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化應用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中國教育資訊化起步雖晚,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努力,也走出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資訊化之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探析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現代教育逐步實現資訊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但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卻始終沒有取得預期理想的效果,致使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處於短暫的停滯狀態。如何有效促進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與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界的焦點問題,也成為眾多專家學生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一、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現狀

  一對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認識不夠

  從實踐調查中發現,大部分職業院校對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認識不夠,其認識只停留在表面,還沒有正確認識到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本質與核心。大部分職業院校認為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就是使用多媒體教學進行課堂教學,也就是誤認為使用多媒體裝置進行教學是職業教育資訊化的全部。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教師還不能理性的認識職業教育資訊化。這就導致教師還沒有正確認識教育資訊化的主體,還沒有意識到教師、學生和資訊化裝置三者之間的關係,也就無法在教學過程中使三者進行有機結合,進而發揮出職業教育資訊化的優勢。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是我國教育資訊化建設初期的明顯特徵。但因為應試教育理念的深遠影響,我國教育並未能真正實現教育資訊化,也就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建設。這也就導致部分教師從主觀上認為教育資訊化即是利用多媒體裝置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我國部分職業院校對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也就導致職業院校中的教師得不到相應的培訓,也沒有進行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意識。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還沒有得到快速發展,仍舊處於單純地使用多媒體裝置進行課堂教學的初級階段。

  二職業院校的設施裝置還相對欠缺

  我國職業院校的資訊化教學設施裝置還相對欠缺,這就直接導致教育資訊化建設無法得到順利開展,無法支援後續的教育改革工作。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得到飛速發展,職業院校不但受到國家大力支援,還得到更高的社會認可度。在這種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不斷擴大辦學規模,不斷增收學生。大部分職業院校資訊化設施裝置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不上擴招的速度。這就直接導致職業院校資訊化裝置無法滿足學生的使用需求,致使職業院校只能在教學資源方面進行不合理的調配。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需要現代資訊化裝置作為支撐,為購置資訊化裝置需要龐大的資金作為後盾,現代資訊化設施裝置造價較高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客觀事實。而我國大部分職業院校並不能為此投入大量的資金,也就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速度,為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我國部分職業院校對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還沒有深刻認識。這就直接導致職業院校的領導層和管理層不願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添置現代資訊化設施裝置,進而導致職業院校的資訊化設施裝置相對欠缺。

  三職業院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還有待提升

  要逐步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除了需要現代資訊化設施裝置作為硬體支撐以外,同時也離不開較強的“軟體”力量。所謂“軟體”力量就是指職業院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只有當教師的素質和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夠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才能夠充分結合資訊化教育的特點和優勢來設計教學安排,進而最大程度發揮出資訊化教育的優點,最終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根據調查分析來看,我國部分職業院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並不足以駕馭資訊化教育。目前,部分教師對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認識不足,對資訊化教育的認識仍舊停留在使用多媒體裝置進行課堂教學的層次。因此,部分教師的資訊化技術還有待提升,如果教師還不能熟練的使用現代資訊化設施裝置進行教學,也就無法發揮出資訊化裝置的優點,更不能以此為背景制定更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職業院校以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這就需要教師不但擁有較強的能力還要能夠把握市場的需求,而一線的職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促進對策

  一國家應該適當加大扶持力度

  針對於職業院校現代資訊化裝置欠缺的問題,國家應該適當加大扶持力度,可以從經濟手段和財政手段兩個方面進行扶持。國家可以在教育投入方面進行適當的傾斜。當前,大力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通過國家的財政補貼,職業院校就能夠獲得一定的資金補充,進而補充欠缺的設施裝置,為實現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奠定基礎。僅僅通過政府直接的財政補貼對職業院校進行扶持是遠遠不夠的,是我國現階段綜合國力無法提供的。因此,國家應該在給予職業院校直接補貼的同時,利用各種方式對職業院校進行扶持。例如,國家可以制定一定的政策,加強職業院校與廠家的合作關係,適當降低現代資訊化設施裝置的價格,讓職業院校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購入裝置,這就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對職業院校進行扶持。

  二提高職業院校對教育資訊化的認識

  國家應該從宣傳的角度開展工作,應該逐步引導職業院校的領導層、管理層和教師對實現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本質有正確的認識。通過宣傳和教育,職業院校才能夠正確認識教育資訊化建設的真實目標和內涵。職業院校的領導層和管理層才能夠深刻認識到實現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迫切性及重大意義。另一方面,通過宣傳和教育,才能夠改變眾多職業院校教師與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錯誤理解。教師才能夠主動積極的進行提升,從個人的素質、能力和技能等各個方面進行提高,進而提高對職業教育資訊化的駕馭能力。

  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職業院校必須重視教師個人的素質和能力。職業院校可以從對外招收的角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招收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並且應該以一定的資訊科技能力為評判標準。同時,應該積極對在校教師進行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學習現代資訊化裝置的使用技巧,對資訊化教學方法、理念進行學習。通過培訓,不但要讓教師掌握基本的資訊化裝置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產生使用資訊化裝置進行教學的意識,要逐步將傳統課堂教學轉變為資訊化教育。職業院校應該從制度建設角度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還可以將資訊化教學能力設定為教師晉升和評獎的專案,這就能夠促使教師主動積極的學習,進而提高教師的能力。應該在教師隊伍中營造良好的比較和追逐氣氛,促使教師在相互較量之中不斷提升。

  四從學生處吸取經驗

  最後,要逐步實現我國職業教育的資訊化建設,職業院校和教師就不能忽視學生的意見,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吸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從某種意義而言,我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也就是為學生服務。簡單地說,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是否有效,是否能夠迎合學生的需求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職業院校和教師應該從學生處收集意見和建議。教師可以在課後與學生進行交流,聽取學生對資訊化教學的評價。從學生的評價中,教師就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對資訊化教學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整理和歸納,並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進行改革與創新。

  範文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訊管理論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結合。張耀燦老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領導部門、主管機構及管理人員,運用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對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務的創造性活動。”在大學裡,則是校園內部的領導部門、主管機構及管理人員通過管理手段對校園內外環境及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專業素質的培養。

  二、資訊管理的內涵

  資訊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重要內容,是任何管理的重要內容,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溝通的主要內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資訊。在當前,攜帶各式各樣資訊並以迅捷著稱的網路正在向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延伸,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快速查閱相關資訊,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增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及時瞭解世界新聞資訊、科技動態,不受時空限制給學習、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人們獲取的資訊量加大,資訊性質也就變得複雜了,如果大學生在資訊的選擇上沒有正確的態度和明確的目標,不主動選擇積極有益的資訊,必然會導致不良的影響。真實、及時、適量的資訊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礎,有利於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適當的資訊量能促進個人的發展,科學管理必須有足夠有用的資訊量而不是一切資訊,我們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三、資訊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大學生可以在網路等其他媒體中精選出有針對性的最新的事實材料、理論研究成果、典型事例來擴大視野、拓寬知識面、提高境界,來實現全球資訊共享,充分調動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激發想象力和求知慾,自覺地努力學習,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知識的海洋去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同時也為更好地立足社會、推動社會發展自發地做好準備。如果沒有資訊管理,就會因為網路資訊的龐雜使網路上充斥的各種資訊湧入學生的頭腦,其中包括一些人故意傳播的錯誤思想和反社會主義的論調會造成大學生的思想混亂,不能堅持社會的主流思想,不能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同時,網路宣傳內容與教育者所宣傳灌輸的資訊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會增加教育者瞭解教育物件思想狀況和日常行為的難度,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障礙。其次,資訊管理可以豐富資訊資源、為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嶄新開放的環境和廣闊的教育空間。現在許多教育者都會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多樣化教學,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利用網路資訊的方式引導加強學生對複雜資訊的識別能力以及專業前沿研究的分析能力,及時獲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綜合素質,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之成為適應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再次,隨著資訊網路的發展,面對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加上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多元文化的衝擊、資訊垃圾的汙染等負面影響,不少學生思想浮躁,急功近利,對理論的東西缺乏足夠的興趣和熱情,對社會存在消極態度,這就需要資訊管理制度來保證學生的政治觀念、民族意識、道德意識不動搖、增強對資訊的選擇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最後,資訊管理可以對資訊資源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廣泛存在、應用前景和開發潛力進行深入瞭解,為以後開發新的教育資源創造條件。網路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五花八門的資訊資源,包括各個國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理念、大量知名研究學者的最新學科動態,有利於從整體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有利於教育主客體、內容、方式、評價等各要素的創新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健全和完善。因此,注意資訊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保證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方面。只有充分利用資訊管理是學生真正把學到的東西與社會實際相結合,提升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學有所悟,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才能保證“文明型國家”的和平崛起。


學校教育資訊化論文
有關教育資訊化論文
相關知識
教育資訊化應用論文
中學教育資訊化分析論文
教育資訊化優秀論文
教育資訊化發展論文
教育心理學應用論文
計算機教育研究及應用論文
幼兒教育資訊化論文
職業教育資訊化論文
幼兒園教育資訊化論文
關於教育資訊化論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