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與職能探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基本規範是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體系的重要組成。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是做到為單位管好理財原則和廉潔奉公原則。會計職業道德基本規範包括盡職盡責,勤奮工作;當好參謀,參與管理;如實反映,正確核算;遵紀守法,嚴格監督;歷行節約,勤儉理財。 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與職能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與職能探析全文如下

  摘要:做好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屬於會計文化建設的重要核心。文章通過分析現階段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闡述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能,對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展開探討,旨在為相關人員基於現階段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及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能的如何實現會計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原則;職能

  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基本規範屬於構成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體系的不可或缺內容[1]。會計行業以“誠信”賴以生存、發展,在現如今會計職業操守飽受誠信質疑,會計造假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會計行業被沉重敲響了誠信的危機警鐘,與此同時誠信問題也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研究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與職能,對促進會計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現階段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範不規範

  近些年,即便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不斷得到強調,然而會計行業並未形成適用行業從業者新的職業道德規範,如此會計人員怎麼去遵守職業道德,怎麼去確定一名會計人員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此方面問題均沒有一個公認、清晰的界定依據。由此可見,現階段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範面臨不規範問題,在會計行業一個獨立成文的,同時為所有會計從業者所一致推崇的職業道德規範還沒有達成共識。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意識薄弱

  現如今,人們金錢、價值觀相對於以往發生極大的轉變,人們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段變得更加多樣化,如此便造成部分會計人員不安於自身本職工作,明顯缺乏職業敬業精神。並主要表現為會計人員嚴重缺乏工作熱情,對會計工作持有不認同態度。一些會計人員覺得會計工作不過為單純記賬、算賬工作,開展工作積極性不足;一些會計人員覺得會計工作收入低,心態失衡,在工作中懶散應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意識薄弱,對會計職業發展構成不利影響。

  三會計行為出現道德偏差

  現階段,我國面臨嚴重的會計資訊失真問題,一系列得到“精心處理”的不良會計資訊廣泛存在,這與會計人員造假行為緊密關聯。會計行為出現道德偏差表現為:I.企業存在會計人員造假現象,以我國兩大石油壟斷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為例,中石油、中石化相繼被審計查明少計應收多達28億元,國有壟斷行業將資訊失真現象推至風口浪尖。II.政府機關部門會計人員造假現象,近些年,我國審計署陸續報出審計結果,顯示諸多政府機關部門會計人員無視國家會計法規,夥同部門負責人,一同實施會計造假行為。

  二、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

  一公正無偏

  在現如今市場經濟背景下,受一系列所有制一併發展戰略推行影響,使得企業利益主體變得越來越多元。換言之,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有著一項顯著的特徵,即企業多元化利益主體所產生的多元化契約關係。對應會計的形成――財富劃分、契約消除及合理決策以財務資訊為直接依據,進一步使會計轉變成利益衝突的中心;同時,搜準則非剛性特徵影響,致使會計操縱變成了可能。在現目前會計資訊很大程度失真並儼然轉變為全球性棘手問題的形勢下,自道德層面對會計職業提出公正無偏原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某種意義上,大可將公正無偏一方面認為是催生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首要動因,一方面認為是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核心原則。

  二真實客觀

  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不斷由市場經濟所取代,會計資訊所具備的經濟後果變得越來越突出,為了牟取私利,很大程度上調動起人們利用會計資訊的主觀能動性。於此同時,在新時期由於部分制度缺失或者規範性不足,造成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真實客觀原則極易變換成其“操縱、造假”這一對立面[3]。大面積失真的會計資訊缺乏相關性、可靠性,也必定會造成決策偏差。單單自股權分散的股票市場來說,失真的會計資訊便會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從而對市場經濟信用基礎構成嚴重不利影響,進一步破壞社會經濟秩序,導致會計職業市場“聲譽掃地”。由此可見,呈現經濟真實是每一位會計人員的基本道德責任、義務,也正是因為此,部分國家明確規定會計人員要宣誓自身提供的報表應當是客觀的、真實的。

  三全面披露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全面披露原則屬於對真實客觀原則的深入補充,也就是說要將會計資訊進行完全的披露,而並非披露部分的真實。

  四忠於職守

  受會計職業行為所具備的特殊性質影響,使得賦予忠於職守變得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自會計職業服務於企業內部角度而言,首先,會計人員要對企業盡心盡力,對會計應當具備的職能予以盡職盡責的履行。好比為商業祕密提供安全保障、提升會計核算力度以為管理決策提供有利資訊依據、消除不合理開支及凸顯內部監督職能等[4]。其次,當會計人員對企業忠誠與更高社會正義形成矛盾衝突時,會計人員應當選取後一種立場。就好比,即便會計人員要具備對企業商業祕密進行保護的素質,但同樣他們有權對企業故意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進行披露。

  三、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能

  一調節職能

  調節職能指的是會計職業道德具備藉助實施中評價相關手段,對會計人員不規範行為、會計活動進行糾正或者指導,進一步發揮對各方面關係進行協調的功效。就好比對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與社會、他人道德關係等的協調[5]。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調節職能在促進我國現如今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約束職能

  約束職能是指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明確了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從而對會計人員行為、會計活動發揮制約功效。

  三教育職能

  教育職能是指會計道德規範具備藉助評價、引導等手段,引起社會輿論、設立社會新風尚、構築好道德榜樣,並通過這些培養起會計人員良好的道德品質、觀念的作用。   四認識職能

  認識職能指的是採取會計道德準則、評定、推行等形式,以呈現會計活動實踐中會計人員與社會、他人相互道德關係,並藉助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調節職能變換成會計人員心中的指令、信念,進一步形成會計人員自情感角度對相關會計道德關係、道德行為必然性的認識[6]。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會計行業以“誠信”賴以生存、發展,在現如今會計職業操守飽受誠信質疑,會計造假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會計行業被沉重敲響了誠信的危機警鐘,與此同時誠信問題也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整個會計行業在時代發展新形勢下,要與時俱進,大力進行改革創新,運用先進的科學理論不斷優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為了進一步實現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提升有效性,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專研研究、總結經驗,全面分析現階段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清楚認識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能,基於現階段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及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能,積極促進會計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侯鐵柱.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與基本規範芻議[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224:94-96.

  [2]熊劍春.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資訊質量[J].財會通訊,201115:162-163.

  [3] Barbara Apostolou,Jack W. Dorminey,John M. Hassell,Stephanie F. Watson Accounting education literature review 2010-2012,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Volume 31,Issue 2,June 2013.

  [4]吳曉梅.談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動因、原則和職能[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33:160-162.

  [5]丁風祥.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探析[J].職業時空,2011,79:30.

  [6]胡際蓮.對重構我國會計師行業誠信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資訊,2005,24:213-214.
 

財務集中核算的探討論文
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實用性對比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與職能探析論文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總結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論文免費範文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論文參考範本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論文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精選五篇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心得體會
小學優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心得體會3篇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精選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