路營銷平臺製作與維護。免去了企業購買裝置和維護費用,大大地降低了會展企業的網路營銷的運營成本。我國有為數眾多的網路營銷服務提供商、綜合網際網路應用服務公司,為廣大企業使用者全方位提供虛擬主機、企業郵箱、域名註冊、網站建設、網路推廣、網路營銷等全方位“一站式”資訊化服務。

  1.4各級部門重視更加成熟的網路營銷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

  隨著網路營銷產生越來越大的傳播威力,會展企業對網路營銷人才產生了大量的需求。目前,我國正採取多種手段和不同的形式,積極地開展資訊化人才的培訓工作。

  2制約我國會展企業網路傳播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與發展,現代企業越來越多利用網際網路的超強傳播性進行網路營銷推廣,網路營銷方式的引入對於會展企業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作用,並逐漸在會展企業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運用。但我國會展企業網路傳播總體水平較低,會展企業進行網路傳播面臨著許多不利因素,存在著哪些制約因素,這需要從外部環境和企業本身兩方面即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來分析。

  2.1外部因素

  2.1.1網路上資訊量巨大,難以引起消費者注意網際網路上擁有數以億計的超大資訊量,基本能夠滿足人們的各方面搜尋需求,然而,由於每個人對資訊量的需求不同,人們不可能對所有資訊都給與重視和關注,因此,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圍繞他們的真實需求針對性地進行網路推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採取一定的策略進行推廣,商家資訊很難被關注,更不可能吸引到目標客戶人群。

  2.1.2網路中訪問者普遍年輕化,對網路傳播可適用產品的類別少2015年7月CNNIC釋出的《第26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要群體,比例達到78.4%。其中,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1.4%,在整體網民中的佔比最大。不同的消費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消費特徵,所以對於廣大會展企業來說適合網路傳播的服務有一定的限制和侷限性。

  2.1.3網路營銷人才的建設與培養不力,網路人才緊缺我國會展企業網路營銷人才處於稀缺狀態,很多企業網路營銷工作不是由專業人才負責,而是由該企業市場部門的人負責,甚至是企業總經理親自上陣,其結果是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

  2.1.4網路營銷缺乏系統的規劃和實施大部分會展企業的對網路營銷缺乏系統的規劃和實施,網路傳播效果差,比如許多企業將前臺的網站佈置得很漂亮,而後臺的控制管理、維護、更新以及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卻出現漏洞和磨擦,使網路營銷的效率得不到良好的體現,影響了網路傳播的整體效果,從而進一步影響了我國會展企業開展網路傳播的積極性。

  2.1.5市場競爭激烈,有效傳播難度加大會展企業數量眾多,企業間相互的競爭已經呈現白熱化趨勢,競爭環境的惡劣導致了企業維護顧客忠誠度方面的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更高,企業網路推廣的難度也變得更大,網路推廣策略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無法體現出差異化營銷,導致很多網路推廣都難以收到明顯的成效。

  2.2內部因素

  2.2.1缺乏網路傳播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指導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網路傳播的研究尚且薄弱,無成熟的理論可以遵循,會展企業可以參照的成功案例也不多,缺乏實踐更缺少正確的指導。

  2.2.2網路負面資訊的出現易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網路上的言論自由易給企業資訊的可信度帶來一定影響,媒介的訊息來源地渠道是複雜的、不同的,網路上一旦出現企業負面訊息,擴散非常快且範圍廣,而大部分會展企業缺乏危機公關處理經驗,網路危機的出現、經常使企業的形象受到消極的影響。

  2.2.3會展企業網路利用率差,營銷方式單一當前,很大部分的會展企業的網路推廣方式還停留在網頁廣告這種傳統模式,推廣形式過於單一,效果並不理想,多數會展企業甚至還沒有屬於企業自身的網站,所用的網址域名也是租用的運營商的,顯得非常不專業。類似做法並不能夠深挖潛在消費者,也很難吸引到真正有購買力的顧客。

  2.2.4會展企業實力弱,選擇付費網路推廣方式的企業數量少大多數會展企業起步晚,企業知名度較底,資金缺乏,融資困難,從而限制了企業的網路推廣,會展企業沒有意識到網路傳播的重要性,大多隻侷限於免費的網路推廣傳播方式,而效果顯著的付費推廣方式很多會展企業沒有嘗試。

  篇二

  《 微視訊網路傳播優勢和問題 》

  一、微視訊的含義及現狀

  一微視訊的定義

  微視訊是隨著網路技術普及而產生的一個新名詞。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學術概念,人們多是從長度上給微視訊定義為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20分鐘的視訊短片。微視訊從表現內容上看,有微電影、微紀錄片、新聞報道、科普節目、動漫小品、自拍短片、公益廣告、婚禮短片等等,涉及面很寬泛;從製作技術看,微視訊既可以由專業的媒體或公司用專業裝置來製作,也可以由普通百姓用智慧手機、家用攝像機、照相機、攝像頭等數碼裝置來攝製;從傳播途徑上看,微視訊主要是依靠網際網路、社交軟體來實現傳播共享;所以筆者給出的定義是,微視訊是利用數碼攝像裝置和編輯技術,拍攝製作內容相對完整、適合網路傳播分享的短小視訊。

  二微視訊傳播現狀

  微視訊的興起得益於數碼攝像裝置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絡的廣泛覆蓋。現在資訊生產和傳播已進入了“微時代”,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等影響越來越大。各入口網站像新浪、搜狐、騰訊、網易等都開設有視訊頻道,並把微視訊作為熱門進行推介;專業視訊網站像土豆、優酷等更是不遺餘力豐富微視訊內容;社交網站也通過APP軟體千方百計向移動終端進行推送。還有一些組織、企業、團隊頻繁發起微視訊創作比賽來推廣產品或宣傳某種理念。可以說,目前微視訊網路傳播呈現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最近一個某試衣間的不雅微視訊在微博、微信、空間幾乎都被刷爆,除了不會上網的,估計都看過。由此可見,微視訊在網路傳播的優勢非常巨大,當然也暴露出其存在問題。

  二、微視訊的網路傳播優勢

  一微視訊攝製方便快捷

  數碼技術的發展和數碼產品的普及,讓視訊製作變得普通平常。一個帶攝像頭的手機就可以讓每個人都成為生活的導演。甚至一個小小的自拍杆的出現,就能讓一個電視記者完成出鏡、採訪等複雜的新聞採集任務。對於一個沒有任何專業技術知識的人來說,只要擁有一個攝像頭,下載一個編輯釋出軟體,就可以輕鬆完成微視訊的拍攝製作、釋出共享。像美圖秀秀推出的美拍軟體就能在視訊錄製完成之後,使用者選擇不同濾鏡和內建模版,很快生成清新MV、唯美韓劇、懷舊電影。這種普通微視訊方便簡易的攝製為其在網路傳播奠定了基礎。專業媒體和團隊製作的微電影、微紀錄片、公益廣告等優秀微視訊,相對於長篇鉅著的大製作,其低廉的成本、高效快捷的製作等優勢也十分明顯。製作新聞類的微視訊也很方便,只要將訊息分割壓縮、格式轉化,就可以上傳網路,供使用者點播,還打破了電視定時播報的侷限。“在網路上,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沒有執照的電視臺。”可見,方便快捷、無技術門檻限制的突出特點在微視訊傳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微視訊生產得到廣泛支援

  國家廣電總局2010年制定了《關於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層面的支援迎來了微紀錄片創作的春天。除傳統題材的生活紀錄、人文地理、新聞紀實等微紀錄片型別外,還催生了公益環保、品牌定製、幕後紀錄等型別。不僅豐富了微視訊的內容和表達形式,還提升了微視訊傳播正能量的作用。起源於草根,逐步登上大雅之堂的微電影是微視訊的重要部分。微電影以其微投入、微製作、微時長、傳播廣等特點吸引了精明商家進行商業投資和營銷。不少地方政府或景區也藉助微電影故事化宣傳人文山水風光。視訊網站為豐富微視訊內容,策劃推出系列扶持計劃或者創作大賽,鼓勵大眾參與創作,甚至重金徵集優秀的微視訊。一些數碼產品生產商家為了強化使用者體驗,增加使用者粘性,從技術、資金、器材等方面大力支援使用者創作微視訊。

  三微視訊應用廣泛,宣傳效果明顯

  2013年4月,湖南衛視推出100集小微型紀錄片《我的中國夢》,每集70秒,講述平凡人追夢故事。以“微紀錄片”為代表的微視訊受到網民歡迎。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南京廣播電視臺製作了30集系列微紀錄片《城殤》,每集三分半鐘。播出之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電視臺轉播,被騰訊、愛奇藝等20多家入口網站轉載,半個月內僅在騰訊視訊的點選量就突破千萬。具有簡短、靈活、藉助網路傳播等特點的微視訊所表達的內容十分豐富。以視訊網站愛奇藝為例,它所收錄的微視訊類別有文藝、明星、歌舞、喜劇、愛情、動作、驚悚、懸疑、奇幻、青春、溫情、公益、勵志、酷兒、廣告、體育、社會、惡搞、鄉土等等,直接可供點播的微視訊達上千部。不論是新聞報道、科學普及、法治宣傳、公益廣告、人文地理、教育諮詢、醫療保健、生活服務,還是文化娛樂,都可以微視訊為載體。尤其是以微電影、微記錄、微公益為代表的微視訊在傳播正能量方面更是潛力巨大,受到各方面關注。署名為“復興路上工作室”創作時長5分鐘的小動漫《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在2013年10月14日中午上傳網路,兩天時間點播超過100萬次,相比於類似宣傳,這是破紀錄的。多數網友認為視訊生動、有趣,沒有刻板嚴肅,是跟得上時代的宣傳片。由此可見,微視訊插上網路的翅膀,飛速傳播後表現出了強大的宣傳功能和影響力。

  四微視訊便於互動,商業潛力巨大

  微博創始人胡震生認為,網際網路分享的四個基本元素是文字、圖片、聲音和視訊,而視訊是結合其他三個元素的人類最基本需求,可供發揮空間更大,所以微視訊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特別是智慧化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以及移動4G網路延伸,讓人們只使用手機就可以自由創造視訊,並隨時通過社交網站交流互動。美拍是美圖秀秀出品的短視訊社群,2014年10月舉辦的“全民社會搖”成功創下了“最大規模的線上自創舞蹈視訊集”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到2015年1月,上線僅9個月的美拍使用者總數就已突破1個億,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微視訊社群”。中國數以億計的移動使用者已成為成熟的微視訊傳播平臺,狂熱互動點選的微視訊背後蘊藏著巨大商機。各網站在微視訊前都貼上15秒到1分鐘時長不等的廣告,使用者欣賞免費的視訊前必須先看廣告。一些企業藉助植入廣告、商業定製的微視訊進行產品推銷和品牌推廣,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橘子酒店微視訊推銷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三、微視訊網路傳播的問題

  一內容良莠不齊、粗製濫造

  由於微視訊具有平民化和簡易化特徵,人人都可以是編導,人人都可以是演員,造成大量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微視訊網上氾濫。有些網站把惡搞、情色、暴力、獵奇類微視訊作為吸引點選的殺手鐗。還有一些網民不懂法、不自重,在網路上釋出有損公序良俗的不雅視訊。在百度上搜索“不雅視訊”,相關搜尋結果超過百萬。可見這種自拍或者被拍的不雅視訊的體量巨大,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同樣,國內外各種惡搞的微視訊也在網路上比比皆是,百度可以給你羅列350多萬個搜尋結果。

  二存在連鎖違法行為

  微視訊傳播首先涉及的是非法轉載。從版權上講,傳統的視訊作品都是有版權的,但微視訊版權如何界定還是一個問題。儘管大多數微視訊的傳播主要目的是為了賺取點選率,或者自娛自樂而忽視版權,但事實上因為網路傳播的不確定性,作者也難以維護版權。2007年,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傳播影視劇管理的通知》,要求實行許可證制度,未持有《許可證》的單位不得為個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事實上,因為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社交軟體微博、微信等平臺的廣泛推送,微視訊傳播中互相連結、轉發很難控制,“非法轉載已成常態”。其次是微視訊的傳播往往引起連鎖的違法行為。這個問題我們仍然以北京三里屯優衣庫不雅視訊為例進行分析。首先,自拍微視訊的“男女主角”,“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就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其次,在傳播環節,上播這段視訊的孫某某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還有3人涉嫌傳播淫穢資訊;另外“好事者”在網上“人肉搜尋”“男女主角”個人資訊的行為也是違法的,甚至可能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罪”。

  結語

  目前微視訊發展勢頭如雨後春筍,用非常態的形式拓展受眾視野。麥克盧漢在其編著的《媒介理解:人的延伸》中指出,每一種媒介一旦出現,無論它傳遞的內容如何,這種媒介形式本身給人類社會帶來某種資訊,並引起社會的某種變革。微視訊在給廣大網民提供展現自我機會的同時,必然會產生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微視訊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傳播模式,而且改變著大眾的社交和文化娛樂消費習慣。只有在法律法規和文明素養的約束下,微視訊傳播才會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蓬勃發展。

  篇三

  《 壯族民歌網路傳播新形式 》

  壯族歌詠文化源遠流長,它是壯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一直以來,壯族民歌靠家傳、師傳、歌場傳唱的形式傳承下來。壯族民歌的起源與壯族先民的生產方式緊密相關。壯族先民大多居住在群山當中,獨特的山區丘陵環境與稻作經濟形態決定了自給自足、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在傳統的生活節奏中,壯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單調而繁重的勞作之餘,他們逐漸學會唱山歌來緩解疲勞。後來,壯族人民還以歌唱的形式傳遞資訊,表情達意。在勞動歌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情歌、婚喪歌、敘事歌等等。壯族人民將自己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入民歌當中,以歌待客,以歌傳情,以歌代言。發展至今,與壯族民歌相關的劉三姐歌謠、那坡壯族民歌、南寧壯族歌圩、武鳴三月三壯族歌圩等都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壯族民歌與網路傳播

  壯族民歌是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和傳播壯歌是保護民族文化的必要舉措。壯族民歌的傳揚者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地利用網際網路這一新型媒介,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向外傳播壯族民歌。壯族民歌逐漸被搬上了網際網路,各種新聞網站、民歌QQ群、貼吧、論壇等都是新出現的網路歌圩。隨著網路傳播渠道日趨多樣化與複雜化,壯族民歌開始從原始生態環境走向網路世界,也呈現出新的形式與轉變。在網路時代,受眾不再只是滿足於音樂欣賞、休閒娛樂,而是有著更多的參與互動的需求。此外,由於壯族民歌本身蘊含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價值,許多藝術家將傳統的壯族山歌與現代流行音樂和都市文化結合起來,改編成新的民歌。無論是壯族民歌傳播環境的變化,還是演唱風格的改變,都使網路時代壯族民歌在編碼與譯碼過程中縮小了與現代受眾的距離,為其進一步廣泛傳播奠定了基礎。

  二、壯族民歌網路傳播新形式

  一專題性網站形成高雅民歌傳播和草根性民歌傳播

  音樂專題類網站以吸引受眾點選和下載獲得生存資本,這為提高壯族民歌音樂品質提供外在動力。音樂專題類網站從曲目內容可以分為高雅音樂網站和大眾化音樂網站。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一聽音樂網等都屬於高雅類專題性網站,以“壯族山歌”、“劉三姐”等關鍵詞在網站內進行搜尋,都有不少相關民歌。專題性網站以受眾的點選率獲取經濟效益,這給民歌傳播者和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動聽的、品質高的壯族民歌才能獲得受眾的青睞。另外,草根性的大眾化音樂網站也是傳播壯族民歌的重要陣地。在大眾化民歌網站當中,壯族音樂網、壯語音樂網、壯族歌曲網、廣西壯族音樂網是典型代表,是民歌愛好者基於壯歌文化傳播和傳承的責任感而建立起來的。大多數由草根歌手演唱,歌曲內容反映壯族人民的生活現實與訴求。網站板塊以南寧、柳州、來賓、百色、河池等不同壯族聚居區劃分,充分考慮到了壯族不同地區的亞文化差異。歌曲既保留著壯族山歌原生態元素,也融入了現代流行音樂的風格,並且設有人氣排行、推薦排行和最新排行板塊,能夠給予受眾一定的引導,使新生代壯族民歌有針對性地傳播給受眾。

  二綜合性網站賦予壯族民歌的傳播話語權

  綜合性網站包括政府部門網站、隸屬於政府部門的新聞網站、社會團體網站和公益性網站。這些網站的建立者和運營者大都是社會權利主體,掌握一定的話語權。他們將意義相近的資訊歸類,組成網站內容,所有的資訊都服務於其觀點和主張的傳播,兼具專業性和政治性。壯族民歌藉助這樣的權利平臺得以傳播,並得到社會的認可。這類綜合性網站包括中國網、武鳴政府網、廣西文聯網、中國民族文化網等。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領導的重點網站,通過精心整合的即時新聞、背景資料和網上獨家的深度報道,以多語種、多媒體的形式,向世界及時、全面介紹中國。①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中國網對壯族的形象主要是通過秀美的山水和動聽的山歌構建起來的。中國網以“山歌入水、動人的壯族風情”為網頁標題設定了壯族頻道,突出了壯族民歌在壯族民族中的地位。頻道中專門設定有“壯族影像”、“民歌”等與壯族民歌文化相關的文字影像資料。武鳴是壯族文化中心,壯族民歌在武鳴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武鳴政府網上,專門開設了“三月三歌圩”板塊,與武鳴概況、領導班子、政府資訊採購、武鳴招商一起構成主要欄目,這足見歌圩和歌詠文化在武鳴中的地位,也表明政治力量介入壯族民歌傳播的決心。文化類公益性網站以文化傳播和傳承為宗旨和目的。壯族民歌的公益性網站主要有中國古曲網、中國民族文化網等,這些公益網站是一支推動壯族民歌網路傳播的強大力量。壯族民歌往往作為一個子頻道或者一個超連結網頁存在,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位置。上述三類網站建立在壯族文化圈以外,站在中華文化整體的高度,抽取壯族民歌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和代表性符號,傳播壯族民歌文化。“民族文化要在歷史長河中世代傳承、不斷延續,靠的就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內在聯絡的遺傳密碼和核心元素,即文化基因。”②這些公益性網站的社會威望和影響力影響著壯族民歌在網路傳播中的話語權。

  三社交媒體實現壯族民歌的互動式傳播

  1.論壇與貼吧互動

  論壇和貼吧是一種網路社交平臺,網民在虛擬空間中建立論壇或貼吧,有著同一興趣點的人就能夠聚集起來,對他們所關心的話題進行討論。目前壯族民歌藉助論壇、貼吧傳播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在壯語地方論壇貼吧建立有關壯歌的帖子。經過網路資訊的收集,我們發現在壯族吧、壯文吧、廣西吧、僚人家園論壇、貝儂論壇等都有很多介紹壯族民歌的帖子;第二種是在民歌音樂論壇貼吧中建立相關帖子,如在民歌吧、民族音樂吧、民歌中國論壇中都有相當數量的壯族民歌的帖子,網民發帖、跟帖和對壯族民歌進行推介;第三種是建立專門的壯族民歌論壇或貼吧,如劉三姐吧、嚴噹噹吧、黃婉秋吧、山歌好比春江水吧、壯族山歌吧等。這些論壇貼吧形成了一個壯族民歌的資源共享平臺,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網民的多方面需求,有關壯族民歌演唱比賽、歌詞、民歌文化知識等資訊在此匯聚,文字、圖片、音訊、視訊等多種媒介融合,傳播方式多樣,網民參與互動討論話題多樣,可以進行平等交流,自主傳播。

  2.壯族民歌即時通訊互動

  即時通訊是一個終端服務,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路即時的傳遞資訊進行互動。③具體的即時通訊工具有騰訊QQ、微信、易信、MSN等。由於即時通訊的人際傳播考量不好把握,我們主要以壯族民歌即時通訊中的多人互動傳播為研究物件。以騰訊QQ群傳播為例,網路上壯族民歌QQ群眾多,如廣南同鄉壯族民歌群、五龍壯族山歌對唱群、廣西山歌王協會高階群等。我們以廣西山歌王協會高階群為例進行分析,該群建立時間比較早,目前群成員已經達到109人,群成員十分積極活躍,群內經常有壯族民歌的交流互動、資料上傳共享。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有群友自己演唱壯族民歌,然後上傳在群內供群友們欣賞並且相互對唱。這些QQ群的建立給壯族民歌的傳播又搭建了一個平臺,也迎合了年輕受眾的媒介使用喜好,對壯歌影響力的壯大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參與者大多數都是現實生活中壯族民歌的愛好者,傳播過程當中既是傳播者,也是受傳者,互動很強,傳播不受時空的制約,基本都是實時傳播,傳播內容以文字、圖片、音訊形式為主。

  3.播客、部落格、微博主頁傳播互動

  對廣大網民來講,這些網站幾乎是零門檻,這為他們自主釋出資訊提供方便的渠道。網民通過這些媒體可以隨時更新資訊,其他網友通過評論、點贊、分享來實現互動溝通。目前,壯族民歌的許多資訊資源正是通過這些主頁來傳播的。以播客為例,在土豆網、優酷網、樂視網等視訊網站中,眾多的普通網民把關於壯族民歌的活動現場和演出視訊上傳網站主頁中,也有網民會將自己演唱的視訊上傳到主頁中。在優酷網中以“壯族民歌”為關鍵詞進行搜尋,有近上百條有關壯族民歌的視訊資訊,主要包括壯族民歌的演出視訊、壯族民歌風情宣傳視訊、壯族山歌視訊、壯族民歌100首等。此外,還有一些壯族民歌知名的歌手也紛紛建立部落格、微博來進行壯歌的傳播。如歌手李衛紅、嚴噹噹、唐彩妹等都有自己的部落格和微博,她們在個人主頁中經常會發布關於壯族民歌的資訊。歌手李衛紅的新浪部落格主頁中就有大量以壯族民歌為題材的資訊資源,主要包括了各種演出晚會的視訊、廣西風情的MV、民族歌舞劇等,目前她的部落格訪問量達到6417人次。這類名人部落格等都為壯族民歌的傳播做出重要貢獻,也有部分普通網民在自己的部落格和微博中釋出壯族民歌的新聞資訊。與此同時,一些官方微博和專門性微博也會時時釋出更新有關壯族民歌的資訊,如民族之音、CCTV民歌中國、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這些微博都有專門的運營團隊管理,資訊更新速度快,有關壯族民歌資源十分豐富,網民關注量龐大,並且網民的評論互動積極活躍,這類微博極大地提升了壯歌的影響力。

  四搜尋引擎推動壯族民歌的拉式傳播

  搜尋引擎是一種能夠從網際網路上自動蒐集整理資訊的工具,網民可以藉此進行資訊查詢,即受眾基於自己的需要主動搜尋資訊的途徑。根據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第36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搜尋引擎是網民除即時通訊和網路新聞外使用率最高的網際網路應用。截止2015年6月,我國搜尋引擎使用者規模達5.36億,使用率為80.3%。④對於許多感興趣的受眾來說,搜尋引擎是其接觸壯族民歌最快捷的方式。搜尋引擎傳播實際上是以受眾為主體的拉式傳播,受眾首先有想獲取壯族民歌資訊的想法,然後再借助搜尋引擎工具來獲取有關資訊。受眾在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中錄入有關壯族民歌的關鍵詞,隨即可以查到與關鍵詞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大量的文字介紹、圖片呈現、視訊以及各類網站等等。網民在查詢過程中有時需要不斷更換關鍵詞,從而更有效地接觸到需要的資訊資源。與其他傳播形式相比,在搜尋引擎傳播中,網民是主動獲取資訊的一方,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傳播效果也更好。

  三、壯歌傳播的新生機

  當下,通過傳統渠道傳播的壯族民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傳承問題,比如傳受主體群萎縮、傳承人老齡化嚴重、傳播渠道單一落後、流行文化的衝擊等。這些問題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已經引起當地政府部門和相關社會團體的重視。在網路時代,壯歌的傳揚者也在思考如何結合網際網路傳播壯族民歌。網路作為一種融媒體,具有其他所有媒體的優勢,是多媒體形式的大集合。網路為壯族民歌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傳播渠道,擴大了受眾範圍,增加了新的傳播主題,激發了新的創作源泉。通過網路平臺壯族民歌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以多感官集合和多媒體的方式實現綜合式傳播,可以克服由於“上學潮”和“打工潮”引發的年輕人無法接觸壯族民歌的問題。它作為一種文化力量出現在網路場域上,開闢了新的傳承形式。它契合了當下壯族人民特別是新一代青年的媒介使用習慣,為壯族民歌的網路傳播帶來了信心。因此,在以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文化傳播主體應該樹立文化自覺性,揚長避短,利用新的傳播場域,繼續為實現有效傳播和傳承尋找新的生機。

有關推薦:

網路傳播畢業創新論文範文
網路傳播博士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網路傳播結業論文範文
有關網路傳播畢業論文範文
網路傳播畢業創新論文範文
網路傳播畢業設計論文範文
網路傳播畢業實踐論文範文
大一計算機行動網路研究結業論文
淺談網路傳播標準畢業論文範文
網路傳播博士畢業論文範文
新聞傳播專業論文
新聞傳播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