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研論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初中語文是整個初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它是一門用於交際的課程,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教研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語文教研論文範文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文學素養培養

  新課程下的語文教科書裡許多文學作品是學生理解文章、感悟文美、拓展延伸知識的文字。這些作品能淨化人的感情,培養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靈,美化人的靈魂。學生通過對這些文章的理解感悟,領會其中的深刻內涵,體會其中的真善美,並能從中獲得美感和情趣,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一、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意義

  1.領悟文學作品主題的時代美和永恆美。

  “文章合為時而著”,文學作品是時代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為時代服務。

  2.欣賞辨析文章,深化理解認識。

  文學作品的賞析,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鑑賞評價能力,才能對作品作出正確的評判,才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認識更深入,使閱讀有更多收穫。

  3.分析人物的典型意義。

  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生活的本質,發展人性中的真善美,抑制和擯棄人性中的假醜惡。課文字的許多人物形象如有代父從軍、女扮男裝、馳騁疆場的花木蘭;有全身沾滿銅臭的菲利浦夫婦;有用全部生命儲存七根火柴的長征途中的無名戰士。分析這些人物形象,應透過現象揭示他們內心的豐富精神世界,通過人物形象來感受一種憨厚美、真淳美或悲劇美,體會出對醜或美的感悟。

  二、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方法

  1.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作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達方式的運用。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能順利閱讀的關鍵,它往往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基本閱讀步驟方法是:①通讀全文。瞭解文章的大意及體裁樣式;②閱讀每段,瞭解段義,主要看每段的首句和尾句;③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構思,體會這樣寫的妙處;④學會賞析,每段中的震撼人心靈的美句妙語,把握文章的閃光亮點;⑤延伸昇華,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尋出引起作者與你的共鳴處,再推出你的新看法,這是賞析文章不可少的。閱讀文學作品時,著重把握好以下三點:①閱讀時,瞻前顧後,審視語境。特定的含義,是受特定的語言環境所制約,應注意審閱語境,謹慎小心;②聯絡文章的立意、背景及文章的主旨等因素來理解,將作品放入更廣闊的背景下賞析,理解的深度自然加深;③多角度揣摩詞語的含義,緊扣“文眼”,體味作者的獨俱匠心,從而有“小中見大,一葉知秋”的藝術效果。

  2.揣摩文辭,領悟作品的神形之美。

  揣摩語音的節奏美與韻律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岸芷汀紅,郁郁青青”等句。韻尾的合轍押韻,使句子富有音樂感,增強了語句的韻律美。

  3.體驗情感意境,感受美的薰陶,陶冶性情,淨化靈魂。

  學會感受意境的圖畫美和和諧統一美,學生可通過文中的客觀描寫方法進一步地感受文中所特有的圖畫之美。這也是分析文章意境中所必不可少的。有時,作者會通過一些常見的景象意境,自然地引起人們強烈的美感,將讀者帶進一個幸福、美好祥和的境界。教師引導學生對意境進行分析,感受作家所創造的這種美的意境,可以使學生受到作家感情的感染,得到一種難以言傳的藝術享受。

  結語

  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地閱讀積累,轉化吸收,才能有創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讀活文學作品,是積累自身文學底蘊的關鍵。同時還應做到學思結合,只有真正地學中思,學中悟,才會思而有所學,悟而有所通。

  初中語文教研論文範文二: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

  摘要: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重點之一,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而自主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有效閱讀。

  關鍵詞:語文 自主 閱讀教學

  課改雖然進行了好多年,可效果並不明顯。初中語文教師沿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還是大有人在,他們以自己為中心,注重分析講解,輕視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學生表現很被動,缺少積極性。其實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通過教師引導自主閱讀,對文字進行解讀,讓閱讀成為學生髮展個性、提高能力的過程。我認為,為達到這一目的,可作以下嘗試: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閱讀就成了學生的主動需要,就不再是負擔,而是享受。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其愉快地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引導,讓學生學有方法

  1.讀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對課文有心得體會,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然後合作探究,師生共同解決。這個過程讓學生解決了疑難,收穫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2.讀出個性。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知識水平、人生經歷是不同的,他們對事物認知也因人而異。因此,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形成。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閱讀,去思考,去感悟。在此過程中學生自然帶有個性化色彩,迸發智慧火花,使得語文課堂豐富多彩,語文味十足。這種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做法,值得教師重視與鼓勵。

  三、充分誦讀,讓學生學會思考

  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讀。朗讀在自主學習的課堂上是很重要的。在學習一篇課文時,教師要給足學生閱讀的時間,充分地誦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切忌不要讓學生不讀課文,或者走走形式看一遍就來探究文章內涵。試想,學生在不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怎麼可能理解課文?這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無法培養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結果是“讀如沒讀”。教師指導下的反覆誦讀,則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重要手段。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一篇好文章,採用不同形式的誦讀往往比教師的講解有效得多。因為只有讓學生充分地閱讀,學生才會思考,才能有獨特的感受。總之,要提高初中生自主閱讀能力,還要靠我們廣大教師的智慧、科學的方法以及持之以恆的精神。

初中語文教研教改特色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參考
相關知識
初中語文教研論文參考
初中語文教研論文範本
有關初中數學教育論文
關於初中化學教學論文
初中音樂教育論文範文
初三數學教研論文
初中歷史教育論文
關於初中地理教育論文
有關初中地理教學論文參考
有關初中數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