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範本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為了加強學校對教室、宿舍及清潔區衛生的管理,自覺維護校園環境整潔優雅,培養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一

  一、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按時作息。積極參加早操活動。

  2.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努力做到“六勤”、“六不”。“六勤”為:勤刷牙、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洗澡、勤換衣、勤晒被褥。“六不”是指:不喝生水,不吃不潔變質食物,不吸菸、酒,不亂用毛巾、茶杯,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殼、紙屑雜物。

  3.保護視力,做到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認真正確地做眼保健操;教室座位每月調換一次。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在光線闇弱或強光下看書寫字;不要在行進途中或坐在動盪的車船裡看書;不要把字寫得太小、過密;不要邊吃飯邊看書或電視。

  4.不要用指沾唾液翻課本,不把筆銜在嘴裡。

  二、學校環境衛生制度

  1. 年段長、班主任要把檢查該年段,該班級的衛生工作排在每天的第一件事處理,用自己高尚的思想意識影響學習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實行每週一大掃,每天三小掃教室、公共區的衛生制度,並做好保持工作。各年段、各班級衛生區的安排要進一步明確,每天打掃三次要落實早讀前,午自修前,下午放學後,週四下午放學後進行全校性衛生大掃除,值日老師要落實檢查。做到學校環境無果皮殼、紙屑、菸蒂、痰跡、雜草、碎磚垃圾,泡泡糖渣等。

  3.室內門窗玻璃齊全,窗明几淨,牆壁無汙跡灰塵,地面無紙屑雜物,桌凳整齊,各類物件安置有序。

  4.嚴格服從生管老師安排,搞好寢室衛生,每天起床後要打掃寢室和宿舍樓衛生區,整理內務,保持整潔,不亂放用品,不亂扔髒物、不向室內、走廊、樓下亂倒水。宿舍中午、早晚開窗通風透氣,保持空氣清新。

  5.教室內要有掃帚、廢紙簍、畚斗、拖把等清潔衛生器具。

  6.嚴禁學生帶零食進教學區,經發現有帶零食進教學區或隨地亂扔廢棄物的,視為違紀扣該班的紀律分。

  7.設立流動紅旗,將衛生評比情況納入量化專案。

  8.護導師要檢查各班的衛生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反饋並給予解決。

  9.全體學生要樹立衛生保持的意識,形成發現髒物就清理的良好風氣。

  三、教學衛生:

  教室面積要合理,室內課桌凳、黑板、講臺、燈光照明要符合衛生學要求,課程安排要有利於學生健康,符合學生用眼要求,嚴格控制學生的學習負擔,嚴格控制課時,課外作業和考試次數。教師要文明執教,衣著整潔,儀表端莊,公共場合不準穿拖鞋、短褲、背心,不拖留課堂。批改作業要細緻,批註字跡要清楚,板書要工整,講課聲音要適中,上課時不對著學生咳嗽、打噴嚏,不抽菸。學生上課坐姿要端正,自然,書寫時,頭要正,背要直,眼睛距紙面一尺左右,定期調整座位,防止學生變成斜視。

  四、體育衛生:

  鍛鍊時先做好準備活動,有病的學生要停止鍛鍊,根據學生性別、年齡特點和體育活動能力分組進行不同要求的鍛鍊。生理負擔能力差的學生進行保健性鍛鍊。

  五、社會實踐衛生:

  安排社會實踐勞動,不能讓學生幹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險性大的勞動,勞動工具、勞動強度,要考慮學生年齡大小、個子高低、體力的強弱,勞動時間不宜過長,同時要注意勞動保護和安全。

  六、飲食衛生

  1.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要求學生在學校統一規定的用餐時間用餐,提倡學生自帶餐具,飯前先洗手,不購買未經加熱的食品及生食菜餚,不把飯菜拿到餐廳外用餐。教育學生不暴飲暴食,不要邊吃飯邊談笑,飯前飯後不做劇烈運動,飲前便後要洗手,不吃或少吃零食,不喝生水。同時加強灶房飲食衛生的管理和監督。

  2。文明用餐,確保食堂餐廳衛生整潔。倡導“飲食是文化,請從視窗文明做起。”購買飯菜要在視窗自覺排隊,必須統一使用校園卡,嚴禁在食堂使用現金進行消費,嚴禁進入視窗內售菜處買菜,嚴禁隨意進入食堂廚房操作間。在餐廳用餐要注意用餐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

  3.珍惜糧食,遠離浪費。要牢記“飲水要思源,吃飯要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的古訓,倡議“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珍惜糧食,不隨意浪費糧食,用餐時不多盛飯,不亂倒飯菜。

  4.協助學校,共同管理好食堂工作。每位學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協助監督學校食堂的衛生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向學校彙報,自覺抵制衛生及其他工作不規範的食堂,共同創造衛生健康的食堂用餐環境。

  二

  一、校園環境衛生由學校大隊部具體負責管理。

  二、校園環境衛生分割槽分塊管理,並由專人負責,校園環境衛生共分四大塊:教室衛生、清潔區衛生、專業教室衛生、辦公室衛生。教室衛生、清潔區衛生責任人為各班班主任,專業教室衛生責任人為專業教師,辦公室衛生責任人為各科室主任或組長。學校將與各責任人簽訂《衛生責任狀》,各責任人必須保障在學校正常工作日內與舉行重大活動期間,責任區內無紙屑無汙跡無死角,無亂扔亂畫亂倒行為。

  三、教室衛生、清潔區衛生堅持一日兩掃, 學校大隊部定時組織檢查。

  四、定期大掃除制度。由學校大隊部定期或大型活動前出具通知,舉行全校大掃除,並由大隊部、醫務室聯合檢查。

  五、隨查制度。為加強學校環境衛生的管理,自本制度實施之日起,學校對各班教室衛生區、清潔責任區隨時抽查,檢查得分納入各班的班級日常管理。

  六、監督檢舉制度。發動學生監督檢舉亂扔亂畫亂倒的不文明行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凡檢舉外班學生不文明行為一次,情節屬實者,檢舉者與被檢舉者將給予獎分與罰分的處理。

  七、衛生監督崗輪流值勤制度。衛生監督崗由四、五、六年級各班輪流擔任,人數20—40人,輪值時間一星期,在輪值時間內,衛生監督員必須對校園內亂扔亂畫亂倒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要制止,並登記在案,最後交大隊部做出處理,對輪值衛生監督崗的班級,大隊部要進行督察,並給出考核得分,得分直接加入期末班主任考核總分。

  八、對能堅持做到“五不”“四見”的學生,大隊部與各班級要注意發現,並採用多種形式表彰優秀,樹立榜樣。

  九、我校教職員工有義務維護校園環境衛生,應帶頭執行校園衛生管理制度。

  十、各辦公室衛生,大隊部每天隨查,大掃除後檢查給予評分,評分結果納入期末“優秀年級組”考核。

  三

  一、環境衛生制度

  1、建立組織機構:由政教處、學生會成員、各班生活委員每天對各班的清潔區進行檢查和督促,每週不定時對各班的宿舍、教室、清潔區進行抽查。在實地抽查中發現的問題計入各班的量化考核。

  2、實行衛生包乾制。學校的環境衛生實行劃區分班包乾,明確職責,堅持一天兩打掃,做到室內窗明几淨,物品擺放整齊有序,校園清潔區內整潔無雜草,無衛生死角。

  3、實行獎懲制。把衛生檢查的結果作為班級考核的一部分,作為評選文明班級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清潔衛生管理辦法

  1、清潔衛生打掃時間:每天早晨和活動課打掃兩次。每週四進行衛生大掃除。

  2、打掃範圍:本班的清潔區、宿舍、教室教室統一每天活動課和晚上放學後打掃

  3、打掃要求:

  A:教室標準:要求地面先掃後拖,包括教室所對應範圍的走廊;教室玻璃擦洗乾淨;前後黑板擦乾淨;教室內外牆壁瓷板磚擦洗乾淨,牆壁不亂塗亂畫,沒有蛛網,沒有腳印、球印等;所有書桌及書本擺放整齊,抽屜沒有垃圾;窗臺要保持乾淨,不得亂放東西,只放杯子和盆景且擺放整齊;垃圾桶要及時清空,杜絕地面亂扔垃圾;打掃工具要統一整齊的擺放。

  B:清潔區要求:宿舍一樓樓道和教學樓樓梯每天掃拖兩次;清潔區有花池的每次打掃時要撿拾垃圾;清潔區地面要求全面打掃,沒有死角,沒有垃圾,沒有明顯土塵;垃圾桶每天倒兩次。

  C:宿舍衛生標準:窗臺內外乾淨整潔,不亂放東西;暖氣片和管道上不亂放東西,保持乾淨;床下、地面、暖氣片下打掃乾淨,不留死角;被褥疊放整齊,統一擺放,床上只放枕頭、被褥、放衣服的包裹|;床下鞋子臉盆統一擺放,且擺放整齊,洗漱用品統一放到臉盆裡面;桌子上和抽屜不得亂放東西,若放物品要求擺放整齊,且桌面和抽屜要擦拭乾淨;打掃工具和垃圾桶要統一擺放在兩床之間,垃圾桶要清理乾淨;門標包含門牌號和宿舍成員名單和值日表要保持健全。

  附:衛生檢查評分標準

  一、教室大掃除檢查標準10分

  1、前後黑板擦拭乾淨。1分

  2、教室內外地面乾淨整潔。2分

  3、教室內外牆壁、瓷片磚乾淨整潔。2分

  4、所有課桌擺放整齊、書本擺放整齊。1分

  5、窗臺擦拭乾淨且物品擺放整齊。1分

  6、講臺打掃乾淨且講桌桌面抽屜乾淨、物品擺放整齊。1分

  7、打掃工具擺放整齊,垃圾桶清理乾淨。1分

  8、班級文化。1分

  二、清潔區10分

  1、地面要求全面打掃,沒有明顯土塵,沒有垃圾,沒有衛生死角,花池垃圾清理乾淨。5分

  2、垃圾桶清理乾淨。2分

  3、公共區域交界處無衛生死角。3分

  三、宿舍10分

  1、地面包括床下掃、拖乾淨。2分

  2、宿舍一週沒有衛生死角1分

  3、床鋪被褥疊放整齊,統一擺放。2分

  4、桌面、抽屜擦拭乾淨,物品統一擺放。1分

  5、窗臺內外擦拭乾淨,物品擺放整齊。1分

  6、床下物品統一擺放整齊,鞋子臉盆統一擺放,洗漱用品放入臉盆。2分

  7、打掃工具擺放整齊,垃圾桶清理乾淨。1分

看過的人還會看:

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執行力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範本
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機關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範本
機關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範文
學校環境衛生管理制度3篇
小區衛生管理制度_小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優秀範文
高中學校衛生管理制度範本
學校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範本
辦公室衛生管理制度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