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本科關於信用社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經濟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對農村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基於新形勢的信用社金融服務

  摘要:隨著我國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信用社的傳統金融業務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發展形勢,如何在順應經濟發展的情況下適時推出金融服務及新產品成為農村信用社擴充金融市場的戰略政策之一,本文就新形勢下的信用社金融服務業務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信用社;金融服務;金融產品;創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髮展,極大的推動了我國新農村工作程序,但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農村信用社網點覆蓋率低、農村信用社資金供給不足、可供農民選擇的金融產品較少等,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農村金融市場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緊密結合“三農”經濟特點,合理創新、科學發展農村金融市場,是繁榮我國農村經濟的必經之路。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的主要金融機構應當把握機遇、迎接挑戰,迎難而上不斷創新金融服務。

  一、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1.現有的金融產品不能滿足“三農”經濟的發展

  隨著政府對“三農”越來越重視,如何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狀況已經成為當前金融機構工作的重點,但目前狀況下農村金融服務產品單一,金融業務和服務手段還停留在過去的傳統觀念中,金融創新中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人才和創新手段,往往在不調查市場的情況下,盲目推出並不符合“三農”經濟的金融產品,從而最終導致我國農村金融產品單一,服務手段、結算渠道落後於國有專業銀行。

  2.農村信用社支農力度弱化

  信用社處於安全性、效益性、流動性的考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農村信用社支農力度,具體來說支農力度弱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隨著信貸成本、人工成本的提高,農村金融網點不斷撤併、收縮,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減弱了金融支農力度和廣度。其次,信用社處於風險防範的考慮,逐步將分散在各基層網點的貸款審批權上收,或者縮小貸款額度,同時貸款管理規程不斷細化,這在提高了信貸管理的同時,也呈現出了貸款程式比較複雜,手續較為繁瑣等現象,以上現象無形中提高了農民貸款的門檻,使得農民寧願掏高利息參與民間借款,也不願意去信用社辦理貸款。另外,適合三農經濟的農村小額信用貸款推廣難度大,當前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已基本建立農村信用工程,信用村鎮的評級工作也初見成效,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工作在逐步推進,但小額信用貸款無擔保人、未設定抵押,小額信用貸款放出去簡單,收回來卻頭疼,網點信貸人員對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已經產生心理障礙,小額信用貸款雖然手續簡單,但貸款風險較大,有些喪失信用的客戶存在“賴賬”現象,致使農村信用社的合法權益無法獲得有效保護,形成大量的呆壞賬,因此農村小額信用貸款一直得不到進一步的推廣。

  3.農業風險分擔制度缺失

  農業風險分擔制度缺失也是導致我國農村金融創新緩慢發展的因素之一,農業風險指的可能會給農業發展帶來嚴重後果的不確定因素。由於我國目前農業經濟比較薄弱,農業發展週期長、投資規模大、見效慢等特點,且農業發展受地域、氣候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農業經濟風險大,急需要一套成熟穩定的農業風險分擔制度做保障。目前我國農業風險管理體系基本是以政府與社會救濟為基礎,缺乏必要的風險分擔制度,不利於保障農業從業人員的收益,也不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二、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創新的應對策略

  1.深化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

  農業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主體,應當徹底恢復其金融本質,堅持服務“三農”的宗旨,首先,應儘快建立農村信用社自主經營的管理機制,只有擁有經營自主權,才能更好地制定服務“三農”的金融服務產品;其次,要適當加大產權改革的力度,致力於完善信用社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在經濟發展相對發達的地區,推行農村信用社改製為股份制農村合作銀行或農村商業銀行,實現商業化經營。

  2.加快涉農金融服務產品創新

  在推進我國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的進展中,農村信用社要發揮互助合作的建社宗旨。首先,要始終堅持以服務“三農”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基本出發點與立足點,促進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農村經濟與產業的發展要求,調整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作方式,避免盲目發展。其次,加快農村金融市場體系的完善步伐,積極培育適合農村金融產品創新的市場環境,細化分工、加強監管,引入競爭機制,為創新打下堅實基礎。第三,儘快制定關於農村金融體系創新的法律、法規,為農村金融創新提供有法可依的發展環境。

  3.加快農村信用擔保機制創新

  加強農村信用擔保創新是促進我國農村金融創新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擴大有效擔保物的範疇,土地和住房作為我國廣大農民最重要的財產,在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範圍內,其不可作為擔保物,為充分利用擔保資源,應改變當前法律條文對土地使用承包經營權不可抵押的規定,儘量拓展土地使用權、水面經營權等新型權利質押種類,使農民資產儘可能的轉變為相關金融部門認可的擔保、質押物。

  4.改善農村信用環境

  加大農村誠信主體建設力度、推進村鎮企業誠信建設,建立農民徵信檔案、加大行業聯合懲罰失信行為力度、加大銀行業誠信建設力度,利用強大的社會信用系統工程,推動農村信用社在新形勢下金融服務的開展。

  三、結束語

  農村金融服務在解決農民經濟困難、改善農村貧困、支援“三農”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程序中,就必須深化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務改革,實行農村金融改革不僅可以實現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經濟,而且對於豐富農村金融理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付俊文.農村金融創新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以陝西省為例[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07:57-60.

  [2]郭功星,宋華,劉晒珍.金融創新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啟示[J].特區經濟,201005:66-67.

  [3]史可山,林傑,陳仁財,劉興順,林林,林威.論農村金融創新與農業產業化的融合路徑[J].福建金融,201004:28-32.

  篇2

  淺議農村信用社如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摘要:農村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情況直接關係到了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經濟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對農村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隨著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業務的迅速發展,與其相應的金融風險也隨之膨脹,為了能夠有效將農村信用社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化解,做好科學的防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對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特點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結合金融風險形成的原因,探討如何從根本上對金融風險進行防範與化解,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防範;化解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國家對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村經濟,就應該結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將農村信用社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使其作用能夠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出來。而就當前農村信用社發展的現狀來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已經成為了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農村信用社的金融風險是隨著業務的不斷髮展而隨之增加的,因此,瞭解金融風險的特點和根本原因,從而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將風險化解對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特點

  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風險中的一種,該金融風險與其他金融風險相同,同樣具有社會性、擴張性、週期性和可控性等特點。除此之外,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特點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後果的嚴重性

  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農村的閒散資金籌集起來,為農業、農民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就目前農村信用社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資金來看,大多都是來自農民或者其他居民的小額儲蓄,由此可見,農村合作社是否處於健康、穩定的發展狀態,關係著千家萬戶的經濟利益。因此,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一旦遭受金融風險,那麼必然會波及到諸多農民的經濟利益,從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1.2表現的孤立性

  在城市金融發展過程中,由於各個金融機構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絡,因此,一旦某個金融機構出現問題,便會立刻波及到其他金融機構。在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城市金融之間這種必然聯絡更加明顯。但在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這種現象卻並不常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農村金融機構較少,且各個機構之間沒有較大聯絡。尤其是農村信用合作社,其表現出來的孤立性更加明顯。

  1.3表現形式的單一性

  表現形式的單一性也是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一個主要特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經營範圍較小所導致的。就目前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表現形式來看,主要以貸款風險為主,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證券經營風險、衍生業務經營風險等則不屬於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表現形式。

  二、金融風險形成的根本原因

  瞭解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做好防範工作的前提。就目前農村信用社經營的實際情況來看,能夠導致金融風險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相關制度建設沒有進行合理完善

  相關制度建設沒有進行合理完善是農村信用社經營過程中導致金融風險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對風險進行全面防範能夠大大降低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但就目前農村信用社對相關制度的建設情況來看,效果卻並不理想。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農村經濟體制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國農村信用社的資產風險。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建設不完善主要體現在鄉鎮企業出現破產、兼併以及改組的現象嚴重以及抵押擔保等保障措施無法切實落實等方面。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變化,一些規模較小的鄉鎮企業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從而紛紛被兼併或改組,從而導致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資金大量的流失。加之相關的抵押擔保等保障措施無法得到切實的落實,從而導致農村信用社的債權難以得到相應的保障,造成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呈現出舉步維艱的情況。這些都是由於相關制度建設沒有進行合理完善而引起的弊端。

  2.2內部監督不嚴,查處不力

  我國農村信用社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金融企業,因此,對其內部監督工作一定要充分的重視起來。目前,就我國農村信用社內部監督的管理現狀來看,仍然沒有得到合理的完善。農村信用社的內部監督工作主要是由監事會以及稽核審計部門負責,但是相關的工作人員對嚴格執行制度的觀念卻嚴重缺乏正確的認識,雖然能夠保證按照相關的合作制原則來建立相應的監理會和稽查審計部門,但是卻沒有履行部門自身應該履行的職責,導致農村信用社監事會等相關的機構重視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實際的作用。久而久之,農村信用社內部人員出現擅自挪用資金、收回的貸款不入賬或者員工冒名為自己貸款等現象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對農村合作社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2.3產權歸屬不明晰

  農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農民解決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可以說是農村經濟發展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雖然表面上,農村信用社的資金產權歸屬是相對比較明晰的,主要來自農民社員的股份。但是實際上,在新中國建立之後,農村信用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所實行的體制是計劃經濟體制,經濟狀況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現象,同時在此階段,政府也對其進行了全面的干預,從而導致我國農村信用社逐步由農民社員的股份形式發展成為官辦機構,在表面上,農民社員仍然擁有一定的產權關係,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國家取代農村社員成為了產權的掌控者。在這種形勢下,久而久之,農民的積極性就會被削減,從而就會衍生出一系列問題,比如說治理結構欠缺、內部外部控制並存以及資本約束機制變弱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金融風險的發生。

金融本科畢業論文樣本
金融本科信用社方面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金融本科關於信用社論文範文
金融本科畢業論文關於信用社方面論文
關於信用社櫃員述職報告個人模板
關於信用社個人工作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精選十篇關於信用社個人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信用社競聘演講稿3篇
關於信用社競聘演講稿3篇
關於信用社客戶經理競聘演講稿範文
關於信任問題的範文五篇
高中政治關於時事評論的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