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興趣促習慣突出教學有效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數學教學只有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信心百倍,激情高漲;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加倍努力,不斷創新;只有開展了紮實的基本訓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靈活運用。興趣決定著習慣的養成,習慣制約著訓練的效果,訓練促進興趣的激發和習慣的培養,三者聯絡緊密,相互依存。只有緊緊抓住這三條線,才能更好地突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提高基本思維能力。
         一、學習興趣是突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越有利於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作為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1、利用教學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新教材的編寫中都採用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充分注意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素材,不斷探索,提高其使用價值,製作一些實用而又充滿樂趣的課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直觀、有趣的數學情境,更好地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融入生活之中,讓數學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
         2、巧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作為學習活動設計者的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景,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呈現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現實性,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喜歡數學。
         3、巧設操作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要解決數學知識與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就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以直觀的形式親自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學中應儘量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
         4、巧設動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一直以其形象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受到學生的歡迎。 
因此,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藉助多媒體編制一些動態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快樂地參與學習。
         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個個激情高昂,興趣盎然,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深深的紮下根,成為突出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有力前提。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突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理念,就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標把培養學生有主動參與、克服困難、質疑、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列為“情感和態度”方面的具體目標,為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就成了突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內容。
         首先,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作為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是他們開展自主學習的首要保證。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並不是要所有學生課堂上都畢恭畢敬,都惟命是從。而是隻要學生把心放在學習上,一心一意為了學習在活動就行了,增強學生的自律性。學生的課堂紀律直接關係到一堂課的成敗,影響到一堂課的效果。
         其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勤奮刻苦的習慣。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的習慣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學生產生獨立思考的熱情,在課堂上就應該不失時機地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想方設法地為學生創設探索情境。學生學習都要經歷一種“發現——質疑——探新——求證”的思考過程,不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極大限度地開發了學生的智力。
         再次,培養學生積極動手、動口的習慣。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一定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口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操作、交流的能力。課堂上,學生充分動起來了,氣氛才能活躍,師生才能更有效地交往互動。
         可見,習慣對學習數學的作用至關重要,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數學學習的過程肥力充足,為突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紮實的基本訓練是突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數學課堂中以“培優促中幫困”為主線的基本訓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這個過程加以強化,深入開展,才能讓學生“人人進步”、“個個合格”、“更多優秀”。
教師要結合各自的教學實際,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情開展有層次、針對性強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熟能生巧,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同時在訓練中能很好地發現教學中的得失,以便進行教學反思。
         總之,只有抓緊興趣、習慣和訓練這三條線,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從根本上突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創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更加美好的明天。

關注課堂細節成就課堂精彩
用愛的甘露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
相關知識
激興趣促習慣突出教學有效性
穿鞋習慣測出女人的心理性格
問題探路妙激興趣
孩子的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嗎
班級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總結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良好生活習慣俗語諺語有哪些
習慣養成教育的黑板報圖畫
好習慣伴我行學生演講稿
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