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簡稱,它是教育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物件心理的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其心理髮展與適應、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我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摘 要】 本文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並結合已有研究,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梳理,並結合相應的教育原則,據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關鍵詞】 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於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差異。對於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於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1.2 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繫統。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並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於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於學習內容、生理心理髮育、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髮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有課程安排並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1.3 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對於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於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於初中學生處於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生衝突。而這個時期的衝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髮展為最終目的。根據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2.1 普及性原則。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於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於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於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範於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2 發展性原則。由於初中生所處於的成長階段,對於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採取發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於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2.3 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於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於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3.1 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係、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容。以便學生深入地瞭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由於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3.2 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餘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 開展個體心理諮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諮詢室,讓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裡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諮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諮詢經驗,對於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3.4 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於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團輔中的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諮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3.5 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放給學生,裡面應包括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便於學生及時自我調節。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吳增強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 張建奇.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19:78~80

  篇2

  淺談初中教育的心理教育

  摘要:本文從社會的現實要求、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初中心理教育的現狀出發,探索我國初中心理教育的現實定位和發展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 心理教育

  初中生處於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具有多方面、多層次的心理需求,系統、科學的心理教育,能夠幫助他們設計人生初步目標、學會人際交往、培養堅強的意志力和健全的人格,也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

  一、實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初中生獨有的特點需要加強心理教育。初中生的年齡一般在12-15歲,處在青春期向成年期過度的時期,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但由於社會閱歷尚淺,自我調節能力有限,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嚴重的可能會使他們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因此,這就需要加強心理方面的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調控的能力和方法。

  二實現教育的目標需要加強心理教育。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把學生培養成獨立健康的個體,同時也要培養他們成為健康的社會人。初中生由於認知和思維方式的侷限性,往往過高或過低的評價自我,其獨立性常常與社會的價值觀念和規範相沖突,很容易與身邊的人和環境產生衝突。有的學生無法認清和抵禦社會的不良誘惑而走上犯罪道路或深陷險境,有些學生困因難以承受考試和升學壓力而放棄生命等等,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我們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發展規律和社會要求積極的引導。

  三素質教育的要求需要加強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系統的心理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能夠培養學生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遠大的理想,能夠解決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和維護心理健康,能夠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只有把心理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二、目前心理教育的現狀和不足

  一部分學校對心理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初中階段,一方面由於心理教育的成果不能量化,難以考核,一些學校片面的追求升學率,把考核當做工作指揮棒;另一方面,由於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處於被支配狀態,難以凸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這兩方面造成部分學校忽視心理教育,把心理教育當做擺設,導致學生把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自己成敗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其他素質的提高。造成一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很差,極大的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這些問題在大學及以後階段充分暴露出來,表現為不能夠合理的支配學習和生活,缺少計劃目標和進取心,渾渾噩噩,空虛無聊。

  二目前心理教育缺乏系統性。雖然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意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也開設了部分心理教育課程,但往往流於表面。心理教育是需要長期關注、潛移默化的過程,他貫穿於教育的始終,單單通過幾節心理講課或者講座很難取得效果。

  三目前心理教育缺乏針對性。在教育方法上,一些學校不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心理需求,不顧對不同年級、不同個體的差異,採取"一刀切"式教育方法,把一切標準生硬的塞給學生。在教學內容上,片面的選擇古今中外成功勵志故事教育學生,不能從身邊的人和事出發,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起到反作用。

  三、加強心理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要注重提高教師的心理教育水平。

  教師是影響學生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社會行為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要注重樹立正確的心理教育觀念。作為教師,要全面、客觀的看待每一名學生,既要看到他們尊重老師、樂於接受教育的一面,又要看到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的一面,要充分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關心他們,要將教師的身份和朋友的身份融為一體。另一方面要加強心理教育的培訓。心理教育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要充分發揮各學科教師的作用,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教育,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價值。

  二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科學規劃人生目標。

  "三觀"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人生規劃是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作出一種預先的策劃和設計,包括個人自身規劃、事業規劃等等。正確的"三觀"和科學的人生規劃能夠有效的挖掘學生潛力和創造力。初中階段是"三觀"形成和規劃人生的開始和關鍵期,作為教師,要深入瞭解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然後根據實際情況,耐心啟發誘導,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三觀"和理想,進行科學的人生規劃指導,制定人生設計計劃和目標,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三要注重加強學生的意志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意志教育方面,結合身邊的事情,教育和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現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學會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矛盾的方法,做到在逆境中不垂頭喪氣,在順境中不驕傲自滿。如結合某次考試或活動,讓學生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對成功的要及時總結經驗,對失敗的要分析原因,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樹立自立自強的生活態度。在情感教育方面,要通過開展談論、課外實踐和電視講座等活動,如組織討論"我眼中的責任"、開展幫扶老人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觀察和傾聽,用自己的內心去感悟,學會調節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四要注重加強人際關係交往教育。

  人際關係的處理對個人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不良的人際關係能夠導致自卑感、孤獨感等問題,甚至會對學生以後的適應社會造成消極影響。加強人際關係教育,可以通過"學習一幫一"、足球比賽、爬山等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可以通過"父母的一天"等活動,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理解和體察人。使每個人都能夠樂於與人交往,形成尊重、寬容和諒解良好心態。

  參考文獻:

  [1]姚先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仁[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崔景貴.轉型與建構:心理教育正規化的發展趨向[J].上海教育科研

  [3]崔景貴.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誤區及其匡正[J]思想·理論·教育

畜牧專業教育論文
初中物理素質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初中心理教育論文
關於初中地理教育論文
初中生心理教育論文範文
初中生心理教育論文
關於中小學心理教育論文
有關高中地理教育論文
青春期心理教育論文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
有關初中數學教育論文
初中音樂教育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