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關聯公司的效益與弊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論文關鍵詞:關聯公司;公司治理;公司資本;交易成本
  論文摘要:以法學和法經濟學為觀察視角,結合主要公司法國家相關立法,從公司治理、公司資本、交易成本、公司監管等層面,對關聯公司的效益與弊端進行比較分析,以證明關聯公司是一項利弊並存且利大於弊的經濟制度。

    傳統公司法理念上,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營業組織,它擁有獨立的財產、權利能力、行為能力。然而,現代社會中,這種簡單意義上的獨立狀態已經為越來越多的公司聯合取代。關聯公司的規模和治理模式,適應了現代商業發展的要求,激勵了控制公司、成員公司控制者實施贏利性交易的積極性,滿足了公司股東事前價值最大化的心理需求。
    然而,任何制度都是一把雙刃劍,關聯公司同樣面臨著許多法學家和法律實踐者的質疑。一方面,就從屬公司少數股東及外部債權人而言,在資訊披露不完全、賠償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他們極有可能成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抽逃資本、高風險投資的最終買單者。另一方面,就成員公司的運營效率和權力結構而言,生產經營規模的盲目擴大可能導致公司組織績效下降;公司內部權力機關與執行機關混同,極易帶來公司治理結構和功能紊亂的風險。本文將從正反兩方面對關聯公司的效益與弊端加以總結和比較。
  一、關聯公司的效益
  一分散治理結構,提高運營效率
    從治理成本層面上來說,母公司將部分營業部門劃分成若干子公司,組成一個治理結構相對鬆散的關聯公司組織。“基於成員公司法律上的獨立性,它們都必須擁有自己的公司機關,機關實行統一管理,各成員公司機構應履行自己的機構義務,它們對各自公司執行效果所應承擔的責任雖然有所減弱,但無論在法律上還是經濟上都沒有解除這種責任。”這樣既允許各營業部門的獨立經營,又通過多數參股或控制契約保證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權,有效分散了公司的治理成本。
    從運營效率層面來說,在公司大型化與多角經營化後,組織架構的複雜化與層級化也隨之而來。許多公司的行政程式、商業交易甚至一般行政都必須層層審批,而重大交易的決定也需經層層協商、反覆決議完成,在時間上、商機掌握上較缺乏彈性及效率,增加許多企業成本與勞費。然而,在關聯公司的架構下,以分權的管理組織方式架構關聯公司集團內部決策與行政機制,將原屬企業內部的事業單位獨立成為子公司,屬事業活動的營運與決策,事業單位內部行政、人事流程等與單一事業單位相關事物與決策交由事業子公司決定,縮短意識決定過程,並增加個別事業單位運作效率;而另就關聯公司集團整體相關事務、集團發展策略、定位,以及集團內部資源配置、財源籌措、資金需求與排程等事宜,則由控股公司專注於此集團整體共同事項的規範與運籌。如此可使得公司集團同時獲得大規模經營的規模經濟利益與小規模企業的彈性與效率。
  二分散財產風險,提高資本流動性
    關聯公司的基礎是各成員公司擁有獨立的法人地位,這為控制公司自身財產與從屬公司、公司集團整體財產建立了一道制度屏障。單一成員公司的財產變動不致影響控制公司或整個關聯公司組織,這為保護公司財產安全和提高公司資本流動性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就保護公司財產安全而言,“由於子公司具有獨立人格,在需要承擔責任時,可以只用子公司的財產承擔責任,履行債務,母公司作為股東,可以享受有限責任法律制度所帶來的優惠。事實上,子公司在這裡起到了‘防火牆’的作用,有效地減少了公司財產上的風險。另一方面,就促進公司資本流動性而言,“法律上的獨立性使成員公司轉讓公司的一部分資本或增加公司資本更加便利和可行,而不必一定有整個集團的參與。”現代公司的財富是在流動中產生的,這種相對獨立的財產流動對控制公司、公司集團整體的價值增值、財富增長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形成股權“金字塔”,促進公司控制權集中
    在契約型關聯公司中,控制公司取得從屬公司控制權不需要取得或只需要取得一少部分從屬公司股權,其資本“金字塔”效應並不明顯。“金字塔”效應主要體現在股權型關聯公司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不考慮特殊契約安排和公司股權分散的情況下,甲公司需獲得乙公司51%的股權方能保證其控制權的實現,這在控制權取得成本上遠小於依靠合併、成立全資子公司等方式。如果甲公司擁有丙公司51%的股權,而丙公司擁有乙公司51%的股權,那麼,甲公司就可以借丙公司之手,以26%的出資,間接成為乙公司的控股股東,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權。以此類推,藉由“金字塔”效應,甲公司的控制權可以不斷延伸,控制權交易成本將被不斷攤薄。
    資本“金字塔”效應不但增強了公司資本的控制力,更降低了控制權交易成本,促進公司控制權集中。控制公司取得控制權的成本越低,其資本的控制權能越廣泛,其資本的運營效率越高。公司控制權集中的目的不僅僅在於獲得超額的權力對價,更在於通過權力的轉讓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進,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司資本的流通和增值作用。
  四節約交易成本,降低行政成本

    作為一種由若干獨立法人組成的,追求共同經濟利益的公司組織,在商人眼中,關聯公司的最大貢獻是降低成本。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為了效率,整個社會不得不依賴於對產品和服務的專業分工和廣泛地交換制度,社會整體資源的利用價值也由此得到提高。關聯交易正是這種專業化交易的外在表現,關聯公司的組建使這種專業化交易趨於穩定。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專業化交易中資源控制者與所有者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價值衝突,但較之其它自給自足的原始交易方式,更加有效地利用了公司資源。因此,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關聯交易是一種高效率的交易方式。從另一角度來說,根據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權利就應該讓於那些能夠最生產性地使用權利並有激勵他們這樣使用的動力的人。關聯公司作為一個整體.其交易機會、交易規則都由控制公司掌控,控制公司在選擇交易物件、制定機會和利益分配規則時將選擇那些能夠最有效利用機會、獲取最大利益的成員公司,制定雖不平等但相對公平的分配規則。這從客觀上節約了整個公司集團的交易成本,促進了關聯公司整體乃至從屬公司個體的價值增值。
    此外,公司運營成本中另一重要部分即行政成本,主要包括內部行政成本與外部行政成本。關聯公司在節約內部行政成本方面的作用已在前文探討過,關聯公司節約外部行政成本,即跨國公司的國際管理成本和稅收成本,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首先,節約稅收成本。關聯公司中,控制公司可以巧妙地利用各地稅收標準的差異,有效地降低稅賦。“一些先天地理環境不佳或資源僵乏的區域,為吸引外部資金投人,或者為增加政府財政收人,往往憑藉提供較低稅賦等優惠條件,吸引外部投資者前來設立公司。既然存在這種稅收天堂,如果公司將其總部或者子公司設立在這些地區或法域,就可以通過適當運作手段,將整個集團的全部或大部分利潤轉移至此,以便享受稅收優惠。”
    其次,在跨國公司的管理方面。“許多面臨著全球競爭威脅的跨國公司採取了對全球戰略予以系統性闡述的做法,根據其定義這要求較高程度的集權化。其結果是所謂的修正性的分權coordinated decentralization 。這意味著公司的總體戰略由總部來提供,而子公司經與總部磋商在後者同意的範圍內予以自由執行。”在關聯公司框架下,巨集觀上,控制權集中與控制公司管理層,保證了總公司對各子公司的控制權,保證了全球戰略的實施;微觀上,各子公司享有較獨立的自治權,在總公司戰略允許的前提下,適應東道國法律與社會習慣,有助於跨國公司整體利益的增進。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限制或排除股權繼承的內容及效力
美國版權制度與版權經濟的經驗借鑑
相關知識
解析關聯公司的效益與弊端
全面解讀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如何進行財務分析
公共關係公司的經營方式
關於公司的借條格式範文怎麼寫
關於公司的勵志格言
關於公司的慰問信範文
最新關於公司的報告範文
關於公司的邀請函範文
杜邦分析法在公司的運用
關於公司的表揚信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