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如何減少這些不確定因素是經濟理論界必須認真研究的重要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認識》

  摘要: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如何減少這些不確定因素是經濟理論界必須認真研究的重要問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包括八個方面: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國際經濟合作的不確定性、國際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不確定性、跨國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政治影響的不確定性以及生態環境的不確定性。其中,只有生態環境的不確定性是不可改變的不確定因素,其餘七個不確定因素都是經過主觀努力可以促其改變的。從根本上說,改變這七個方面的不確定性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必須依賴於基礎研究方面取得更新更大的突破。中國的發展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中國實現新型工業化也是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世界經濟;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新型工業化

  中圖分類號:F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7-0005-04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早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中國經濟的現實問題解決和未來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世界經濟形勢影響。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劇。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的研究必然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目前世界經濟存在的不確定因素

  實際上,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就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一直是困擾各國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的外部影響。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視角看,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

  在世界經濟不穩定的狀態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是世界經濟最直觀的不確定因素。這一因素對各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當今的世界還不是一個能實現統一管理的共同體,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值中涵蓋著各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差異,其中存在超過兩位數的高經濟增長國家或地區,也有相當多的長期徘徊在低速經濟增長區間的國家或地區,更有少許出現負增長的國家或地區。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已是一個難題。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它們作為主導勢力對穩定世界經濟增長還不能做出根本的保障。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的情況還不會有明顯變化。

  二經濟合作的不確定性

  經濟合作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主流,但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現階段,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主要是由政府推動,從政治層面考慮經濟合作的意願比經濟層面的考慮為先為重,這就造成經濟合作幾乎淪為政治的籌碼,有時會完全失去經濟合作本身的意義,這是經濟合作不確定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不論是20國集團的合作,還是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都是很有必要的,也都能對推進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一定貢獻,只是這些合作本身還都很不牢固,即使沒有風吹草動,也很難避免合作擱淺的局面。不論是哪一個國家或地區,在這樣的經濟合作中都會自覺地採取一定的防範措施,不會全力維護這種國際經濟合作契約的規定。

  三國際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

  自從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世界金融市場的發展看似複雜奧妙,其實不堪一擊,直到2008年,爆發大規模國際金融危機。不論是在這次危機前,還是在之後,國際金融體系始終處於動盪中,相關貨幣理論的陳舊已使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在相當的盲目中,各種國際貨幣的運作充滿不可預見的風險。各國或地區實際上還沒有看到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的實質性變化,依然還固守在傳統的貨幣發行與回籠的認識窠臼中。在此前提下,國際投資與國際融資都必然充滿不確定性,國與國之間的貨幣兌換可能留有巨大的漏洞。

  四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

  進入21世紀後,國際貿易量巨增。我國成為世界市場中最重要的貿易國家之一,極大地擴充套件了國際貿易的交易量。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家的興起,也使目前的國際貿易大大超過以往。但在這樣的增長中,也表現出相當的不確定性。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曾給世界市場以重創,2008年以後的復甦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活力。國際貿易在新興國家還有一定增長,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卻遲遲未能顯現新的生機。尤其在歐盟,由於債務危機頻頻出現,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嚴重。而早已被各國或地區一致排斥的貿易保護主義也藉此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復甦,造成國際貿易中更多的不確定性。

  五經濟結構調整的不確定性

  世界經濟結構需要根據各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不斷進行調整,更要根據技術進步對現實生產、生活的影響不斷調整。這種雙重動力源的調整需要科學性與及時性,不是現實社會所具備的。不要說這種調整缺乏統一部署的可能性,就是在各國或地區內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都難以順利進行。一方面,世界經濟研究的力量嚴重不足,缺少精英人才的有力投入;另一方面,世界經濟格局不穩定,一些國家的政局也不穩定,很難理性地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而且每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都很難有科學的把握,全球的調整也只能是跟在自發的世界市場後被動進行。因此,沒有哪一方面的力量能左右或事先準確預知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動態。

  六跨國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力量。目前,雖經國際金融危機的打擊,全球性跨國公司的數量仍有數萬家,其散佈在世界各地的附屬子公司已達幾十萬家。在20世紀末,各國或地區的跨國公司增長極快,掌握了全球海外直接投資額的絕大部分。由於跨國公司已成為經濟全球化中的主導因素,在國際經濟合作、科學技術創新和國際貿易中發揮最大、最活躍的影響作用,因而跨國公司的經營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跨國公司的投資投向哪裡,投向哪個產業,會直接決定哪裡或哪個產業的走向。但各跨國公司的投資投向哪裡,投向哪個產業,這是很不確定的,或是說,也是很不一致的,甚至事先毫無跡象表露。這就使跨國公司對各國或地區的影響具有偶然性的特徵,十分不易把握。

  七政治影響的不確定性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現階段,政治必然影響經濟。因此,政治的影響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不確定因素。進入21世紀以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政治交往更為活躍與複雜,和平的政治也充滿神祕性,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政治摩擦此起彼伏,對經濟合作或國際貿易造成一定損失。

  八生態環境的不確定性

  人類最不可抗拒的是自然的力量,自然生態的變化對人類的經濟活動具有最大的影響和最大的約束力。目前,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十分有限,即使對環境汙染的認識,也很不全面和缺少有效對策。因此,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的不確定性最突出。

  二、世界經濟可改變與不可改變的不確定因素

  在影響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中,並非所有的不確定因素都是不可改變的,也並非所有的不確定因素都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與不確定是要加以區分的,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可以是一種常態的存在,但對這種狀態的認識今後是能夠給予確定的。

  世界經濟的合作可以由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這取決於由各國政府推動的經濟合作未來將以經濟層面的考慮為先為重。可以說,世界經濟合作中的政治影響因素是這種不確定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消除或降低政治影響,才能消除或有效降低這種不確定性。真正的經濟上的紐帶關係會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產生長期影響,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國際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源自經濟學理論研究落後於實踐。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凸顯了現代經濟學研究對金融領域的認識還很粗淺。金融市場尤其是國際金融市場在某種程度上至今還處於自發盲目的生長狀態。所以,這就要在國際範圍內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只有自覺的理性提高到能全盤把握世界金融市場的程度,那麼國際金融不論怎樣變換,都不會再是不確定因素。

  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更是可以轉為確定性。消費決定市場,不是市場決定消費。只要各國或地區對外貿易的消費需求是可以確定的,那麼國際貿易的總量及結構就是可以確定的。這就是說,消除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即使有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也不能抵擋確定的國際貿易的發展。

  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不確定性源自經濟理論研究的滯後。在當今時代,儘管計算機已高度普及與發達,但在經濟理論的研究中,似乎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理論不應落後於實踐。世界經濟結構一方面需要根據各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行必要的調整,另一方面需要根據高科技的發展不斷進行相關的調整。目前,這種調整隻能跟隨世界市場自發變化不自覺地進行。因為沒有理論能準確預知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所以這就成為一個重要的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而目前的這種狀態,必然會被未來的經濟理論發展所打破,因而未來可以大大降低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不確定性。

  減少跨國公司的經營不確定性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世界政治發展狀態趨於平穩和企業經營更加理性,作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中重要的企業支撐力量,跨國公司減少經營的不確定性無疑對各國或地區都是一大利好。

  生態環境對世界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不同於以上可以改變的不確定性。一方面,生態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最難掌控。另一方面,生態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直接來自於自然,不像其他七個因素中的自然方面只是間接發生作用。目前,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十分有限,特別是對生態環境的認識還很支離破碎,難以起到全面掌控和有效應對的作用。在未來的世界經濟發展中,各國或地區只能盡力維護全球生態環境,而全球生態環境對各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將造成的不利影響只能是不確定的。生態環境是世界經濟發展中惟一不可改變的不確定因素。

  三、如何從根本上應對可改變的不確定因素

  對不可改變的不確定因素,也就是生態環境的影響,雖然人類歷來都是儘量避免遭受其毀滅性的打擊,但其不確定性的存在是不會改變的,甚至還有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對於現代世界,人類所能發揮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是對那些可以改變的不確定因素,也就是對世界經濟增長、國際經濟合作、國際金融體系、國際貿易、世界經濟結構調整、跨國公司經營、政治影響的不確定性可以發揮作用,達到減少或降低其影響的效果。具體講,應對以上每一個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都需要各國或地區政府達成基本一致的共識,共同採取相應措施。

  從根本上講,改變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必須深化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研究。21世紀世界經濟的複雜性與總規模不是19、20世紀的經濟狀態所能比擬的,如果經濟學基礎理論的認識還停留在19、20世紀的水平上,那麼讓人們如何能用理論工具研究21世紀世界經濟已經高度發展的現實?更何況,在今天看來,某些出自19、20世紀的經濟學家創立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對當時的經濟發展分析都是不適用的,這樣的一些理論怎麼可能成為認識21世紀經濟現實的基礎。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與其說是國際金融領域發生了震撼世界的危機,還不如說是一場表現經濟學研究滯後於現實經濟發展的危機。若將19世紀或20世紀的經濟學基礎理論應用於減少21世紀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研究,那基本上是無效的。可以說,在新技術革命之前與新技術革命之後,人類社會已發生重大轉折,經濟學研究的基本思想必須實現與時俱進,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否則,缺少新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作為工具,對於目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不可能在將來轉變為認識上的確定性,減少其不確定性的影響;對國際經濟合作的不確定性也不可能有效促其擺脫政治方面的干擾而降低不確定性程度;對於國際金融體系不確定性的消除,更必須依靠新的貨幣理論的建立,即貨幣理論必須要由目前的實體性貨幣理論向虛擬性貨幣理論發展,以適應現階段全世界都已進入虛擬性貨幣應用的時代;對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的減少,也需要創立新的貿易理論,不能囿於19世紀貿易理論應對新的經濟全球化時代;對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不確定性的研究,更需要全面創新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缺少新的理論認識,每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結構都難於科學調整,更不要說對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做出準確的超前性認識。此外,對於跨國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政治影響的不確定性,也都毫無例外地需要從根本上依賴於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創新,才能切實發揮社會理性作用,減少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影響世界經濟的程度。

  資訊科技進步也將對減少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新技術革命的重大意義在於,在計算機問世之後引發了一場資訊革命,世界從此緊密地連線在一起。現在的問題是,直至如今,資訊科技的發展還處於一種與自然、與社會溝通的初級階段,資訊的精度和針對性遠遠不夠應對科學發展的需要,這也就使更多的可改變的不確定因素處於自發的旺盛的毫無自覺抑制的狀態,在其他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推動世界經濟的執行與發展不斷表現出不確定性。所以,資訊科技的發展不能停留在這種初級階段,在未來的研究中,必須由造成資訊爆炸的混亂走向更加有效地處理資訊的理性發展階段,並要將新的技術更好地運用在對世界經濟的應用研究中。

  另外,要重視數學在現代經濟學領域的應用。目前,數學尚不能在經濟學研究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一旦數學理論取得突破,在經濟研究領域得到了更為深入的應用,那麼肯定會對減少可改變的影響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我國以發展新型工業化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

  未來我國的發展將極大地帶動世界發展,我國的穩定將對世界的穩定發揮巨大的作用,其經濟發展狀況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當前,我國經濟處於欠發達階段,世界經濟短期內很難有大的發展,即使存在少數發達國家,也無法改變世界總體上的不發達狀態。一旦我國實現經濟騰飛,世界的經濟發展就將實現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就將會在某種程度上跟隨中國經濟一道騰飛。因而,未來我國經濟發展中不確定性的降低或減少,也必將極大地降低或減少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到2030年,我國將全面實現工業化。並且,我國工業化的實現將是新型工業化的實現,在21世紀上半葉,我國新型工業化的全面實現與進一步發展,將是這一時期世界經濟發展中最大的亮點。

  現在,研究世界經濟要站在中國看世界,研究中國經濟要站在世界看中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進入了工業化騰飛階段,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正在與世界經濟越來越緊密地連線為一體。在全世界的視角中,任何國家或地區都不可能忽視中國的力量,中國的存在與變革震撼全世界。作為即將實現工業化的中國,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與世界連線,而同時,世界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中國力量的支撐。進入21世紀,在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新的歷史時期,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絲毫不會懷疑,中國經濟的發展進入工業化騰飛階段,將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新型工業化的實現,將對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未來中國新型工業化的實現無疑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近14億人口的中國實現新型工業化,這標誌著中國經濟的強大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狀態,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減少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的作用。目前的工業化騰飛是中國開始走向富強的起點,是中國基本實現工業化的前期階段,也是中國經濟即將發達起來的確切表現。可以說,在三十多年前,中國那時只有10億人口,吃不飽飯的絕對貧困人口就有2.5億,那時貧困的中國自顧不及,不足以影響世界和支撐世界經濟發展。雖然現在的世界經濟仍充滿不確定因素,這種狀態並不是中國以一國的力量就可以徹底改變的,但工業化騰飛後的中國肯定能為減少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實現新型工業化的中國一定會引領世界經濟向更安全、更穩定的狀態發展。所以,在這個時代,中國需要樹立全球意識,同時,全世界各國或地區也都需要明確中國強大之後的重要意義與貢獻。一個實現了新型工業化的強大的中國存在,必定能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減少不確定因素髮揮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淺析反恐形勢與政策論文
淺談依法治國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相關知識
淺析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論文
考研政治當代世界經濟答題模板
高一下冊歷史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測試試題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心得體會3篇
高一歷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檢測試題
當前經濟形勢心得體會
有關世界經濟的論文
淺析如何評估經濟統計資料的準確性
淺析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防範金融風險的手段
高考歷史世界經濟體系專題訓練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