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差異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中西方教育的差異是一種事實性存在。造成中西方教育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西方對教育概念的原初性定義的差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異之對比 》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換的意義。中美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不同的觀念和培養方式造成了中美兩國的兒童在成人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東西方社會的制度結構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這是造成東西方社會和文化差異的一個基本原因。中國傳統教育強調知識的傳授,美國教育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補。通過查閱有關書籍,我們也意識到:中美教育在各個教育層次上都存在著眾多差異,並以不同的表現形式體現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

  在曾芝蘭《論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中記錄,家庭教育,按照傳統觀念,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王曉紅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比較》一文中提到:在中國社會中,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子女的經驗,守著陳舊、落後、錯誤的教育觀念,重教而不會教的現象比較普遍,解決家庭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和矛盾已經刻不容緩。在中國,父母關心孩子的事,如幫助孩子洗衣服、整理臥室是很多的。這也有內在的原因,中國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重,由於最終將以分數決定學生所上的高等學校,學生必然重視分數。

  與中國的中學生和家長把目光盯在升學上、老師和學校把目光盯在升學率上不同,西方國家更重視興趣培養。當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在西方,學校教育中基本沒有素質教育的內容,做這件事的是宗教和家庭,《聖經·新約》就是絕大多數西方人的思想品德教科書。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正規學校教育中根本沒有專門針對素質的教育內容,而主要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各種技能的培養。要求理工科的學生選修一點人文方面的課程,其目的是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而不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通俗地說,西方現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1教育傾向不同

  中國父母重社會教化,輕兒童成長。中國父母十分重視社會適應性的教化,但卻常常忽視了從孩子達到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來促進其成長,他們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來培養子女,為他們的成長鋪設康莊大道,外鑠各種品行於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視為子女提供一個可以與之抗爭的成長環境,並養成他們堅韌的個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據社會的變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徵不斷的調節、選擇自己的培養觀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價值觀不同

  中國家庭教育職能是為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迫,傳統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此家國同構的思維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賦以直接的社會意義。此外,中國傳統的文化又將父母教育跟子女的個體成長與成就看作是直接相關的因果。中國父母十分看重人們對他們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譽毀,認為教子成材是他們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則臉面無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謀生,為了臉面。

  西方家庭教育則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準備謀生,而是準備生存。他們所強調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種塑造心智的價值,一種與功利的或職業的考慮無關的價值。

  3家庭主體觀與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孫瓊如在《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較與啟示》向我們解釋,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因襲著統治的模式,表現為家庭內部的權威意識。強調服從和尊重,重視外部控制。中國家庭幾歐陽的肢體是教育者——父母。中國父母的家長意識十分強烈。他們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獨有私人財產,看作是他們的附屬物。因此十分看重他們單方面的塑造,影響孩子的個性建構。他們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視了孩子與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視了相互影響的過程和全面性,使幼兒處於被動地位,無視幼兒個體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兒童為主體的,更強調個人的奮鬥,強調平等、民主並尊重個人權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視為家庭中的平等成員,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嚴,能讓孩子獨立思考,自由選擇。他們尊重孩子的權利,不搞強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張孩子的天性發展,自然發展。父母的責任只在於發現並引導孩子的興趣和潛能。為孩子創造有利的環境,重視與孩子的交流,重視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與道德,所以十分重視生命、人倫。所以中國父母在教育上歷來以道德作為最高價值取向。中國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是指向群體的,人見人愛的。所以家長培養孩子修身養性,自我收斂,講求含蓄,強調等級觀念。中國家教的主要內涵是“仁、義、禮、智、信、忠、恕”中國孩子從小得到的是歷史故事、倫理道德、忠孝節義的教導。兒童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冰冷的道德律令與清規戒律。自幼習讀的是《三字經》、《弟子規》。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則是知識,家庭對兒童主要是啟發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想象力。知識的創造來自好奇心。所以藉由引發對大自然的興趣,藉由各種天馬行空的童話故事,讓孩子們具有廣大的想象空間,以有利於對知識的創造,他們以兒童的心理髮展作為最高指向,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傳統各有千秋,他們都是紮根於各自的傳統文化土壤中的。我們要一方面繼承和發揚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華並融會貫通,從而促進有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曾芝蘭.論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J].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2]鄭金洲.教育通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張楠.不同型別的家庭教育.2008,

  [4]蕭愚.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2000,

  [5]王曉紅.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比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

  [6]趙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

  [7]馮建軍.生命和教育.2005,

  [8]孫瓊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較與啟示.教書育人.普教版.200214.-2-5,

  [9]張雲裳.尊重 理解 互動——美國家庭教育給我們的啟示北京教育.2006.

  篇二:

  《 中西方傳統家庭教育差異及其借鑑意義 》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人社會化的第一個陣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傳承,在個人甚至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歷史傳統、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也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關鍵詞】傳統文化;家庭教育;異同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人社會化的第一個陣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傳承,在個人甚至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歷史傳統、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也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一、中國傳統家庭教育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是維繫社會的基礎和細胞,天下之本在於家,家齊則民安。中國自古以來,無論是豪門官僚還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為了處理家庭內部各成員之間的關係,維護家庭的和平穩定,需要特別重視家教,可以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傳統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國人的個性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傳統家庭教育之真諦,在於用傳統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諸如自立自強、勤奮好學、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國家、盡職盡責、重義輕利、不畏強暴、熱愛和平、同情弱小、誠實忠厚、克己節儉、待人以禮、注重節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古人積累的這些優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幾點尤其可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鑑:

  1、傳統家教注重德才兼備。傳統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學問”,強調知識授受的道德化,從而使知識授受與道德教化合二為一,在教學中培養道德,在道德訓練中學習經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傳統家教最突出的特點。傳統家庭教育把對家庭成員的道德教化作為其首要任務和最終目的,父慈子孝、君義臣忠、兄友弟恭與賢妻良母的觀念至為深入,把道德實踐範圍擴大到社會生活領域。

  2、引導教育子女為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諸葛亮告誡他的外甥、兒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當存高遠”。嵇康在《家戒》中說“人無志,非人也”。司馬光指出了為子孫積攢錢財的害處,他認為如果為子孫積財,使子孫只知有利、不知有義,那麼積財只會招來子孫遊手好閒、不知上進。這種鼓勵子孫自立、自強,勸說父母不要為子女積攢錢財的家庭教育傳統,在有識之士中間,頗為流行。

  3、傳統家庭教育強調慈愛與威嚴並重。韓非對此有一個總結,他說:“慈母有敗子”,這個“慈”當然不是一般的慈愛,而是一種溺愛,溺愛會毀掉子女。顏之推總結了家庭教育的經驗,認為親子之間應該有嚴肅的一面,也應該有慈愛的一面,兩者皆不可少。他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於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別強調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己,同時盡到教育子女、訓導子女的責任。曾子殺豬的故事,所講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諾言為榜樣,教育兒子要誠實守信,不得妄語。在中華家庭教育的歷史上,此類重視身教的例子不勝列舉。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讓孩子學會獨立。大部分西方家長認為孩子具有自我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動手並從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甚至得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許多國家的家長都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國,孩子從幼兒階段就在不斷認識勞動的價值。孩子要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分擔家裡的割草、粉刷房屋、送報掃落葉剷雪等活計。

  2、給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因此對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觀念相對比較淡薄,他們並不煞費苦心地設計孩子的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軌跡,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觀很多中國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為使孩子學習好,在生活上照顧的無微不至,學習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麼都不做。這樣孩子得不到鍛鍊,從學校走出來就缺乏最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盡管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這樣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難以讓孩子得到幸福。其實孩子是樹,陽光、水和空氣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給孩子自由,讓他自由生長,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3、鼓勵孩子創新和探索。西方家長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往往持積極、肯定的態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並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即使家長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並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他們也不會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予以糾正。例如美國孩子拆了家裡的鬧鐘,若能裝回,多數家長會稱讚孩子,若是裝不回,許多家長會與孩子一道把鬧鐘裝上,甚至鼓勵孩子再拆、重灌一次。但是遇到同樣的情況,中國家長很可能對孩子的探索活動用“胡鬧”“亂來”“不可能”等類似的話否定掉,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此外,親近自然,重視慈善事業,相信每個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當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處,如:都對孩子傾注了全身心的愛,都重視孩子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都能夠與孩子經常溝通等等。總之,家庭教育要注意與孩子之間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寬容、鼓勵孩子,要重視感情交流並且為孩子樹立榜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育方法要隨孩子的年齡的增大而不斷改變。

  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裡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佔據相當的地位。為此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2002.Karl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與美國基督教文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6]齊欣,趙田豐.中國教育調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楊冰.細節成就孩子一生[M].北京: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8]曾仕強.家庭教育[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6.

  [9]趙忠心.中國家教之道[M].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

有關推薦: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淺談安全法制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中西方教育差異相關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對比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淺探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初探論文
中美教育差異相關論文
中西教育差異初探論文
中美教育差異研究論文
中美家庭教育差異淺析論文
中外教育差異研究論文
中職教育實習相關論文