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參考論文例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農村衛生工作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過去20多年來,相比於城市,農村衛生服務總體滯後於經濟發展,由此也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探農村公共衛生服務

  【摘要】目的探索實施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良策。方法通過對分析農村現階段公共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找出建立健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對策。結果切合實際地提出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及考核體系。結論按照本文提出對策、考核體系實施,能夠達到更好地加強農村公共衛生,讓廣大農民享有平等的公共衛生服務。

  【關鍵詞】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關乎廣大農民群眾的安危,責任重於泰山。進入新的世紀以來,非典、各類中毒等威脅人們生命健康安全的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在農村尤為頻繁,使得農村公共衛生服引起了包括政府、衛生職能部門以及普通群眾在內的全面關注,人們開始認識到健康與經濟的關係,認識到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對經濟建設潛在的穩定作用及影響,筆者就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作如下探討。1存在的問題

  1.1現階段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

  1.1.1農村衛生經費投入不足,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差。

  鄉鎮衛生院等農村醫療機構發展嚴重滯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即政府投入不足。當今,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力資源緊缺,服務水平低,裝置差,廣大群眾對其缺乏信任,一得病就到大醫院就診。衛生部統計資料顯示,1991~2000年政府投入的衛生經費年平均增長率為4.5%,慢於GDP增長10.1%的速度,農村衛生費用佔全國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由1991年的20%下降為2000年的10%。據新華社2002年2月25日公佈的資料表明,目前約佔中國總人口15%的城市人口享受著2/3的公共衛生、醫療保健服務,但是85%的農村人口僅享受不足1/3的醫療保健、公共衛生服務[1]。

  因此,長期以來,醫療衛生投資過分向城市傾斜,城鄉佔有衛生資源特別是公共衛生資源的差距較大。由於對農村衛生投入不足,本應由公共財政承擔的免疫規劃、疾病預防、社群衛生服務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在大多數鄉縣沒有到位,“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沒有真正落實。農村“以醫養防、以藥養醫”現象普遍存在,用於預防保健的支出主要依賴衛生院入不敷出的收入,防保人員工資不能及時發放。農村承擔實施公共衛生職能的機構用房簡陋,裝置落後、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1.1.2缺乏針對農村的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法規體系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有效的應急處理預案。儘管國家頒佈並實施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但這些法規在實際工作中顯得比較籠統,巨集觀性太強,過於原則,缺乏針對農村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法規體系以及詳細具體的突發衛生應急預案。

  1.1.3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結構已不能適應國家經濟體制結構的發展。

  現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業務指導是垂直管理,而行政領導是層級管理。縣級防保機構對鄉村級的防保人員只分配任務,其財權和人權,對其工資和經費不負責。鄉鎮防保人員配備過少,專業學校畢業的人員更少,而且一人多職,主要精力在創收保工資,縣級防保機構難以對其管理。鄉村醫生多數是農民,縣、鄉兩級防保機構難以對其進行監督與管理。

  1.1.4專業人才匱乏,業務水平低,難以應付和處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

  據統計,筆者所在縣衛生院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僅佔5%以下,初級職稱佔50%~60%,無職稱人員卻高達35%以上,造成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高,難以保障廣大群眾身體健康。因此,主要表現為:1專業人員缺乏,其業務素質水平偏低。未根據相關要求配備充足的防保人員;衛生監督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工作難以向鄉鎮基層延伸。2人員結構不合理,在農村專業技術人員中,專業醫學大專院校畢業生不多,預防醫學專業的更是屈指可數,縣疾控中心只有三、五個,鄉鎮衛生院根本談不上有了。儘管通過成人教育部分專業人員已取得學歷,但對專業技能的提高作用並不明顯,有針對性的部門內部專業培訓非常欠缺。筆者所在縣的鄉鎮衛生院專業人才狀況與黃河浪等[2]報道情況基本一致,這都闡明鄉鎮衛生院專業人才極其匱乏,國家應從改變鄉鎮衛生院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集體所有制形式,將其轉變為能夠適應新形勢並能夠完成主要履行公共衛生

  服務的全額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來讓人才能夠願意去、留得住、紮根幹,達到能夠完成公共衛生服務和處理好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目的。

  1.2現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機制的政策、法規、監督措施不到位,正常執行困難。

  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是指依靠鄉鎮衛生院的優勢,管理村級衛生組織,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突出表現為缺乏與2001年5月國務院五部委《關於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相匹配的政策法規體系和監督管理機制,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力度不大,使工作難以開展;鄉村醫生的報酬和身份地位無法保障,因而服從一體化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差。2對策

  2.1建立健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對策

  2.1.1建立健全農村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和服務網路。

  1建立鄉縣兩級管理體系,各鄉鎮設立專兼職管理人員及指定分管領導,各村設立兼職管理人員,實施逐級負責、垂直管理。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全面責任由縣承擔。

  2建立“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縣級防保機構”服務體系,利用在實踐中發展和形成的合作醫療、衛生監督、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及婦幼保健衛生保障體系,實現公共衛生資源的“一舉多用”。

  3公共衛生服務實行政府購買,將鄉鎮衛生院逐步定位於“七位一體”保健、預防、衛生監督、計生指導、醫療、康復、健康教育的醫療服務中心。根據轄區人口數量,合理配備公共衛生人員,督促縣衛生部門制定考核細則,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工作年底由縣進行考核,財政資金根據績效發放。

  4增強村衛生室的網底作用。嚴格按照縣域衛生規劃,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加強規範化建設,合理佈局村衛生室。對有條件、較成熟的村衛生室可慢慢過渡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兩委”要加強對村衛生室等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與監管。使其承擔起責任區域的健康宣教、常見病的轉診與初級診治、公共衛生資訊報告與收集等工作。村衛生機構向農民提供公共服務,政府要給予必要的補助。

  5建立健全農村衛生監督體系。根據“垂直管理、劃片設定”原則,鄉設定衛生監督機構,配備適當數量衛生監督員和相應的辦公場所、辦公裝置。

  2.1.2加大政府對農村突公共衛生投入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的經濟政策。

  公共衛生服務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機制建立,應該列入公共 財政預算。要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縣鄉村三級防保人員的工資能按時足額發放。各級政府要逐年增加衛生投入,增長幅度應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確保農村公共衛生服務 網路體系正常執行。合理解決公共衛生與預防保健的補償機制,從法律和政策上保證在有限的農村衛生投入中,多切一塊給預防保健,保證公共預防有足夠的經費,使預防保健得以順利開展 。

  1設立農村公共服務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補貼直接面向農民公共衛生服務的專案支出。

  2由財政出資成立農民健康體檢專項資金。

  3參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職工經費標準對鄉鎮衛生院從事公共衛生 工作人員進行核定,要提供足夠的業務經費。

  2.2建立健全農村突發性公共衛生應急處理預案。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縣鄉各級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施細則》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標準、方法、法律責任、內容、處理程式等進行詳細規定,以便於基層部門進行具體操作。

  2.3優化和充實衛生人力資源結構,加強農村防保隊伍建設。對於縣鄉兩級,特別是縣級防保構的人員包括人數、結構、學歷、專業和 職稱構成,嚴格定編、定崗,通過競聘和 考試上崗,逐步分流業務素質差的在職非專業人員,嚴格規定非專業學校畢業人員不得進入防保機構。從制度上保障吸收專業學校畢業的本專科畢業生進入防保機隊伍,使防保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得到提高。提高在職人員的業務水平,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切實將城市支援農村衛生的規定落實,積極開展衛生下鄉、衛生扶貧、對口支援等活動。嚴格執行城市醫生到農村服務的制度,認真實施國家“萬名醫生支援農村衛生工程”。3討論

  3.1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內容

  3.1.1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工作 管理服務網路成立公共衛生工作的 組織領導機構,在縣級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體制的基礎上,重點抓好鄉、村二級,重點落實鄉級政府和村級組織的公共衛生責任。近遠期目標為配備鄉鎮公共衛生管理員和村級公共衛生聯絡員,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納入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和納入幹部的績效考核,定期開展轄區內公共衛生工作檢查與考核。

  3.1.2健康宣教每村設立宣傳欄,定期及時更新宣傳內容;發放健康 教育資料到戶,上門進行宣教;積極開展學生和育齡婦女健康教育和諮詢。目標為農村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5%,學校健教開課率達100%,健教資料戶覆蓋率達95%。

  3.1.3健康管理充分利用婚前檢查、 臨床診療、無償獻血、 職業體檢、重點人群服務、健康體檢等資料,進行上門服務,為農民逐步建立健全健康檔案,並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目標為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0%以上,每年開展免費健康隨訪和健康教育12次。

  3.1.4全面實施基本醫療服務,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建立健全多發病、常見病的基本診療制度;結合疾病防控和農忙等具體情況,訪視危重患者,及時處理常見病,積極開展社群巡診,將防控措施切實落實,做到大病能得到及時救治、小病不出村鎮;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醫藥收費標準進行收費,合理進行檢查與用藥,生活困難者可適當減免費用。目標為在鄉鎮及以下醫療機構農村患者就診比例達90%以上。

  3.1.5深入開展兒童保健工作

  首次體格檢查時為0~3歲兒童建立系統管理檔案,定期接受健康體檢8次;根據免疫規劃規定為0~6歲兒童提供第一類疫苗接種的服務,以保證接種率達95%以上。目標為兒童系統 管理率達95%以上,兒保42 d建冊率達100%,兒童入學入托查驗證率達98%,政府提供免費疫苗單苗接種率達98%,免疫規劃建卡發證率達98%。

  3.1.6紮實開展婦女保健 工作向孕產婦提供產後常規檢查一次、產後上門訪視三次及產前檢查五次。每三年向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常見婦女病檢查一次。目標為年婦女病檢查率達到60%,產前檢查率和產後訪視率達95%,婚前保健諮詢率達75%。

  3.1.7目標為困難群體與60歲以上 老年人體檢率達到90%,建檔率達90%,每年免費隨訪次數最少6次。

  3.1.8切實推進重點疾病管理

  1結核病:發現並及時登記上報,並督導患者進行復查和藥物治療,並將其記錄在健康檔案裡面;2血吸蟲病:開展藥物治療、患者檢查及查滅螺活動;3艾滋病:協助做好抗病毒藥物治療與自願檢測,積極開展艾滋病相關知識諮詢;4精神病:對農村精神病患者進行治療與監護指導;5常見慢性病:對肝炎、糖尿病、腫瘤、高血壓等開展用藥指導與諮詢服務。目標為居民重點慢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精神病患者綜合管理覆蓋率達85%,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血吸蟲病查滅螺查治患者工作任務完成率達98%,肺結核病專案規範管理合格率達95%。

  3.1.9全面加強公共衛生資訊

  報告和收集按規定報告和收集集體中毒、傳染病疫情、農飲用水汙染、村集體聚餐及 職業危害、外來人員、出生缺陷和出生死亡等資訊。目標為外來人員、出生缺陷及出生死亡等資訊報告率達90%,突發公衛事件與疫情規範報告率達98%。

  3.1.10加強環境衛生

  協管積極配合改水改廁工作和村居環境的綜合整治,大力協助開展除“四害”和飲用水水質監測的工作。目標為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率達到98%以上,村保潔制度覆蓋率達85%,農村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60%。

  3.1.11加強衛生監督協查積極配合縣級衛生監督和食品藥品監督機構對農村醫療機構、學校、經營單位和相關企業進行衛生檢查。目標為學校醫療機構每年每戶檢查次數最低達6次,食品從業人員“五病”調離率達100%,從業人員體檢率達98%。

  3.1.12全面落實疾病防控措施

  大力協助或承擔傳染病患者的治療、消毒隔離及其他工作,協助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和疾病的監測。目標為重點傳染病監測合格率達95%,配合查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到位率達100%。

  3.2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考核評價體系

  3.2.1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情況考核權重為70%,考核指標14項,具體為健教資料戶覆蓋率5%,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15%,患者在鄉鎮及以下醫療機構就診比例5%, 計劃免疫接種率10%,兒童系統管理率10%,產前檢查率、產後訪視率和婦女病檢查率均達15%,老人和困難群體保健體檢率10%,肺結核病等重點疾病規範管理率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到位率4%,疫情和突發公衛事件規範報告率5%,農村糞便無害化處理率4%,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率4%,從業人員體檢率4%,重點傳染病監測合格率4%。

  3.2.2農民滿意程度考核權重為30%,考核指標1項,具體為農民基本滿意及以上達100%。

  3.3考核辦法

  3.3.1考核原則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要切實際地進行各專案考核,以考核的事實為依據,公正地評價考核成績。

  3.3.2評分辦法考評由基本醫療、健康 教育、婦幼保健、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愛國衛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考核組進行考核。最後,以考核實際情況為評分最根本的依據,認真地計算出各專案的分值,並經考核組研究核定,並排出四個等次,優秀90分以上、良好85~90分、合格80~85分、基本合格80~65、不合格65分以下。

  3.3.3考核成績是衡量各村履行公共衛生職責和完成任務情況的主要依據。凡考核成績達不到合格的單位年終不得參加評先。考核成績作為公共衛生 財政經費投入的依據。

  參考文獻

  [1]黃河浪.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與 醫學教育改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誌,20063:25.

  篇2

  淺析社群衛生服務公共衛生功能策略

  摘要:發展社群衛生服務是實現和諧社會,提高健康水平和健康公平性的主要途徑之一。為了完善社群衛生服務公共衛生功能,本文從體制和機制出發完善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基本衛生服務功能,達到提高衛生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社群衛生服務發展的效果。

  關鍵詞:社群衛生服務;公共衛生;功能

  公共服務中的社會性公共服務是當代政府社會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伴隨人民社會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社群衛生服務的公共衛生功能廣泛受到關注。在一個“以人為本”的開放社會中,政府必須提高社群衛生服務,完善社群衛生服務公共衛生功能。

  1社群衛生服務功能框架

  實現社群衛生服務發展目標是政府履行衛生職責,維護健康公平,滿足基本衛生需求的有效手段。因此,需將社群衛生服務納入公共衛生體系。社群衛生服務承擔基本醫療功能,是城市醫療體系的網底;在公共衛生體系中,社群衛生服務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是公共衛生體系的網底,是公共衛生在保障居民健康的切入點和體現,是政府保障居民公共衛生的樞紐和關鍵部分。因此,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要強化“網底”意識,將社群衛生服務納入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計劃,使公共衛生體系建立在鞏固的社群衛生服務基礎上。

  政府舉辦衛生事業的目的是要就診和彌補市場失靈,保證人們群眾,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需求。社群衛生服務納入公共衛生體系,能夠增加衛生服務利用的公平性,實現資源優化的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社會人群享受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平性。

  基本醫療和傳統公共衛生從廣義而言都屬於公共衛生體系。我國社群衛生服務六位一體功能從根本上也是兩大功能: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中的預防保健功能,並將預防保健功能按照兩種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即不同人群和不同疾病的預防保健。

  2社群衛生服務規模組織結構

  界定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規模結構,需要明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制定社群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並根據服務內容,參考其他科研人員的研究結果,提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規模結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規模結構為:每3~5萬人口或一個街道設定一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每萬人口需要工作人員至少7~10人,其中全科醫生和護士各至少3人,其他人員根據需要確定。

  3社群衛生服務管理模型

  3.1成立一個社群衛生服務管理部門,明確各部門職責和功能:

  衛生事業的發展除依靠衛生部門的努力外,還必須依靠社會的整體力量。發展社群衛生服務不僅僅是衛生系統內部的問題,從影響居民健康的因素看,包括生物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和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同時,社群衛生服務自身也屬於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其它系統的作用會對社群衛生服務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99年國務院頒發有關發展社群衛生服務的檔案,雖然有其它部門共同參與,但檔案只是單純規定社群衛生服務的目標,沒有明確各部委的分目標,缺乏實際和具體的要求;除衛生部外,其他各部委也沒有制定相關檔案保證完成有關的任務,不能真正發揮其它部門的協作作用。

  因此,發展社群衛生服務,需要成立一個由多個機構共同組成統一的社群衛生服務管理部門,明確各部門職責和功能,由工作人員統一協調各部門的關係,提高管理機構的級別,在各級政府由政府主要行政領導承擔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制定出較長遠的規劃,改變各自為本部門利益爭鬥。衛生系統內部也同樣,需要建立一個由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部門工作人員所組成的社群衛生服務管理機構,統一實施對社群衛生服務的管理。

  從領導小組到管理中心、各部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直線式管理,其他政府部門組成一個政策支撐背景對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協同管理,其他衛生機構與社群衛生服務之間是業務指導、培訓、監管、考評等業務關係,沒有行政監管權利,通過與行政部門共同組成業務指導中心,參與監管工作: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接受上級業務機構的業務管理,通過雙向轉診、資料收集與反饋、提供各項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等方式,完成其各項功能。各職能部門相互聯絡,如業務指導部門的績效考評結果為財務管理部門提供分配資源的依據,為人事管理提供人員管理的依據等。

  3.2明確各級公共衛生機構的職責和功能:

  明確各級機構的職責和功能,避免功能交叉,服務內容重複。目前在發展社群衛生服務過程中需明確公共衛生機構的職責範圍和服務區域、實現事權規範與權責明確、規範社群衛生服務機構與上級公共衛生部門的利益關係、健全和完善對各級機構的監督和制約。

  3.3建立社群衛生服務准入制度,規範管理:

  准入管理應由醫政、基婦、疾控、中醫等職能部門共同組成,各有關部門都參與社群衛生機構准入管理,使六位一體功能更為順暢。准入制度應該對政府力量和社會力量舉辦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同等對待。這種准入制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社群衛生服務機構的設定必須符合國家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社群衛生服務設定規劃。②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應當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達到一定的規模,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專業衛生技術人員。⑶建立淘汰制度,對不能完成社群衛生服務功能的機構,實行淘汰制,社群衛生服務相當於政府完成其公共管理職能的一種派出機構,政府對其有一定投入,某種程度上相當於事業單位,需要完成基本公共衛生功能,因此,對不能完成其功能的機構要取消其資格,但淘汰制同時也要注意維護轄區公共衛生的延續性。

  3.4建立社群衛生服務評價體系:

  針對目前各地社群衛生服務的考核標準不統一,績效缺乏可比性,考核部門和職能部門重合,存在利益衝突,考核缺乏客觀性等弊端,建立社群衛生服務評價體系。首先根據新衛生體系中,社群衛生服務的地位和作用,明確社群衛生服務職責和功能;第二根據不同經濟狀況,建立不同地區的考核標準和發展目標;第三,建立一個專門的考核和監督部門,對所有的公共衛生機構進行考核,包括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如將衛生監督部門設立成為專門的考核部門,分設不同科室,對不同公共衛生服務進行考核,使制定考核標準和進行考核的部門與職能部門相互獨立,考核標準和考核結果則較為客觀。

  參考文獻

  [1] 姚嵐,陳子敏,舒展,等.武漢市社群衛生服務提供公共衛生功能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4,721:1572-1573,1575

  [2]姚建紅,舒展,陳啟鴻,等.不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公共衛生功能狀況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5,2110:662-664

  [3]姚建紅.城市社群衛生服務功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

  [4]尤川梅,易春黎,陳瑤,等.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公共衛生功能實施現狀的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07,265:13-16

  [5]於貞傑,於倩倩,湯敏,等.完善社群衛生服務公共衛生功能的策略分析[J].衛生軟科學,2009,233:288-290

 

公共衛生參考論文發表
公共衛生方面論文
相關知識
公共衛生參考論文範文
公共衛生參考論文發表
公共衛生參考論文例文
公共衛生參考論文碩士範文
公共衛生方面論文參考
公共衛生畢業論文精選範文
公共衛生畢業論文
有關公共衛生畢業論文
公共衛生碩士論文
公共衛生服務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