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實現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美術館即藝術博物館,是博物館諸多形態中的一種型別,它的展示以全民為接受物件,以終身教育為範疇,一般兼具收藏保護,學術研究,陳列展覽,公共教育,服務推廣,對外交流等各項功能。在當代社會,美術館既是實施社會美育的場所,也是學校美術教育重要的校外資源所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全文如下:

  【摘 要】文章針對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實現,首先分析了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特徵,進而介紹了幾項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實現可行途徑,並就美術館公共教育職能的全面發揮提出了建議措施。

  【關鍵詞】美術館;公共教育;職能

  美術館作為博物館的一種形式,具有收藏、研究、展覽、公共教育服務等多項功能,既是社會美育的重要場館,同時也是藝術公共教育的主要社會資源。與一些藝術發展先進國家相比較,我國美術館仍未能實現其價值的高效開發利用,尤其是在公共教育領域未能全部發揮價值。

  一、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特徵

  美術館是藝術博物館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功能主要有收藏保護、藝術研究、藏品展示以及公共教育等多項職能。其中,公共教育職能就是通過為社會公眾提供場所平臺,依靠美術館的豐富教育資源,發揮藝術教育功能,在對藝術品的欣賞以及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中,不斷的提高社會群眾的公眾審美、藝術修養以及藝術涵養水平。美術館公共教育職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在教育環境方面,美術館的公共教育並非是強制性的,而是根據觀賞者的個人意願選擇性的接受,個人根據喜好在喜歡的藏品前駐足,因而是一種非常輕鬆地教育環境。其次,美術館的公共教育職能的發揮具有隱性,也就是通過觀賞潛移默化的提升觀眾的藝術修養,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

  二在公共教育人員方面,主要是以美術館工作人員為主,工作任務也較多,除了導覽以外,還負責展覽活動策劃、宣傳以及推廣等,工作環境具有一定的複雜性,而且對於工作人員的藝術專業知識水準要求較高,否則難以真正適應公共教育的要求。

  三在教育物件方面,美術館的教育物件面向的是社會公眾,具有廣泛性以及自發性的特點,大多是對藝術充滿興趣的社會群體,其對藝術的認知水平也各有不同。

  二、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實現途徑

  一舉辦藝術學術講座。舉辦學術講座是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實現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採取固定時間,特別是節假日和週末等閒暇時間,針對美術館的重點展覽活動,對某個領域的知識舉辦講座座談會,讓參觀的公眾都能從中獲益,瞭解相關的美術知識。講座的方式對美術文化理念的傳播效果好,而且也非常容易被外界不同層次公眾接受。

  二依託大眾媒體的宣傳。大眾媒體的宣傳也是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發揮的重要手段。在具體的實現途徑上,美術館可以與電視臺合作攝製美術教育專題片,深度解析美術館的文化理念與藝術氣息;也可以通過開辦專業雜誌報刊等定期發行,作為藝術研討交流的平臺,贏得受眾;還可以建立美術館網站,通過數字新媒體技術建立網上展覽館,更有助於網民參觀展覽,提高公共教育職能的發揮水平。

  三現場講解。現場講解主要是針對參觀的觀眾,因而作為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實現途徑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主要是就某些展品的藝術樣式、風格以及蘊含藝術理念進行深度詳細的解析,這種教育手段能夠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由於現場氣氛濃郁,能夠讓觀眾直接體會藝術品中的文化理念與內涵。

  四藝術沙龍。藝術沙龍就是由藝術館作為主辦方舉辦一些形式多樣的藝術節目,通過藝術沙龍可以為公眾提供與藝術大師面對面交流與共享的機會,而且公眾的參與意願非常高,活動的質量以及公共教育效果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五流動美術館。流動美術館作為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重要實現途徑,其特點在於解決了地域理念對美術館的束縛,在美術館內部辦展的藝術含量、受眾覆蓋面都是有限的,然而通過流動美術館,則可以把更多的美術教育理念和美術館資源傳播到社會各個層面,也更容易影響到基層的群眾。

  三、完善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發揮的建議措施

  一依據受眾定位來策劃公共教育活動。對於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功能,在活動的策劃上,應該充分考慮到參觀者的受教育程度、年齡以及美術素養等不同情況來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例如,針對兒童、小學生等,活動策劃上要突出趣味性,培養其對藝術的興趣愛好;對藝術愛好者等具備一定藝術涵養的群體,則應該注重活動的深度,特別是在展品的文化解析以及人文歷史宣傳上,進行拓展延伸。

  二提高宣傳水平。在宣傳方面,應該注意吸引社會公眾的眼球,這就要求在宣傳上應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衝擊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吸引受眾,提高公共教育的效果。除了採用傳統的宣傳海報等,在宣傳方面應該積極藉助網站建設、微博、微信,甚至是單獨開發APP應用平臺進行宣傳。

  三營造良好的參觀環境。改善美術館公共教育的效果,最關鍵的還是通過創新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觀眾的興趣。在這一方面,美術館建設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將美術館打造為為社會公眾提供休憩、放鬆以及學習的環境,可以設定免費引水渠、咖啡廳、休息區、免費停車位等等,吸引群眾閒暇之餘前來,提高美術館服務社會水平,進而確保公共教育功能的順利實現。

  四提高公共教育的創新。在創新方面,美術館除了“開門辦館”的策略以外,還應當在活動開展上注重創新,可以通過舉辦有獎問答、專題展覽、與學校互動等等多種形式,提高美術館的對外吸引力。同時,還應該繼續加大收藏力度,豐富藏品種類,提高策劃系列展、精品展的學術能力,打造美術館品牌,繼續盤活資源優勢,開發延伸產業,並積極結合“數字美術館”和“流動美術館”的新技術趨勢提高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平臺建設水平。

  四、結語

  目前我國美術館在發揮公共教育職能的階段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制約問題,在美術館的建設管理方面,必須充分的意識到發揮美術館公共教育職能的重要作用,準確定位美術館職能,加大宣傳力度與創新力度,利用美術館的藝術資源優勢真正發揮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提高全民文化素養的作用。

 

我國城市流動兒童基礎教育問題探析論文
淺談涼山州雙語教育現狀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論美術館公共教育功能的實現論文
計算機網路共享功能的實現
中國美術教育研究的相關論文
美術教育方面的探討論文
美術教育方面的探討論文
淺論教育哲學的相關論文
直銷企業公共關係營銷的啟示論文
淺談語文教學中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理念的滲透論文
與公民教育相關的論文
論中美家庭教育差異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